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麼?學什麼? - 學習
By Hedwig
at 2016-11-14T23:06
at 2016-11-14T23:0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CMANIAC (請肥宅救救肥宅)》之銘言:
: ※ 引述《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之銘言:
: : 我也差不多那年代。
: : 是這幾年我在ptt和別人討論後才明白,
: : 原來那時補得郭洋數學也是差不多方式,
: : 是用題海。
: : 前幾個月我也才曉得,
: : 原來沈赫哲也是用題海。
: : 現在事過境遷來想想這種方法不怎麼對,
: : 不過至少是符合現實環境下的作法。
: : 有位標榜思考派的老師的作法才是對的。
: 那是你搞錯了,
: 因為題海不是用來背的,而是用來思考的。
: 一般人沒辦法在剛學習到新知識以後就能夠全面的思考圍繞在知識周圍的問題,
: 所以就必須取得大量的問題來增加自己思考問題的機會。
: 物理學家 Landau 也很推崇用題海戰術學習物理。
: 前一篇的問題不在題海,而是在學生。
: 若沒有題海,也只會造成該學生少一個可以直接背下來應付考試的東西而已,
: 並不會讓他突然會思考。(連解題都不會思考了,不解題怎麼就會了?)
: 然而大考不會從題海出題,他考差了也只是剛好而已。
我覺得思考原理原則不需要用到題海,
因為基本的東西千變萬化。
用思考的方式來學數學,不需用到要那麼多題目(海量)。
題海是可以拿來思考,
但是腦筋夠活的人可以不需要這種訓練方式。
(這裡我很難用言語來表達,不過我知道有人可以懂我在說明什麼。)
只有死板要硬套公式的那種題型(或許說基本題)才有可能用背的就過關。
如果題目夠活夠漂亮的話,
學生得真正了解原理原則後才有辦法做答。
不會產生你講的這種用背就可以過關的現象,
我是無法明白有的人可以用背千題以上的方式來學數學,
如果有人能夠找出這種例子出來,我也很佩服。XD
: : 題海的作法和你講得這位同學差不多,
: : 就是腦筋不夠活,
: : 沒法懂得原理原則,
: : 只好做多題目來背熟題型。
: : 這一點我在這版和高中版就講過了,
: : 我後來才曉得台式教學法就是為了訓練大量理工的工程師而設計的快速課程,
: : 所以沒法像歐洲可以產生一流的思想家。
: 產生一流思想家跟課程沒啥太大的關係,這段基本是在鬼扯.....
怎麼會沒有關係,
台灣沒有多少人得諾貝爾獎,
也沒有什麼享譽世界的哲學家、文學家。
: : 那個年代連電腦才剛起步,表示物質條件相對現在粗糙,而人的程度就有高低之分,
: : 表示有的人的智商、思考能力的確比較發達,
: : 這就是社會的真實面貌。
: : 現在的科技發達,只能說比較更能夠幫助同學用視覺來理解一些抽象概念,
: : 無法完全地解決能力高下立判的問題,
: : 所以你一定還會遇到死背型的學生,
: : 我也不覺得意外,
: : 不過往好的方面想,他或她至少願意花時間讀書啊!
: : 我讀文組,當年聯考歷史考到88分,全國前100名,
: : 就是用你文中所提的分析歸納比較的方法來學的,
: : 不只是死記硬背,
: : 只可惜準備的時間太短,來不及運用在國文、英文上面,
: : 也就與公館大學失之交臂了,
: : 不過話說回來,就數學、物理等需要腦袋更靈活的科目來說,
: : 一定要學習你說得這種方法,
: : 解題才能夠一勞永逸而事半功倍。
: 其實不管是原 PO 的「分析、統整、歸納、比較」還是「資料視覺化」,
: 都只是對理解基本的課程內容會有幫助而已,同樣也對考試有幫助。
: (看原 PO 在後面還是舉例學生段考考多高分所以學多好就知道了)
: 那如果你沒發現你學到的內容根本就是錯的呢?這樣也能算是「學習」嗎?
: 所以這邊我提供一個我自己的理解:
: 學習真正最重要的應該是 大量思考 + 大量閱讀 才對,
我想問大量閱讀到底是多大量呢?
就一個準備學測、指考的高中生來說,
他們所拿到的教科書外加補習班的資料或是參考書份量就很多了,
這樣子不曉得在你眼裡算是中量還是小量?
