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考題: 070915閱讀口說 + 070624聽力 - 英檢
By Tom
at 2008-12-06T15:38
at 2008-12-06T15:3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huei666 (小悠)》之銘言:
: 我發現.......
: 我考試前兩天才看到這篇
: 在考場會對文章內容這麼熟悉,覺得這麼親切是因為max2大神
: 大神我愛你啊(告白)
: ※ 引述《max2 (大叔)》之銘言:
: 不過這裡還是要提一下
: 這篇兒童認知真的很難/___\
: 看中文覺得很簡單,可是考試時一堆專有名詞,一堆科學概念
: 真的讓人看得很吃力,ETS夠邪惡
: : R3: 心理學:兒童感官發展 Perception
: : 立論
: : 有人認為感知能力的形成更多的是由先天即基因決定的innate;
: : 也有的人說更多的是由後天決定的learned。
: : 而作者認為,這兩種說法都過於被動,實際上知識的獲得是兒童自己
: : 與社會主動交流的結果(Activity) 是活動決定的。
: : 例證1 作者舉了齧齒類動物的實驗為例子,
: : (1).老鼠 將老鼠放在某環境下給予某種刺激, 然后又把原來的環境移除後, 老
: : 鼠還是能反應,說明這是NATIVE ACTION,從而否認了後天學習說。
: : 1題:出生後的孩子與未出生的孩子的剌激差別:
: : 例證2
: : (2)人臉辨識 人們認為人類對人臉的辨認能力是天生的,因為在看人臉的時候,
: : 大腦的活動區域是固定的。但是作者認為是那也是出生後,反復受到一張張
: : 臉的視覺刺激而逐漸發展。表示感官(perception)雖然在沒出生前就開始
: : 發展了,是受到了母親胎裏一些電流的刺激所反應,因此仍算是習得的。
: : 和出生後唯一的不同是,出生後的孩子的刺激來自於外界。因此,難以斷言
: : 所謂的"天生的"技能不是學來的。
: : 例證3 視覺發展
: : (3) 後來一項對於嬰兒注視運動物體的能力的實驗表示,首先,嬰兒具
: : 備基本的動眼能力,很小的嬰兒的視覺和眼睛肌力不夠協調,大腦的活動區域
: : 也不固定;接著嬰兒有進行鍛煉的能力,也就是經過反復鍛煉後,
: : 嬰兒就具備注視運動物體的能力了。
: : 總結 最後總結說,以前的人做的研究都是對於4個月以後的嬰兒,而此時4個月前
: : 的嬰兒大腦已經發育很多了,所以這樣的研究是不完善的。現在對於更小的嬰兒的研
: : 究表示,所以感知力的形成高峰應在4個月的時候。
: : 2題:句子釋義題:??
: : 單字題 onset = start 開始
: : 單字題 transmit = send, impart, cause, pass 傳遞
: : 單字題 subsequence = result 結果
: : 單字題 overly = excessively 過度地,
: : 單字題 prevalent = powerful, dominant, widespread 流行的
Prevalent 這一題的選項應該是選common 還是Best known 啊?
我在這題周旋好久,大概是被中文意思給耍的團團轉了 @@"
今天考的各位大大們可以解惑一下嗎? 給我一擊來個痛快吧 Q.Q
: 聽力這次我覺得不難
: 說真的比較難的頂多這篇
: 這篇教授講得很"激動",很"快",莫名的很"熱情"
: 讓人誤會了他的意思
: : L6. 考古題 美國印第安人某原始部落的發現 在猶他州 (Anasazi?)
: : 教授非常激動
: : 說根本沒有見過這麼完整的遺址,有上百個sites,物件保存得很多,
: : 讓教授非常吃驚。這個古文明的風格很特別,原來是當地人所有,
: : 後來2000年賣給政府,之後參觀的人就多了。
: : 教授建議現在還不要發掘,等技術成熟了再發掘, 以解決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 這裡有一題
: 問教授對這個遺跡的態度是什麼,當然是等新技術來再開挖啊
: 我選擇"趕快開挖,不然很快就遺跡就會被遊客破壞"
: 現在看來100%錯了
: : 學生問為什麼把site建那麼高,是防止外敵侵害還是宗教信仰,想離上帝近一點?
: : 另外一個mystery就是某一個年代後,這個site的很多東西都突然變化了。
--
: 我發現.......
