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考筆記(四)寫對不見得要看懂:閱測解題技巧 - 學習
By Queena
at 2011-09-14T15:22
at 2011-09-14T15:22
Table of Contents
在英文考試中,閱讀測驗是僅次於作文的困難關卡,也有人認為和能自由發揮
的作文相比,具備標準答案的閱測就顯得更加棘手。曾經聽人說完美主義者比
較難學好英文,這是因為他們在文章中碰到不懂的單字便會停下來痛苦掙扎,
只求能將每字每句的意義作通盤了解。但事實上,只要掌握一些簡單的技巧,
即使對文章沒有完全的了解也不會妨礙作答。
一、 先測再閱
就像拿到考卷時要先看整份考卷的題數比例,我們對於已知的範圍和目標會顯
得比較安心(即使沒知道多少),而先看閱測題目的意義也在於此。還有些時
候,題目的問題只需要依一般的邏輯常識便可回答,這時就像將英文當成國文
來考,翻譯出來即可迅速作答,從而節省許多作答時間。
二、 快速概略的閱讀
閱測的問題分為「主體思想」與「某段敘述與關鍵字的細節」,換句話說,對
於文章你只需要了解各段落的大意與少部份的細節,此時「略讀」就是很重要
的技巧(或者說觀念)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到自己通常沒時間讀完全部的文章,而考題也是依此方向
來設計。所以在略讀文章時,基本上只需要讀每一段的前兩句話,因為那往往
就是整段的討論主題,其他部分則是衍生的論點,原則上不需理會(如果前兩
句話還沒出現明確意義,只要繼續讀到有論點出現即可)。不過在最後一段,
重點可能會改放在最後一句。
三、劃線、圈字、給代號
略讀時就像在看課本,可以劃線來輔助理解,遇到明確或重點的概念便加以註
記,之後在段落旁簡略寫下該段的主旨,有助於作答時的回頭檢查。
而對於詢問關鍵字描述的題目,除了在略讀時剛好碰到可以圈起來外,通常建
議是事後再回頭找關鍵字來圈,再搭配先前寫下的各段大意即可理解。要是在
略讀時因為沒碰到題目的關鍵字便開始尋找,可能會因此吸收太多對作答沒幫
助的句子,甚至擾亂本來清晰的思路,也失去了略讀的意義。
比較特別的是,有時文章與題目的關鍵字會以「同意不同字」的形式出現,找
不到答案時可以改從這個方向尋找。
此外,不懂的單字或片語需要以前後文來理解,最少也可以知道該單字的詞性
為何,除非本身單字能力太差,否則都不會妨礙該段主旨的理解。如果不懂的
單字是以「主角」身份頻繁出現,不如試著給它一個代號,在翻譯時便是以「
A在哪裡如何,在什麼時間怎麼樣」的形式去理解,也不見得會影響作答。
文章來源:http://waknow.com/?cat=7
--
的作文相比,具備標準答案的閱測就顯得更加棘手。曾經聽人說完美主義者比
較難學好英文,這是因為他們在文章中碰到不懂的單字便會停下來痛苦掙扎,
只求能將每字每句的意義作通盤了解。但事實上,只要掌握一些簡單的技巧,
即使對文章沒有完全的了解也不會妨礙作答。
一、 先測再閱
就像拿到考卷時要先看整份考卷的題數比例,我們對於已知的範圍和目標會顯
得比較安心(即使沒知道多少),而先看閱測題目的意義也在於此。還有些時
候,題目的問題只需要依一般的邏輯常識便可回答,這時就像將英文當成國文
來考,翻譯出來即可迅速作答,從而節省許多作答時間。
二、 快速概略的閱讀
閱測的問題分為「主體思想」與「某段敘述與關鍵字的細節」,換句話說,對
於文章你只需要了解各段落的大意與少部份的細節,此時「略讀」就是很重要
的技巧(或者說觀念)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到自己通常沒時間讀完全部的文章,而考題也是依此方向
來設計。所以在略讀文章時,基本上只需要讀每一段的前兩句話,因為那往往
就是整段的討論主題,其他部分則是衍生的論點,原則上不需理會(如果前兩
句話還沒出現明確意義,只要繼續讀到有論點出現即可)。不過在最後一段,
重點可能會改放在最後一句。
三、劃線、圈字、給代號
略讀時就像在看課本,可以劃線來輔助理解,遇到明確或重點的概念便加以註
記,之後在段落旁簡略寫下該段的主旨,有助於作答時的回頭檢查。
而對於詢問關鍵字描述的題目,除了在略讀時剛好碰到可以圈起來外,通常建
議是事後再回頭找關鍵字來圈,再搭配先前寫下的各段大意即可理解。要是在
略讀時因為沒碰到題目的關鍵字便開始尋找,可能會因此吸收太多對作答沒幫
助的句子,甚至擾亂本來清晰的思路,也失去了略讀的意義。
比較特別的是,有時文章與題目的關鍵字會以「同意不同字」的形式出現,找
不到答案時可以改從這個方向尋找。
此外,不懂的單字或片語需要以前後文來理解,最少也可以知道該單字的詞性
為何,除非本身單字能力太差,否則都不會妨礙該段主旨的理解。如果不懂的
單字是以「主角」身份頻繁出現,不如試著給它一個代號,在翻譯時便是以「
A在哪裡如何,在什麼時間怎麼樣」的形式去理解,也不見得會影響作答。
文章來源:http://waknow.com/?cat=7
--
Tags:
學習
All Comments
By Andy
at 2011-09-18T14:38
at 2011-09-18T14:38
By Edwina
at 2011-09-21T07:52
at 2011-09-21T07:52
By Annie
at 2011-09-24T03:58
at 2011-09-24T03:58
By Mason
at 2011-09-29T01:50
at 2011-09-29T01:50
By Delia
at 2011-09-30T03:13
at 2011-09-30T03:13
By Noah
at 2011-10-03T23:31
at 2011-10-03T23:31
By Ursula
at 2011-10-06T01:23
at 2011-10-06T01:23
Related Posts
國考作文
By Ivy
at 2011-09-14T14:30
at 2011-09-14T14:30
讀英文的問題
By Elma
at 2011-09-14T00:59
at 2011-09-14T00:59
如何使用英文雜誌
By David
at 2011-09-14T00:10
at 2011-09-14T00:10
應考筆記(三):跳題,是為了得到更多分數
By Frederica
at 2011-09-13T19:22
at 2011-09-13T19:22
應考筆記(三):跳題,是為了得到更多分數
By Edith
at 2011-09-13T17:00
at 2011-09-13T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