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22 三戰110 - 英檢

By Gary
at 2011-11-04T16:18
at 2011-11-04T16:18
Table of Contents
背景:112哲學
學測英文滿級分(沒考過指考)
英檢中高級初試,複試口說沒過!(高二時)
GRE V670, AWA 3.0
沒有長期居留外國經驗
戰績:(有點丟臉...)
May 28 T93 R27 L23 S18(FLL) W25(FG) in銘傳基河
Aug 14 T94 R29 L23 S20(FFF) W22(FG) in高雄語言訓練中心
Oct 22 T110 R29 L30 S23(FGF) W28(GG) in銘傳基河
我想先說說我的總體心得,然後再來分項提我在各個項目的心得細節。
總體心得:
其實托福真的是一個非常遵循出題準則的考試,版上的破百強者們說的
「多聽幾次就會發現聽力是怎麼考blah blah」是真的。在準備托福以前
我其實沒有特意的加強英文,這其實可以反映在我的戰績上,五月時去
考的狀況其實是近乎裸考,我只做過三、四篇黃金閱讀,兩三回聽力,
口說只找了找模板就想說這玩意靠實力的(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寫作
也不是一天造成的,隨她去吧~(這也是錯誤的想法...),所以雖然我的
英文底子還算中上,但一戰只有考了93。我事後總結,發現最大的問題
在於我並沒有針對托福考試出題的方式去擬定策略,所以在閱讀以外的
部分都沒有特別的突出。我之後開始比較認真的寫TPO,漸漸地掌握到出
題的方式後,針對自己為什麼會錯或是無法高分來擬訂策略。
以前TPO比較少,現在已經多達24套,我覺得其實可以先寫三套,不一定
要連續做,反正就是先練習寫過三套的TPO,了解考試大概怎麼進行、考
點有哪些、會錯甚麼樣的題目,然後才開始擬定真正的托福準備方針、對
症下藥。
作為一個宅宅,我必須很誠懇的說:網路是宅宅的好朋友!有google為什
麼還要去補習班呢(誤)
草薙素子有言「ネットは広いぞ」所言不假,但就是太廣大了,時常無
法找到所需的資訊...不過大致的準備資訊可以參考:
xination大的網站(內有toefl總覽以及各項準備心得)
http://xination.pixnet.net/blog/post/23491546
閱讀:
閱讀是我花最少時間的項目,一方面是因為唸的科系的關係,幾乎都是
讀英文的著作或是論文,所以即便是上了大學,英文閱讀也沒有荒廢掉。
閱讀的出題方式其實就跟OG上所說的一模一樣,重點就是找到自己的弱項
加強。
如果常常錯換字題,那代表要從單字開始加強
常常錯換句話題,那可能是太緊張漏看關鍵字,那就要想辦法讓自己冷靜
如果是有關鍵字看不懂導致選錯,那一樣要加強單字
(可以試著翻譯四個選項成中文,了解其異同,助益甚大)
常常錯插入題,那可能是對於句子的邏輯轉折關係並沒有很深刻的了解
一樣建議試著翻譯出那一段的意思,去感受為什麼自己
選擇的地方不會是最好的
常常看不完,這......等等談
每個人的弱點都不大一樣,所以我覺得最好要先做三套TPO找出自己的問
題在哪,就像要訂做西裝總得先量一下身材吧。
我自己的弱項是在整合題,這真的是一個讓我痛苦萬分的題型,但後來我
從snark大的某篇回答中找到了一個做整合題的方式,幾乎就不再有問題了。
做整合題時,其實畫面上會有一個view article的小按鈕可以按回去看文章
我所採用的策略就是先看完所有的選項,然後按回去看文章。整合題通常
都是要從六個選項中選出三個選項作為該文章的總結,也就是說,其實我們
是在做outline。outline一定是該篇文章的重點,而不是很瑣碎不重要的
小例子,所以,當選項只出現在文章中的其中一段的一個小角落,不要懷疑
,這孩子不會是答案。但當選項可以當作一段的總結甚至是兩段,那絕對是。
托福考試的文章段數大概是4~6段左右,所以可以當作一段總結者,確實可以
作為outline中的其中一個點沒錯。掌握到這點後,我便很少在整合上犯錯。
另外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媽媽我讀不完...Q_Q
我在這個問題上採用的策略是,第一次讀的時候選擇「略讀」,強迫自己只
