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遊潮體驗之你所不知道的七星潭~ - 花蓮

By Skylar Davis
at 2016-11-04T12:17
at 2016-11-04T12:17
Table of Contents
-------------------------------------------------------------------------------
遊玩時間:2016年/9月
遊玩地點:七星潭─洄遊吧潮體驗
地 址:七星潭社區
電 話:私訊洄遊吧粉絲專頁洽詢
開放時間:每月第二、三、四個周六下午
每人平均價位:原價1200/人,限期體驗價600/人,含晚餐
官 網:https://www.facebook.com/fishbar8/
-------------------------------------------------------------------------------
((本篇文長請耐心閱讀,亦可移駕部落格→https://goo.gl/u0aV6Y))
九月下旬,
在幾個颱風接連造訪後,
我終於能夠順利參加洄遊吧所舉辦的首場「洄遊潮體驗-海岸尋寶趣」活動,
當天下午的活動一切順利並且收穫滿滿,
除了要感謝洄遊吧的夥伴們用心籌畫外,
更要感謝的其實是天啊!
畢竟在大半個月的滴滴答答裡,
活動當天無雨微晴又涼爽的好天氣真的是相當難得~
其實前一晚花蓮還在大雨中,
當天出門前我還不忘把雨衣塞進包包裡,
就怕遇上下雨天,
還好老天爺賞臉啊!
但其實靠海吃飯的漁民們並不怕雨天,
也不會因為下雨就不工作了,
所以應該是我太怕下雨天了XD
http://i.imgur.com/rr8Oxfg.jpg
↑↑↑
先來一張永遠看不膩的七星潭海灣
當天下午兩點半,
先到以往來七星潭不太會踏入的遊客服務中心2樓進行報到,
在樓梯轉角牆上就先看到洄遊吧超吸睛的粉筆畫作品,
接著上樓便看到活動主題視覺的大帆布以及熱騰騰剛出爐的超強摺頁,
我說洄遊吧的美編實在是太強大了啊~(跪)
http://i.imgur.com/W5qFsn7.jpg
http://i.imgur.com/EX2iUcR.jpg
http://i.imgur.com/QadQToQ.jpg
這是洄遊吧的首場體驗活動,
也是我第一次參加,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會有哪些內容,
但一整個下午過去,
我發現自己聽到、看到、感覺到很多以往不曾留意或知道的七星潭,
且聽有點愛碎碎念的我娓娓道來……
首先,我以為報到集合完就要去走海岸了,
沒想到原來還會先在室內進行一個簡單的行前解說,
讓大家對於七星潭定置漁場以及待會要進行的活動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同時也讓來參加的夥伴們更了解洄遊吧到底關注些什麼議題,
你瞧大家聽得多認真啊~
(照片中的弟弟是亮點,
整個下午的活動全程參與並且很認真,
連最後寫回饋意見都好認真啊)↓↓↓
http://i.imgur.com/Z2V5V9z.jpg
感覺這時候大家雖然聽得很認真,
但內心可能有點「霧煞煞」,
不太知道上面的人講的到底是什麼XD,
畢竟大家以往對於七星潭的認知大都很單純,
不外乎是很漂亮的海跟風景,
但七星潭到底有什麼在地漁業?
海岸到底有哪些秘密?
這些實在離大家有點遙遠啊,
而我想這也正是大家之所以會來參加洄遊吧體驗活動的原因吧~
室內的行前解說結束後,
就要進入今天的重頭戲:海岸尋寶趣啦!
http://i.imgur.com/lP1BZms.jpg
↑↑↑
在走下海岸之前,
今天帶大家走海岸的解說員土人先提示大家,
台灣大多數的海岸邊其實並不如七星潭這般容易親近,
阻隔在人們與海岸之間的往往是堤防或者消波塊,
也許這些人工設施有其存在的意義(例如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但它們是否也帶來一些不好的結果?
而人們在與海爭地的過程中,
是否有更多跳脫現有想像的選項,
讓自然景觀跟人工工程設施間有不同的互動關係?
這些問題或許很難回答,
但值得大家去想一想囉~
我也是到今天才知道原來在法規上海岸有分為天然海岸跟自然海岸,
在利用與管理上各有其不同的規範,
那大家知道七星潭是屬於哪一種嗎?
(→不要急著問估狗大神,親身走一趟來尋找答案會更深刻喔!)
而且我也是到今天才知道原來七星潭海岸也埋了好多消波塊啊(驚)↓↓↓
http://i.imgur.com/h5Xapbr.jpg
(((欸不行我發現我這樣寫可能會破萬字,
都還沒正式開始尋寶就已經破千字了,
我決定接下來要看圖說故事就好,
況且如果我把內容都講完了豈不是太爆雷,
