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修課是負擔 - 學習
By Ursula
at 2008-05-06T18:52
at 2008-05-06T18:52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thisistruth (這是真理)》之銘言:
: 第一 不能用自己想要用的課本
: 每個人的需要不同
: 而且就算是聖經本也未必只有一本
原po果然厲害,你所想的這些問題是我在出社會後才深有所感。
我覺得預算足夠的話可以同一科買三本以上的教科書,就算是所謂聖經本也只是經華
比較多而已,並不代表只看聖經本就已足夠理解該科之內容。
理由是能出現在市場上而不消失各版本表示有其價值所在,
而每一本書都是該作者的智慧財產權,a教授不可能把b教授的精華移植在其書上。
所以市面上不可能出現集各家精華之大全的彙編版,
因此就a本得到百分之二十的精華,
而從b本得到百分之三十,
另外從c本得到百分之十的情況是在所難免的。
: 第二 要遷就全班的進度
: 並不是嫌全班平均進度慢
: 而是有的章節自己比較難理解 有的很快
: 如果遷就全班的進度
: 很可能造成無法充分學習或者時間浪費兩種結果
這個道理就譬如a同學對於第三章難以理解,恰巧是我自已很熟的部分,老師卻花很多時間
講,浪費了我的時間,,然而我不會的第六章,老師也沒有細講,也就是每個人的強項、
弱點不同所致而這就是授課的最大缺點,無法針對個人量身訂作,解決之道在於預先學
習,上課時就可以把已經懂的部分跳過,把精力、注意力集中在自已的弱點之上,甚至可
以錄音,回家將不懂的部分重聽,經過仔細咀嚼之後還是不懂再去請教老師。至於已超越
進度的部分就把它當作複習吧!或是自已作習題也可以了,前題是你是可以不受話語打擾
的人而且當老師講新的部分的時候,還能夠回神。
: 第三 理解一段文字比理解一段口語容易多了
: 有的句子或觀念看不懂你可以一直看 看到懂為止
: 或者已經很熟的觀念可以迅速跳過
: 但是老師講話通常都是平平得帶過去
: 你已經懂的老師還是會講 不太懂的老師可能不會額外花時間解釋
這就是已經對內容熟到爆的老師上課時的盲點了,因為他早已忘記當初身為初學者時的
那一種心態,除非你提出問題,否則他會當作你已經會了而帶過,這也不能怪他。因為
他也不是你肚裡的迴蟲。對你而言是很難懂的東西,但對他來說卻是很熟悉的東西。
還是一句話,上課問問題吧!
: 第四 老師解釋真的有助於理解嗎?
: 有很多老師都會用類比的方式來幫助同學理解抽象的觀念
: 但我覺得這比較像是在騙自己已經理解了 然後記憶下來而已
: 因為要理解一個東西
: 還是要搞懂生硬的推導過程才算真的理解
類比的方式是一種教學的技巧,我個人就偏愛老師能以類比的方式來解釋,然後再去思索
推導的過程。除非那位老師只有做類比而乎略推導,否則個人以為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
。坦白說,能在課堂上做完整詳細推導的老師算是鳳毛麟角吧!第一是因為授課時間的不
允許,第二要對這個理論非常非常熟才有辦法做得到。有的老師的外務很多的,要升等、
要開會…能有多少時間準備上課的東西呢?所以只能靠自已課前的把生硬的推導過程搞懂
最重要。
: 第五 應付作業、考試
: 這些都是很不必要的精力花費 想做練習自己會做
: 而且我個人是覺得最好整本書先略讀一次 再做題目會比較好
: 所以衝突滿大的
: --------------以上------------
我個人是先精讀一次,再來做題目。
為什麼要精讀而非略讀,因為所有的題目都是基本定理的排列組合所產生的結果,對於
基本定理要熟到爆掉後,才不會被重新排列組合的題目給弄得眼花撩亂,做到這樣的地
步,你甚至還可以欣賞題目的美,知道出題者想攻你那裡不熟的部分。
基本上我也認為作題目的量剛剛好就可以了,重點不是在於做多少題目,因為題目千變
萬化,怎麼也作不完的,作題目的目地在於熟悉基本的定理。如果掌握了這個原則就
不會覺得有什麼衝突。
: 大概就這些
: 應該還有一些其他的暫時沒想到
--
所謂的學習,就是把一道動態的過程,拆解成無數個靜態畫面。再藉由大腦對於每一部靜
態畫面的熟鍊,再度串回原先動態過程的程序。當旁人以感官檢視你的動態過程和所學習
的動態過程幾乎沒有任何差異時,這時,我們就可以說你已經學會了。
--
: 第一 不能用自己想要用的課本
: 每個人的需要不同
: 而且就算是聖經本也未必只有一本
原po果然厲害,你所想的這些問題是我在出社會後才深有所感。
我覺得預算足夠的話可以同一科買三本以上的教科書,就算是所謂聖經本也只是經華
比較多而已,並不代表只看聖經本就已足夠理解該科之內容。
理由是能出現在市場上而不消失各版本表示有其價值所在,
而每一本書都是該作者的智慧財產權,a教授不可能把b教授的精華移植在其書上。
