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拖延的人生 - 時間管理
By Kristin
at 2015-07-08T18:40
at 2015-07-08T18:40
Table of Contents
美國研究組織管理的教授整合了 801份跟拖延相關的研究結果,建構出含有四個變項的不
拖延方程式 = (期望x價值)/(衝動x延遲),並進一步提出了拖延的三種類型: 對工作回報
的期望值低,感受不到工作的價值,抗拒不了誘惑,並提出應對的方法。
演化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拖延的天性,這本理論扎實的書或許可以幫助你更有效率,前提是
你能不拖延的看完它。
圖文好讀版 http://www.melodyliao.com/2015/06/blog-post_17.html
三個重點
1.拖延者跟勤奮的人一樣會為工作做好計畫,但他們的執行力很低。
學者找出了幾種拖延的人格特質指標,衝動被證明是最大的致命傷,缺乏耐性想立即得到
一切的人,沒有能力為了長期的好處而忍受短期的痛苦。他們也很容易分心,所以開始工
作之後,拖延是必然的結果。
2.人類會拖延的生活領域大多群聚成類,每個人習慣拖延的種類不一。作者提出主要的領域
包含"成功、自我成長、親密關係",而幸福程度跟親密關係最為相關。
3.拖延很難避免的原因是數千年演化過程中我們習慣即刻滿足,慣於拖延的大腦邊緣系統專
注在此刻,而意志力來源的前額葉皮質會考量未來。資本主義的廣告或電玩等都企圖吸引
大腦邊緣系統,並讓我們的前額葉失去控制,現代化社會讓習慣性拖延的現象在這幾十年
來增加了五倍。
三個引用
1.調整期望的方法是建立務實的樂觀,其中有效的技巧有三:
成功螺旋 (一次一小步,不要心急)
間接勝利 (參加激勵的社團、給自己小獎賞)
願望實現 (用NLP法具象化目標)。
承認自己無力對付拖延反而能進一步消除它。
2.任務太大會讓人無所適從導致拖延,一次一小口才能吃掉大象..
如果我們能預見強大的誘惑,就能事先採取行動來迴避,所以要用"先定約束的概念",例
如在需求變的強烈到掌控我們之前,先滿足它。
例如,在飯前先喝一杯水或吃一盤沙拉;吃少量的健康點心;在老公到大陸出差前先做好
愛做的事。
3.重新取得對刺激的控制。
我們幾乎可以受到任何事物的影響,提示的力量比我們想像中大,所以你需要找出令你分
心的事物,然後在生活中清除與他們相關的提示: 例如藏起電視遙控器,把FB的應用軟體
從手機裡刪除,把辦公桌上的雜物清空。
--
輕鬆平衡工作與生活
請點 http://www.melodyliao.com
~
--
拖延方程式 = (期望x價值)/(衝動x延遲),並進一步提出了拖延的三種類型: 對工作回報
的期望值低,感受不到工作的價值,抗拒不了誘惑,並提出應對的方法。
演化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拖延的天性,這本理論扎實的書或許可以幫助你更有效率,前提是
你能不拖延的看完它。
圖文好讀版 http://www.melodyliao.com/2015/06/blog-post_17.html
三個重點
1.拖延者跟勤奮的人一樣會為工作做好計畫,但他們的執行力很低。
學者找出了幾種拖延的人格特質指標,衝動被證明是最大的致命傷,缺乏耐性想立即得到
一切的人,沒有能力為了長期的好處而忍受短期的痛苦。他們也很容易分心,所以開始工
作之後,拖延是必然的結果。
2.人類會拖延的生活領域大多群聚成類,每個人習慣拖延的種類不一。作者提出主要的領域
包含"成功、自我成長、親密關係",而幸福程度跟親密關係最為相關。
3.拖延很難避免的原因是數千年演化過程中我們習慣即刻滿足,慣於拖延的大腦邊緣系統專
注在此刻,而意志力來源的前額葉皮質會考量未來。資本主義的廣告或電玩等都企圖吸引
大腦邊緣系統,並讓我們的前額葉失去控制,現代化社會讓習慣性拖延的現象在這幾十年
來增加了五倍。
三個引用
1.調整期望的方法是建立務實的樂觀,其中有效的技巧有三:
成功螺旋 (一次一小步,不要心急)
間接勝利 (參加激勵的社團、給自己小獎賞)
願望實現 (用NLP法具象化目標)。
承認自己無力對付拖延反而能進一步消除它。
2.任務太大會讓人無所適從導致拖延,一次一小口才能吃掉大象..
如果我們能預見強大的誘惑,就能事先採取行動來迴避,所以要用"先定約束的概念",例
如在需求變的強烈到掌控我們之前,先滿足它。
例如,在飯前先喝一杯水或吃一盤沙拉;吃少量的健康點心;在老公到大陸出差前先做好
愛做的事。
3.重新取得對刺激的控制。
我們幾乎可以受到任何事物的影響,提示的力量比我們想像中大,所以你需要找出令你分
心的事物,然後在生活中清除與他們相關的提示: 例如藏起電視遙控器,把FB的應用軟體
從手機裡刪除,把辦公桌上的雜物清空。
--
輕鬆平衡工作與生活
請點 http://www.melodyliao.com
~
--
Tags:
時間管理
All Comments
By Thomas
at 2015-07-12T07:56
at 2015-07-12T07:56
By Susan
at 2015-07-13T23:18
at 2015-07-13T23:18
By Edith
at 2015-07-14T21:28
at 2015-07-14T21:28
By Emily
at 2015-07-18T21:18
at 2015-07-18T21:18
By Hazel
at 2015-07-20T11:58
at 2015-07-20T11:58
Related Posts
早睡早起/運動進修/相同生活目標的夥伴
By Zenobia
at 2015-07-06T22:34
at 2015-07-06T22:34
像機器人一樣
By Caroline
at 2015-07-05T22:35
at 2015-07-05T22:35
如何早晨五點半起床
By Agnes
at 2015-07-05T20:55
at 2015-07-05T20:55
【孔夫子公益講堂】『終身學習,遠離憂鬱
By Mason
at 2015-07-02T16:45
at 2015-07-02T16:45
早起團簽到處-Prudence
By Agnes
at 2015-07-01T06:15
at 2015-07-01T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