真心覺得大家要親自來用身體各感官認識這片土地與大海啊!)))
http://i.imgur.com/n4PRIEt.jpg
↑↑↑
姿勢很帥氣的土人今天要帶大家沿著海岸往南走,
小孩一到海灘就立刻進入玩耍狀態,
我一直覺得這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
也應該是每個孩子都該有的機會,
老實說生活在花蓮的孩子挺幸福的,
畢竟離大山大海這麼近呀~
http://i.imgur.com/LDdtVDl.jpg
↑↑↑
七星潭南段海岸靠近自行車道這側有很多大石頭,
大家猜猜看這是自然形成的景觀還是人工海岸工程施作的結果呢?
http://i.imgur.com/vcoZcO3.jpg
↑↑↑
除了上面提到的大石頭外,
走在七星潭的海岸還會看見許多或大或小的石頭,
上圖是在七星潭在地人口中有名的「青石公」。
別小看這些不會說話的石頭,
他們可是花蓮海岸地形形成與地層變動的見證者
(土人就說:石頭是見證地球歷史、知道地球最多秘密的東西),
至於怎麼從這些石頭讀懂七星潭海岸地形的歷史,
大家就來聽土人說故事吧~
(明明就是自己懶惰寫還賣關子XD)
http://i.imgur.com/0JOIZpB.jpg
↑↑↑
在海岸找到的海綿屍體!
沒錯~他們是屍體唷!
海綿其實是一種多細胞動物,
再生能力很好,
遠古以前的人類就會利用海綿來清潔東西,
但現在大家所知道的海綿往往是人工的海綿,
就是一般市面上買得到的各種海綿商品,
真正的生物海綿有超過一萬種種類,
在海岸上滿容易找到他們的屍體。
除了海綿之外,藻類、貝類也是海灘上常見到的寶貝,
下次大家可以留意看看喔~
不過有些貝類在活體的時候是帶有毒性的,
以前我在澎湖鬼混的時候跟貝類還有一點點熟,
現在都忘光惹XDD
http://i.imgur.com/lWF6UlU.jpg
↑↑↑
遠離人潮的南岸尾端就在四八高地的下方,
保留了最天然的地形景觀,
可惜今天沒有足夠的時間走到那個彼端,
下次一定要叫土人帶大家去那個神祕地帶尋寶(握拳)
大家就這樣一邊走一邊聊,走得不快、走得不遠,
但是從這片海岸以及土人口中得到的資訊量根本早就爆炸,
好多好多故事跟知識是我以前從來不知道的,
有些知識雖然曾經在書上讀過,
但當自己走在海岸、聽土人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說著一切,
書本裡的扁平知識才能轉變為立體的、與在地緊密結合的故事,
從此之後對於七星潭的認識,有了更多的層次。
時間來到大約三點半左右,
忽然有一個催促的壓力領著大家往北走,
原來是七星潭海灣裡的定置漁場要開始限時、限地的起漁作業了!
於是大家用力邁開步伐加快速度,希望能趕得上......
講到定置漁場,相信大部份的人並不熟悉,
實際上台灣大多數的民眾跟海保持相當的距離,
對海以及環繞海的一切了解相當少,
我常常對此感到匪夷所思,台灣可是個海島國家耶!
定置漁法其實是一種相當古老的漁法,
它是將特定漁具固定置放在海岸邊、海中或河道的陷阱,
用來捕捉水中的各種魚蝦,
全世界各地、各個民族都因居住環境的不同而發展出各具特色的陷阱漁具。
以台灣來說,著名的澎湖石滬是一種,
阿美族的Palakaw(巴拉告)也是一種,
而我們今天在七星潭看到以現代網具所構成的海中大型定置漁場更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
只可惜台灣長年以來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
這些有趣又充滿生活智慧的故事只能待有心想了解的大家自己來找尋了......
關於定置漁場運作的細節,
需要大家實際走一遭來聽洄遊吧的夥伴親自解說,
因為腦容量有限的我實在很難用文字精確重現一切啊XDDD
http://i.imgur.com/wJHusvm.jpg
↑↑↑
在海上與漁船接駁漁獲的膠筏(左邊那艘)準備搶灘上岸,
右邊那艘漁船則是平時固定在海上的定置漁場作業的船隻,
因為一般船隻無法直接在七星潭的海灣靠岸,
因此改以膠筏接駁漁獲。
也許有人會好奇為何不直接將漁船開進附近的花蓮港?
實際上進出附近的花蓮港是相對耗時又耗油的,
對每天兩次的起漁作業來說並不是最方便的選項,
然而膠筏作業有其危險性,
尤其七星潭海域常有較大的浪,
像活動當天的浪就不小,
膠筏上的漁民還得在海上看浪,
等待最佳時刻才能加足馬力一鼓作氣衝上岸,
有點像衝浪那樣,有影片有真相
↓↓↓
https://youtu.be/HP9KqKYoAQU
http://i.imgur.com/g6Pn2aY.jpg
http://i.imgur.com/3vGKU1s.jpg
↑↑↑
膠筏要搶灘時,
黃色的挖土機和其他作業漁民會在岸上stand by,
抓住絕佳的timing將膠筏上的繩子跟挖土機上的繩子扣在一起,
