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pay如何實現搭公車 - 一卡通
By David
at 2018-03-26T10:38
at 2018-03-26T10:38
Table of Contents
這種 pay 的離線交易也不是很複雜
第一種比較保守安全但不方便的作法
1.LINE PAY線上購買一張 100 元虛擬一卡通,可用 NFC 感應搭車
這 100 元是在一開始就用 LINE PAY 付掉了,跟你現在先花錢儲一卡通是一樣的意思
然後這張卡會寫在雲端,手機 client 端只有一個暫存卡
2.每次搭車前都需要連網路,下載雲端卡到 client 端暫存卡,可能有效期五分鐘
跟 LINE PAY 每次開啟條碼支付一樣,要先輸入密碼解鎖,然後倒數有效時間
它會確認雲端卡目前的金額,在手機暫存卡寫入,比如 88 元之類的
要在時間內進站、刷公車機,機器感應到有效的暫存卡就會扣款
若是捷運出站或客運下車刷卡的就會在出站時才扣款
3.扣款完成後 NFC 會通知手機更新雲端卡,手機在連網狀態下會即時更新
就算你把網路關掉,下次連網它還是會自動更新同步雲端卡
就算你把軟體在交易完離線狀態下砍掉或把手機敲爛,公車業者還是會在更新請款時
把這張虛擬卡的扣款資訊向 LINE PAY 一卡通請款,雲端卡還是會被扣掉錢
所以你完全逃不掉,同時因為那張 LINE PAY 一卡通是早已經花錢購買儲值的
根本不存在請不到款的問題 (負值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4.負值可以設定無法交易,也就是你出不了站、下不了車,非要當場用 LINE PAY 儲值
雲端一卡通儲夠錢才能交易出站
5.因為是虛擬一卡通,卡片在雲端,就算換手機也沒差,反正都是每次交易前輸入密碼
然後從網路上下載雲端一卡通到手機變暫存卡來進行交易
帳戶一直是存在雲端的,了不起一次在兩隻手機下載剩 88 元的卡同時搭 15 元的公車
最後結果是兩隻手機都同步回雲端帳戶時,第一隻同步完雲端是 88 - 15 = 73 元
第二隻同步完雲端是 73 - 15 = 58 元
接下來介紹第二種比較不保守但方便的玩法,適用里程計費或捷運進出站交易
1.每輛公車都有一組固定編號,它會有一個 LINE 條碼貼在刷卡機上
使用 LINE PAY 搭車時是由消費者掃碼上車,司機不需要檢查
跟台中公車拿代幣卡上車或日本公車拿整理券一樣
因為公車有 GPS 動態,所以 LINE PAY 掃過公車條碼之後就知道這輛公車目前開到
哪一站,你是從哪一站上車的
2.下車時按下我要下車按鈕,LINE PAY 就會開始處理付款,接下來可以
2A. 出示付款完成畫面,紀錄你搭乘的公車路線、公車車牌號碼、交易時間
可以搭配開發司機端 APP 該班車只要有人用 LINE PAY 交易就通知司機
這樣能 Double Check 付款畫面跟線上通知是相符的
由司機確認無誤後完成付款下車
2B. 手機端會下載一個交易憑證,比如在五分鐘之內你可以從佛光山站下車
使用 NFC 向公車卡機交易,公車卡機確認目前站名是佛光山,你的手機 NFC
傳來有效的下車憑證就放你下車,交易完成後這個憑證就消失
因有時限所以也不會發生你早上搭一次給司機看畫面、下午搭一次用憑證的事
--
第一種比較保守安全但不方便的作法
1.LINE PAY線上購買一張 100 元虛擬一卡通,可用 NFC 感應搭車
這 100 元是在一開始就用 LINE PAY 付掉了,跟你現在先花錢儲一卡通是一樣的意思
然後這張卡會寫在雲端,手機 client 端只有一個暫存卡
2.每次搭車前都需要連網路,下載雲端卡到 client 端暫存卡,可能有效期五分鐘
跟 LINE PAY 每次開啟條碼支付一樣,要先輸入密碼解鎖,然後倒數有效時間
它會確認雲端卡目前的金額,在手機暫存卡寫入,比如 88 元之類的
要在時間內進站、刷公車機,機器感應到有效的暫存卡就會扣款
若是捷運出站或客運下車刷卡的就會在出站時才扣款
3.扣款完成後 NFC 會通知手機更新雲端卡,手機在連網狀態下會即時更新
就算你把網路關掉,下次連網它還是會自動更新同步雲端卡
就算你把軟體在交易完離線狀態下砍掉或把手機敲爛,公車業者還是會在更新請款時
把這張虛擬卡的扣款資訊向 LINE PAY 一卡通請款,雲端卡還是會被扣掉錢
所以你完全逃不掉,同時因為那張 LINE PAY 一卡通是早已經花錢購買儲值的
根本不存在請不到款的問題 (負值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4.負值可以設定無法交易,也就是你出不了站、下不了車,非要當場用 LINE PAY 儲值
雲端一卡通儲夠錢才能交易出站
5.因為是虛擬一卡通,卡片在雲端,就算換手機也沒差,反正都是每次交易前輸入密碼
然後從網路上下載雲端一卡通到手機變暫存卡來進行交易
帳戶一直是存在雲端的,了不起一次在兩隻手機下載剩 88 元的卡同時搭 15 元的公車
