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 重生的美麗 桃米生態村 紙教堂 - 南投
By Lydia
at 2010-06-07T21:38
at 2010-06-07T21:38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TaichungBun 看板 #1C3FOdF8 ]
作者: sezna627 (小剎) 看板: TaichungBun
標題: [遊記] 埔里 重生的美麗 桃米生態村 紙教堂
時間: Mon Jun 7 21:37:39 2010
紙教堂 Paper Dome新故鄉見學園區
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桃米巷52-12號
049-2914922
http://paperdome.homeland.org.tw/
開園時間 09:00~20:00
週六及國定假日會到 21:00
=======================================================================
網誌圖文版:http://sezna627.pixnet.net/blog/post/26318870
=======================================================================
誰說埔里沒有美食之旅 第二站來到了紙教堂,位於桃米村的紙教堂
桃米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是中潭公路旁的小山村,聽陳老師說以前桃米叫做「挑米」
跟之前介紹過的「挑柴古道」有異取同工之妙,都是前人為了挑了貨物去市集販賣而得名
的。
921地震後,桃米在各界的支持與合作下,近幾年致力於生態的保育及文化傳承,
除了欣賞風景之外,看看震後重建的社造歷程,追尋台灣農村轉型的軌跡,
感受這片土地上人們的堅毅與活力,現有「桃米生態村」之稱。
紙教堂 (Paper Dome)
原本是為了紀念日本神戶大地震,成為社區重建重要的精神標的物,以此為基點開啟教會
、社區、NPO跨領域的合作,
為多元共生的理想催生、邁進,後來因為台灣921 大地震,日本「神戶元氣村」的義工們
,趕抵埔里,
進駐在謝緯紀念營地達數月之久,與台灣的志工投入搶救、搭建組合屋等行列。而日本的
學者、NGO組織也紛紛前來,
分享他們的重建歷程與社區營造的經驗,建立彼此跨越國界的珍貴友誼。
Paper Dome也因此變成了台灣跟神戶連結的重要象徵,
08年1月25日「新故鄉」舉辦了「千人立柱」活動,紙教堂就這樣跨越宗教與種族在埔里
桃米村再生了!
人可以這麼無私、沒有語言的隔閡,真是會令人感動到起雞皮疙瘩的一段歷史~
入園券是100元,可以抵裡面的消費,你可以買紀念品或是飲食
沿著步道前進,不一會兒就會看到了
一眼望去,綠意盎然,非常適合帶小朋友來擁抱大自然~
超大的碗,裡面畫有附近地理環境
紀念品中心,也是一間餐廳
搖晃的記憶
這是九二一地震對台灣的痛,就成為王振瑋創作「搖晃的記憶」的原點,
在他的眼中,台灣島國像極了一艘船,就好像諾亞方舟,承載物種生命的再出發。
來到園區,別忘了到矗立在丁芳池上這艘白色的小船親體搖晃的感覺,在上面你可以搖動
它,但不用擔心會倒下來
因為有經過特殊設計,非常堅固,就是讓你體驗當年九二一地震的感覺
紙教堂的主體
台灣中生代傑出建築師邱文傑負責新的附屬設施的規劃,邱文傑認為Paper Dome其實已經
很經典了,
新的附屬設施不需要再鋒芒畢露,而是以融合於整體環境的態度去面對,襯托出Paper
Dome這顆鑽石。
由於Paper Dome是用紙的輕柔去對抗地心引力,看起來輕柔的紙管卻很堅硬地支撐起整個
建物;
相對於此,邱文傑採用在地性的材料C型鋼,運用大量的曲線,把鋼的堅硬柔化掉。