所以我不清楚你所謂的大量到底是指
要蒐集好幾個版本的參考書,
或是再從什麼管道拿更多的資訊?
放眼望去整個台灣,
每年都有十幾萬人要經過這考試的洗禮,
就我認識周遭的人來說,雖然樣本數少,
但是很多人是連最基本的課本、參考書都沒有讀過完整的一篇就來考了。
也就是說要達到你那種挑戰更高層次,
拿大學以上的程度的資料來自習的人,
根本就是少數中的少數,
我只能說菁英的自我裁培模式不適合絕大多數人。
: (整個過程會是 思考 => 閱讀 => 思考 => 閱讀 ... 不停迭代)
: 而「大量閱讀」是這系列文章被忽略最嚴重的一項。
: 更詳細的流程大概會是:
: 面對問題 => 用已有的知識去思考、分析 => 暫時解決
: => 從閱讀中了解問題的更多面向 => 學習新的知識、分析、解決方式
: => 回頭面對問題(可能會考慮新的細節) => ...
: 這個過程若沒有大量閱讀反而造成學習偏差,因為你會連錯的都記下來
: 學越多越會導致 over-fitting(透徹了解特解而偏離通解),多會思考都沒用。
我不清楚就「只有」讀熟課本和參考書,到底會不會產生你所說的學習偏差。
這些教材由教育部審過的課綱的東西,多少有一定的品質,
怎麼會有錯的資訊?就算有也很少吧。
我不清楚到底有哪一科需要再用到範圍以外的課外補充資料來除錯?
願聞其詳。
我倒是覺得若一個人若沒有在某個領域有一定的基礎水平,
他想判斷作者的觀念到底是對或錯的能力是根本就沒有,
那麼讀太深的書只會造成觀念上的更多混亂而已。
: (除非是百萬無一的天才,可以讀完微積分上冊就自己導出下冊那種等級的,
: 課本對祂的意義才不那麼大。)
: 說說我自己學習的經驗,就以物理為例。
: 以前我在高中的時候也是對物理特別有興趣。
: 剛開始的時候就透過大量練習題目,在段考考了還不錯的分數
: (接近滿分,是全校最高分)
: 然後就對學校考試拿高分失去了興趣,
: 開始去圖書館借大量的科普書和普物、力學、熱力學..等等的來讀,
: 順便搞定一些基本的微積分。
: 那個時候才最讓我大開眼界,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沒有讀這麼多書根本沒機會認識。
你這經驗只能說是你偷吃步,
你自學的資料超前一般高中生的程度,
以我的價值觀來說,
等於也是一種作弊方式,
意味著大學生程度去打高中生。
當然,
社會本來就沒有規定說一個高中生就只能夠學到高中程度的東西,
不然就沒有所謂的跳級生或是天才兒童12歲就拿到博士學位的新聞出現。
然而不少假資優生就是這樣子被培養出來,
就是國中學高中的東西,高中學大學的東西,
這樣子當然能夠贏不少的同輩。
我以前不懂得這道理,
所以不明白作文分數老是輸一些建、北,
國中國文老師也沒有說要讀課外書,
直到上大學以後,
才逐漸明白他們的作戰方式。
可是像我前面舉自已的例子,考歷史拿高分,
也沒有像你那樣子超前學習,
我沒有預先去讀大一的歷史教科書,
或是找什麼研究生的論文來看,
唯二的武器就是國編版課本和參考書就能夠有這樣子的好成績,
或許是歷史科需要背誦的比例超過你物理靈活思考的比重,
才有此差異。
: 可能課內學得不錯的學生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背後都有異常困難或複雜難解問題。
: 像是當年還為了在熱力學的角度下動摩擦力不作功這件事情想了幾個晚上。
: (當然高中物理老師根本懶得理我,摩擦力就作負功變成熱啊,正常反應都是這樣。)
: 高中的內容很容易被過度簡化或是根本就是錯的。
: 之後一邊讀課本覺得簡陋到可笑,連飛機是靠白努力定律起飛的這種鬼話都講得出來,
: (我記得當時有寄信給書商,不知道後面的版本改了沒。)
這點我倒是很同意,
被簡化的東西是垃圾,
我讀中文版的教科書特別有種這現象,
台灣作者很喜歡簡化推導過程。
所以我喜歡讀外文版或是翻譯書,
外國人那種細膩的推導過程,可以讓我真正學到東西。
但也有人覺得這樣子寫教科書太過囉嗦,是在騙稿費。XD
: 怎麼波耳氫原子模型缺陷這麼明顯也不提卻還這麼愛考,這我真是不懂。
: 參考書更不用講,通常都是爛到笑不出來...
