眼科付設配眼鏡 - 眼鏡
By Xanthe
at 2009-06-20T13:18
at 2009-06-20T13:1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joeneowu (冷)》之銘言:
: 點散瞳劑並不會因為喪失調節的同時喪失內聚能力
: 眼球還是會基於一個影像的本能,產生內聚,
: 讓兩個眼球的影像能落在相對應的位置,產生融相
: 如果像您說的那樣一散瞳就少了10個prism的內聚
: 那早就產生複視或著單眼壓抑了,散瞳控制近視的作法會因為患者不適
: 或著誘發單眼弱視而提早淘汰
: 我想您可以問問鏡片廠商...
: PAL鏡片的設計裡包不包含10個prism
: 以藥物將調節封殺就邏輯上一定會雙眼視功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 但要用到"傷害"一詞,我覺得是有點過度了
刺激並不一定等同於反應這是一定的
AC/A當然並不是固定的值,只是舉例說明
並不是說點散瞳劑一定會複視進而弱視,這要經過"檢查與判斷"
臨床上有間歇性外斜視因點了散瞳劑後變成固定性外斜視的例子
我的想法只是與原本沒有點散瞳劑正常人的雙眼視覺狀態作比較
在散瞳後如何彌補內聚改變的部分
如果說這不重要的話,那眼睛的系統為何要有這樣的機制存在
原本上天給予人眼協調的系統
硬是將其中一部分完全剝離
我怎麼想都無法理解
: 這篇研究裡面有提到,容易產生近視的孩子
: 先天上,容易調節不足,且具有較高的AC/A比值
: 另外,reonse AC/A跟stimulus AC/A所畫出來的圖表亦有所不同
: (也就是總內集/總調節 跟 給予1D刺激產生的內集/1D 結果是不同的)
: 從上述結論來看,給予near add會是具有提高舒適性的效果的
: 有趣的是,眾多研究裡
: 無論是atropine,PAL,near add,Ortho-K,都有研究支持可以對近視有效控制
: 但也都有研究認為其不能產生有效的控制
同意
不管哪一種療法
都有適用與不適用的對象
必須經過檢測的過程仔細加以篩選
不能一概而論
: 真的要對近視有效的控制,私以為還是要從生活型態改變做起
: 在人類真正徹底掌握近視生成的機轉之前
: 任何方法都是可以考慮的
完全同意!
--
: 點散瞳劑並不會因為喪失調節的同時喪失內聚能力
: 眼球還是會基於一個影像的本能,產生內聚,
: 讓兩個眼球的影像能落在相對應的位置,產生融相
: 如果像您說的那樣一散瞳就少了10個prism的內聚
: 那早就產生複視或著單眼壓抑了,散瞳控制近視的作法會因為患者不適
: 或著誘發單眼弱視而提早淘汰
: 我想您可以問問鏡片廠商...
: PAL鏡片的設計裡包不包含10個prism
: 以藥物將調節封殺就邏輯上一定會雙眼視功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 但要用到"傷害"一詞,我覺得是有點過度了
刺激並不一定等同於反應這是一定的
AC/A當然並不是固定的值,只是舉例說明
並不是說點散瞳劑一定會複視進而弱視,這要經過"檢查與判斷"
臨床上有間歇性外斜視因點了散瞳劑後變成固定性外斜視的例子
我的想法只是與原本沒有點散瞳劑正常人的雙眼視覺狀態作比較
在散瞳後如何彌補內聚改變的部分
如果說這不重要的話,那眼睛的系統為何要有這樣的機制存在
原本上天給予人眼協調的系統
硬是將其中一部分完全剝離
我怎麼想都無法理解
: 這篇研究裡面有提到,容易產生近視的孩子
: 先天上,容易調節不足,且具有較高的AC/A比值
: 另外,reonse AC/A跟stimulus AC/A所畫出來的圖表亦有所不同
: (也就是總內集/總調節 跟 給予1D刺激產生的內集/1D 結果是不同的)
: 從上述結論來看,給予near add會是具有提高舒適性的效果的
: 有趣的是,眾多研究裡
: 無論是atropine,PAL,near add,Ortho-K,都有研究支持可以對近視有效控制
: 但也都有研究認為其不能產生有效的控制
同意
不管哪一種療法
都有適用與不適用的對象
必須經過檢測的過程仔細加以篩選
不能一概而論
: 真的要對近視有效的控制,私以為還是要從生活型態改變做起
: 在人類真正徹底掌握近視生成的機轉之前
: 任何方法都是可以考慮的
完全同意!
--
Tags:
眼鏡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同副眼鏡會突然變得看得清楚嗎?
By Kyle
at 2009-06-20T13:03
at 2009-06-20T13:03
同副眼鏡會突然變得看得清楚嗎?
By Callum
at 2009-06-20T12:37
at 2009-06-20T12:37
眼科付設配眼鏡
By Zenobia
at 2009-06-20T12:36
at 2009-06-20T12:36
眼科付設配眼鏡
By Aaliyah
at 2009-06-20T11:56
at 2009-06-20T11:56
眼科付設配眼鏡
By Mia
at 2009-06-20T11:32
at 2009-06-20T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