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去氣抹”(台語)是什麼樣的病 - 生活
By Kristin
at 2006-01-30T00:00
請問 去氣抹"(台語) 是什麼樣的病大概是什麼樣的症狀?要如何治療?
我有「起凊膜」,是不是吃了涼的東西引起的? 閩南語最常稱呼蕁麻疹為「起凊膜」 (「凊」的閩南語發音為tshin,「膜」為monnh或monnh)。蕁麻疹另外的一個閩南語病名為「起凊nah」(nah有音無字),此病在台日大辭典裡寫成「起凊凹」。「凊」這個字的意思為「寒冷」,在現代人的字彙裡已很少用到。但閩南語還保留了「凊」的兩個常用詞,一為「起凊膜」,另一為「流凊汗」,就是「冒冷汗」的意思,年輕的醫護人員一定要懂得這兩個詞彙。 由「起凊膜」這個病名可知,閩南人認為蕁麻疹是一種與「冷」有關的疾病。蕁麻疹的客家話病名其意義也類似,閩南語。 根據筆者的研究,閩客族群以為蕁麻疹是因為進食冰、生冷食物,或是吃了中醫所謂的「寒涼性」食物才發生的。還有閩客族群也認為「冷底」的人容易長蕁麻疹。因此閩客族群的蕁麻疹病人及其屬在就醫時,常會問醫師下列一大堆很類似的問題,如「蕁麻疹是不是吃了西瓜才發生的?」、「我是不是吃了空心菜才長蕁麻疹?」、「蕁麻疹是不是冰吃太多引起的?」、「蕁麻疹是不是飲料喝太多才發生的?」、「蕁麻疹是不是吃了涼的東西才引起的?」、「蕁麻疹是不是涼的東西吃太多才長的?」等,搞得不明就理的醫師如墜五里霧中。由於民間對於蕁麻疹的看法與西醫的觀念差異太大了,所以西醫一定要了解蕁麻疹在閩客族群的心目中是跟「冷」有關,否則無法跟病人溝通。 蕁麻疹的常見民間療法有使用米酒擦患處、吃麻油煎蛋、喝龍眼乾熬的湯等,其用意是想藉由中醫所謂的「溫熱性」食物來治療寒性的疾病。些治法流傳很廣,且病人往往覺得有效,疹子一下子就消失了,其實這是蕁麻疹有速起速消之特性所產生的錯覺,亦即病人不這麼做,疹子過一段時間也自己會消退,但病人卻以為是民間療法有效,使疹子消了。另外老一輩的人還認為因為長蕁麻疹的人為「冷底」,所以要多穿衣服、洗熱澡才會好,在在都說明了於老一輩人的心目中,蕁麻疹是「冷」所引發的病。 那會不會真的有病人因吃冰引起蕁麻疹或使蕁麻疹惡化?以筆者的臨床經驗而言,的確有少數的蕁麻疹病人會如,此尤其是遇冷會惡化(如碰到冷水、冷空氣會使疹子發得更害或更癢)的蕁麻疹,這類病人就要避免進食中醫所謂的「寒涼性」的食物,或是洗熱水澡與多穿衣服也有幫忙。但對大多數的病人而言,吃冰的食物或中醫所謂的「寒涼性」食物是沒有關係的,反而因台灣所見的蕁麻疹以熱證的病人居多,還對病情有所助益呢! 所以從中西醫的角度來看,「起凊膜」對大部份的蕁麻疹病而言,是個錯誤的病名,由此病名所衍生出來的民間療法對大部分的病人也是錯的,不知這病名淵源於何處,因中醫也沒有類似的病名與看法。不過目前台灣仍有中醫或西醫或是受了傳統說法的影響,或是為了迎合病人,仍然告誡病人不能吃冰,這是不太對的作法。(此段文章請參照本刊上期的拙作「溫熱涼寒-談食物的四氣」一文來閱讀,相信讀者必更能有所了解與體會。)============================瞭解了以後,再提供你一些知識
圖片參考:http://ades.tmu.edu.tw/English/qna/faq/net_bullet....
問五:台灣也有蕁麻嗎?
你是說:像有人喝酒之後,起酒疹的毛病嗎???台語的:ㄎㄧ ㄑㄧ .ㄇㄛ就是起酒疹的意思啊有人體質的關係,稍為一喝酒,就會起一大片一大片的紅色疹子也有人是急/慢性蕁麻疹(皮膚炎),是一種過敏體質有事沒事就會像出酒疹一樣,滿身都是...這時就得去看醫生吃藥,甚至打針才能退去,很是麻煩...目前還沒有辦法根治,只能靠藥物控制或以中藥來調理體質.....
2006-01-30 21:30:07 補充:
台語的:ㄎㄧ ㄑㄧㄣ .ㄇㄛ就是起酒疹的意思啊
Related Posts
我 本 來 只 有 3 8 公 斤 ~
所 以 希 望 自 己 可 以 在 胖 一 點 ,
將 自 己 ㄉ 目 標 訂 在 4 0 公 斤 ~
沒 想 到 才 � ...
我房間有個抽屜櫃是裝潢時就黏在牆壁上的我非常非常想要把它拆掉因為我的房間明明很大結果床竟然擺在中間然 ...
我找了一下知識以後
好像是會溶血吧
不是說還有輕度的患者
輕度的患者不用輸血度日
那會發作嗎?
發作會怎樣?
我希望可以不要轉貼資料 ...
像是在房間的哪裡擺什麼東西壓@@a
還有待什麼東西之類的
謝謝︿︿*
如何不斷增加自己的求知力呢????
如何不斷增加自己的求知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