「紙的堅硬VS鋼的柔軟」——剛與柔的對話,形成整個園區建築美學的課題。
除了外觀之外,我覺得更珍貴的是它的水中倒影,透過他的巧思,讓紙教堂的美感延伸
裡面會有導覽及影片可以看 (要先申請)
生態池
底下是水草,底下彷彿就像水中世界一樣
仔細找一下說不定會看到志玲姐姐在找的「水黽」喔XD (月之戀人梗)
100元也可以折抵這邊的消費
再來是大家非常容易找不到的 祈福蛙
祈福蛙九二一地震後,青蛙躍升為桃米人的老闆,是社區轉型與價值轉變的象徵。
再生牆上藝術家張家銘所創作的「祈福蛙」,宛如自然之母的化身,是人類的終極依託,
隨時給予識或不識的朋友祝福。
頭上還帶著王冠,不過我怎麼看著它,怎麼會讓我想起火影忍者呢 (誤)
我也幫剎有其食的讀者們祈福囉,希望大家都賺大錢啦~
(題外話:其實可以弄一個許願池,許完願望就把錢丟到池子裡,這樣感覺更會實現XD)
袋子的願望
「災難不分國籍,所有災民體驗地震的心都是一樣的。」2005年,阪神和台灣921地震重
建區的朋友,
共同在兩只紙袋上寫下祈福語,一個被送往同遭地震重創的日本新潟,
一個留在台灣的紙教堂。2009年,在文建會的支持下,由彰師大陳冠君老師所設計的「袋
子的願望」裝置藝術,
透過網路互動系統,要讓祝福無遠弗屆地傳遞下去。
→ 我也要祈福。許願
所以你只要上網祈福,就會出現這裡喔~
真的是很酷的設計,但要晚上來看比較清楚
非常謝謝 劉秘書長(左)的導覽介紹,跟陳老師的帶領
後記
在這邊只要慢下來仔細欣賞,真的可以看到建築大師的巧思
在大自然的擁抱下,來一場心靈的對談吧~
好啦,眼晴吃飽了接下來該肚子了XD
下集要介紹現場手工拉麵,千萬不能錯過啦!
--
作者: sezna627 (小剎) 看板: TaichungBun
標題: [遊記] 埔里 重生的美麗 桃米生態村 紙教堂
時間: Mon Jun 7 21:37:39 2010
紙教堂 Paper Dome新故鄉見學園區
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桃米巷52-12號
049-2914922
http://paperdome.homeland.org.tw/
開園時間 09:00~20:00
週六及國定假日會到 21:00
=======================================================================
網誌圖文版:http://sezna627.pixnet.net/blog/post/26318870
=======================================================================
誰說埔里沒有美食之旅 第二站來到了紙教堂,位於桃米村的紙教堂
桃米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是中潭公路旁的小山村,聽陳老師說以前桃米叫做「挑米」
跟之前介紹過的「挑柴古道」有異取同工之妙,都是前人為了挑了貨物去市集販賣而得名
的。
921地震後,桃米在各界的支持與合作下,近幾年致力於生態的保育及文化傳承,
除了欣賞風景之外,看看震後重建的社造歷程,追尋台灣農村轉型的軌跡,
感受這片土地上人們的堅毅與活力,現有「桃米生態村」之稱。
紙教堂 (Paper Dome)
原本是為了紀念日本神戶大地震,成為社區重建重要的精神標的物,以此為基點開啟教會
、社區、NPO跨領域的合作,
為多元共生的理想催生、邁進,後來因為台灣921 大地震,日本「神戶元氣村」的義工們
,趕抵埔里,
進駐在謝緯紀念營地達數月之久,與台灣的志工投入搶救、搭建組合屋等行列。而日本的
學者、NGO組織也紛紛前來,
分享他們的重建歷程與社區營造的經驗,建立彼此跨越國界的珍貴友誼。
Paper Dome也因此變成了台灣跟神戶連結的重要象徵,
08年1月25日「新故鄉」舉辦了「千人立柱」活動,紙教堂就這樣跨越宗教與種族在埔里
桃米村再生了!