最後結果是兩隻手機都同步回雲端帳戶時,第一隻同步完雲端是 88 - 15 = 73 元
第二隻同步完雲端是 73 - 15 = 58 元
接下來介紹第二種比較不保守但方便的玩法,適用里程計費或捷運進出站交易
1.每輛公車都有一組固定編號,它會有一個 LINE 條碼貼在刷卡機上
使用 LINE PAY 搭車時是由消費者掃碼上車,司機不需要檢查
跟台中公車拿代幣卡上車或日本公車拿整理券一樣
因為公車有 GPS 動態,所以 LINE PAY 掃過公車條碼之後就知道這輛公車目前開到
哪一站,你是從哪一站上車的
2.下車時按下我要下車按鈕,LINE PAY 就會開始處理付款,接下來可以
2A. 出示付款完成畫面,紀錄你搭乘的公車路線、公車車牌號碼、交易時間
可以搭配開發司機端 APP 該班車只要有人用 LINE PAY 交易就通知司機
這樣能 Double Check 付款畫面跟線上通知是相符的
由司機確認無誤後完成付款下車
2B. 手機端會下載一個交易憑證,比如在五分鐘之內你可以從佛光山站下車
使用 NFC 向公車卡機交易,公車卡機確認目前站名是佛光山,你的手機 NFC
傳來有效的下車憑證就放你下車,交易完成後這個憑證就消失
因有時限所以也不會發生你早上搭一次給司機看畫面、下午搭一次用憑證的事
--
Tags:
一卡通
All Comments
By Sarah
at 2018-03-31T04:23
at 2018-03-31T04:23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4-04T18:41
at 2018-04-04T18:41
By Rosalind
at 2018-04-08T05:52
at 2018-04-08T05:52
By Olive
at 2018-04-11T18:36
at 2018-04-11T18:36
By Hamiltion
at 2018-04-14T14:34
at 2018-04-14T14:34
By Jack
at 2018-04-15T07:47
at 2018-04-15T07:47
By Charlotte
at 2018-04-16T01:12
at 2018-04-16T01:12
By Puput
at 2018-04-18T19:15
at 2018-04-18T19:15
By Susan
at 2018-04-21T16:24
at 2018-04-21T16:24
By Hardy
at 2018-04-26T06:15
at 2018-04-26T06:15
By Olivia
at 2018-04-29T12:27
at 2018-04-29T12:27
By Emily
at 2018-04-30T00:36
at 2018-04-30T00:36
By Olive
at 2018-05-02T03:56
at 2018-05-02T03:56
By Oscar
at 2018-05-03T13:01
at 2018-05-03T13:01
By Kama
at 2018-05-06T02:41
at 2018-05-06T02:41
By Olivia
at 2018-05-08T15:47
at 2018-05-08T15:47
By Emily
at 2018-05-12T06:58
at 2018-05-12T06:58
By Odelette
at 2018-05-16T11:28
at 2018-05-16T11:28
By Barb Cronin
at 2018-05-20T01:07
at 2018-05-20T01:07
By George
at 2018-05-24T12:25
at 2018-05-24T12:25
By James
at 2018-05-26T15:14
at 2018-05-26T15:14
By Hedda
at 2018-05-29T05:25
at 2018-05-29T05:25
By Selena
at 2018-05-30T04:30
at 2018-05-30T04:30
Related Posts
Line pay如何實現搭公車
By Regina
at 2018-03-24T09:21
at 2018-03-24T09:21
要當台灣支付寶 Line為什麼選一卡通
By Elma
at 2018-03-20T23:24
at 2018-03-20T23:24
雙北YouBike提供手動自動加值服務(一卡通
By Wallis
at 2018-03-16T09:23
at 2018-03-16T09:23
107年01月 電子票證發行統計資料
By Ursula
at 2018-03-15T17:50
at 2018-03-15T17:50
一卡通是不是常常扣款錯誤
By Brianna
at 2018-03-14T12:58
at 2018-03-14T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