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行動家 線上課程(26)清空收件匣 171/200 - 時間管理
By James
at 2008-06-27T14:51
at 2008-06-27T14:51
Table of Contents
前天在我的新浪博客 上,網友sunbody問到 "對「加工和組織」的區別似乎還是沒有完全領會,「組織」是更加複雜一些的「加工」嗎?"
其實,加工指的是把雜事加工成行動或資料提示,組織則是把這些提示放到系統內合適的地方,以便未來取出使用。寫出上篇文章中,許多網友問了問題,這讓我很高興,可以有機會補足之前文章的不足之處。我一篇文章大多是一千多字的字數,要將複雜觀念表達清楚並不容易,加工和組織是時間管理的精華,我們會用好幾篇文章來解釋,也希望大家有疑問時不吝提出。
這篇文章所討論"清空收件匣",這是一個要反覆練習的技巧。有許多人收集了許多雜事,卻很少將之加工成行動,因此整個系統就堵塞在這個環節,造成系統窒礙難行。本文會分享清空收件匣的方法,以及我自己累積的經驗,還請期待。
(1)清空收件匣的步驟
能夠管理好時間的人是一位攝影師,拍到一張好的照片不 是一下子就可以拍到,可能要拍上好幾十次,不斷摸索和改善,才可以達到自己的理想。
--克林頓在朗讀「My Life」一開始就介紹了這本Alan Lakein寫的小書「How to Get Control of Your Time and Your Life」,簡體版譯名"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先看看上圖這張流程圖,要清空收件匣,第一步就是將一件雜事從收件匣拿出來,依次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這幾個問題是做好加工的基本功,要反覆的練習,才能讓加工雜事成為行動如同行雲流水。
a. 這是什麼?
"這是什麼?"看似一個笨問題,但是大多數人在從雜事堆中拿出一件事時,還真的會問這個問題。
例如有一件雜事寫得是"輪胎",我們可以要想一想之後才會想到,"喔,這是我的機車輪胎沒氣了,要找時間去機車行打氣。"
這是因為我們收集雜事的時間,和清空收件匣的有一段時間上的延遲;而且收集雜事當時狀況很匆忙,無法留下完整的紀錄。因此"這是什麼?"是我們加工要問得第一個問題。
b. 要採取行動嗎?
如果我們的雜事是一個電話號碼,或者是很久以後出席會議的時間通知,這時就要放到通訊錄或行事曆中。這些事情無法採取行動,所以又叫做資料提示。如果這件事情需要採取行動,那就要再問自己另外一個問題"下一步行動是什麼?"
c.下一步行動為何?
需要採許行動的雜事,我們就要問自己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下一個行動是什麼?"。我常常在會議討論卻無法下決定時,拋出這個問題。神奇的是,這個問題會幫助大家,集中在可以採取的行動上,形成共識,達成結論。
在加工的過程中,除了問"下一個行動是什麼?",也要問自己"希望的成果是什麼?"。例如我自己有一件雜事是"日本新幹線",我的希望成果就是帶著家人,到日本搭乘新幹線,等待火車進站的畫面(這是兒子的夢想,後來變成我們全家的夢想)。
(2)行動及資料提示
剛剛我們也提到一個字"提示",事實上一件件雜事加工完,就會變成一個個的提示,有些事我們要做的行動(例如騎摩托車到機車行打氣),有些是不能行動的(紀錄下網小明的電話號碼)。之前我把加工的圖示設計成一個槓桿,左邊的重物,代表的就是"希望的成果",右邊的向下箭頭,就表示要採取的行。這個圖示的意思,就是希望能用合適的行動,讓事情往希望的成果前進。
資料提示又可以分為三種,首先是,垃圾,不再需要的雜事就直接丟掉。其次是參考資料,放進通訊錄、行事曆、資料庫一類的地方,不用採取行動。第三種類型叫做夢想清單,是自己想做,現在卻無法推動的事情。
行動提示的兩個問題,也引導出我們在"組織"時需要用到的兩種清單。加工並收集所有"希望的成果是什麼?"答案,就可以列成我們的任務清單;加工並收集所有"下一個行動是什麼?"答案,就可以列成我們的下一步行動清單。
加工,講的是,如何把一件件的雜事,加工成一個個的提示,組織講的是,如何把各種不同的提示,放到合適的系統中,以便日後執行時的運用。這些分類會在"組織"再度提及,先在這裡提一下。
(3)我的清空收件匣實務經驗
我做了好幾年的清空收件匣,也累積了一些經驗和大家分享。
我自己常常利用到陌生地點(到咖啡館等人、上孩子才藝課時)來做清空收件匣的動作。因為清空收件匣需要一些不受干擾的時間,其次清空收件匣時,越有創意越好。我會利用一張白紙,畫個心智圖,打開我的收件匣(treo 650手機),開始把雜事加工成行動,並稍微組織一下。
在整個過程中,我也有三個要點
a.一次一件事,一次一粒砂:清空收件匣時,不必管優先次序,每一件雜事都要處理,每件事都要做成決定,完成後再換下一件。
b.有足夠的時間清理收件匣:清空收件匣時,常常需要一面清空一面處理(兩分鐘以下可以解決的事情馬上行動),所以最好預留足夠時間。
c. 20/80定律:"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的作者Alan Lakein認為不重要的事情大多數丟掉就好,我們在加工的過程中,看到不重要的雜事,就可以直接丟掉。這樣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
一次一件事才能專注於一件事情並強迫自己做出決定,如此雜事才不會拿出來又放回去收件匣,一再重複閱讀一樣的資料。
結語
時間管理的核心概念把心裡面想法念頭管理好,在佛教裡叫做銘印 (出自"當和尚遇到鑽石"一書,英文叫"imprint"),也就是說雜事是一種銘印,行動提示是一種銘印,任務是一種銘印等。我們必須把銘印管理好(放在頭腦以外的地方),心裡面就能夠心境如水,每天要創造的銘印都事前有了規劃,做起事情來就更容易行雲流水。這是我長久以來的想法,這幾天閱讀"當和尚遇到鑽石"後,又更加清晰,也和大家分享,日後的文章也會繼續融入這個觀念,先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加工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流程,我們下一堂課程還會對將加工雜事為行動提示做更多討論,我們繼續加油。
歡迎參加 [ITM] ,裡面有超過456位時間管理同好,一起學習時間管理
圖文並茂版
http://blog.xuite.net/twhsi/Blog/17870424
--
Tags:
時間管理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如何管理上ptt的時間?
By Selena
at 2008-06-25T21:59
at 2008-06-25T21:59
By Margaret
at 2008-06-25T08:36
at 2008-06-25T08:36
By Andy
at 2008-06-24T08:33
at 2008-06-24T08:33
如何找回熱情?
By Iris
at 2008-06-23T20:05
at 2008-06-23T20:05
如何找回熱情?
By Andrew
at 2008-06-23T16:10
at 2008-06-23T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