挖土機便順勢將膠筏拖上岸,
整個過程就在幾秒鐘之間而已,
記得眼睛少眨幾下,免得就錯過這令人驚奇的一幕啊!
上岸後,漁民會以極快的速度將漁獲做初步的整理,
不浪費一點時間,
要在最短時間內將最新鮮的漁獲送到岸上漁村裡進行買賣~
http://i.imgur.com/wq0Jo6j.jpg
http://i.imgur.com/ocGJ1BF.jpg
↑↑↑
當我們狀況外還在慢慢走回漁村裡的漁獲處理處時,
小小的空間內早已擠滿熟門熟路的客人等著搶買剛從海裡上岸的漁獲,
有的是餐廳、有的是漁販,
也有些是知道好康哪裡找的花蓮居民,
三兩下剛剛上岸的漁獲已經全數賣出了,
我根本都還沒看清楚啊!
http://i.imgur.com/XViVata.jpg
http://i.imgur.com/8cQfB8L.jpg
↑↑↑
漁場的工作人員在幫買走這條翻車魚的客人把腸子拿出來(據說腸子價錢很好),
我還是第一次看見樣的畫面,
啊不過本人在此提醒大家,還是不要吃翻車魚比較好啦~
這照片中的翻車魚應該還是滿年輕的個體,
先不說翻車魚在2015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裡
(→事後我有向洄遊吧提出是否應該捕撈翻車魚的問題,
洄遊吧的夥伴做出以下回應,在此附上供大家參考:
『IUCN當時訂立瀕危的翻車魚種是Mola Mola,
這種魚種在東部這邊並非主要捕獲的翻車魚魚種,
東部主要捕的是茅尾翻車魨,
再加上IUCN本身訂定的標準是有一些問題,
但我同意應該政府要規定一定公斤數以下的翻車魨不應該捕獲,
或網目大小應該要限制!』)
大型魚類在海洋生態的食物鏈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一些研究指出翻車魚一次產卵可達三億顆,
但這並不代表翻車魚在海洋環境中是數量霸主,
大自然的運作是很奇妙的,
之所以必須一次產出這麼多卵,
其實也就代表他從受精卵發育為成魚並順利長大的成功率很低。
此外,
翻車魚本身也會被其他的生物視為食物(食物鏈就是這樣啊吃別人也要被吃),
但他卻沒有什麼自衛和脫逃的能力,
種種因素促使他們演化出以產卵量對決殘酷大自然的生存模式,
但他們可沒有把人類的捕撈計算在內啊啊啊啊!
雖然世界上大多數的地方並不會將翻車魚當作主要的經濟物種刻意捕撈,
但他們卻常常是漁民在捕撈其他經濟物種時混獲誤捕的對象,
比如像今天看到這尾從定置漁場中捕撈上岸的翻車魚就是,
其他漁法如延繩釣、拖網等也經常捕獲翻車魚。
其實不只翻車魚,
整個海洋的魚類都面臨人類過度捕撈的相同命運,
大家知道全世界的漁業資源正走向嚴重的耗竭嗎......
(咳咳,我是不是太嚴肅惹...)
→後來我跟洄遊吧的夥伴討論才知道,
其實在漁業資源耗竭/減少誤捕混獲/避開捕撈特定魚種的議題上,
政府及法規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目前台灣政府沒有針對這部份沒有太多規定,
也沒有提供補貼,
才會導致漁民在作業上既沒有法源依據、也沒有誘因主動減少漁獲總量...
http://i.imgur.com/ekHwdij.jpg
http://i.imgur.com/POlMArm.jpg
↑↑↑
其他各式各樣的漁獲,
啊,不要問我他們是什麼,
我可能還要再來一百次才分得清楚......
http://i.imgur.com/qRYI1lJ.jpg
↑↑↑
平台上的這些小傢伙非常吸引我的目光,
但好像沒有太多人在乎他們,
好多好多來不及長大的小傢伙也跟著一起被捕撈上岸了,
後來我有問土人,這些小魚會丟掉嗎?
他說他們會被拿來做飼料。
好吧,如果最後還是有被利用掉就還好,
但我還是覺得有點難過......
今天下午的起漁作業就在看似混亂卻好像有一種不知道甚麼規則運作下告一段落,
土人帶著大家回到看得見海的地方,進行海岸尋寶的總結。
詳細內容到底說些什麼我其實不太記得了,
我只記得土人說的,
要大家去接收這片海洋想傳遞的訊息是什麼?
這個答案可能有百百種,
因為每個人眼中的海都是不一樣的,
但我們能不能透過各種與海更親近的方式,
看見更深更遠的海呢?
=====回到室內的下半場分隔線=====
http://i.imgur.com/kkv3dEy.jpg
↑↑↑
回到一開始集合的室內,
活動正式進入最後一個階段─洄遊料理DIY&晚餐時間!
http://i.imgur.com/BRhvbWX.jpg
http://i.imgur.com/FKkLCbZ.jpg
http://i.imgur.com/Fnmheya.jpg
http://i.imgur.com/eECLhNF.jpg
↑↑↑
在料理之前,
洄遊吧的夥伴們先發給每一桌幾尾不同的魚,
讓大家用自己的手摸摸看這些魚的不同觸感,
除了認識他們的名字之外,
大家也一起討論分享平時如何選購新鮮又安全的魚來做料理。
