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以上老店 - 台北文山
By Lydia
at 2008-10-21T10:38
at 2008-10-21T10:3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zdjyepcst (why)》之銘言:
: 推 hellosaku:景文街的義興樓在日據時代就有了 09/24 01:33
: 推 hellosaku:景美街靠近木柵路那一段有很多老房子 09/24 01:43
: 推一下義興樓
: 這家真的是很久的老店
: 聽說以前景美只有這家餐廳
: 不過我沒吃過 不知道現在好不好吃
: 以前景美火車站在羅斯福路和車前路的交叉口
: 所以車前路對過來那附近最為熱鬧
: 所以房子改建的快
: 而景美街靠近木柵路那邊 位置比較不好
: 而還保有一點老街的感覺。
: 以前鎦公圳是沿著景文街到現在上海生煎包那個巷子
: 現在不知道是被拆掉還是被馬路蓋起來了?
: 有沒有人知道鎦公圳是從哪邊過景美溪?
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jm-culture/article?mid=12&prev=13&l=f&fid=40
景美火車站為萬新鐵路的大站,站址位於羅斯福路六段與車前路交口,是一個木造平房建
築,月台有兩列、並有六組鐵軌,火車站前方左右兩側皆為當時的儲煤場。火車站正前方
的車前路長約百公尺,堪稱台北市最短的道路,其路尾與景文街交口現今年青人眼鏡行現
址,為當時公路局的景美站,旁邊賣愛玉的攤販經營年代久遠,全程目睹車前路的演變。
愛玉攤販也是30年以上老店喔 ^^
http://tw.myblog.yahoo.com/jm-culture/article?mid=558&prev=577&next=9&l=f&fid=8
(背景圖就是舊景美地圖,可以看得到當年的萬新鐵路、瑠公圳位置圖)
最早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木枧
早在清乾隆五年(1740),郭錫瑠為灌溉台北市大安松山一帶農田,窮其一生精力及財
力建設瑠公圳,其圳路自新店截取青潭溪的水源至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時,如何將水源跨
過溪流是工程最艱難的部分之一。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開通青潭石硿隧道的完工初期,
是採取以木板組成ㄩ型狀為水道,再以47根木樁架設在溪床作為支柱,引水跨越霧裡薛溪
,稱此水橋為木枧,景美街附近因位處木枧的尾端,地名稱為「枧尾」,新店快樂旅社附
近稱為「枧頭」,當時因溪流之間並無橋樑,居民乃借道平底水橋往來兩岸,平底木枧經
常損壞,無法正常輸送灌溉水源。郭公於是以水缸將底部打通再將之重疊相接,埋在溪床
下以運送水源,但颱風期間洪水衝擊而嚴重損壞,郭公錫瑠因而抑鬱以終,於1765年辭世
。其子郭元芬繼承父志,1767年(乾隆32年)仍恢復以木枧來送水,但改以Ⅴ字型狀結構的
菜刀枧,以防行人通行,瑠公圳於是可以正常輸送水源。每當颱風大雨來襲,須有人隨時
維修損毀的木枧,因此在景美街頭設有枧寮,以放置維修木枧之材料。清道光年間,溪子
口之渡船口逐漸淤積,船隻乃改至木枧橋附近停泊,因而造就枧尾頂街(景美溪往內至豬
肉攤一帶)的繁榮。船隻停留之處,位於木枧橋下,於是稱為枧腳潭。上圖即為當時的木
枧,此橋為跨越景美溪的第一座橋,由今快樂旅社旁橫跨至對岸的景美街,但為僅供送水
之用的水橋,往來景美溪兩岸則以擺渡行之。
後來蓋了"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瑠公橋(請看內文),這是水、人、車都可以通行的
http://tw.myblog.yahoo.com/jm-culture/article?mid=577&prev=581&next=575
由於瑠公橋的橋面離溪底太近,每當大雨來襲,河水暴漲,橫跨景美溪的瑠公橋成為洪水
無法及時宣洩的障礙,以致經常氾濫成災。因此,國民政府於民國五十二年另建新橋(現
今之景美舊橋)替代,並將瑠公橋予以拆除,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於是功成身退。目
前站在景美橋上,仍可在溪谷中清楚看見當時以鋼筋水泥建造的橋墩,另由景美橋旁景美
街與景文街交口往內朝溪流方向,也可發現瑠公橋與路面相接的橋面。
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目前正在使用的景美橋是第三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是1963