: 不過我算是計算能力比較差一點的,還有遇到沒算過的題目要想很久,
: 所以在沒啥做練習題的情況下段考就維持在 70~80 分。
: 之後花很多時間做練習題應該只有在準備物理奧林匹亞的時候吧,
: 裡面很多計算題真的是超難的,要思考非常非常久,很花時間。
: 後來我真的是太少讀課內考試範圍的東西,大考前非常的抖...
: 還好最後指考僥倖拿了 91.5 分(指考會倒扣的最後一屆),應該還算不錯。
: 因為讀了夠多的書,還有因為準備競賽認識很多高手,
: 也有請教一些留在學術界的博士生,
: 以上的種種才讓我了解到除了極少數百萬中無一的神級天才 能夠真正的 "理解" 物理,
: 其他的一般人在學術界也就只是提個數學模型湊湊物理現象做做實驗而已,
: 要做到理解根本就不可能。
: 最看不慣有些人學點皮毛就說自己理解到底是理解了什麼...
這樣子會人緣不好哦!XD
人生就是種篩選,
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去當教授,拿諾貝物理獎,
絕大部分的人能有台清交,當個工程師或是醫生也就夠了。
: 所以在經歷了一點掙扎和絕望以後,最後就沒去唸物理系啦。
: 不過以上的東西在數學就比較不一樣了,稍微有點天份的就有機會做到 "理解" 數學。
: 數學是用純邏輯嚴謹的建立起來的,所以邏輯沒錯基本也不會錯了。
: 想學好的話,課本習題算一算應該就差不多了。
: 不過千萬別讀太多高中數學,太浪費生命.......
--
: ※ 引述《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之銘言:
: : 我也差不多那年代。
: : 是這幾年我在ptt和別人討論後才明白,
: : 原來那時補得郭洋數學也是差不多方式,
: : 是用題海。
: : 前幾個月我也才曉得,
: : 原來沈赫哲也是用題海。
: : 現在事過境遷來想想這種方法不怎麼對,
: : 不過至少是符合現實環境下的作法。
: : 有位標榜思考派的老師的作法才是對的。
: 那是你搞錯了,
: 因為題海不是用來背的,而是用來思考的。
: 一般人沒辦法在剛學習到新知識以後就能夠全面的思考圍繞在知識周圍的問題,
: 所以就必須取得大量的問題來增加自己思考問題的機會。
: 物理學家 Landau 也很推崇用題海戰術學習物理。
: 前一篇的問題不在題海,而是在學生。
: 若沒有題海,也只會造成該學生少一個可以直接背下來應付考試的東西而已,
: 並不會讓他突然會思考。(連解題都不會思考了,不解題怎麼就會了?)
: 然而大考不會從題海出題,他考差了也只是剛好而已。
我覺得思考原理原則不需要用到題海,
因為基本的東西千變萬化。
用思考的方式來學數學,不需用到要那麼多題目(海量)。
題海是可以拿來思考,
但是腦筋夠活的人可以不需要這種訓練方式。
(這裡我很難用言語來表達,不過我知道有人可以懂我在說明什麼。)
只有死板要硬套公式的那種題型(或許說基本題)才有可能用背的就過關。
如果題目夠活夠漂亮的話,
學生得真正了解原理原則後才有辦法做答。
不會產生你講的這種用背就可以過關的現象,
我是無法明白有的人可以用背千題以上的方式來學數學,
如果有人能夠找出這種例子出來,我也很佩服。XD
: : 題海的作法和你講得這位同學差不多,
: : 就是腦筋不夠活,
: : 沒法懂得原理原則,
: : 只好做多題目來背熟題型。
: : 這一點我在這版和高中版就講過了,
: : 我後來才曉得台式教學法就是為了訓練大量理工的工程師而設計的快速課程,
: : 所以沒法像歐洲可以產生一流的思想家。
: 產生一流思想家跟課程沒啥太大的關係,這段基本是在鬼扯.....