老實說這個part我無法加入,
因為我非常少在市場裡買魚,
因為我就不會挑魚啊又怕被騙(到底怎麼會有這麼多被害妄想XD),
所以真的滿少買魚,
偶爾會在超市買鮭魚啦,
對不起我錯惹,
明明台灣自己就有很棒的漁獲,
但我還是只知道要買鮭魚......(跪)
席間有一位媽媽提到近年來台灣與中國之間交換漁獲的問題,
在此之前我其實沒有聽過這個詞,
原來台灣有些漁民會在海上跟中國的漁民交換或購買漁獲,
而市場上也充斥許多以不當方式(如添加化學保鮮劑)讓魚「看起來」新鮮的魚,
這些其實都會影響到魚的品質甚至消費者的安全,
相對而言,
東部應該較少機會碰到上述的問題,
但如何挑魚?哪裡買魚?
什麼樣的魚「好吃」(從人類觀點與自然永續觀點來看)?
還是常常使人傷透腦筋啊......
洄遊吧除了設計一些戶外體驗遊程讓大家認識七星潭之外,
很重要的理念正是想回應上述一連串的問題,
也許現階段剛起步的洄遊吧還無法立即回應大家的需求,
但對於未來的發展或許可以期待一下喔~
http://i.imgur.com/BGHqRoh.jpg
↑↑↑
今天的料理DIY是要教大家煮味噌魚湯,
聽起來好像不難,
但原來還是有一些小撇步可以讓味噌魚湯更加鮮美。
首先當然是要有新鮮的魚,
今天的主角是剛上岸的鋸尾鯛,
再來要準備材料的有洋蔥塊、蔥花、薑絲、鮮高湯(或水),
以及今日主廚特地為大家調好的味噌醬。
主廚說味噌跟水的最佳比例是1:6,
而為了讓湯的口感好,
可以先在味噌裡加入少許水後篩濾調成味噌醬,
平常自己煮味噌湯頂多是在加入味噌時搭配濾網攪散,
但沒試過先加水篩濾調醬,這招可以學起來~
接下來就要開始料理了,
平常不太下廚的人也不要緊張,
跟著今日主廚的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就對了~
http://i.imgur.com/PZkStUF.jpg
↑↑↑
這就是今天的洄遊明星料理DIY─清甜好喝的味噌魚湯!
http://i.imgur.com/UOh9bv6.jpg
↑↑↑
等等,你以為晚餐就只讓你喝味噌湯嗎?當然不是!
接著端上桌一人一份的套餐才是真正的晚餐啊!
其中主餐的枸杞清蒸魚排也是剛剛用來煮湯的洄遊明星鋸尾鯛,
一次可以吃到兩種不同風味,再搭配其他精心料理的配菜,晚餐吃得好滿足啊~
是說這個分量還真不少,大家都吃得有點撐啊......
在活動結束前,
洄遊吧的夥伴邀請今天參與活動的大家寫下對活動的感想與回饋,
還進行了有獎徵答,可惜我沒拿到獎品,
獎品可是真空包裝的新鮮魚排啊!
最後的最後,
每一個人都拿到超精美的紀念品套組,
有明信片、徽章跟紙膠帶,
有玩有吃又有拿,是很超值的活動啊!
喔對了,順帶一提,
聽說那個徽章上的圖樣每個月都不一樣,意圖使人收集啊!↓↓↓
http://i.imgur.com/IMFtxO5.jpg
好的,寫到這裡差不多要結束了啦,
感激大家耐心看完我的碎碎念(鞠躬)~
之所以花時間寫這篇落落長的文章,
是希望大家可以更多認識洄遊吧,
對體驗活動有更具體的想像,
如果你覺得看起來很有趣,
那就來七星潭走一走,
如果你覺得有什麼不足的地方,
也可以直接向洄遊吧提出來,
我覺得有年輕人願意投入在地傳統產業的轉型與創新是很讓人振奮的事情,
尤其他們除了產業之外,
有更多的焦點其實是放在大自然環境如何永續、人們如何認識塊土地與大海,
下次,給自己一個機會用全新的方式與視野認識七星潭吧!
§洄遊吧目前固定於每個月的第二、三、四個周六下午推出不同主題的洄遊潮體驗,
活動的詳細內容及收費、報名方式大家可以到洄遊吧粉絲專頁洽詢喔~§
--
遊玩時間:2016年/9月
遊玩地點:七星潭─洄遊吧潮體驗
地 址:七星潭社區
電 話:私訊洄遊吧粉絲專頁洽詢
開放時間:每月第二、三、四個周六下午
每人平均價位:原價1200/人,限期體驗價600/人,含晚餐
官 網:https://www.facebook.com/fishbar8/
-------------------------------------------------------------------------------
((本篇文長請耐心閱讀,亦可移駕部落格→https://goo.gl/u0aV6Y))
九月下旬,
在幾個颱風接連造訪後,
我終於能夠順利參加洄遊吧所舉辦的首場「洄遊潮體驗-海岸尋寶趣」活動,
當天下午的活動一切順利並且收穫滿滿,
除了要感謝洄遊吧的夥伴們用心籌畫外,
更要感謝的其實是天啊!
畢竟在大半個月的滴滴答答裡,
活動當天無雨微晴又涼爽的好天氣真的是相當難得~
其實前一晚花蓮還在大雨中,
當天出門前我還不忘把雨衣塞進包包裡,
就怕遇上下雨天,
還好老天爺賞臉啊!
但其實靠海吃飯的漁民們並不怕雨天,
也不會因為下雨就不工作了,
所以應該是我太怕下雨天了XD
http://i.imgur.com/rr8Oxfg.jpg

