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佳饌小籠湯包-口感全變了 - 高雄
By Robert
at 2020-08-02T13:15
at 2020-08-02T13:15
Table of Contents
看文章跟推文,
似乎許多人對機器包跟手工包有些疑問,
本身從事過寒軒,漢來翠園,國賓,
做的是港點,
無論燒賣、小籠包、包子、叉燒包、叉燒酥、各式水油酥皮產物、各式水晶皮、粉菓皮產
物。
一律都是純手工製作,
多年的飯店實務,機緣巧合下認識了,
近年來高雄相當知名的平價連鎖港點餐廳的師父,
也因此有幸來到此餐廳的中央廚房幫工。
說來也慚愧,這途做了許多年,
才真正在這裡大開眼界,真是所謂的貧窮限制人的想像。
好我們切入主題。
手工跟機械化差在哪?
我們以蝦餃為例子,
傳統蝦餃的水晶皮,以澄粉、太白粉,
以滾水燙麵,再加入冷水及生太白粉,
以個人經驗判斷,
把水晶皮麵團調和成你要的硬度、軟度、濕度,
並且要將麵團保溫,避免過快冷卻。
再以油刀在案版拍皮,厚薄完全以師父手工為主,
許多師父及店家也有不同要求,
有的地方要中心厚,有的要半邊厚半邊薄,有的要整張薄,有的要太白粉少一點,會比較
沒彈性,有的要太白粉燙麵時多一點,比較Q,相對的師父拍皮會拍到懶覺臉,
而光是拍水晶皮這一技術,小弟當時每天空班不停的練習,也練了個大半年....
若每位師父技術手法都夠熟練,
一位拍皮,三位包,一小時至少可以包240~300粒蝦餃。
好,那機器呢?
我親眼看到的是,照著非常死版的斤兩跟製作流程,
一位分割放麵團,一位秤重放餡,一位在末端收成品,三個人操作機台,
每小時至少4000粒蝦餃,
而且的確每一個的外型成品都非常一致呢。
然而,要能夠燙麵、打皮、完整包蝦餃100顆不破超過5顆的人員,至少也是5年以上的師
父,
領薪下限在這一途至少也有36000~38000。
更不用說蝦餃幾乎都是師父級的人在包,學徒幾乎沒能勝任的。
而操作機器,你只要能從0數到10就可以勝任,
這之間人事成本差異可想而知。
再來呢,機器的蝦餃皺摺,
是用"壓紋"壓出來的,
而要能穩定讓機器這樣生產出來,
這個麵團皮要夠硬,
才能夠經得起機器壓,
機器壓出來的蝦餃要先蒸熟,再擦油,然後用托盤平放,冷凍後隔天再用袋子包裝送到各
分店。
據本人自己的經驗,雖然我沒有他們的斤兩,
但我看那個麵團的程度,想必蒸熟熱的當下吃就已經偏乾水分低,更不用說冷掉應該像在
咬塑膠。
本人在有幸來到這個央廚幫工以前,
著實帶著期望的心,
想一探他們生意為何如此之好的秘訣,
在此之後,我還特地找時間來用餐,
我的結論是,台灣人真的是只要夠便宜,什麼也都能接受....XD。
其他全部要講,這篇文章會太長,
不過我講的很詳細,想必套用在其他東西,
應該我也不需要再敘述大家也能聯想了~
好,
我想表達的重點就是,
手工跟機器絕對有差,
而且差異也絕對不小,
只是就本人自己的觀察,
不在乎這差異的人也非常之多,
吃,又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情,
而在台灣,
髒東西吃習慣的各位,
真要你吃其實不髒的東西,
你反而會不習慣,反而會認為這是妖魔鬼怪....
