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5到108,口說與寫作心得 - 英檢

By Kama
at 2011-09-05T01:02
at 2011-09-05T01:02
Table of Contents
原PO總共考了2次,兩次考試相隔3個月。期間在這個版上得到許多幫助!希望自己的經驗
也可以幫助一些板友! :]
*考試日期:
5/14, 2011
8/21, 2011
*考場: 銘傳大學基河校區
*兩次考試的分數: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Total
27 28 19 21 95
29 29 22 28 108
*原PO的一些背景資料:
2009學測英文15級分
2010多益測驗 Listening:435; Reading:475; Total:910
全民英檢中高級通過
2010年開始輔修外文系,修習過一學期的英文口語訓練、兩學期的英文作文。
在托福的準備上主要是自修
#閱讀: 27 -> 29
這個部分我的準備方式是練習黃金閱讀,黃金閱讀是由一位大陸網友文勇整理出來的閱讀
題庫,裡頭包括官方出的Official Guide(OG)和TPO(官方的線上模擬測驗,考題為淘汰下
來的真題),剛開始我不習慣看電腦,就先把黃金閱讀印成一本書來練習,但規定自己不
能畫線,時間也限定自己20分鐘內完成一篇。考前我用電腦練習,這樣就更接近考試的真
實情況。
原PO寫閱讀的時候是直接跳到題目的部分,不會先讀一次。這樣做的好處是時間較為充裕
;壞處是有時會缺乏對文章的整體了解,最後一題複選文章大意會有困難,針對這一點,
原PO會想辦法預留5分鐘給最後一題,這樣就會比較有時間回去略覽全文、斟酌選項,通
常正確的選項會是一整"段"的重點,太過於細節的不會是答案!
一直到第二次考試原PO只完成了20篇文章,原因是原PO的閱讀相較於口說和作文是比較好
的,所以把大部分的時間分配給其他的考科。
#聽力: 28 -> 29
準備的初期原PO是聽Earth & Sky和60 seconds science的音檔來練習,第一次聽盡可能
聽出每個句子,聽第二次的時候仔細聽第一次沒有聽懂的部分,然後對照文稿,然後聽第
三次。然後之後有機會再聽就用隨身聽調快速度練習。
準備的後期原PO都在聽TPO,大約聽到第10套TPO,TPO可以在板上或是網路上找到。記得
題目也要聽,這樣才容易抓考試的重點!原PO在考試的時候沒有寫太多的筆記,回答的時
候也很少用到筆記,因為原PO在寫字的時候很難專心聽。原PO在聽的時候會特別注意兩種
可能的題目,一種是「排列順序」,例如:講者說明冰山移動的三個程序,程序的排列原
PO會特別留心;另一種題目是「比較和配合」,例如: 講者說明邁錫尼文明和埃及文明的
不同,題目就有可能請你選出那些特徵是屬於邁錫尼、那些屬於埃及文明。
#口說: 19 -> 22
Fair Fair Fair -> Fair Fair Fair
原PO花了大部分的準備時間在練習口說,雖然進步有限,但還是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PO的練習材料主要是機經,機經是由過去考生的分享整理而成的真題。原PO會把自己的回
答錄起來,然後放來聽,再錄一次以修正語調或內容。我想抑揚頓挫是必要的,有一個可
能的辦法是跟讀一些有文稿的音檔。另外說的時候將「口形」做得誇張些,也有助於使發
音清楚。
原PO沒有特別的模板,我想只要練習久了就會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答題模式,剛開始記一套
模板也是很好的,有穩定軍心的作用! 可以準備一些固定的人事時地物,原PO準備的有:
人: 原PO、朋友Vincent
時: 去年暑假、上個月
地: 宿舍、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德國
事: 用電腦上網看國際新聞、看美國影集、旅遊欣賞建築和自然景觀
影響: 提升國際觀、解除壓力和休息、了解他國文化和歷史
等等
針對口說的4-6題,原PO在聽的時候會作筆記,我想這個部分也是要多練題目,才會抓到
那些部分是重要的需要寫下來的。這個部分沒有機經可以練,所以要找TPO或坊間的書來
做。
考前一週找大陸網站(小馬論壇、機經網等等)的預測機經來練,練到很熟很熟! 這樣到了
正式考試時聽到別人先開始說了,馬上知道題目是什麼,可以利用一些空檔把答案寫下來
答題時就唸出來!
#寫作: 21 -> 28
Good Fair -> Good Good
200字 250字 -> 270字 390字
寫作是原PO進步最多的部分,關鍵在於時間的掌握,第一次考試的時候原PO的獨立寫作寫
得很慢很慢,但透過練習,除了可以熟習考試的寫作方向,也可以練習速度和字數!
原PO花大部分的時間寫自己比較差的獨立寫作,參考了官方公布的185題和網上的範文(這
個很容易找到),看到題目先限定30分鐘自己寫一次,寫完了看看別人的文章有什麼好的
思路或句子可以用,然後回去看自己的文章嘗試修改文法錯誤和檢討思路。
整合寫作方面,除了找坊間的書來練習,考前的預測機經也要做。
原PO考試時都沒有時間檢查,但我會一邊寫一邊注意動詞時態、動詞加s、名詞單複數等
等基本的文法。
原PO沒有使用模板,但有一個大致上的答題策略還有記了一些開頭和結尾常用的句子,其