年建造,並非日治時期建造的瑠公橋(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
以當年的橋頭(現在的新店快樂旅社)橋尾(現在的景美街附近)來找
當年的"水橋"(用來運水,但當時沒修築給人通行的橋,所以人常在上面走,所以常壞
人沒有橋可走,只能搭渡船,用"擺渡"方式過溪,可想當年在此溪水量遠較現在更豐)
所以水橋的橋頭橋尾就是當年最早瑠公圳過景美溪的地方喔
<圳道第一次過溪的位置>
後來蓋了鋼筋水泥橋瑠公橋,橋頭(快樂旅社附近)橋尾(現在的景文街)的位置換了
跟最早的專給水過的水橋位置不同了喔,所以圳道因為過溪在這稍微換了位置
<圳道第二次過溪的位置>
但是又建新橋,就是現在的"景美舊橋",民國52年建築(即將拆除另建新橋)
<圳道沒乾淨的灌溉水可過橋,1930年代起圳道各處逐漸變成大排水溝
後來圳道因為衛生、開路等等原因大多被封掉>
好想再看到當年船隻能直航到景美的繁榮哦,有時走過現在的景美舊橋
(水橋與後來的鋼筋水泥橋,剛好分別在清朝、日據、民國時期修築
光是這段"橋的歷史"就經歷了百多年呢)
往水源的方向看,雖然一望就是濁濁的溪水(偶爾可以看到魚、鳥)
但是一百多年前,這裡可是好多船隻聚集的渡船頭呢 :)
對了,還有我疑惑很久了,為啥咪那條路會叫"車前路"(車在哪?實在不解)
這樣看來這條百公尺的迷你小路"車前路"兩端剛好連結當年重要車站
一個是萬新鐵路時期的大站之一"景美(景尾)火車站"與當時的公路霸王"公路局車站"
(前身為台汽,現在改為國光客運了)
※ 編輯: EllaElla 來自: 218.160.181.47 (10/21 11:23)
: 推 hellosaku:景文街的義興樓在日據時代就有了 09/24 01:33
: 推 hellosaku:景美街靠近木柵路那一段有很多老房子 09/24 01:43
: 推一下義興樓
: 這家真的是很久的老店
: 聽說以前景美只有這家餐廳
: 不過我沒吃過 不知道現在好不好吃
: 以前景美火車站在羅斯福路和車前路的交叉口
: 所以車前路對過來那附近最為熱鬧
: 所以房子改建的快
: 而景美街靠近木柵路那邊 位置比較不好
: 而還保有一點老街的感覺。
: 以前鎦公圳是沿著景文街到現在上海生煎包那個巷子
: 現在不知道是被拆掉還是被馬路蓋起來了?
: 有沒有人知道鎦公圳是從哪邊過景美溪?
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jm-culture/article?mid=12&prev=13&l=f&fid=40
景美火車站為萬新鐵路的大站,站址位於羅斯福路六段與車前路交口,是一個木造平房建
築,月台有兩列、並有六組鐵軌,火車站前方左右兩側皆為當時的儲煤場。火車站正前方
的車前路長約百公尺,堪稱台北市最短的道路,其路尾與景文街交口現今年青人眼鏡行現
址,為當時公路局的景美站,旁邊賣愛玉的攤販經營年代久遠,全程目睹車前路的演變。
愛玉攤販也是30年以上老店喔 ^^
http://tw.myblog.yahoo.com/jm-culture/article?mid=558&prev=577&next=9&l=f&fid=8
(背景圖就是舊景美地圖,可以看得到當年的萬新鐵路、瑠公圳位置圖)
最早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木枧
早在清乾隆五年(1740),郭錫瑠為灌溉台北市大安松山一帶農田,窮其一生精力及財
力建設瑠公圳,其圳路自新店截取青潭溪的水源至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時,如何將水源跨
過溪流是工程最艱難的部分之一。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開通青潭石硿隧道的完工初期,
是採取以木板組成ㄩ型狀為水道,再以47根木樁架設在溪床作為支柱,引水跨越霧裡薛溪
,稱此水橋為木枧,景美街附近因位處木枧的尾端,地名稱為「枧尾」,新店快樂旅社附
近稱為「枧頭」,當時因溪流之間並無橋樑,居民乃借道平底水橋往來兩岸,平底木枧經
常損壞,無法正常輸送灌溉水源。郭公於是以水缸將底部打通再將之重疊相接,埋在溪床
下以運送水源,但颱風期間洪水衝擊而嚴重損壞,郭公錫瑠因而抑鬱以終,於1765年辭世
。其子郭元芬繼承父志,1767年(乾隆32年)仍恢復以木枧來送水,但改以Ⅴ字型狀結構的
菜刀枧,以防行人通行,瑠公圳於是可以正常輸送水源。每當颱風大雨來襲,須有人隨時
維修損毀的木枧,因此在景美街頭設有枧寮,以放置維修木枧之材料。清道光年間,溪子
口之渡船口逐漸淤積,船隻乃改至木枧橋附近停泊,因而造就枧尾頂街(景美溪往內至豬
肉攤一帶)的繁榮。船隻停留之處,位於木枧橋下,於是稱為枧腳潭。上圖即為當時的木