人可以這麼無私、沒有語言的隔閡,真是會令人感動到起雞皮疙瘩的一段歷史~
入園券是100元,可以抵裡面的消費,你可以買紀念品或是飲食
沿著步道前進,不一會兒就會看到了
一眼望去,綠意盎然,非常適合帶小朋友來擁抱大自然~
超大的碗,裡面畫有附近地理環境
紀念品中心,也是一間餐廳
搖晃的記憶
這是九二一地震對台灣的痛,就成為王振瑋創作「搖晃的記憶」的原點,
在他的眼中,台灣島國像極了一艘船,就好像諾亞方舟,承載物種生命的再出發。
來到園區,別忘了到矗立在丁芳池上這艘白色的小船親體搖晃的感覺,在上面你可以搖動
它,但不用擔心會倒下來
因為有經過特殊設計,非常堅固,就是讓你體驗當年九二一地震的感覺
紙教堂的主體
台灣中生代傑出建築師邱文傑負責新的附屬設施的規劃,邱文傑認為Paper Dome其實已經
很經典了,
新的附屬設施不需要再鋒芒畢露,而是以融合於整體環境的態度去面對,襯托出Paper
Dome這顆鑽石。
由於Paper Dome是用紙的輕柔去對抗地心引力,看起來輕柔的紙管卻很堅硬地支撐起整個
建物;
相對於此,邱文傑採用在地性的材料C型鋼,運用大量的曲線,把鋼的堅硬柔化掉。
「紙的堅硬VS鋼的柔軟」——剛與柔的對話,形成整個園區建築美學的課題。
除了外觀之外,我覺得更珍貴的是它的水中倒影,透過他的巧思,讓紙教堂的美感延伸
裡面會有導覽及影片可以看 (要先申請)
生態池
底下是水草,底下彷彿就像水中世界一樣
仔細找一下說不定會看到志玲姐姐在找的「水黽」喔XD (月之戀人梗)
100元也可以折抵這邊的消費
再來是大家非常容易找不到的 祈福蛙
祈福蛙九二一地震後,青蛙躍升為桃米人的老闆,是社區轉型與價值轉變的象徵。
再生牆上藝術家張家銘所創作的「祈福蛙」,宛如自然之母的化身,是人類的終極依託,
隨時給予識或不識的朋友祝福。
頭上還帶著王冠,不過我怎麼看著它,怎麼會讓我想起火影忍者呢 (誤)
我也幫剎有其食的讀者們祈福囉,希望大家都賺大錢啦~
(題外話:其實可以弄一個許願池,許完願望就把錢丟到池子裡,這樣感覺更會實現XD)
袋子的願望
「災難不分國籍,所有災民體驗地震的心都是一樣的。」2005年,阪神和台灣921地震重
建區的朋友,
共同在兩只紙袋上寫下祈福語,一個被送往同遭地震重創的日本新潟,
一個留在台灣的紙教堂。2009年,在文建會的支持下,由彰師大陳冠君老師所設計的「袋
子的願望」裝置藝術,
透過網路互動系統,要讓祝福無遠弗屆地傳遞下去。
→ 我也要祈福。許願
所以你只要上網祈福,就會出現這裡喔~
真的是很酷的設計,但要晚上來看比較清楚
非常謝謝 劉秘書長(左)的導覽介紹,跟陳老師的帶領
後記
在這邊只要慢下來仔細欣賞,真的可以看到建築大師的巧思
在大自然的擁抱下,來一場心靈的對談吧~
好啦,眼晴吃飽了接下來該肚子了XD
下集要介紹現場手工拉麵,千萬不能錯過啦!
--
All Comments
By Sierra Rose
at 2010-06-09T18:53
at 2010-06-09T18:53
By Leila
at 2010-06-11T16:09
at 2010-06-11T16:09
By Daniel
at 2010-06-13T13:25
at 2010-06-13T13:25
By Jack
at 2010-06-15T10:41
at 2010-06-15T10:41
Related Posts
魚池 鹹酥雞(天廚對面)
By Dinah
at 2010-06-07T20:55
at 2010-06-07T20:55
水鏡の森~忘憂森林
By Lucy
at 2010-06-07T20:45
at 2010-06-07T20:45
[台北深坑] 黑狗兄俱樂部 ~真的有黑狗喔!
By Anonymous
at 2010-06-07T20:27
at 2010-06-07T20:27
吉貝鳳嬌姐海鮮餐廳
By Joseph
at 2010-06-07T20:16
at 2010-06-07T20:16
天津味鮮肉包
By Lucy
at 2010-06-07T19:30
at 2010-06-07T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