先來一張永遠看不膩的七星潭海灣
當天下午兩點半,
先到以往來七星潭不太會踏入的遊客服務中心2樓進行報到,
在樓梯轉角牆上就先看到洄遊吧超吸睛的粉筆畫作品,
接著上樓便看到活動主題視覺的大帆布以及熱騰騰剛出爐的超強摺頁,
我說洄遊吧的美編實在是太強大了啊~(跪)
http://i.imgur.com/W5qFsn7.jpg



這是洄遊吧的首場體驗活動,
也是我第一次參加,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會有哪些內容,
但一整個下午過去,
我發現自己聽到、看到、感覺到很多以往不曾留意或知道的七星潭,
且聽有點愛碎碎念的我娓娓道來……
首先,我以為報到集合完就要去走海岸了,
沒想到原來還會先在室內進行一個簡單的行前解說,
讓大家對於七星潭定置漁場以及待會要進行的活動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同時也讓來參加的夥伴們更了解洄遊吧到底關注些什麼議題,
你瞧大家聽得多認真啊~
(照片中的弟弟是亮點,
整個下午的活動全程參與並且很認真,
連最後寫回饋意見都好認真啊)↓↓↓
http://i.imgur.com/Z2V5V9z.jpg

感覺這時候大家雖然聽得很認真,
但內心可能有點「霧煞煞」,
不太知道上面的人講的到底是什麼XD,
畢竟大家以往對於七星潭的認知大都很單純,
不外乎是很漂亮的海跟風景,
但七星潭到底有什麼在地漁業?
海岸到底有哪些秘密?
這些實在離大家有點遙遠啊,
而我想這也正是大家之所以會來參加洄遊吧體驗活動的原因吧~
室內的行前解說結束後,
就要進入今天的重頭戲:海岸尋寶趣啦!
http://i.imgur.com/lP1BZms.jpg

在走下海岸之前,
今天帶大家走海岸的解說員土人先提示大家,
台灣大多數的海岸邊其實並不如七星潭這般容易親近,
阻隔在人們與海岸之間的往往是堤防或者消波塊,
也許這些人工設施有其存在的意義(例如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但它們是否也帶來一些不好的結果?
而人們在與海爭地的過程中,
是否有更多跳脫現有想像的選項,
讓自然景觀跟人工工程設施間有不同的互動關係?
這些問題或許很難回答,
但值得大家去想一想囉~
我也是到今天才知道原來在法規上海岸有分為天然海岸跟自然海岸,
在利用與管理上各有其不同的規範,
那大家知道七星潭是屬於哪一種嗎?
(→不要急著問估狗大神,親身走一趟來尋找答案會更深刻喔!)
而且我也是到今天才知道原來七星潭海岸也埋了好多消波塊啊(驚)↓↓↓
http://i.imgur.com/h5Xapbr.jpg

(((欸不行我發現我這樣寫可能會破萬字,
都還沒正式開始尋寶就已經破千字了,
我決定接下來要看圖說故事就好,
況且如果我把內容都講完了豈不是太爆雷,
真心覺得大家要親自來用身體各感官認識這片土地與大海啊!)))
http://i.imgur.com/n4PRIEt.jpg

姿勢很帥氣的土人今天要帶大家沿著海岸往南走,
小孩一到海灘就立刻進入玩耍狀態,
我一直覺得這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
也應該是每個孩子都該有的機會,
老實說生活在花蓮的孩子挺幸福的,
畢竟離大山大海這麼近呀~
http://i.imgur.com/LDdtVDl.jpg

