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準備的 100 分整托福 - 英檢

By Rae
at 2009-12-06T04:06
at 2009-12-06T04:06
Table of Contents
約兩年前已經有一戰的經驗 (91),然而因為很多學校都要求 iBT 至少要 100 才能申請
所以先報了 11/14 週六的場,當時並沒有特別花心思準備。
結果狀況非常差,剛考完聽力就知道大勢已去,後面的口說和寫作也無心戀戰了。
一直到 11/16 才注意到 11/22 的場次還有位置,
隔天才開始擬定課表開始準備,僅僅五天的時間。
提升的重點則放在即興的組織能力 (五天坦白講也沒辦法有效提升英文實力)
生活中所碰到的芝麻小事都隨時記下當時處理的方法,回答的內容,就算用中文也一樣
休息的時候就翻出來檢討有沒有更好的應對方式
另一個重點是瞬間的邏輯判斷,這是專門對付模稜兩可的閱讀和聽力
不過看成績很顯然這方面的特訓是失敗了 Orz
我也沒什麼妙方,不過就是寫了一大堆題目
R: 22
這部份算嚴重失常了。
兩年前拿到 27, 最近 11/14 那場也有 28,
事實上,在做 Pearson 閱讀測驗的時候也很少有失手的情況。
比較有可能的錯誤是「斷章取義」或「模稜兩可的選項」
我沒辦法把當時的題目挖出來慢慢檢討,
雖然死得不明不白但也只好認了
L: 25
也算失常了,失常的原因是我聽到一半開始發呆......
長篇聽力最怕的就是做筆記的時候分神而漏掉其它重要的資訊
因此除非必要,我是不做筆記的。非記錄不可的話眼睛不看稿紙,全部簡記
應考當時我只在某個長篇演講中做了一點筆記,隨後就莫名開始發呆
等回神的時候他已經講完了......
事實上我平常在聽 CNN 也是常常聽到一半就進入失神狀態,聽得懂但是沒記清楚
S: 26
聽力的時間都是很充裕的,所以最後一個 Section 做完後不要急著結束,
把時間耗乾,讓自已喘口氣放鬆一下。
大原則是:想不到形容詞描述的時候就用 "... whatever" 帶過然後接下去
時間許可的話,盡可能用雙面論述:點出你反對論點的主要因素和改善的方式
一旦發動攻擊,就一定要建立更好的方案。
大破大立可以充實回答的內容
事實上時間是一定許可的,只要中間不卡台詞的話......
我在這次考試開始採用這個方式,分數意外地往上拉抬不少
(兩年前: 20, 11/14: 20)
W: 27
這是我拿過分數最高的一次
整合寫作是典型的三對三,AWA 的模板意外好用。
文分五段:開頭,結尾,三個論點各佔一段。
照著筆記見招拆招就好了,除了字數「千萬不能超過」以外也沒什麼要注意的。
主題寫作一樣拿 AWA 的 ISSUE 模板來套。
拿到題目後直接就第一直覺開始寫第一段,同時構思之後的發展:
第一段
引出消費者行為的不定性,不少經濟學家嘗試去建構模型,但都不甚完美。
第二段
ISLM 模型,普通財貨和季芬財貨的差別
我不是主修經濟的,所以這種專有名詞當然都寫不出來 XD
只能旁敲側擊,用自已的話把這些東西一個個定義
第三段
攻擊題幹,針對 "need" 這個單字重新定義
並且在新定義下將第二段的論點抓進來比較,說明這之間的關係 (consistant)
第四段
舉例一:同儕壓力。說明某些心理狀態如何轉變成為購買動機
第五段
舉例二:品牌迷思。說明 Nike 或甚至 CUGGI 等高價名牌為什麼會吸引人
第六段
總收尾,並且對重新定義後的題幹進行回應
總共約 560 個字,時間上頗趕而沒有檢查拼字和文法錯誤。
運用單字的難度大約和《太傻單詞》相當,所以我對拼字的正確度非常地...沒把握。
修辭上,除了必要場合下會用倒裝,其它情況下大多平舖直述,
三個一組的排比倒是用得很兇,音節也有花點精神去湊。
評語裡面提到:文章內有大量但不致於影響閱讀的錯字和文法錯誤
所以...ETS 改作文的標準在哪邊呢?
(兩年前: 20, 11/14: 22)
我考完原本是預估 104-110,只是沒想到閱讀會這麼慘烈
這應該是最遺憾的地方吧?
--
所以先報了 11/14 週六的場,當時並沒有特別花心思準備。
結果狀況非常差,剛考完聽力就知道大勢已去,後面的口說和寫作也無心戀戰了。
一直到 11/16 才注意到 11/22 的場次還有位置,
隔天才開始擬定課表開始準備,僅僅五天的時間。
提升的重點則放在即興的組織能力 (五天坦白講也沒辦法有效提升英文實力)
