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稻埕.同安樂--開啟味蕾好食光 - 台北大同區
By John
at 2018-07-12T22:32
at 2018-07-12T22:32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Food 看板 #1RHsJUkS ]
作者: kenny53 (enjoy flight) 看板: Food
標題: [食記] 台北大稻埕.同安樂--開啟味蕾好食光
時間: Thu Jul 12 22:25:26 2018
餐廳名稱:同安樂
消費時間:2018年4月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42號
電話:02-25576939
營業時間:每日10:30至21:00
(正餐提供11:30~19:30,其它時段僅供茶點,周二無供餐)
每人平均價位:低消180元
可否刷卡:可
有無包廂:
推薦菜色:雙喜連、糯米粥燉雞;麥芽蛋、金包銀,這兩項可以試看看
官網:https://zh-tw.facebook.com/Taipeiness/
網誌好讀版:
https://flightenjoy.blogspot.com/2018/07/Ton-An-Family.Taipei.html
ptt文字版:
這次為了解任務,來到了同安樂品嚐費時、費工且外頭少見的「家宴菜」,也藉機探索「
同安樂」與「陳悅記」間的發展脈絡,希望這次用餐,能夠瞭解大稻埕的發展史。同時,
本篇若有寫錯的地方,也請各位不吝指教。
台北早期有不少來自福建泉洲同安的先民移居,在大龍峒、大稻埕一帶,形成了「同安人
」的生活聚落,而目前的同安樂,就置身在同安聚落的同安厝中。位於迪化街北段的同安
厝,是2層樓的洋樓式建築,有著女兒牆、簷間線腳(女兒牆與窗戶間的短屋簷)、雕花
(花瓶)欄杆等特色,同時現在的掌管人,也就是「陳悅記老師府」第九代傳人--陳玠甫
先生。
說到「陳悅記老師府」,就會想到偶爾在電視上看到吵得沸沸揚揚的「陳悅記祖宅」,其
實它又稱「老師府」,現為國家第三級古蹟。時間回溯到1788年(乾降五十三年),陳遜
言跟著父母從泉洲同安遷移至台北大龍峒,之後經營船運、木材致富,在1807年(嘉慶十
二年)成立商號,名為「悅記」,並與建陳悅記祖宅。
整個陳氏家族,共出了三位文舉人及十九位秀才,其中文舉人--陳維英為陳遜言四子,是
最為有名氣,也獲咸豐皇帝頒之「詔舉孝廉方正」匾,還授予內閣中書一職,是咸豐皇帝
名義上的老師。陳維英對台灣的教育有極大貢獻,除了在明志書院、仰山書院任教,亦擔
任學海書院之院長,這也是為什麼稱陳悅記祖宅為老師府的源由。最後,陳維英在2006年
迎進台北孔廟弘道祠入祀,是首位入祀的鄉賢。
大致瞭解整個脈絡後,就來分享這次同安樂的商業空間吧!
同安樂1樓分前後棟,前棟有少部分座位區,但有商品示及古文物展示。
文創商品展示,牆上為古同安地圖及同安商號分布圖。
舊台北市地圖。
大稻埕以前的商號分布圖。
1906年陳悦記茶行成立,牆上有相關的報導及當時的店址與照片。板上的四種茶--烏龍、
包種、香片及紅茶,是現在所販售的茶品,它們是大稻埕昔日熱銷的台灣茶。
同安樂的另一側,也是商品展示及家族的老衣物展示。牆上最上頭的紫色背心,叫一字襟
馬甲,男童服飾;下圖為馬面裙。
上圖,小孩子用的圍涎;下圖為手絹。
上圖,男性穿的對襟,鈕的材質為玉石;下圖為大襯衫,是同安樂收藏歷史最攸久的衣物
,大約是清光緒年代。
女性的冬季棉襖,左上的滾邊稱為"牙子";左下為披領,是清代的官服肩掛。
因為迪化街道狹窄,為了容納更多店面,多數都是長縱深的店舖,而且中間還有天井。我
曾看電視介紹,像這種長縱深的建築,設天井多半是為了採光,否則中間的房間必須終日
開燈。而廚房就設立在天井旁,細看同安樂,前庭還有個出餐口。
後段建築稱為素園,也是同安樂的用餐區。
素園源自日據時代陳悅記管理人陳培根所興建的別墅,當時是很多文人喜歡聚集的地方。