七星潭南段海岸靠近自行車道這側有很多大石頭,
大家猜猜看這是自然形成的景觀還是人工海岸工程施作的結果呢?
http://i.imgur.com/vcoZcO3.jpg

除了上面提到的大石頭外,
走在七星潭的海岸還會看見許多或大或小的石頭,
上圖是在七星潭在地人口中有名的「青石公」。
別小看這些不會說話的石頭,
他們可是花蓮海岸地形形成與地層變動的見證者
(土人就說:石頭是見證地球歷史、知道地球最多秘密的東西),
至於怎麼從這些石頭讀懂七星潭海岸地形的歷史,
大家就來聽土人說故事吧~
(明明就是自己懶惰寫還賣關子XD)
http://i.imgur.com/0JOIZpB.jpg

在海岸找到的海綿屍體!
沒錯~他們是屍體唷!
海綿其實是一種多細胞動物,
再生能力很好,
遠古以前的人類就會利用海綿來清潔東西,
但現在大家所知道的海綿往往是人工的海綿,
就是一般市面上買得到的各種海綿商品,
真正的生物海綿有超過一萬種種類,
在海岸上滿容易找到他們的屍體。
除了海綿之外,藻類、貝類也是海灘上常見到的寶貝,
下次大家可以留意看看喔~
不過有些貝類在活體的時候是帶有毒性的,
以前我在澎湖鬼混的時候跟貝類還有一點點熟,
現在都忘光惹XDD
http://i.imgur.com/lWF6UlU.jpg

遠離人潮的南岸尾端就在四八高地的下方,
保留了最天然的地形景觀,
可惜今天沒有足夠的時間走到那個彼端,
下次一定要叫土人帶大家去那個神祕地帶尋寶(握拳)
大家就這樣一邊走一邊聊,走得不快、走得不遠,
但是從這片海岸以及土人口中得到的資訊量根本早就爆炸,
好多好多故事跟知識是我以前從來不知道的,
有些知識雖然曾經在書上讀過,
但當自己走在海岸、聽土人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說著一切,
書本裡的扁平知識才能轉變為立體的、與在地緊密結合的故事,
從此之後對於七星潭的認識,有了更多的層次。
時間來到大約三點半左右,
忽然有一個催促的壓力領著大家往北走,
原來是七星潭海灣裡的定置漁場要開始限時、限地的起漁作業了!
於是大家用力邁開步伐加快速度,希望能趕得上......
講到定置漁場,相信大部份的人並不熟悉,
實際上台灣大多數的民眾跟海保持相當的距離,
對海以及環繞海的一切了解相當少,
我常常對此感到匪夷所思,台灣可是個海島國家耶!
定置漁法其實是一種相當古老的漁法,
它是將特定漁具固定置放在海岸邊、海中或河道的陷阱,
用來捕捉水中的各種魚蝦,
全世界各地、各個民族都因居住環境的不同而發展出各具特色的陷阱漁具。
以台灣來說,著名的澎湖石滬是一種,
阿美族的Palakaw(巴拉告)也是一種,
而我們今天在七星潭看到以現代網具所構成的海中大型定置漁場更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
只可惜台灣長年以來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
這些有趣又充滿生活智慧的故事只能待有心想了解的大家自己來找尋了......
關於定置漁場運作的細節,
需要大家實際走一遭來聽洄遊吧的夥伴親自解說,
因為腦容量有限的我實在很難用文字精確重現一切啊XDDD
http://i.imgur.com/wJHusvm.jpg

在海上與漁船接駁漁獲的膠筏(左邊那艘)準備搶灘上岸,
右邊那艘漁船則是平時固定在海上的定置漁場作業的船隻,
因為一般船隻無法直接在七星潭的海灣靠岸,
因此改以膠筏接駁漁獲。
也許有人會好奇為何不直接將漁船開進附近的花蓮港?
實際上進出附近的花蓮港是相對耗時又耗油的,
對每天兩次的起漁作業來說並不是最方便的選項,
然而膠筏作業有其危險性,
尤其七星潭海域常有較大的浪,
像活動當天的浪就不小,
膠筏上的漁民還得在海上看浪,
等待最佳時刻才能加足馬力一鼓作氣衝上岸,
有點像衝浪那樣,有影片有真相
↓↓↓
https://youtu.be/HP9KqKYoAQU
http://i.imgur.com/g6Pn2aY.jpg


膠筏要搶灘時,
黃色的挖土機和其他作業漁民會在岸上stand by,
抓住絕佳的timing將膠筏上的繩子跟挖土機上的繩子扣在一起,
挖土機便順勢將膠筏拖上岸,
整個過程就在幾秒鐘之間而已,
記得眼睛少眨幾下,免得就錯過這令人驚奇的一幕啊!
上岸後,漁民會以極快的速度將漁獲做初步的整理,
不浪費一點時間,
要在最短時間內將最新鮮的漁獲送到岸上漁村裡進行買賣~
http://i.imgur.com/wq0Jo6j.jpg