實開頭結尾的寫法寫久了也會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模式!
以8/21考試的「政府是否應該將資助的重點放在基礎教育而非大專院校?」這個題目為例,
獨立寫作原PO的寫法大致是這樣:
第一段
說明背景: 各國政府為了國家的發展越來越重視教育
點題 : 有些人認為政府應該將資助的重點放在基礎教育(例如:國小)而非大專院校
(要將題目換個文句說)
表態 : 然而,原PO認為政府仍應聚焦於大學教育,因為它在國家發展上佔有重要的角
色,資金的需求也較基礎教育來得急迫。
第二段
理由一: 大學教育對於一國的發展與經濟成長相當重要。
例子 : 以原PO的國家為例,台灣在幾十年間由一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型成為現代化的國家
,大學裡的研究人員發展出許多新的製造方法並將這些方法介紹給企業,最終成
就了台灣經濟成長。
支持 : 由此可見,大學教育對於一國發展的重要性。
(換個文句說)
第三段(與第二段相同的模式)
理由二: 大學教育的經費需求較為急迫。實驗器材、書籍、硬體設備都需要很多金費。
例子 : 原PO目前在一位經濟學教授的實驗室裡當RA,兩年前,教授沒有申請到政府的研
究補助,對所有實驗室裡的人來說那是艱困的一年,我們的研究也被迫暫停。
支持 :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見,政府的資助對於大學教育和研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段
讓步 : 許多人認為基礎教育(例如小學)較大學教育來的重要,因為基礎教育對於孩子的
人格養成有深遠的影響,這是大學教育所沒辦法達到的。
反駁 : 然而,原PO認為,若要加強孩子的品格教育有許多途徑,例如將更多的moral
lessons加入課本當中,但這並不需要花很多錢。
支持 : 換句話說,政府金錢上的資助仍應聚焦於大學教育上。
第五段
總結 : 綜合以上的因素和例子, 原PO認為政府應該將資助的重點放在大學教育而非基
礎教育。(換個文句說)
回顧 : 因為大學教育對於一國的成長影響深遠且資金的需求較為急迫。
原PO認為,ETS喜歡有例子和細節的文章,所以可以適度的運用such as 和 for example
舉例可以盡量實際,有些人建議用引用數據或研究的方式當作支持的例子,原PO並沒有使
用,因為原PO這樣寫的時候常常會顯得像是虛構的而不是ETS所謂的「細節」。
第四段的讓步,有些人最後會這樣寫: 雖然有些缺點,但優點勝於缺點。
例如: 雖然大學教育對於品格教於沒有太大幫助,但整體來說大學教育的好處還是多過它
的缺失。
原PO沒有用這樣的寫法,因為原PO這樣寫的時候常常會像自己造出一個稻草人來打。會顯
得較為空泛。
---
希望以上的經驗可以對版友有些幫助! 祝大家都可以考理想的成績並增加英文實力!
:]
--
也可以幫助一些板友! :]
*考試日期:
5/14, 2011
8/21, 2011
*考場: 銘傳大學基河校區
*兩次考試的分數: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Total
27 28 19 21 95
29 29 22 28 108
*原PO的一些背景資料:
2009學測英文15級分
2010多益測驗 Listening:435; Reading:475; Total:910
全民英檢中高級通過
2010年開始輔修外文系,修習過一學期的英文口語訓練、兩學期的英文作文。
在托福的準備上主要是自修
#閱讀: 27 -> 29
這個部分我的準備方式是練習黃金閱讀,黃金閱讀是由一位大陸網友文勇整理出來的閱讀
題庫,裡頭包括官方出的Official Guide(OG)和TPO(官方的線上模擬測驗,考題為淘汰下
來的真題),剛開始我不習慣看電腦,就先把黃金閱讀印成一本書來練習,但規定自己不
能畫線,時間也限定自己20分鐘內完成一篇。考前我用電腦練習,這樣就更接近考試的真
實情況。
原PO寫閱讀的時候是直接跳到題目的部分,不會先讀一次。這樣做的好處是時間較為充裕
;壞處是有時會缺乏對文章的整體了解,最後一題複選文章大意會有困難,針對這一點,
原PO會想辦法預留5分鐘給最後一題,這樣就會比較有時間回去略覽全文、斟酌選項,通
常正確的選項會是一整"段"的重點,太過於細節的不會是答案!
一直到第二次考試原PO只完成了20篇文章,原因是原PO的閱讀相較於口說和作文是比較好
的,所以把大部分的時間分配給其他的考科。
#聽力: 28 -> 29
準備的初期原PO是聽Earth & Sky和60 seconds science的音檔來練習,第一次聽盡可能
聽出每個句子,聽第二次的時候仔細聽第一次沒有聽懂的部分,然後對照文稿,然後聽第
三次。然後之後有機會再聽就用隨身聽調快速度練習。
準備的後期原PO都在聽TPO,大約聽到第10套TPO,TPO可以在板上或是網路上找到。記得
題目也要聽,這樣才容易抓考試的重點!原PO在考試的時候沒有寫太多的筆記,回答的時
候也很少用到筆記,因為原PO在寫字的時候很難專心聽。原PO在聽的時候會特別注意兩種
可能的題目,一種是「排列順序」,例如:講者說明冰山移動的三個程序,程序的排列原
PO會特別留心;另一種題目是「比較和配合」,例如: 講者說明邁錫尼文明和埃及文明的
不同,題目就有可能請你選出那些特徵是屬於邁錫尼、那些屬於埃及文明。
#口說: 19 -> 22
Fair Fair Fair -> Fair Fair Fair