陳培根除了在素園成立淡北詩社,也在設守髮宴,而且還捐出素園部分土地興建台北孔朝
。素園堪稱是近代台北文教的重要根據地。
後段的座位區。
牆上的「樹德之門」大字,源自一塊匾額,當時陳維英捐錢給學海書院助學,受到時任的
淡水廳知同黃自堂表揚,便頒「樹德之門」的匾額,現置放於老師府的公館廳。
說了落落長~~終於要回到本篇的「食記」。
具有特色的菜單(價格依實際情況為主),現場有圖文併茂版。菜單包含套餐(除了主食
,還有醬菜、青菜、水果及湯)、私房小點(家傳料理)、各中式茶點。
PS:麥芽蛋、金包銀,雖然這次沒試(後悔ing),但它們幾乎是外面吃不到的老台北點
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同安樂的糕點,使用大稻埕老字號糕餅舖「龍月堂」的九款傳統糕點,吧台上有「實品」
展示。
首先分享的是招牌工夫菜--「雙喜連」套餐,若覺得吃不飽,飯可以續碗。
蛤蜊肉、荸薺、蔥與豬絞肉捏出來的肉丸,再鑲在蛤蜊殼蒸煮而成的手路菜,可以想像這
肉有多鮮甜嗎?!就是這麼鮮甜~重點是盤子裡的湯汁,一!定!不!能!錯!過!因為
很鮮甜,淋在飯上,一點都不浪費。
套餐附的4樣小菜。
金針排骨湯。
如果你肚子不會太餓,可以選擇吃糯米粥燉雞,副餐都相同,主餐變粥,白飯改成土司。
同安樂的粥,米粒完全化在湯裡,喝起來有清淡有肉香味,可以感覺這粥是花了不少時間
熬煮,讓人不自覺一口接一口。另外,塗上奶油的土司,可以沾著粥一起吃,別有一番風
味。
--
Elva:『每部電影都會有很多很精典的音樂 有的時候我們記得的東西
往往都不是電影 而是突然聽見那首歌 想起那部電影』
--
作者: kenny53 (enjoy flight) 看板: Food
標題: [食記] 台北大稻埕.同安樂--開啟味蕾好食光
時間: Thu Jul 12 22:25:26 2018
餐廳名稱:同安樂
消費時間:2018年4月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42號
電話:02-25576939
營業時間:每日10:30至21:00
(正餐提供11:30~19:30,其它時段僅供茶點,周二無供餐)
每人平均價位:低消180元
可否刷卡:可
有無包廂:
推薦菜色:雙喜連、糯米粥燉雞;麥芽蛋、金包銀,這兩項可以試看看
官網:https://zh-tw.facebook.com/Taipeiness/
網誌好讀版:
https://flightenjoy.blogspot.com/2018/07/Ton-An-Family.Taipei.html
ptt文字版:
這次為了解任務,來到了同安樂品嚐費時、費工且外頭少見的「家宴菜」,也藉機探索「
同安樂」與「陳悅記」間的發展脈絡,希望這次用餐,能夠瞭解大稻埕的發展史。同時,
本篇若有寫錯的地方,也請各位不吝指教。
台北早期有不少來自福建泉洲同安的先民移居,在大龍峒、大稻埕一帶,形成了「同安人
」的生活聚落,而目前的同安樂,就置身在同安聚落的同安厝中。位於迪化街北段的同安
厝,是2層樓的洋樓式建築,有著女兒牆、簷間線腳(女兒牆與窗戶間的短屋簷)、雕花
(花瓶)欄杆等特色,同時現在的掌管人,也就是「陳悅記老師府」第九代傳人--陳玠甫
先生。
說到「陳悅記老師府」,就會想到偶爾在電視上看到吵得沸沸揚揚的「陳悅記祖宅」,其
實它又稱「老師府」,現為國家第三級古蹟。時間回溯到1788年(乾降五十三年),陳遜
言跟著父母從泉洲同安遷移至台北大龍峒,之後經營船運、木材致富,在1807年(嘉慶十
二年)成立商號,名為「悅記」,並與建陳悅記祖宅。
整個陳氏家族,共出了三位文舉人及十九位秀才,其中文舉人--陳維英為陳遜言四子,是
最為有名氣,也獲咸豐皇帝頒之「詔舉孝廉方正」匾,還授予內閣中書一職,是咸豐皇帝
名義上的老師。陳維英對台灣的教育有極大貢獻,除了在明志書院、仰山書院任教,亦擔
任學海書院之院長,這也是為什麼稱陳悅記祖宅為老師府的源由。最後,陳維英在2006年
迎進台北孔廟弘道祠入祀,是首位入祀的鄉賢。
大致瞭解整個脈絡後,就來分享這次同安樂的商業空間吧!