也許餡還是好吃還是厚工,用料也還是實在
為了節省"手工包製"這一塊的人事費用才有了機械化,但100分的東西硬是扣了30 40分,
味道沒問題,口感大改,
要說他變得不好吃,誰也都沒辦法去否認,
而若你吃不出來這之間的差異,
認為這個東西的"味道"一如往常,
認為還是一樣的好吃,誰也都沒辦法去否認~
--
似乎許多人對機器包跟手工包有些疑問,
本身從事過寒軒,漢來翠園,國賓,
做的是港點,
無論燒賣、小籠包、包子、叉燒包、叉燒酥、各式水油酥皮產物、各式水晶皮、粉菓皮產
物。
一律都是純手工製作,
多年的飯店實務,機緣巧合下認識了,
近年來高雄相當知名的平價連鎖港點餐廳的師父,
也因此有幸來到此餐廳的中央廚房幫工。
說來也慚愧,這途做了許多年,
才真正在這裡大開眼界,真是所謂的貧窮限制人的想像。
好我們切入主題。
手工跟機械化差在哪?
我們以蝦餃為例子,
傳統蝦餃的水晶皮,以澄粉、太白粉,
以滾水燙麵,再加入冷水及生太白粉,
以個人經驗判斷,
把水晶皮麵團調和成你要的硬度、軟度、濕度,
並且要將麵團保溫,避免過快冷卻。
再以油刀在案版拍皮,厚薄完全以師父手工為主,
許多師父及店家也有不同要求,
有的地方要中心厚,有的要半邊厚半邊薄,有的要整張薄,有的要太白粉少一點,會比較
沒彈性,有的要太白粉燙麵時多一點,比較Q,相對的師父拍皮會拍到懶覺臉,
而光是拍水晶皮這一技術,小弟當時每天空班不停的練習,也練了個大半年....
若每位師父技術手法都夠熟練,
一位拍皮,三位包,一小時至少可以包240~300粒蝦餃。
好,那機器呢?
我親眼看到的是,照著非常死版的斤兩跟製作流程,
一位分割放麵團,一位秤重放餡,一位在末端收成品,三個人操作機台,
每小時至少4000粒蝦餃,
而且的確每一個的外型成品都非常一致呢。
然而,要能夠燙麵、打皮、完整包蝦餃100顆不破超過5顆的人員,至少也是5年以上的師
父,
領薪下限在這一途至少也有36000~38000。
更不用說蝦餃幾乎都是師父級的人在包,學徒幾乎沒能勝任的。
而操作機器,你只要能從0數到10就可以勝任,
這之間人事成本差異可想而知。
再來呢,機器的蝦餃皺摺,
是用"壓紋"壓出來的,
而要能穩定讓機器這樣生產出來,
這個麵團皮要夠硬,
才能夠經得起機器壓,
機器壓出來的蝦餃要先蒸熟,再擦油,然後用托盤平放,冷凍後隔天再用袋子包裝送到各
分店。
據本人自己的經驗,雖然我沒有他們的斤兩,
但我看那個麵團的程度,想必蒸熟熱的當下吃就已經偏乾水分低,更不用說冷掉應該像在
咬塑膠。
本人在有幸來到這個央廚幫工以前,
著實帶著期望的心,
想一探他們生意為何如此之好的秘訣,
在此之後,我還特地找時間來用餐,
我的結論是,台灣人真的是只要夠便宜,什麼也都能接受....XD。
其他全部要講,這篇文章會太長,
不過我講的很詳細,想必套用在其他東西,
應該我也不需要再敘述大家也能聯想了~
好,
我想表達的重點就是,
手工跟機器絕對有差,
而且差異也絕對不小,
只是就本人自己的觀察,
不在乎這差異的人也非常之多,
吃,又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情,
而在台灣,
髒東西吃習慣的各位,
真要你吃其實不髒的東西,
你反而會不習慣,反而會認為這是妖魔鬼怪....