當我們狀況外還在慢慢走回漁村裡的漁獲處理處時,
小小的空間內早已擠滿熟門熟路的客人等著搶買剛從海裡上岸的漁獲,
有的是餐廳、有的是漁販,
也有些是知道好康哪裡找的花蓮居民,
三兩下剛剛上岸的漁獲已經全數賣出了,
我根本都還沒看清楚啊!
http://i.imgur.com/XViVata.jpg


漁場的工作人員在幫買走這條翻車魚的客人把腸子拿出來(據說腸子價錢很好),
我還是第一次看見樣的畫面,
啊不過本人在此提醒大家,還是不要吃翻車魚比較好啦~
這照片中的翻車魚應該還是滿年輕的個體,
先不說翻車魚在2015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裡
(→事後我有向洄遊吧提出是否應該捕撈翻車魚的問題,
洄遊吧的夥伴做出以下回應,在此附上供大家參考:
『IUCN當時訂立瀕危的翻車魚種是Mola Mola,
這種魚種在東部這邊並非主要捕獲的翻車魚魚種,
東部主要捕的是茅尾翻車魨,
再加上IUCN本身訂定的標準是有一些問題,
但我同意應該政府要規定一定公斤數以下的翻車魨不應該捕獲,
或網目大小應該要限制!』)
大型魚類在海洋生態的食物鏈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一些研究指出翻車魚一次產卵可達三億顆,
但這並不代表翻車魚在海洋環境中是數量霸主,
大自然的運作是很奇妙的,
之所以必須一次產出這麼多卵,
其實也就代表他從受精卵發育為成魚並順利長大的成功率很低。
此外,
翻車魚本身也會被其他的生物視為食物(食物鏈就是這樣啊吃別人也要被吃),
但他卻沒有什麼自衛和脫逃的能力,
種種因素促使他們演化出以產卵量對決殘酷大自然的生存模式,
但他們可沒有把人類的捕撈計算在內啊啊啊啊!
雖然世界上大多數的地方並不會將翻車魚當作主要的經濟物種刻意捕撈,
但他們卻常常是漁民在捕撈其他經濟物種時混獲誤捕的對象,
比如像今天看到這尾從定置漁場中捕撈上岸的翻車魚就是,
其他漁法如延繩釣、拖網等也經常捕獲翻車魚。
其實不只翻車魚,
整個海洋的魚類都面臨人類過度捕撈的相同命運,
大家知道全世界的漁業資源正走向嚴重的耗竭嗎......
(咳咳,我是不是太嚴肅惹...)
→後來我跟洄遊吧的夥伴討論才知道,
其實在漁業資源耗竭/減少誤捕混獲/避開捕撈特定魚種的議題上,
政府及法規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目前台灣政府沒有針對這部份沒有太多規定,
也沒有提供補貼,
才會導致漁民在作業上既沒有法源依據、也沒有誘因主動減少漁獲總量...
http://i.imgur.com/ekHwdij.jpg


其他各式各樣的漁獲,
啊,不要問我他們是什麼,
我可能還要再來一百次才分得清楚......
http://i.imgur.com/qRYI1lJ.jpg

平台上的這些小傢伙非常吸引我的目光,
但好像沒有太多人在乎他們,
好多好多來不及長大的小傢伙也跟著一起被捕撈上岸了,
後來我有問土人,這些小魚會丟掉嗎?
他說他們會被拿來做飼料。
好吧,如果最後還是有被利用掉就還好,
但我還是覺得有點難過......
今天下午的起漁作業就在看似混亂卻好像有一種不知道甚麼規則運作下告一段落,
土人帶著大家回到看得見海的地方,進行海岸尋寶的總結。
詳細內容到底說些什麼我其實不太記得了,
我只記得土人說的,
要大家去接收這片海洋想傳遞的訊息是什麼?
這個答案可能有百百種,
因為每個人眼中的海都是不一樣的,
但我們能不能透過各種與海更親近的方式,
看見更深更遠的海呢?
=====回到室內的下半場分隔線=====
http://i.imgur.com/kkv3dEy.jpg