怎麼會沒有關係,
台灣沒有多少人得諾貝爾獎,
也沒有什麼享譽世界的哲學家、文學家。
: : 那個年代連電腦才剛起步,表示物質條件相對現在粗糙,而人的程度就有高低之分,
: : 表示有的人的智商、思考能力的確比較發達,
: : 這就是社會的真實面貌。
: : 現在的科技發達,只能說比較更能夠幫助同學用視覺來理解一些抽象概念,
: : 無法完全地解決能力高下立判的問題,
: : 所以你一定還會遇到死背型的學生,
: : 我也不覺得意外,
: : 不過往好的方面想,他或她至少願意花時間讀書啊!
: : 我讀文組,當年聯考歷史考到88分,全國前100名,
: : 就是用你文中所提的分析歸納比較的方法來學的,
: : 不只是死記硬背,
: : 只可惜準備的時間太短,來不及運用在國文、英文上面,
: : 也就與公館大學失之交臂了,
: : 不過話說回來,就數學、物理等需要腦袋更靈活的科目來說,
: : 一定要學習你說得這種方法,
: : 解題才能夠一勞永逸而事半功倍。
: 其實不管是原 PO 的「分析、統整、歸納、比較」還是「資料視覺化」,
: 都只是對理解基本的課程內容會有幫助而已,同樣也對考試有幫助。
: (看原 PO 在後面還是舉例學生段考考多高分所以學多好就知道了)
: 那如果你沒發現你學到的內容根本就是錯的呢?這樣也能算是「學習」嗎?
: 所以這邊我提供一個我自己的理解:
: 學習真正最重要的應該是 大量思考 + 大量閱讀 才對,
我想問大量閱讀到底是多大量呢?
就一個準備學測、指考的高中生來說,
他們所拿到的教科書外加補習班的資料或是參考書份量就很多了,
這樣子不曉得在你眼裡算是中量還是小量?
所以我不清楚你所謂的大量到底是指
要蒐集好幾個版本的參考書,
或是再從什麼管道拿更多的資訊?
放眼望去整個台灣,
每年都有十幾萬人要經過這考試的洗禮,
就我認識周遭的人來說,雖然樣本數少,
但是很多人是連最基本的課本、參考書都沒有讀過完整的一篇就來考了。
也就是說要達到你那種挑戰更高層次,
拿大學以上的程度的資料來自習的人,
根本就是少數中的少數,
我只能說菁英的自我裁培模式不適合絕大多數人。
: (整個過程會是 思考 => 閱讀 => 思考 => 閱讀 ... 不停迭代)
: 而「大量閱讀」是這系列文章被忽略最嚴重的一項。
: 更詳細的流程大概會是:
: 面對問題 => 用已有的知識去思考、分析 => 暫時解決
: => 從閱讀中了解問題的更多面向 => 學習新的知識、分析、解決方式
: => 回頭面對問題(可能會考慮新的細節) => ...
: 這個過程若沒有大量閱讀反而造成學習偏差,因為你會連錯的都記下來
: 學越多越會導致 over-fitting(透徹了解特解而偏離通解),多會思考都沒用。
我不清楚就「只有」讀熟課本和參考書,到底會不會產生你所說的學習偏差。
這些教材由教育部審過的課綱的東西,多少有一定的品質,
怎麼會有錯的資訊?就算有也很少吧。
我不清楚到底有哪一科需要再用到範圍以外的課外補充資料來除錯?