看句首句尾,每段都不要花太久的時間,只要知道大概的起承轉合就好。這
樣的好處是可以先整個看完一次該文論述又不花太多時間,而托福的出題順
序也是從第一段的第一句開始出題,所以要精讀等到做題目時在精讀就好。
在壓力很大的時候,試著要一次讀懂文章我覺得不是很可能,因為壓力太大
,馬上讀馬上忘......花了五六分鐘讀完文章但是做題時毫無幫助,那也難
怪會讀不完。
如果覺得讀黃金閱讀很無聊想要讀別的,其實現在網路都可以找到很多材料
來念:
經濟學人
http://www.economist.com/
BBC
http://www.bbc.co.uk/news/
聽力:
聽力前兩戰我都只拿了23,令我非常的憤怒,因為我總覺得我不應該只有
拿這樣的分數。痛定思痛以後我發現我的問題來自於作筆記時的分心,三
戰時完全不做筆記,就完全沒有錯誤 <囧>。
我做TPO時發現我最常錯的題目是態度題,因為態度題往往只有一句話,
一句話過了以後就沒有了,而這種態度題又常常如煙雲一般的清淡......
所以要是在做筆記,腦袋會自動忽略掉她,重聽一次才發現到講者確實有
提到,而且她的態度確實很好理解,如果這發生在正式考試時,那真的會
令人扼腕不已。有的人可能會說,如果不做筆記,那做題時怎麼辦,我一
開始也是抱持這種想法,拼命做筆記,然後就如同前述......最慘的是,
筆記其實根本用不上。每套聽力都會有17題,對話會出五題,課程各六,
其實真的不會考很細很奇怪的地方,只要保持神智清醒,五分鐘剛過去短
期記憶其實都記的住。
聽課程部分的考題時,其實真的多聽幾套就會找到他的考點,這無法言傳
,但如果硬是要說的話,大概就是課程大概會以下面三種結構進行
intro
a theory
pros
cons
(TPO 22.1 anthropology)
intro
theory A
pros A
cons A
theory B
pros A
cons A
(TPO 22.1 astronomy)
intro
an event/social movement
turning point 1
turning point 2
(經典加試 ragtime music)
intro
special feature 1
specail feature 2
(有個在講鱷魚的,好像是TPO24吧?)
通常如果神智清醒的聽過去,按照這種結構去聽會比較聽得懂講者在說
甚麼,考點大概就是兩個理論的異同、講者喜歡哪個理論、那個理論隱
含甚麼結論、為什麼講者要提到這一點 etc. 所以考試時,最大的兩點
準備方針無他,好好睡覺,好好聽課,不要寫筆記...
如果真的覺得聽力需要額外的加強,不想要浪費掉珍貴的聽力TPO
那下面幾個網址我很推薦:
BBC RADIO
http://www.bbc.co.uk/radio/
每天都可以線上收聽新聞,也可以選甚麼radio 4之類的聽廣播劇
也有部分的節目可供下載:http://www.bbc.co.uk/podcasts
像是heart & soul, everyday ethic,裡面有很多哲學性的辯論
聽他們吵架滿有意思的XD
Science in Action這個節目或許比較對托福有幫助?我不知道XD"
http://www.bbc.co.uk/podcasts/series/scia
Everyday Ethics
http://www.bbc.co.uk/podcasts/series/ethics
(並不是教條宣說,是很棒的公衛debates之類的,比方說器捐問題等)
Heart&Soul
http://www.bbc.co.uk/podcasts/series/heartsoul
(關於不同的信仰的辯論,會請比方說伊斯蘭專家上節目跟別人辯論)
EARTHSKY
http://earthsky.org/
口說:
如同大多數台灣人,口說簡直是我的噩夢。高中時就被老師問過你的
口說是怎麼回事,中高級複試也沒有通過...囧。
第一次聽自己的錄音時,我簡直被嚇傻了,第二個反應則是難怪會18
分,這個分數挺中肯的。一戰時我其實幾乎沒有準備,連第幾題的題型
會是甚麼都懵懵懂懂,會考差不意外。我二戰時的進步也很有限,只有
兩分,但我認為二戰的經驗對我來說很重要,就是我終於開始用嘴巴練
口說而不是用想的!
口說的題型除了xination大的網站中有解說外,我強烈推薦各位版友去
youtube聽Joseph的解說,他在youtube上詳細講解各題題型以及應該怎