所以市面上不可能出現集各家精華之大全的彙編版,
因此就a本得到百分之二十的精華,
而從b本得到百分之三十,
另外從c本得到百分之十的情況是在所難免的。
: 第二 要遷就全班的進度
: 並不是嫌全班平均進度慢
: 而是有的章節自己比較難理解 有的很快
: 如果遷就全班的進度
: 很可能造成無法充分學習或者時間浪費兩種結果
這個道理就譬如a同學對於第三章難以理解,恰巧是我自已很熟的部分,老師卻花很多時間
講,浪費了我的時間,,然而我不會的第六章,老師也沒有細講,也就是每個人的強項、
弱點不同所致而這就是授課的最大缺點,無法針對個人量身訂作,解決之道在於預先學
習,上課時就可以把已經懂的部分跳過,把精力、注意力集中在自已的弱點之上,甚至可
以錄音,回家將不懂的部分重聽,經過仔細咀嚼之後還是不懂再去請教老師。至於已超越
進度的部分就把它當作複習吧!或是自已作習題也可以了,前題是你是可以不受話語打擾
的人而且當老師講新的部分的時候,還能夠回神。
: 第三 理解一段文字比理解一段口語容易多了
: 有的句子或觀念看不懂你可以一直看 看到懂為止
: 或者已經很熟的觀念可以迅速跳過
: 但是老師講話通常都是平平得帶過去
: 你已經懂的老師還是會講 不太懂的老師可能不會額外花時間解釋
這就是已經對內容熟到爆的老師上課時的盲點了,因為他早已忘記當初身為初學者時的
那一種心態,除非你提出問題,否則他會當作你已經會了而帶過,這也不能怪他。因為
他也不是你肚裡的迴蟲。對你而言是很難懂的東西,但對他來說卻是很熟悉的東西。
還是一句話,上課問問題吧!
: 第四 老師解釋真的有助於理解嗎?
: 有很多老師都會用類比的方式來幫助同學理解抽象的觀念
: 但我覺得這比較像是在騙自己已經理解了 然後記憶下來而已
: 因為要理解一個東西
: 還是要搞懂生硬的推導過程才算真的理解
類比的方式是一種教學的技巧,我個人就偏愛老師能以類比的方式來解釋,然後再去思索
推導的過程。除非那位老師只有做類比而乎略推導,否則個人以為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
。坦白說,能在課堂上做完整詳細推導的老師算是鳳毛麟角吧!第一是因為授課時間的不
允許,第二要對這個理論非常非常熟才有辦法做得到。有的老師的外務很多的,要升等、
要開會…能有多少時間準備上課的東西呢?所以只能靠自已課前的把生硬的推導過程搞懂
最重要。
: 第五 應付作業、考試
: 這些都是很不必要的精力花費 想做練習自己會做
: 而且我個人是覺得最好整本書先略讀一次 再做題目會比較好
: 所以衝突滿大的
: --------------以上------------
我個人是先精讀一次,再來做題目。
為什麼要精讀而非略讀,因為所有的題目都是基本定理的排列組合所產生的結果,對於
基本定理要熟到爆掉後,才不會被重新排列組合的題目給弄得眼花撩亂,做到這樣的地
步,你甚至還可以欣賞題目的美,知道出題者想攻你那裡不熟的部分。
基本上我也認為作題目的量剛剛好就可以了,重點不是在於做多少題目,因為題目千變
萬化,怎麼也作不完的,作題目的目地在於熟悉基本的定理。如果掌握了這個原則就
不會覺得有什麼衝突。
: 大概就這些
: 應該還有一些其他的暫時沒想到
--
所謂的學習,就是把一道動態的過程,拆解成無數個靜態畫面。再藉由大腦對於每一部靜
態畫面的熟鍊,再度串回原先動態過程的程序。當旁人以感官檢視你的動態過程和所學習
的動態過程幾乎沒有任何差異時,這時,我們就可以說你已經學會了。
--
Tags:
學習
All Comments
By Lydia
at 2008-05-10T06:00
at 2008-05-10T06:00
By Heather
at 2008-05-10T08:18
at 2008-05-10T08:18
By Isabella
at 2008-05-11T23:09
at 2008-05-11T23:09
By Joseph
at 2008-05-14T08:18
at 2008-05-14T08:18
Related Posts
準備研究所...
By Lucy
at 2008-05-06T14:14
at 2008-05-06T14:14
努力永遠輸作弊
By Todd Johnson
at 2008-05-06T11:24
at 2008-05-06T11:24
社會學派與理論問題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8-05-05T22:55
at 2008-05-05T22:55
大學該做的事
By Gary
at 2008-05-05T16:46
at 2008-05-05T16:46
大學該做的事
By Freda
at 2008-05-05T15:38
at 2008-05-05T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