枧,此橋為跨越景美溪的第一座橋,由今快樂旅社旁橫跨至對岸的景美街,但為僅供送水
之用的水橋,往來景美溪兩岸則以擺渡行之。
後來蓋了"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瑠公橋(請看內文),這是水、人、車都可以通行的
http://tw.myblog.yahoo.com/jm-culture/article?mid=577&prev=581&next=575
由於瑠公橋的橋面離溪底太近,每當大雨來襲,河水暴漲,橫跨景美溪的瑠公橋成為洪水
無法及時宣洩的障礙,以致經常氾濫成災。因此,國民政府於民國五十二年另建新橋(現
今之景美舊橋)替代,並將瑠公橋予以拆除,第二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於是功成身退。目
前站在景美橋上,仍可在溪谷中清楚看見當時以鋼筋水泥建造的橋墩,另由景美橋旁景美
街與景文街交口往內朝溪流方向,也可發現瑠公橋與路面相接的橋面。
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目前正在使用的景美橋是第三代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是1963
年建造,並非日治時期建造的瑠公橋(全台第一座鋼筋水泥橋)。
以當年的橋頭(現在的新店快樂旅社)橋尾(現在的景美街附近)來找
當年的"水橋"(用來運水,但當時沒修築給人通行的橋,所以人常在上面走,所以常壞
人沒有橋可走,只能搭渡船,用"擺渡"方式過溪,可想當年在此溪水量遠較現在更豐)
所以水橋的橋頭橋尾就是當年最早瑠公圳過景美溪的地方喔
<圳道第一次過溪的位置>
後來蓋了鋼筋水泥橋瑠公橋,橋頭(快樂旅社附近)橋尾(現在的景文街)的位置換了
跟最早的專給水過的水橋位置不同了喔,所以圳道因為過溪在這稍微換了位置
<圳道第二次過溪的位置>
但是又建新橋,就是現在的"景美舊橋",民國52年建築(即將拆除另建新橋)
<圳道沒乾淨的灌溉水可過橋,1930年代起圳道各處逐漸變成大排水溝
後來圳道因為衛生、開路等等原因大多被封掉>
好想再看到當年船隻能直航到景美的繁榮哦,有時走過現在的景美舊橋
(水橋與後來的鋼筋水泥橋,剛好分別在清朝、日據、民國時期修築
光是這段"橋的歷史"就經歷了百多年呢)
往水源的方向看,雖然一望就是濁濁的溪水(偶爾可以看到魚、鳥)
但是一百多年前,這裡可是好多船隻聚集的渡船頭呢 :)
推 zdjyepcst:那家愛玉賣很久了 但是不知道有這麼老 10/21 10:53
對了,還有我疑惑很久了,為啥咪那條路會叫"車前路"(車在哪?實在不解)
這樣看來這條百公尺的迷你小路"車前路"兩端剛好連結當年重要車站
一個是萬新鐵路時期的大站之一"景美(景尾)火車站"與當時的公路霸王"公路局車站"
(前身為台汽,現在改為國光客運了)
※ 編輯: EllaElla 來自: 218.160.181.47 (10/21 11:23)
推 pilis:太專業了XD/ 10/21 11:30
推 bobowo:那家愛玉應該是有30年的歷史了,味道還是跟以前一樣,神奇啊 10/21 12:09
推 beney:太專業~ 太黯然~ 太銷魂了~ 10/21 12:15
→ lida66:愛玉超讚!我從小喝到大~:D 10/21 16:29
Tags:
餐廳
All Comments
By Ida
at 2008-10-25T18:41
at 2008-10-25T18:41
By Daph Bay
at 2008-10-30T02:43
at 2008-10-30T02:43
By Edith
at 2008-11-03T10:45
at 2008-11-03T10:45
By Vanessa
at 2008-11-07T18:47
at 2008-11-07T18:47
By Odelette
at 2008-11-12T02:49
at 2008-11-12T02:49
Related Posts
[抱怨] 永和 鍋大爺蒙古火鍋
By James
at 2008-10-19T23:47
at 2008-10-19T23:47
台北東區-月島文字燒(葷及方便素)
By Connor
at 2008-10-19T22:27
at 2008-10-19T22:27
有關石碇堡前面的那家景觀餐廳
By Edward Lewis
at 2008-10-19T09:27
at 2008-10-19T09:27
小巨蛋附近以及饒合夜市好吃的
By Elvira
at 2008-10-18T20:02
at 2008-10-18T20:02
南勢角 巴洛克風西餐廳 E31
By James
at 2008-10-17T21:16
at 2008-10-17T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