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決字號怎麼辦 - 學習
By Todd Johnson
at 2012-11-07T20:11
at 2012-11-07T20:1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bigurza (喔)》之銘言:
: 標題: [問題] 判決字號怎麼辦
: 時間: Tue Nov 6 11:31:46 2012
: 版上不知道有沒有唸法律的大大可以提供一下
: 有什麼背判決字號的好方法嗎?
: 感覺自己什麼學說理論都記住了
^^^^^^^^^^^^^^^^^^^^
這樣很好,但還要能融會貫通,能夠活用!
雖然執業的前輩都說,
最高法院的見解才是寫狀時最重要的依據,
(因為法官下判決時也會考慮當事人上訴而上訴審撤銷原判的情形)
但在學說紛陳的民訴和刑訴,遇見的法官是哪一派老師的門生則很難說,
所以,學說也是很重要的。
: 就是數字(條號尤其是判決字號)整個不行
: 每次看到只有條號或是例號的某段論述就會整個大崩潰
法條和判例的背法稍有不同,但可以一起背:
1.法條:數字+關鍵字:
數字一定要背,雖然司律有附條文,
但考試極有限的時間內,沒有多餘的時間一一翻閱,
而且熟背條文,在審題後,會形成有層次感的解題架構。
2.判例:背法有幾個層次:
(1).解題時一定會用到的字號,平常就要背,而且要跟法條字號一起背:
比如想到民訴第460條:[93,3th]、[30抗66];第40條:[64台上2461],
可以將整部法的流程畫成心智圖,然後在每個章節附上判例字號,
二者打死一起背。
(2).當年度最重要的判決:錦上添花之用
這是指解題時不一定會用到,但如果寫了分數會很漂亮的判決,
這種判決字號,通常是新近的實務見解,
平常只要熟記內容即可,考前三天再狂背字號,
例如: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是否包含純粹經濟上損失?
實務見解從肯定到否定,以[77,19th]肯定為始至[101台上496決]否定作結,
(考試時要記得還原判決字號:最高法院101年度第496號判決。)
: 背法條和字號的方法
: 有人能討論一下嗎QQ
: 標題: [問題] 判決字號怎麼辦
: 時間: Tue Nov 6 11:31:46 2012
: 版上不知道有沒有唸法律的大大可以提供一下
: 有什麼背判決字號的好方法嗎?
: 感覺自己什麼學說理論都記住了
^^^^^^^^^^^^^^^^^^^^
這樣很好,但還要能融會貫通,能夠活用!
雖然執業的前輩都說,
最高法院的見解才是寫狀時最重要的依據,
(因為法官下判決時也會考慮當事人上訴而上訴審撤銷原判的情形)
但在學說紛陳的民訴和刑訴,遇見的法官是哪一派老師的門生則很難說,
所以,學說也是很重要的。
: 就是數字(條號尤其是判決字號)整個不行
: 每次看到只有條號或是例號的某段論述就會整個大崩潰
法條和判例的背法稍有不同,但可以一起背:
1.法條:數字+關鍵字:
數字一定要背,雖然司律有附條文,
但考試極有限的時間內,沒有多餘的時間一一翻閱,
而且熟背條文,在審題後,會形成有層次感的解題架構。
2.判例:背法有幾個層次:
(1).解題時一定會用到的字號,平常就要背,而且要跟法條字號一起背:
比如想到民訴第460條:[93,3th]、[30抗66];第40條:[64台上2461],
可以將整部法的流程畫成心智圖,然後在每個章節附上判例字號,
二者打死一起背。
(2).當年度最重要的判決:錦上添花之用
這是指解題時不一定會用到,但如果寫了分數會很漂亮的判決,
這種判決字號,通常是新近的實務見解,
平常只要熟記內容即可,考前三天再狂背字號,
例如: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是否包含純粹經濟上損失?
實務見解從肯定到否定,以[77,19th]肯定為始至[101台上496決]否定作結,
(考試時要記得還原判決字號:最高法院101年度第496號判決。)
: 背法條和字號的方法
: 有人能討論一下嗎QQ
Tags:
學習
All Comments
By Doris
at 2012-11-10T09:33
at 2012-11-10T09:33
By Margaret
at 2012-11-13T07:00
at 2012-11-13T07:00
Related Posts
讀書讀到太悶怎麼辦
By Sarah
at 2012-11-03T17:58
at 2012-11-03T17:58
讀理科的一個問題
By Ophelia
at 2012-11-02T23:47
at 2012-11-02T23:47
讀書讀到太悶怎麼辦
By Noah
at 2012-11-02T23:07
at 2012-11-02T23:07
進一步整理閱讀過的 PDF 資料
By Jessica
at 2012-11-01T09:46
at 2012-11-01T09:46
手機 + Evernote 隨時檢索書本重要內容
By Zenobia
at 2012-11-01T09:37
at 2012-11-01T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