同安樂1樓分前後棟,前棟有少部分座位區,但有商品示及古文物展示。
文創商品展示,牆上為古同安地圖及同安商號分布圖。
舊台北市地圖。
大稻埕以前的商號分布圖。
1906年陳悦記茶行成立,牆上有相關的報導及當時的店址與照片。板上的四種茶--烏龍、
包種、香片及紅茶,是現在所販售的茶品,它們是大稻埕昔日熱銷的台灣茶。
同安樂的另一側,也是商品展示及家族的老衣物展示。牆上最上頭的紫色背心,叫一字襟
馬甲,男童服飾;下圖為馬面裙。
上圖,小孩子用的圍涎;下圖為手絹。
上圖,男性穿的對襟,鈕的材質為玉石;下圖為大襯衫,是同安樂收藏歷史最攸久的衣物
,大約是清光緒年代。
女性的冬季棉襖,左上的滾邊稱為"牙子";左下為披領,是清代的官服肩掛。
因為迪化街道狹窄,為了容納更多店面,多數都是長縱深的店舖,而且中間還有天井。我
曾看電視介紹,像這種長縱深的建築,設天井多半是為了採光,否則中間的房間必須終日
開燈。而廚房就設立在天井旁,細看同安樂,前庭還有個出餐口。
後段建築稱為素園,也是同安樂的用餐區。
素園源自日據時代陳悅記管理人陳培根所興建的別墅,當時是很多文人喜歡聚集的地方。
陳培根除了在素園成立淡北詩社,也在設守髮宴,而且還捐出素園部分土地興建台北孔朝
。素園堪稱是近代台北文教的重要根據地。
後段的座位區。
牆上的「樹德之門」大字,源自一塊匾額,當時陳維英捐錢給學海書院助學,受到時任的
淡水廳知同黃自堂表揚,便頒「樹德之門」的匾額,現置放於老師府的公館廳。
說了落落長~~終於要回到本篇的「食記」。
具有特色的菜單(價格依實際情況為主),現場有圖文併茂版。菜單包含套餐(除了主食
,還有醬菜、青菜、水果及湯)、私房小點(家傳料理)、各中式茶點。
PS:麥芽蛋、金包銀,雖然這次沒試(後悔ing),但它們幾乎是外面吃不到的老台北點
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同安樂的糕點,使用大稻埕老字號糕餅舖「龍月堂」的九款傳統糕點,吧台上有「實品」
展示。
首先分享的是招牌工夫菜--「雙喜連」套餐,若覺得吃不飽,飯可以續碗。
蛤蜊肉、荸薺、蔥與豬絞肉捏出來的肉丸,再鑲在蛤蜊殼蒸煮而成的手路菜,可以想像這
肉有多鮮甜嗎?!就是這麼鮮甜~重點是盤子裡的湯汁,一!定!不!能!錯!過!因為
很鮮甜,淋在飯上,一點都不浪費。
套餐附的4樣小菜。
金針排骨湯。
如果你肚子不會太餓,可以選擇吃糯米粥燉雞,副餐都相同,主餐變粥,白飯改成土司。
同安樂的粥,米粒完全化在湯裡,喝起來有清淡有肉香味,可以感覺這粥是花了不少時間
熬煮,讓人不自覺一口接一口。另外,塗上奶油的土司,可以沾著粥一起吃,別有一番風
味。
--
Elva:『每部電影都會有很多很精典的音樂 有的時候我們記得的東西
往往都不是電影 而是突然聽見那首歌 想起那部電影』
--
Tags:
餐廳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台北南機場 小鳳的店 平價越南美食小炒
By Callum
at 2018-07-12T22:25
at 2018-07-12T22:25
台北 胡子涼麵 麻辣的過癮紅油抄手
By Una
at 2018-07-12T18:09
at 2018-07-12T18:09
西門町:維記茶餐廳 乾隆蜜汁花雕雞大推
By Quanna
at 2018-07-11T22:37
at 2018-07-11T22:37
TIGERROAR 韓虎嘯 | 台北車站微風
By Adele
at 2018-07-11T21:34
at 2018-07-11T21:34
TIGERROAR 韓虎嘯 | 台北車站微風
By Linda
at 2018-07-11T21:33
at 2018-07-11T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