麼回答、如何控制時間等,聽過之後就會對如何準備口說有很清楚的概
念。
Joseph, task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4lzrCpndC0
task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l2OTUqMGqk
其他我想大家可以直接在youtube上連結到
他的網站也有很不錯的免費練習
Toefl speaking
https://www.notefull.com/content.php?pgID=293
我是沒有買過他的正式課程,但我覺得他的口說免費課程對我的幫助真
的很大!
我也有一些發音跟語調的問題,這個問題我是拜託英文比較好的學長指
導,看我會在那些音上犯錯,像是game跟gem我每次都發成gem的音,多
虧了他我才矯正成game的音...這方面我想可能真的比較難靠自學,一定
要靠他人幫助。
至於語調,我想這真的很難進步,不過我自己想到了一個很實用的練習
方式,其實就有點像前幾天的考滿分的大大說的shadowing練習,只是是
非常弱化的版本:利用TPO的聽力、口說講稿以及錄音來練習。shadowing
難就難在要一邊聽一邊講,如果我們現在可以看著講稿跟著一起念,那就
簡單很多了。所以我用windows media player的增強功能->調整播放速度
把速度調慢成80%,因為100%的速度我雖然聽得懂,可是我的舌頭不爭氣Q_Q
即便看著逐字稿我還是不斷的大舌頭,調慢後我開始跟著上速度、讓自己
的講話的聲音盡量跟錄音「重疊」起來。雖然我現在講話的語調仍然有些
不自然,但我自我感覺進步了很多XD"
口說我自己覺得有幾個境界可以講
第一種境界是:永遠額額額。如果自己有錄音,就會開始同情起rator...OTL
在這個境界中,講話會常常在奇怪的地方斷句或是額額額,跟正常外國人
段的地方完全不同。外國人段的地方其實是在meaning unit之間,比方說他
們會斷在it is not like what the old guy said
^
但在第一種境界的人會斷在 ^ ^ 等等的地方,導致rator真的很難
聽得懂我們要講甚麼。在這個階段,我覺得就是要練習逼自己一直不斷的亂
講話,逼自己不能斷在meaning unit的中間。在這個階段練習口說題目時也不
需要計時,因為這不是這個階段該做的事情...OTL
第二種境界是:永遠沒有梗。這個問題我覺得很多人都有,我覺得最好的方式
就是利用xination大整理的第一第二題,擬定自己愛講的答案,講熟了以後
不只遇到題目可以很快有梗,同時也可以找出一套自己愛的講話模式,比方說
我就超愛講it's kind of blah blah。這樣一套講話模式當然要修成沒有文法
問題的,所以在考試時就可以更有自信不會額額。在這階段可以找到自己的模
板,並且練習時開始計時。
第三種境界就是:永遠可以講不停。
這是我自己的小觀察,大概不是甚麼絕對真理之類的東西。
其他有用的連結:
Xination大的整理
http://goo.gl/PLj8b
我自己的整理,是以xination大的整理為基礎,歡迎大家編輯他XD"
(大家可以發現我的做法就是盡量讓可以同樣一起回答的題目用一組回答就好)
http://goo.gl/JG3Iw
建議要買口說真經,雖然他的錄音聲音很誇張,但是沒有梗的時候可以參考
他的sample answer,而且一套一套好好練起來也真的對口說很有幫助。
寫作:
其實我也沒怎麼在練寫作......OTL
整合題
看整合題的閱讀部分第一次讀只要看第一段的介紹,下三段的第一句,然後將他
的論點想辦法用成若P則Q句型、因為P所以Q;第二次再看細節。這樣的好處在於
,講座反對文章的論點的反對方式其實就是舉出如果P不一定導致Q,這樣寫整合
時就可以用到:
Given that blah blah, the P doesn't entail Q 作為開頭
Even though P, it is not necessarily that Q
寫起整合就非常的輕鬆愉快...(我並沒有準備模板,所以沒辦法分享^^||)
(其實這種argument的策略就是指出P並不是Q的sufficient condition,所以喜
歡的話,還可以寫說The lecturer points out that P is not, in fact, Q's