: 我考試前兩天才看到這篇
: 在考場會對文章內容這麼熟悉,覺得這麼親切是因為max2大神
: 大神我愛你啊(告白)
: ※ 引述《max2 (大叔)》之銘言:
: 不過這裡還是要提一下
: 這篇兒童認知真的很難/___\
: 看中文覺得很簡單,可是考試時一堆專有名詞,一堆科學概念
: 真的讓人看得很吃力,ETS夠邪惡
: : R3: 心理學:兒童感官發展 Perception
: : 立論
: : 有人認為感知能力的形成更多的是由先天即基因決定的innate;
: : 也有的人說更多的是由後天決定的learned。
: : 而作者認為,這兩種說法都過於被動,實際上知識的獲得是兒童自己
: : 與社會主動交流的結果(Activity) 是活動決定的。
: : 例證1 作者舉了齧齒類動物的實驗為例子,
: : (1).老鼠 將老鼠放在某環境下給予某種刺激, 然后又把原來的環境移除後, 老
: : 鼠還是能反應,說明這是NATIVE ACTION,從而否認了後天學習說。
: : 1題:出生後的孩子與未出生的孩子的剌激差別:
: : 例證2
: : (2)人臉辨識 人們認為人類對人臉的辨認能力是天生的,因為在看人臉的時候,
: : 大腦的活動區域是固定的。但是作者認為是那也是出生後,反復受到一張張
: : 臉的視覺刺激而逐漸發展。表示感官(perception)雖然在沒出生前就開始
: : 發展了,是受到了母親胎裏一些電流的刺激所反應,因此仍算是習得的。
: : 和出生後唯一的不同是,出生後的孩子的刺激來自於外界。因此,難以斷言
: : 所謂的"天生的"技能不是學來的。
: : 例證3 視覺發展
: : (3) 後來一項對於嬰兒注視運動物體的能力的實驗表示,首先,嬰兒具
: : 備基本的動眼能力,很小的嬰兒的視覺和眼睛肌力不夠協調,大腦的活動區域
: : 也不固定;接著嬰兒有進行鍛煉的能力,也就是經過反復鍛煉後,
: : 嬰兒就具備注視運動物體的能力了。
: : 總結 最後總結說,以前的人做的研究都是對於4個月以後的嬰兒,而此時4個月前
: : 的嬰兒大腦已經發育很多了,所以這樣的研究是不完善的。現在對於更小的嬰兒的研
: : 究表示,所以感知力的形成高峰應在4個月的時候。
: : 2題:句子釋義題:??
: : 單字題 onset = start 開始
: : 單字題 transmit = send, impart, cause, pass 傳遞
: : 單字題 subsequence = result 結果
: : 單字題 overly = excessively 過度地,
: : 單字題 prevalent = powerful, dominant, widespread 流行的
Prevalent 這一題的選項應該是選common 還是Best known 啊?
我在這題周旋好久,大概是被中文意思給耍的團團轉了 @@"
今天考的各位大大們可以解惑一下嗎? 給我一擊來個痛快吧 Q.Q
: 聽力這次我覺得不難
: 說真的比較難的頂多這篇
: 這篇教授講得很"激動",很"快",莫名的很"熱情"
: 讓人誤會了他的意思
: : L6. 考古題 美國印第安人某原始部落的發現 在猶他州 (Anasazi?)
: : 教授非常激動
: : 說根本沒有見過這麼完整的遺址,有上百個sites,物件保存得很多,
: : 讓教授非常吃驚。這個古文明的風格很特別,原來是當地人所有,
: : 後來2000年賣給政府,之後參觀的人就多了。
: : 教授建議現在還不要發掘,等技術成熟了再發掘, 以解決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 這裡有一題
: 問教授對這個遺跡的態度是什麼,當然是等新技術來再開挖啊
: 我選擇"趕快開挖,不然很快就遺跡就會被遊客破壞"
: 現在看來100%錯了
: : 學生問為什麼把site建那麼高,是防止外敵侵害還是宗教信仰,想離上帝近一點?
: : 另外一個mystery就是某一個年代後,這個site的很多東西都突然變化了。
--
Tags:
英檢
All Comments
By Damian
at 2008-12-09T09:51
at 2008-12-09T09:51
By Zanna
at 2008-12-11T08:42
at 2008-12-11T08:42
By Kumar
at 2008-12-15T05:35
at 2008-12-15T05:35
By Una
at 2008-12-19T23:04
at 2008-12-19T23:04
By Erin
at 2008-12-20T20:33
at 2008-12-20T20:33
Related Posts
複查心得
By Suhail Hany
at 2008-12-06T15:25
at 2008-12-06T15:25
拆考題: 070915閱讀口說 + 070624聽力
By Catherine
at 2008-12-06T15:21
at 2008-12-06T15:21
拆考題: 070915閱讀口說 + 070624聽力
By Faithe
at 2008-12-06T15:07
at 2008-12-06T15:07
12/06 JJ中好多好多的心得
By Blanche
at 2008-12-06T15:00
at 2008-12-06T15:00
12/6 iBT
By Gilbert
at 2008-12-06T14:35
at 2008-12-06T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