願聞其詳。
我倒是覺得若一個人若沒有在某個領域有一定的基礎水平,
他想判斷作者的觀念到底是對或錯的能力是根本就沒有,
那麼讀太深的書只會造成觀念上的更多混亂而已。
: (除非是百萬無一的天才,可以讀完微積分上冊就自己導出下冊那種等級的,
: 課本對祂的意義才不那麼大。)
: 說說我自己學習的經驗,就以物理為例。
: 以前我在高中的時候也是對物理特別有興趣。
: 剛開始的時候就透過大量練習題目,在段考考了還不錯的分數
: (接近滿分,是全校最高分)
: 然後就對學校考試拿高分失去了興趣,
: 開始去圖書館借大量的科普書和普物、力學、熱力學..等等的來讀,
: 順便搞定一些基本的微積分。
: 那個時候才最讓我大開眼界,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沒有讀這麼多書根本沒機會認識。
你這經驗只能說是你偷吃步,
你自學的資料超前一般高中生的程度,
以我的價值觀來說,
等於也是一種作弊方式,
意味著大學生程度去打高中生。
當然,
社會本來就沒有規定說一個高中生就只能夠學到高中程度的東西,
不然就沒有所謂的跳級生或是天才兒童12歲就拿到博士學位的新聞出現。
然而不少假資優生就是這樣子被培養出來,
就是國中學高中的東西,高中學大學的東西,
這樣子當然能夠贏不少的同輩。
我以前不懂得這道理,
所以不明白作文分數老是輸一些建、北,
國中國文老師也沒有說要讀課外書,
直到上大學以後,
才逐漸明白他們的作戰方式。
可是像我前面舉自已的例子,考歷史拿高分,
也沒有像你那樣子超前學習,
我沒有預先去讀大一的歷史教科書,
或是找什麼研究生的論文來看,
唯二的武器就是國編版課本和參考書就能夠有這樣子的好成績,
或許是歷史科需要背誦的比例超過你物理靈活思考的比重,
才有此差異。
: 可能課內學得不錯的學生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背後都有異常困難或複雜難解問題。
: 像是當年還為了在熱力學的角度下動摩擦力不作功這件事情想了幾個晚上。
: (當然高中物理老師根本懶得理我,摩擦力就作負功變成熱啊,正常反應都是這樣。)
: 高中的內容很容易被過度簡化或是根本就是錯的。
: 之後一邊讀課本覺得簡陋到可笑,連飛機是靠白努力定律起飛的這種鬼話都講得出來,
: (我記得當時有寄信給書商,不知道後面的版本改了沒。)
這點我倒是很同意,
被簡化的東西是垃圾,
我讀中文版的教科書特別有種這現象,
台灣作者很喜歡簡化推導過程。
所以我喜歡讀外文版或是翻譯書,
外國人那種細膩的推導過程,可以讓我真正學到東西。
但也有人覺得這樣子寫教科書太過囉嗦,是在騙稿費。XD
: 怎麼波耳氫原子模型缺陷這麼明顯也不提卻還這麼愛考,這我真是不懂。
: 參考書更不用講,通常都是爛到笑不出來...
: 不過我算是計算能力比較差一點的,還有遇到沒算過的題目要想很久,
: 所以在沒啥做練習題的情況下段考就維持在 70~80 分。
: 之後花很多時間做練習題應該只有在準備物理奧林匹亞的時候吧,
: 裡面很多計算題真的是超難的,要思考非常非常久,很花時間。
: 後來我真的是太少讀課內考試範圍的東西,大考前非常的抖...
: 還好最後指考僥倖拿了 91.5 分(指考會倒扣的最後一屆),應該還算不錯。
: 因為讀了夠多的書,還有因為準備競賽認識很多高手,
: 也有請教一些留在學術界的博士生,
: 以上的種種才讓我了解到除了極少數百萬中無一的神級天才 能夠真正的 "理解" 物理,
: 其他的一般人在學術界也就只是提個數學模型湊湊物理現象做做實驗而已,
: 要做到理解根本就不可能。
: 最看不慣有些人學點皮毛就說自己理解到底是理解了什麼...
這樣子會人緣不好哦!XD
人生就是種篩選,
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去當教授,拿諾貝物理獎,
絕大部分的人能有台清交,當個工程師或是醫生也就夠了。
: 所以在經歷了一點掙扎和絕望以後,最後就沒去唸物理系啦。
: 不過以上的東西在數學就比較不一樣了,稍微有點天份的就有機會做到 "理解" 數學。
: 數學是用純邏輯嚴謹的建立起來的,所以邏輯沒錯基本也不會錯了。
: 想學好的話,課本習題算一算應該就差不多了。
: 不過千萬別讀太多高中數學,太浪費生命.......
--
Tags:
學習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各式圖解、筆記的讀書方法論的書籍?
By Madame
at 2016-11-12T20:06
at 2016-11-12T20:06
會寫心得或書評嗎?
By Zenobia
at 2016-11-11T22:38
at 2016-11-11T22:38
蘭亭集序
By James
at 2016-11-06T11:31
at 2016-11-06T11:31
線上課程心得(更新版)
By Isla
at 2016-11-06T06:53
at 2016-11-06T06:53
面對大學英文課本..?
By Gilbert
at 2016-11-05T20:21
at 2016-11-05T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