sufficient condtion.)
聽力的部分一樣不建議寫筆記,只要寫幾個keynotes就好,否則可能會漏聽重點
或是把講者要argue的點聽成他想支持的點,這樣就得不償失了。尤其整合部分
的結構非常的固定,所以只要認真聽講者提出的反例就好了,開始寫的時候也不
大會用到筆記。(至少我考三次三次都沒有用到)
獨立寫作
我每次寫都是用大概五段的方式去寫:
intro- why this topic is questionable? my position
argument 1- 理由一
argument 2- 理由二
argument 3- 反方可能提出的理由有點道理,可是我還是覺得不夠
conclusion
理由一跟理由二的立場都是站在同一面,第三個則是顯示我知道對方為什麼會
提出不一樣的意見,但是我的意見還是比較好。
以十月的考試來說,獨立的題目是:
你同不同意現在的知名藝人跟運動明星應該有更多隱私
intro:很多人每天的娛樂就是看布萊德彼特他們家又要去哪玩、A Rod換女朋友沒
這些人覺得他們可以以此為樂或許是因為他們賺很多,而他們賺的錢也是從
觀眾身上來的,所以他們可以這麼做。但隱私權是一個基本人權,我覺得
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應該尊重這些知名人士,即便他們真的賺很大。
argument 1:
隱私權問題已經造成很多名人的困擾,侵犯了他們的人權。像是黛安娜王妃
就因狗仔而亡。
argument 2:
因為隱私權被侵犯,造成了一些運動明星無法有完美的表現。很多科學研究
都支持情緒會影響生理,所以當隱私權被侵犯導致情緒不佳,運動明星也常
無法有好的表現。
argument 3:
有些人還是覺得這些名人要成為名人的代價就是付出隱私,因為球迷們買了
很多門票去支持他們,影迷也買一堆周邊,這些錢可以合理化看八卦小報的
行為。但是,這樣的觀點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球迷買到的是欣賞球賽的
門票,影迷買到的是欣賞電影的權力,他們並沒有買到侵犯他人隱私的權利。
conculsion
我認為運動員跟藝人確實要有更多隱私。
我覺得這邊如果要更好可能就是要再點出「更多隱私」這個點,這篇我其實沒有點
出這點,不過既然考到28分,那就隨便了 <囧>
--
學測英文滿級分(沒考過指考)
英檢中高級初試,複試口說沒過!(高二時)
GRE V670, AWA 3.0
沒有長期居留外國經驗
戰績:(有點丟臉...)
May 28 T93 R27 L23 S18(FLL) W25(FG) in銘傳基河
Aug 14 T94 R29 L23 S20(FFF) W22(FG) in高雄語言訓練中心
Oct 22 T110 R29 L30 S23(FGF) W28(GG) in銘傳基河
我想先說說我的總體心得,然後再來分項提我在各個項目的心得細節。
總體心得:
其實托福真的是一個非常遵循出題準則的考試,版上的破百強者們說的
「多聽幾次就會發現聽力是怎麼考blah blah」是真的。在準備托福以前
我其實沒有特意的加強英文,這其實可以反映在我的戰績上,五月時去
考的狀況其實是近乎裸考,我只做過三、四篇黃金閱讀,兩三回聽力,
口說只找了找模板就想說這玩意靠實力的(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寫作
也不是一天造成的,隨她去吧~(這也是錯誤的想法...),所以雖然我的
英文底子還算中上,但一戰只有考了93。我事後總結,發現最大的問題
在於我並沒有針對托福考試出題的方式去擬定策略,所以在閱讀以外的
部分都沒有特別的突出。我之後開始比較認真的寫TPO,漸漸地掌握到出
題的方式後,針對自己為什麼會錯或是無法高分來擬訂策略。
以前TPO比較少,現在已經多達24套,我覺得其實可以先寫三套,不一定
要連續做,反正就是先練習寫過三套的TPO,了解考試大概怎麼進行、考
點有哪些、會錯甚麼樣的題目,然後才開始擬定真正的托福準備方針、對
症下藥。
作為一個宅宅,我必須很誠懇的說:網路是宅宅的好朋友!有google為什
麼還要去補習班呢(誤)
草薙素子有言「ネットは広いぞ」所言不假,但就是太廣大了,時常無
法找到所需的資訊...不過大致的準備資訊可以參考:
xination大的網站(內有toefl總覽以及各項準備心得)
http://xination.pixnet.net/blog/post/23491546
閱讀:
閱讀是我花最少時間的項目,一方面是因為唸的科系的關係,幾乎都是
讀英文的著作或是論文,所以即便是上了大學,英文閱讀也沒有荒廢掉。
閱讀的出題方式其實就跟OG上所說的一模一樣,重點就是找到自己的弱項
加強。
如果常常錯換字題,那代表要從單字開始加強
常常錯換句話題,那可能是太緊張漏看關鍵字,那就要想辦法讓自己冷靜
如果是有關鍵字看不懂導致選錯,那一樣要加強單字
(可以試著翻譯四個選項成中文,了解其異同,助益甚大)
常常錯插入題,那可能是對於句子的邏輯轉折關係並沒有很深刻的了解
一樣建議試著翻譯出那一段的意思,去感受為什麼自己
選擇的地方不會是最好的
常常看不完,這......等等談
每個人的弱點都不大一樣,所以我覺得最好要先做三套TPO找出自己的問
題在哪,就像要訂做西裝總得先量一下身材吧。
我自己的弱項是在整合題,這真的是一個讓我痛苦萬分的題型,但後來我
從snark大的某篇回答中找到了一個做整合題的方式,幾乎就不再有問題了。
做整合題時,其實畫面上會有一個view article的小按鈕可以按回去看文章
我所採用的策略就是先看完所有的選項,然後按回去看文章。整合題通常
都是要從六個選項中選出三個選項作為該文章的總結,也就是說,其實我們
是在做outline。outline一定是該篇文章的重點,而不是很瑣碎不重要的
小例子,所以,當選項只出現在文章中的其中一段的一個小角落,不要懷疑
,這孩子不會是答案。但當選項可以當作一段的總結甚至是兩段,那絕對是。
托福考試的文章段數大概是4~6段左右,所以可以當作一段總結者,確實可以
作為outline中的其中一個點沒錯。掌握到這點後,我便很少在整合上犯錯。
另外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媽媽我讀不完...Q_Q
我在這個問題上採用的策略是,第一次讀的時候選擇「略讀」,強迫自己只
看句首句尾,每段都不要花太久的時間,只要知道大概的起承轉合就好。這
樣的好處是可以先整個看完一次該文論述又不花太多時間,而托福的出題順
序也是從第一段的第一句開始出題,所以要精讀等到做題目時在精讀就好。
在壓力很大的時候,試著要一次讀懂文章我覺得不是很可能,因為壓力太大
,馬上讀馬上忘......花了五六分鐘讀完文章但是做題時毫無幫助,那也難
怪會讀不完。
如果覺得讀黃金閱讀很無聊想要讀別的,其實現在網路都可以找到很多材料
來念:
經濟學人
http://www.economist.com/
BBC
http://www.bbc.co.uk/news/
聽力:
聽力前兩戰我都只拿了23,令我非常的憤怒,因為我總覺得我不應該只有
拿這樣的分數。痛定思痛以後我發現我的問題來自於作筆記時的分心,三
戰時完全不做筆記,就完全沒有錯誤 <囧>。
我做TPO時發現我最常錯的題目是態度題,因為態度題往往只有一句話,
一句話過了以後就沒有了,而這種態度題又常常如煙雲一般的清淡......
所以要是在做筆記,腦袋會自動忽略掉她,重聽一次才發現到講者確實有
提到,而且她的態度確實很好理解,如果這發生在正式考試時,那真的會
令人扼腕不已。有的人可能會說,如果不做筆記,那做題時怎麼辦,我一
開始也是抱持這種想法,拼命做筆記,然後就如同前述......最慘的是,
筆記其實根本用不上。每套聽力都會有17題,對話會出五題,課程各六,
其實真的不會考很細很奇怪的地方,只要保持神智清醒,五分鐘剛過去短
期記憶其實都記的住。
聽課程部分的考題時,其實真的多聽幾套就會找到他的考點,這無法言傳
,但如果硬是要說的話,大概就是課程大概會以下面三種結構進行
intro
a theory
pros
cons
(TPO 22.1 anthropology)
intro
theory A
pros A
cons A
theory B
pros A
cons A
(TPO 22.1 astronomy)
intro
an event/social movement
turning point 1
turning point 2
(經典加試 ragtime music)
intro
special feature 1
specail feature 2
(有個在講鱷魚的,好像是TPO24吧?)