原PO花了大部分的準備時間在練習口說,雖然進步有限,但還是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PO的練習材料主要是機經,機經是由過去考生的分享整理而成的真題。原PO會把自己的回
答錄起來,然後放來聽,再錄一次以修正語調或內容。我想抑揚頓挫是必要的,有一個可
能的辦法是跟讀一些有文稿的音檔。另外說的時候將「口形」做得誇張些,也有助於使發
音清楚。
原PO沒有特別的模板,我想只要練習久了就會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答題模式,剛開始記一套
模板也是很好的,有穩定軍心的作用! 可以準備一些固定的人事時地物,原PO準備的有:
人: 原PO、朋友Vincent
時: 去年暑假、上個月
地: 宿舍、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德國
事: 用電腦上網看國際新聞、看美國影集、旅遊欣賞建築和自然景觀
影響: 提升國際觀、解除壓力和休息、了解他國文化和歷史
等等
針對口說的4-6題,原PO在聽的時候會作筆記,我想這個部分也是要多練題目,才會抓到
那些部分是重要的需要寫下來的。這個部分沒有機經可以練,所以要找TPO或坊間的書來
做。
考前一週找大陸網站(小馬論壇、機經網等等)的預測機經來練,練到很熟很熟! 這樣到了
正式考試時聽到別人先開始說了,馬上知道題目是什麼,可以利用一些空檔把答案寫下來
答題時就唸出來!
#寫作: 21 -> 28
Good Fair -> Good Good
200字 250字 -> 270字 390字
寫作是原PO進步最多的部分,關鍵在於時間的掌握,第一次考試的時候原PO的獨立寫作寫
得很慢很慢,但透過練習,除了可以熟習考試的寫作方向,也可以練習速度和字數!
原PO花大部分的時間寫自己比較差的獨立寫作,參考了官方公布的185題和網上的範文(這
個很容易找到),看到題目先限定30分鐘自己寫一次,寫完了看看別人的文章有什麼好的
思路或句子可以用,然後回去看自己的文章嘗試修改文法錯誤和檢討思路。
整合寫作方面,除了找坊間的書來練習,考前的預測機經也要做。
原PO考試時都沒有時間檢查,但我會一邊寫一邊注意動詞時態、動詞加s、名詞單複數等
等基本的文法。
原PO沒有使用模板,但有一個大致上的答題策略還有記了一些開頭和結尾常用的句子,其
實開頭結尾的寫法寫久了也會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模式!
以8/21考試的「政府是否應該將資助的重點放在基礎教育而非大專院校?」這個題目為例,
獨立寫作原PO的寫法大致是這樣:
第一段
說明背景: 各國政府為了國家的發展越來越重視教育
點題 : 有些人認為政府應該將資助的重點放在基礎教育(例如:國小)而非大專院校
(要將題目換個文句說)
表態 : 然而,原PO認為政府仍應聚焦於大學教育,因為它在國家發展上佔有重要的角
色,資金的需求也較基礎教育來得急迫。
第二段
理由一: 大學教育對於一國的發展與經濟成長相當重要。
例子 : 以原PO的國家為例,台灣在幾十年間由一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型成為現代化的國家
,大學裡的研究人員發展出許多新的製造方法並將這些方法介紹給企業,最終成
就了台灣經濟成長。
支持 : 由此可見,大學教育對於一國發展的重要性。
(換個文句說)
第三段(與第二段相同的模式)
理由二: 大學教育的經費需求較為急迫。實驗器材、書籍、硬體設備都需要很多金費。
例子 : 原PO目前在一位經濟學教授的實驗室裡當RA,兩年前,教授沒有申請到政府的研
究補助,對所有實驗室裡的人來說那是艱困的一年,我們的研究也被迫暫停。
支持 :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見,政府的資助對於大學教育和研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段
讓步 : 許多人認為基礎教育(例如小學)較大學教育來的重要,因為基礎教育對於孩子的
人格養成有深遠的影響,這是大學教育所沒辦法達到的。
反駁 : 然而,原PO認為,若要加強孩子的品格教育有許多途徑,例如將更多的moral
lessons加入課本當中,但這並不需要花很多錢。
支持 : 換句話說,政府金錢上的資助仍應聚焦於大學教育上。
第五段
總結 : 綜合以上的因素和例子, 原PO認為政府應該將資助的重點放在大學教育而非基
礎教育。(換個文句說)
回顧 : 因為大學教育對於一國的成長影響深遠且資金的需求較為急迫。
原PO認為,ETS喜歡有例子和細節的文章,所以可以適度的運用such as 和 for example
舉例可以盡量實際,有些人建議用引用數據或研究的方式當作支持的例子,原PO並沒有使
用,因為原PO這樣寫的時候常常會顯得像是虛構的而不是ETS所謂的「細節」。
第四段的讓步,有些人最後會這樣寫: 雖然有些缺點,但優點勝於缺點。
例如: 雖然大學教育對於品格教於沒有太大幫助,但整體來說大學教育的好處還是多過它
的缺失。
原PO沒有用這樣的寫法,因為原PO這樣寫的時候常常會像自己造出一個稻草人來打。會顯
得較為空泛。
---
希望以上的經驗可以對版友有些幫助! 祝大家都可以考理想的成績並增加英文實力!
:]
--
Tags:
英檢
All Comments