生活中所碰到的芝麻小事都隨時記下當時處理的方法,回答的內容,就算用中文也一樣
休息的時候就翻出來檢討有沒有更好的應對方式
另一個重點是瞬間的邏輯判斷,這是專門對付模稜兩可的閱讀和聽力
不過看成績很顯然這方面的特訓是失敗了 Orz
我也沒什麼妙方,不過就是寫了一大堆題目
R: 22
這部份算嚴重失常了。
兩年前拿到 27, 最近 11/14 那場也有 28,
事實上,在做 Pearson 閱讀測驗的時候也很少有失手的情況。
比較有可能的錯誤是「斷章取義」或「模稜兩可的選項」
我沒辦法把當時的題目挖出來慢慢檢討,
雖然死得不明不白但也只好認了
L: 25
也算失常了,失常的原因是我聽到一半開始發呆......
長篇聽力最怕的就是做筆記的時候分神而漏掉其它重要的資訊
因此除非必要,我是不做筆記的。非記錄不可的話眼睛不看稿紙,全部簡記
應考當時我只在某個長篇演講中做了一點筆記,隨後就莫名開始發呆
等回神的時候他已經講完了......
事實上我平常在聽 CNN 也是常常聽到一半就進入失神狀態,聽得懂但是沒記清楚
S: 26
聽力的時間都是很充裕的,所以最後一個 Section 做完後不要急著結束,
把時間耗乾,讓自已喘口氣放鬆一下。
大原則是:想不到形容詞描述的時候就用 "... whatever" 帶過然後接下去
時間許可的話,盡可能用雙面論述:點出你反對論點的主要因素和改善的方式
一旦發動攻擊,就一定要建立更好的方案。
大破大立可以充實回答的內容
事實上時間是一定許可的,只要中間不卡台詞的話......
我在這次考試開始採用這個方式,分數意外地往上拉抬不少
(兩年前: 20, 11/14: 20)
W: 27
這是我拿過分數最高的一次
整合寫作是典型的三對三,AWA 的模板意外好用。
文分五段:開頭,結尾,三個論點各佔一段。
照著筆記見招拆招就好了,除了字數「千萬不能超過」以外也沒什麼要注意的。
主題寫作一樣拿 AWA 的 ISSUE 模板來套。
拿到題目後直接就第一直覺開始寫第一段,同時構思之後的發展:
第一段
引出消費者行為的不定性,不少經濟學家嘗試去建構模型,但都不甚完美。
第二段
ISLM 模型,普通財貨和季芬財貨的差別
我不是主修經濟的,所以這種專有名詞當然都寫不出來 XD
只能旁敲側擊,用自已的話把這些東西一個個定義
第三段
攻擊題幹,針對 "need" 這個單字重新定義
並且在新定義下將第二段的論點抓進來比較,說明這之間的關係 (consistant)
第四段
舉例一:同儕壓力。說明某些心理狀態如何轉變成為購買動機
第五段
舉例二:品牌迷思。說明 Nike 或甚至 CUGGI 等高價名牌為什麼會吸引人
第六段
總收尾,並且對重新定義後的題幹進行回應
總共約 560 個字,時間上頗趕而沒有檢查拼字和文法錯誤。
運用單字的難度大約和《太傻單詞》相當,所以我對拼字的正確度非常地...沒把握。
修辭上,除了必要場合下會用倒裝,其它情況下大多平舖直述,
三個一組的排比倒是用得很兇,音節也有花點精神去湊。
評語裡面提到:文章內有大量但不致於影響閱讀的錯字和文法錯誤
所以...ETS 改作文的標準在哪邊呢?
(兩年前: 20, 11/14: 22)
我考完原本是預估 104-110,只是沒想到閱讀會這麼慘烈
這應該是最遺憾的地方吧?
--
Tags:
英檢
All Comments

By Madame
at 2009-12-10T10:09
at 2009-12-10T10:09

By Ophelia
at 2009-12-13T03:19
at 2009-12-13T03:19
Related Posts
複查加分的機會大嗎?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9-12-05T22:08
at 2009-12-05T22:08
TPO_3-L重新排版

By Zenobia
at 2009-12-05T22:07
at 2009-12-05T22:07
徵12/20 北部或中部考場

By Rachel
at 2009-12-05T22:01
at 2009-12-05T22:01
徵12/20北部考場

By Ina
at 2009-12-05T21:15
at 2009-12-05T21:15
不好意思再請問一下有關改名字

By James
at 2009-12-05T20:50
at 2009-12-05T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