通常如果神智清醒的聽過去,按照這種結構去聽會比較聽得懂講者在說
甚麼,考點大概就是兩個理論的異同、講者喜歡哪個理論、那個理論隱
含甚麼結論、為什麼講者要提到這一點 etc. 所以考試時,最大的兩點
準備方針無他,好好睡覺,好好聽課,不要寫筆記...
如果真的覺得聽力需要額外的加強,不想要浪費掉珍貴的聽力TPO
那下面幾個網址我很推薦:
BBC RADIO
http://www.bbc.co.uk/radio/
每天都可以線上收聽新聞,也可以選甚麼radio 4之類的聽廣播劇
也有部分的節目可供下載:http://www.bbc.co.uk/podcasts
像是heart & soul, everyday ethic,裡面有很多哲學性的辯論
聽他們吵架滿有意思的XD
Science in Action這個節目或許比較對托福有幫助?我不知道XD"
http://www.bbc.co.uk/podcasts/series/scia
Everyday Ethics
http://www.bbc.co.uk/podcasts/series/ethics
(並不是教條宣說,是很棒的公衛debates之類的,比方說器捐問題等)
Heart&Soul
http://www.bbc.co.uk/podcasts/series/heartsoul
(關於不同的信仰的辯論,會請比方說伊斯蘭專家上節目跟別人辯論)
EARTHSKY
http://earthsky.org/
口說:
如同大多數台灣人,口說簡直是我的噩夢。高中時就被老師問過你的
口說是怎麼回事,中高級複試也沒有通過...囧。
第一次聽自己的錄音時,我簡直被嚇傻了,第二個反應則是難怪會18
分,這個分數挺中肯的。一戰時我其實幾乎沒有準備,連第幾題的題型
會是甚麼都懵懵懂懂,會考差不意外。我二戰時的進步也很有限,只有
兩分,但我認為二戰的經驗對我來說很重要,就是我終於開始用嘴巴練
口說而不是用想的!
口說的題型除了xination大的網站中有解說外,我強烈推薦各位版友去
youtube聽Joseph的解說,他在youtube上詳細講解各題題型以及應該怎
麼回答、如何控制時間等,聽過之後就會對如何準備口說有很清楚的概
念。
Joseph, task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4lzrCpndC0
其他我想大家可以直接在youtube上連結到
他的網站也有很不錯的免費練習
Toefl speaking
https://www.notefull.com/content.php?pgID=293
我是沒有買過他的正式課程,但我覺得他的口說免費課程對我的幫助真
的很大!
我也有一些發音跟語調的問題,這個問題我是拜託英文比較好的學長指
導,看我會在那些音上犯錯,像是game跟gem我每次都發成gem的音,多
虧了他我才矯正成game的音...這方面我想可能真的比較難靠自學,一定
要靠他人幫助。
至於語調,我想這真的很難進步,不過我自己想到了一個很實用的練習
方式,其實就有點像前幾天的考滿分的大大說的shadowing練習,只是是
非常弱化的版本:利用TPO的聽力、口說講稿以及錄音來練習。shadowing
難就難在要一邊聽一邊講,如果我們現在可以看著講稿跟著一起念,那就
簡單很多了。所以我用windows media player的增強功能->調整播放速度
把速度調慢成80%,因為100%的速度我雖然聽得懂,可是我的舌頭不爭氣Q_Q
即便看著逐字稿我還是不斷的大舌頭,調慢後我開始跟著上速度、讓自己
的講話的聲音盡量跟錄音「重疊」起來。雖然我現在講話的語調仍然有些
不自然,但我自我感覺進步了很多XD"
口說我自己覺得有幾個境界可以講
第一種境界是:永遠額額額。如果自己有錄音,就會開始同情起rator...OTL
在這個境界中,講話會常常在奇怪的地方斷句或是額額額,跟正常外國人
段的地方完全不同。外國人段的地方其實是在meaning unit之間,比方說他
們會斷在it is not like what the old guy said
^
但在第一種境界的人會斷在 ^ ^ 等等的地方,導致rator真的很難
聽得懂我們要講甚麼。在這個階段,我覺得就是要練習逼自己一直不斷的亂
講話,逼自己不能斷在meaning unit的中間。在這個階段練習口說題目時也不
需要計時,因為這不是這個階段該做的事情...OTL
