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大家閱讀一本好書 "自律學習" - 時間管理

By George
at 2009-01-01T14:11
at 2009-01-01T14:11
Table of Contents
12/24我從台北市立圖書館收到了一份聖誕禮物拜瑞.利莫曼(Barry J. Zimmerman)所著的"自律學習",這不是一本容易消化的書,卻確確實實是一個心靈的聖誕大餐。我做了很多心智圖筆記,並設計表格,實際的實行,覺得效果很好,因此寫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何謂自律學習?
傳統的教師必須承擔教學中一切成敗責任,1980後教育學者對此有所反思─強調學生可以自己負起學習的一部分責任,而這些責任是可以藉由學習而得到的,這就是"自律學習"的基本概念。
講到自律學習,就必須提到本書主要作者 拜瑞.利莫曼(Barry J. Zimmerman),他把自律學習變成一個完整的架構,可以Step by step逐步地完成。就像是一本食譜,只要一步步照著做,就可以煮出一到美味的菜(習得特定的能力),YA,這真的是太神奇了。
介紹自律學習的循環模式
自律學習並不是一個短期見效的方法而已,他利用自我監控的表格,利用數週的時間深入改善各種學習技巧的能力,書中稱為"自律學習的循環模式",我們也就各個步驟介紹。
a. 自我評價與監控
一開始,學生必須製作自我監控表(見上),在填寫表格之中,瞭解學生特定學習技巧中的能力水準,知道自己目前強弱的能力在那裡。
b. 目標設定與策略計劃
第二週一開始時,藉著上週監控資料,設定學習目標並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c. 監控策略
第二週一週時間,就針對計劃中的學習策略繼續進行自我監控(還是用上面的自我監控表),做好記錄。
d. 監控結果
第二周結束,就自己學習的成果比較學習策略的執行結果,並可以就結果修正自己的目標及策略,持續自我監控。
這和幸福行動家的時間管理比較,更增加了三個管理方式,第一是,做事前有明確的策略計劃,其次是,有系統策略執行時間,第三是有自我效能評估的概念(見上圖)。理論看起來很複雜,執行起來也不簡單,但是我試用之下覺得很好的效果,值得大家瞭解。
自律學習的應用範圍
在這本書中,作者具體提出利用自律學習加強五項重要的學習技巧
a. 學習時間管理:培養規劃時間與管理時間的技巧
b. 深度理解教材:培養文章理解與摘要的技巧
c. 改善筆記方法:培養做筆記的技巧
d. 有效預測測試:培養預測及準備測驗的技巧
e. 有效寫作技巧:培養寫作的技巧
除此之外,親子天下12月份的訪談中,拜瑞.利莫曼(Barry J. Zimmerman)還提到了自律學習可以運用在學校各學科的學習(數學、語文等)、運動領域。很希望有一天我能將之運用在時間管理領域,那一定可以幫助更多的朋友解決時間管理問題。
回到我自己的身上, 我深深受益的是在與本書探討寫作技巧的一章,藉由草稿、分類、初稿、修改清晰度、趣味性等方法,一步步增強文章寫作的深度,讓我受益良多。
我一直覺得自律是以做到的,自律學習一向是我學習的方法,藉由本書,我可以更有系統的吸收及實踐。我也幸福行動家中的方格紙時間管理,運用自我監控表來實踐。這篇文章就是我利用這個方法寫出來的,您覺得如何呢?
嗯,我覺得很棒呢:〉
延伸閱讀
* 國際趨勢篇-利莫曼專訪:自律學習,多練習學的好
*
博客來書籍館>自律學習
慶祝新年,In the morning全球地圖製作中,歡迎加入喔
圖文並茂版
http://blog.xuite.net/twhsi/Blog/21614214
--
Tags:
時間管理
All Comments

By Edward Lewis
at 2009-01-01T15:52
at 2009-01-01T15:52

By Eden
at 2009-01-03T02:52
at 2009-01-03T02:52

By Elizabeth
at 2009-01-04T10:08
at 2009-01-04T10:08

By Liam
at 2009-01-04T23:04
at 2009-01-04T23:04

By Kelly
at 2009-01-08T11:29
at 2009-01-08T11:29
Related Posts
早起的方法

By Vanessa
at 2008-12-31T05:22
at 2008-12-31T05:22
書單

By Ursula
at 2008-12-31T04:54
at 2008-12-31T04:54
早起的方法

By Megan
at 2008-12-29T06:22
at 2008-12-29T06:22
早起的方法

By Margaret
at 2008-12-29T00:25
at 2008-12-29T00:25
拜託 有沒有人可以救我

By Agatha
at 2008-12-28T13:16
at 2008-12-28T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