回到一開始集合的室內,
活動正式進入最後一個階段─洄遊料理DIY&晚餐時間!
http://i.imgur.com/BRhvbWX.jpg




在料理之前,
洄遊吧的夥伴們先發給每一桌幾尾不同的魚,
讓大家用自己的手摸摸看這些魚的不同觸感,
除了認識他們的名字之外,
大家也一起討論分享平時如何選購新鮮又安全的魚來做料理。
老實說這個part我無法加入,
因為我非常少在市場裡買魚,
因為我就不會挑魚啊又怕被騙(到底怎麼會有這麼多被害妄想XD),
所以真的滿少買魚,
偶爾會在超市買鮭魚啦,
對不起我錯惹,
明明台灣自己就有很棒的漁獲,
但我還是只知道要買鮭魚......(跪)
席間有一位媽媽提到近年來台灣與中國之間交換漁獲的問題,
在此之前我其實沒有聽過這個詞,
原來台灣有些漁民會在海上跟中國的漁民交換或購買漁獲,
而市場上也充斥許多以不當方式(如添加化學保鮮劑)讓魚「看起來」新鮮的魚,
這些其實都會影響到魚的品質甚至消費者的安全,
相對而言,
東部應該較少機會碰到上述的問題,
但如何挑魚?哪裡買魚?
什麼樣的魚「好吃」(從人類觀點與自然永續觀點來看)?
還是常常使人傷透腦筋啊......
洄遊吧除了設計一些戶外體驗遊程讓大家認識七星潭之外,
很重要的理念正是想回應上述一連串的問題,
也許現階段剛起步的洄遊吧還無法立即回應大家的需求,
但對於未來的發展或許可以期待一下喔~
http://i.imgur.com/BGHqRoh.jpg

今天的料理DIY是要教大家煮味噌魚湯,
聽起來好像不難,
但原來還是有一些小撇步可以讓味噌魚湯更加鮮美。
首先當然是要有新鮮的魚,
今天的主角是剛上岸的鋸尾鯛,
再來要準備材料的有洋蔥塊、蔥花、薑絲、鮮高湯(或水),
以及今日主廚特地為大家調好的味噌醬。
主廚說味噌跟水的最佳比例是1:6,
而為了讓湯的口感好,
可以先在味噌裡加入少許水後篩濾調成味噌醬,
平常自己煮味噌湯頂多是在加入味噌時搭配濾網攪散,
但沒試過先加水篩濾調醬,這招可以學起來~
接下來就要開始料理了,
平常不太下廚的人也不要緊張,
跟著今日主廚的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就對了~
http://i.imgur.com/PZkStUF.jpg

這就是今天的洄遊明星料理DIY─清甜好喝的味噌魚湯!
http://i.imgur.com/UOh9bv6.jpg

等等,你以為晚餐就只讓你喝味噌湯嗎?當然不是!
接著端上桌一人一份的套餐才是真正的晚餐啊!
其中主餐的枸杞清蒸魚排也是剛剛用來煮湯的洄遊明星鋸尾鯛,
一次可以吃到兩種不同風味,再搭配其他精心料理的配菜,晚餐吃得好滿足啊~
是說這個分量還真不少,大家都吃得有點撐啊......
在活動結束前,
洄遊吧的夥伴邀請今天參與活動的大家寫下對活動的感想與回饋,
還進行了有獎徵答,可惜我沒拿到獎品,
獎品可是真空包裝的新鮮魚排啊!
最後的最後,
每一個人都拿到超精美的紀念品套組,
有明信片、徽章跟紙膠帶,
有玩有吃又有拿,是很超值的活動啊!
喔對了,順帶一提,
聽說那個徽章上的圖樣每個月都不一樣,意圖使人收集啊!↓↓↓
http://i.imgur.com/IMFtxO5.jpg

好的,寫到這裡差不多要結束了啦,
感激大家耐心看完我的碎碎念(鞠躬)~
之所以花時間寫這篇落落長的文章,
是希望大家可以更多認識洄遊吧,
對體驗活動有更具體的想像,
如果你覺得看起來很有趣,
那就來七星潭走一走,
如果你覺得有什麼不足的地方,
也可以直接向洄遊吧提出來,
我覺得有年輕人願意投入在地傳統產業的轉型與創新是很讓人振奮的事情,
尤其他們除了產業之外,
有更多的焦點其實是放在大自然環境如何永續、人們如何認識塊土地與大海,
下次,給自己一個機會用全新的方式與視野認識七星潭吧!
§洄遊吧目前固定於每個月的第二、三、四個周六下午推出不同主題的洄遊潮體驗,
活動的詳細內容及收費、報名方式大家可以到洄遊吧粉絲專頁洽詢喔~§
--
All Comments

By Mason
at 2016-11-09T00:10
at 2016-11-09T00:10

By James
at 2016-11-13T12:02
at 2016-11-13T12:02
Related Posts
迎賓園快餐店 大碗滿意內用更滿意

By Skylar Davis
at 2016-11-04T11:43
at 2016-11-04T11:43
白鬍子牛排 平實價格超受學生歡迎

By Kama
at 2016-11-04T09:42
at 2016-11-04T09:42
中壢蝦子吃到飽?

By Sandy
at 2016-11-04T07:41
at 2016-11-04T07:41
打拋豬肉飯

By Bethany
at 2016-11-04T02:24
at 2016-11-04T02:24
禾野食堂 平價精緻的日本料理,小規模好

By Mia
at 2016-11-03T23:27
at 2016-11-03T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