第二種境界是:永遠沒有梗。這個問題我覺得很多人都有,我覺得最好的方式
就是利用xination大整理的第一第二題,擬定自己愛講的答案,講熟了以後
不只遇到題目可以很快有梗,同時也可以找出一套自己愛的講話模式,比方說
我就超愛講it's kind of blah blah。這樣一套講話模式當然要修成沒有文法
問題的,所以在考試時就可以更有自信不會額額。在這階段可以找到自己的模
板,並且練習時開始計時。
第三種境界就是:永遠可以講不停。
這是我自己的小觀察,大概不是甚麼絕對真理之類的東西。
其他有用的連結:
Xination大的整理
http://goo.gl/PLj8b
我自己的整理,是以xination大的整理為基礎,歡迎大家編輯他XD"
(大家可以發現我的做法就是盡量讓可以同樣一起回答的題目用一組回答就好)
http://goo.gl/JG3Iw
建議要買口說真經,雖然他的錄音聲音很誇張,但是沒有梗的時候可以參考
他的sample answer,而且一套一套好好練起來也真的對口說很有幫助。
寫作:
其實我也沒怎麼在練寫作......OTL
整合題
看整合題的閱讀部分第一次讀只要看第一段的介紹,下三段的第一句,然後將他
的論點想辦法用成若P則Q句型、因為P所以Q;第二次再看細節。這樣的好處在於
,講座反對文章的論點的反對方式其實就是舉出如果P不一定導致Q,這樣寫整合
時就可以用到:
Given that blah blah, the P doesn't entail Q 作為開頭
Even though P, it is not necessarily that Q
寫起整合就非常的輕鬆愉快...(我並沒有準備模板,所以沒辦法分享^^||)
(其實這種argument的策略就是指出P並不是Q的sufficient condition,所以喜
歡的話,還可以寫說The lecturer points out that P is not, in fact, Q's
sufficient condtion.)
聽力的部分一樣不建議寫筆記,只要寫幾個keynotes就好,否則可能會漏聽重點
或是把講者要argue的點聽成他想支持的點,這樣就得不償失了。尤其整合部分
的結構非常的固定,所以只要認真聽講者提出的反例就好了,開始寫的時候也不
大會用到筆記。(至少我考三次三次都沒有用到)
獨立寫作
我每次寫都是用大概五段的方式去寫:
intro- why this topic is questionable? my position
argument 1- 理由一
argument 2- 理由二
argument 3- 反方可能提出的理由有點道理,可是我還是覺得不夠
conclusion
理由一跟理由二的立場都是站在同一面,第三個則是顯示我知道對方為什麼會
提出不一樣的意見,但是我的意見還是比較好。
以十月的考試來說,獨立的題目是:
你同不同意現在的知名藝人跟運動明星應該有更多隱私
intro:很多人每天的娛樂就是看布萊德彼特他們家又要去哪玩、A Rod換女朋友沒
這些人覺得他們可以以此為樂或許是因為他們賺很多,而他們賺的錢也是從
觀眾身上來的,所以他們可以這麼做。但隱私權是一個基本人權,我覺得
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應該尊重這些知名人士,即便他們真的賺很大。
argument 1:
隱私權問題已經造成很多名人的困擾,侵犯了他們的人權。像是黛安娜王妃
就因狗仔而亡。
argument 2:
因為隱私權被侵犯,造成了一些運動明星無法有完美的表現。很多科學研究
都支持情緒會影響生理,所以當隱私權被侵犯導致情緒不佳,運動明星也常
無法有好的表現。
argument 3:
有些人還是覺得這些名人要成為名人的代價就是付出隱私,因為球迷們買了
很多門票去支持他們,影迷也買一堆周邊,這些錢可以合理化看八卦小報的
行為。但是,這樣的觀點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球迷買到的是欣賞球賽的
門票,影迷買到的是欣賞電影的權力,他們並沒有買到侵犯他人隱私的權利。
conculsion
我認為運動員跟藝人確實要有更多隱私。
我覺得這邊如果要更好可能就是要再點出「更多隱私」這個點,這篇我其實沒有點
出這點,不過既然考到28分,那就隨便了 <囧>
--
Tags:
英檢
All Comments