也許餡還是好吃還是厚工,用料也還是實在
為了節省"手工包製"這一塊的人事費用才有了機械化,但100分的東西硬是扣了30 40分,
味道沒問題,口感大改,
要說他變得不好吃,誰也都沒辦法去否認,
而若你吃不出來這之間的差異,
認為這個東西的"味道"一如往常,
認為還是一樣的好吃,誰也都沒辦法去否認~
--
All Comments
By Gilbert
at 2020-08-04T22:51
at 2020-08-04T22:51
By Sarah
at 2020-08-07T08:28
at 2020-08-07T08:28
By Kristin
at 2020-08-09T18:05
at 2020-08-09T18:05
By Damian
at 2020-08-12T03:42
at 2020-08-12T03:42
By Doris
at 2020-08-14T13:19
at 2020-08-14T13:19
By Ida
at 2020-08-16T22:56
at 2020-08-16T22:56
By Hazel
at 2020-08-19T08:33
at 2020-08-19T08:33
By Linda
at 2020-08-21T18:10
at 2020-08-21T18:10
By William
at 2020-08-24T03:47
at 2020-08-24T03:47
By Olive
at 2020-08-26T13:24
at 2020-08-26T13:24
By Sandy
at 2020-08-28T23:01
at 2020-08-28T23:01
By Kristin
at 2020-08-31T08:38
at 2020-08-31T08:38
By Suhail Hany
at 2020-09-02T18:15
at 2020-09-02T18:15
By Olive
at 2020-09-05T03:52
at 2020-09-05T03:52
By Kristin
at 2020-09-07T13:29
at 2020-09-07T13:29
By Caroline
at 2020-09-09T23:05
at 2020-09-09T23:05
By Agatha
at 2020-09-12T08:42
at 2020-09-12T08:42
By Olive
at 2020-09-14T18:19
at 2020-09-14T18:19
By Hamiltion
at 2020-09-17T03:56
at 2020-09-17T03:56
By Regina
at 2020-09-19T13:33
at 2020-09-19T13:33
By Olga
at 2020-09-21T23:10
at 2020-09-21T23:10
By Callum
at 2020-09-24T08:47
at 2020-09-24T08:47
By Erin
at 2020-09-26T18:24
at 2020-09-26T18:24
By Delia
at 2020-09-29T04:01
at 2020-09-29T04:01
By Bethany
at 2020-10-01T13:38
at 2020-10-01T13:38
By Olive
at 2020-10-03T23:15
at 2020-10-03T23:15
By Gilbert
at 2020-10-06T08:52
at 2020-10-06T08:52
By Dorothy
at 2020-10-08T18:29
at 2020-10-08T18:29
By Gilbert
at 2020-10-11T04:06
at 2020-10-11T04:06
By Una
at 2020-10-13T13:43
at 2020-10-13T13:43
By Leila
at 2020-10-15T23:19
at 2020-10-15T23:19
By Blanche
at 2020-10-18T08:56
at 2020-10-18T08:56
By Audriana
at 2020-10-20T18:33
at 2020-10-20T18:33
By Damian
at 2020-10-23T04:10
at 2020-10-23T04:10
By Ivy
at 2020-10-25T13:47
at 2020-10-25T13:47
By Damian
at 2020-10-27T23:24
at 2020-10-27T23:24
By Queena
at 2020-10-30T09:01
at 2020-10-30T09:01
By Rachel
at 2020-11-01T18:38
at 2020-11-01T18:38
Related Posts
3D彩繪牆 大廚級熱炒 大饕客麵飯館
By Lily
at 2020-08-02T12:15
at 2020-08-02T12:15
火之藝術桌邊料理 蘭亭燒肉 和牛極緻料理
By Suhail Hany
at 2020-08-02T12:06
at 2020-08-02T12:06
火之藝術桌邊料理 蘭亭燒肉 和牛極緻料理
By Franklin
at 2020-08-02T12:02
at 2020-08-02T12:02
小七集點利曼傳奇模型車
By Ula
at 2020-08-02T12:01
at 2020-08-02T12:01
0802天氣提醒
By Oliver
at 2020-08-02T11:56
at 2020-08-02T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