By Wallis
at 2011-09-09T20:53
at 2011-09-09T20:53

By Dinah
at 2011-09-10T11:29
at 2011-09-10T11:29

By Joseph
at 2011-09-10T13:18
at 2011-09-10T13:18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1-09-12T18:42
at 2011-09-12T18:42

By Puput
at 2011-09-17T16:53
at 2011-09-17T16:53

By Iris
at 2011-09-21T21:21
at 2011-09-21T21:21

By Enid
at 2011-09-23T23:24
at 2011-09-23T23:24

By Jacky
at 2011-09-25T15:11
at 2011-09-25T15:11

By Lucy
at 2011-09-28T00:20
at 2011-09-28T00:20

By Oliver
at 2011-10-02T01:56
at 2011-10-02T01:56

By Irma
at 2011-10-02T11:35
at 2011-10-02T11:35

By Tom
at 2011-10-04T10:33
at 2011-10-04T10:33
Related Posts
09/11『新托福結構式閱讀』免費進班聽哦!

By Leila
at 2011-09-04T11:56
at 2011-09-04T11:56
成績復查問題 與 1戰90心得分享

By William
at 2011-09-04T11:51
at 2011-09-04T11:51
托福過了門檻後 分數愈高申請學校會愈有利嗎?

By Annie
at 2011-09-04T10:05
at 2011-09-04T10:05
請問中壢地球村考場事宜

By Adele
at 2011-09-04T00:53
at 2011-09-04T00:53
我收到信說827的分數出來了

By Tracy
at 2011-09-03T22:27
at 2011-09-03T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