By Annie
at 2011-11-06T01:13
at 2011-11-06T01:13

By Oliver
at 2011-11-06T19:52
at 2011-11-06T19:52

By Rae
at 2011-11-09T16:48
at 2011-11-09T16:48

By Isla
at 2011-11-10T00:52
at 2011-11-10T00:52

By Susan
at 2011-11-12T10:48
at 2011-11-12T10:48

By Odelette
at 2011-11-12T13:26
at 2011-11-12T13:26

By Poppy
at 2011-11-14T11:29
at 2011-11-14T11:29

By Ivy
at 2011-11-19T02:16
at 2011-11-19T02:16

By Franklin
at 2011-11-21T08:23
at 2011-11-21T08:23

By Bennie
at 2011-11-21T21:55
at 2011-11-21T21:55

By Enid
at 2011-11-22T16:59
at 2011-11-22T16:59

By Daniel
at 2011-11-25T16:41
at 2011-11-25T16:41

By Linda
at 2011-11-28T01:49
at 2011-11-28T01:49

By Caroline
at 2011-12-01T17:36
at 2011-12-01T17:36

By Ula
at 2011-12-05T15:24
at 2011-12-05T15:24
Related Posts
贈書2版OG

By Noah
at 2011-11-04T14:37
at 2011-11-04T14:37
TPO10 口說第一題

By Ivy
at 2011-11-04T14:00
at 2011-11-04T14:00
托福加試

By Xanthe
at 2011-11-04T12:52
at 2011-11-04T12:52
複查成績 感動要哭了

By Kumar
at 2011-11-04T00:56
at 2011-11-04T00:56
英美補習班 如何退費

By Noah
at 2011-11-04T00:08
at 2011-11-04T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