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為求自保決定遠離 MeToo運動反使女 - 閒聊

By Harry
at 2018-12-16T07:26
at 2018-12-16T07:2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feedback (positive)》之銘言:
: 這件事滿奇怪的吧?
: 上次看到的數據,美國約有10%的性侵案件是謊報
: 華爾街的男性因為害怕成為那10%
: 不願跟女性相處
: 造就這篇新聞
: 底下還不少人在嘲笑女權、me too
: 可是換個說法呢?
: 如果有女性表示
: 約有90%的性侵案是真的
: 所以我不想跟男性相處
: 說這句話的女性會被大眾怎麼形容?
: 想太多?太自戀?還是不想跟男性相處關我屁事?
: 有些人的標準很奇怪
: 因為有90%性侵案是真的
: 所以我不同情那10%無辜男性
: 這樣講不可以,罪該萬死
: 但是
: 因為有10%性侵案是謊報
: 所以把100%女性打成母豬
: 這樣講很ok,沒問題
: 怎麼看都不太對勁啊
: 還有一些人在女性被性侵後
: 會「善意地」提醒女性如何自保
: 對通常為男性的加害人沒太多譴責
: (有說法是理所當然該譴責所以不特別表示)
: 但如果換成男性被仙人跳
: 會立刻開始炮轟女性母豬、台女不意外
: 這時候反倒不會有善意的提醒了
: 這樣標準不一致吧?
: 再來
: 性侵案件的謊報比率
: 在me too開始前是2%
: me too開始後升到10%
: 這確實是個問題
: 可是因此就不顧那真正被性侵的90%
: 也不太對
: 10%的無辜男性和90%的受害女性
: 看討論似乎都不太管後者
: 在意前者而譴責me too的比例似乎更高
: 這是很令人難過的現象
為什麼呢?
很簡單的原因
因為一個是個人的力量,一個是國家的力量
換成吵了很久的廢死議題或是前幾天剛吵過的鞭刑議題你就懂了
誣告跟性侵最大的關鍵也在這裡
性侵,不管怎麼說終究是個人與個人之間
但是誣告,這是個人運用國家的力量去對付個人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誣告這行為如此讓人痛恨的原因
: 是說
: 那10%的無辜男性的傷害是可以設法降低的
: 最好的作法是就事論事,不要人身攻擊
: 再不然就是別輕易評論,等結果出來再說
: 我有時候會覺得
: 鄉民是不是因為非常非常痛恨性侵犯
: 導致自己恨錯人的成本太高
: 才會倒過來因為有謊報者而去痛恨所有女性
: 這樣的話就有點麻煩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D530u.
--
: 這件事滿奇怪的吧?
: 上次看到的數據,美國約有10%的性侵案件是謊報
: 華爾街的男性因為害怕成為那10%
: 不願跟女性相處
: 造就這篇新聞
: 底下還不少人在嘲笑女權、me too
: 可是換個說法呢?
: 如果有女性表示
: 約有90%的性侵案是真的
: 所以我不想跟男性相處
: 說這句話的女性會被大眾怎麼形容?
: 想太多?太自戀?還是不想跟男性相處關我屁事?
: 有些人的標準很奇怪
: 因為有90%性侵案是真的
: 所以我不同情那10%無辜男性
: 這樣講不可以,罪該萬死
: 但是
: 因為有10%性侵案是謊報
: 所以把100%女性打成母豬
: 這樣講很ok,沒問題
: 怎麼看都不太對勁啊
: 還有一些人在女性被性侵後
: 會「善意地」提醒女性如何自保
: 對通常為男性的加害人沒太多譴責
: (有說法是理所當然該譴責所以不特別表示)
: 但如果換成男性被仙人跳
: 會立刻開始炮轟女性母豬、台女不意外
: 這時候反倒不會有善意的提醒了
: 這樣標準不一致吧?
: 再來
: 性侵案件的謊報比率
: 在me too開始前是2%
: me too開始後升到10%
: 這確實是個問題
: 可是因此就不顧那真正被性侵的90%
: 也不太對
: 10%的無辜男性和90%的受害女性
: 看討論似乎都不太管後者
: 在意前者而譴責me too的比例似乎更高
: 這是很令人難過的現象
為什麼呢?
很簡單的原因
因為一個是個人的力量,一個是國家的力量
換成吵了很久的廢死議題或是前幾天剛吵過的鞭刑議題你就懂了
誣告跟性侵最大的關鍵也在這裡
性侵,不管怎麼說終究是個人與個人之間
但是誣告,這是個人運用國家的力量去對付個人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誣告這行為如此讓人痛恨的原因
: 是說
: 那10%的無辜男性的傷害是可以設法降低的
: 最好的作法是就事論事,不要人身攻擊
: 再不然就是別輕易評論,等結果出來再說
: 我有時候會覺得
: 鄉民是不是因為非常非常痛恨性侵犯
: 導致自己恨錯人的成本太高
: 才會倒過來因為有謊報者而去痛恨所有女性
: 這樣的話就有點麻煩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D530u.
--
Tags:
閒聊
All Comments

By Ivy
at 2018-12-18T13:28
at 2018-12-18T13:28

By Barb Cronin
at 2018-12-20T19:31
at 2018-12-20T19:31

By Daniel
at 2018-12-23T01:33
at 2018-12-23T01:33

By Donna
at 2018-12-25T07:36
at 2018-12-25T07:36

By Rachel
at 2018-12-27T13:38
at 2018-12-27T13:38

By Robert
at 2018-12-29T19:41
at 2018-12-29T19:41

By Christine
at 2019-01-01T01:43
at 2019-01-01T01:43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1-03T07:46
at 2019-01-03T07:46

By Jessica
at 2019-01-05T13:48
at 2019-01-05T13:48

By Mia
at 2019-01-07T19:51
at 2019-01-07T19:51

By Ula
at 2019-01-10T01:53
at 2019-01-10T01:53
Related Posts
精華液膠囊跟面膜哪個比較好用呢

By Elizabeth
at 2018-12-16T07:17
at 2018-12-16T07:17
英語和美語的差異

By Brianna
at 2018-12-16T04:53
at 2018-12-16T04:53
看臉決定互動態度算另一型態壓迫嗎

By Emily
at 2018-12-16T04:41
at 2018-12-16T04:41
運氣不好

By Elvira
at 2018-12-16T03:49
at 2018-12-16T03:49
出社會有甚麼休閒是可以認識同齡的人嗎?

By Hedwig
at 2018-12-16T01:47
at 2018-12-16T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