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光距離與度數的關係 - 眼鏡
By Dora
at 2011-05-24T19:47
at 2011-05-24T19:4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kramnik (marmotte )》之銘言:
: 實際上6m和3m的誤差會比您想像中的小..
: 驗證方式很簡單..對檢測者進行散瞳然後進行binocular cross cylinder test..
: 您會發現實際上誤差就如下表一般..
: ==========================================================================
: 雙眼視力誤差表[以無限遠處雙眼mpmva為基準]
: 檢測距離 傳統值 20歲 25歲 30歲 35歲 40歲 45歲 50歲
: 6m +17度 +7度 +8度 +10度 +11度 +13度 +14度 +16度
: 3m +33度 +13度 +16度 +19度 +22度 +25度 +28度 +31度
: 2m +50度 +20度 +25度 +29度 +34度 +38度 +43度 +47度
: 1m +100度 +40度 +49度 +58度 +67度 +76度 +85度 +94度
: 0.75m +133度 +53度 +65度 +77度 +89度 +101度 +113度 +125度
: 0.67m +150度 +60度 +74度 +87度 +101度 +114度 +128度 +141度
: 0.5m +200度 +80度 +98度 +116度 +134度 +152度 +170度 +188度
: 0.4m +250度 +100度 +123度 +145度 +168度 +190度 +213度 +235度
: 0.33m +300度 +120度 +147度 +174度 +201度 +228度 +255度 +282度
: 設原發調節力為F,始發內聚力為C,AC/A為A,CA/C為B,模糊度為s
: Ftotal:F/(1-A*B) + C*B/(1-AB) = (1/工作距離) + s – 降度量
: Ctotal:F*A/(1-A*B) + C/(1-A*B) = 100*PD/工作距離+原始開散量
: ≒ 6*(1/工作距離)+原始開散量
: 解上述聯立方程式可得
: F= [(1/工作距離) + s – 降度量] – B*[6*(1/工作距離)+原始開散量]
: 最大降度量成立時須滿足,F = 0 且 s = 0
: F= [(1/工作距離) – 降度量(max)] – B*[6*(1/工作距離)+原始開散量] = 0
: 降度量(max) = [(1/工作距離) ]–B*[6*(1/工作距離)+原始開散量]
: 降度量(max,雙眼mpmva) = [(1/工作距離) ]–B*[6*(1/工作距離)]
以您所提供的這個表而言,實際上在台灣目前的環境,誤差還是會比您提的大得多。
我先替大家簡單解釋一下這個表
1.以20歲,2m驗光距離做例子,傳統值的誤差是50度
舉例來說,近視100度的人,正常情況下單眼在2m驗光距離
以最低調節的度數會驗出近視50度,與100度相比,這稱為誤差50度。
2.但雙眼情況下,PD60mm,對2m目標會產生3個稜鏡的必要聚合量,假設CA/C為0.1
因聚合調節關係,會額外產生3x0.1=0.3D,也就是30度的必要調節量。
結果是在雙眼情況下,以最低調節量,50+30會驗出80度
與100度相比,這稱為誤差20度。
------------------------------------------------------------
但
1.普遍眼鏡業或眼科驗光方式,並未考慮到雙眼視狀況
觀念仍停留在兩眼個別驗光矯正的結果。
2.調節時會引起縮瞳,加大焦深,驗光流程不熟悉者,誤差會更大。
-------------------------------------------------------------
結論是度數誤差仍停留在偏向傳統值者居多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在相同設備與驗光技術的條件下
請選擇驗光距離足夠(5m以上)的場所。
--
http://jim0423.blogspot.com/
--
: 實際上6m和3m的誤差會比您想像中的小..
: 驗證方式很簡單..對檢測者進行散瞳然後進行binocular cross cylinder test..
: 您會發現實際上誤差就如下表一般..
: ==========================================================================
: 雙眼視力誤差表[以無限遠處雙眼mpmva為基準]
: 檢測距離 傳統值 20歲 25歲 30歲 35歲 40歲 45歲 50歲
: 6m +17度 +7度 +8度 +10度 +11度 +13度 +14度 +16度
: 3m +33度 +13度 +16度 +19度 +22度 +25度 +28度 +31度
: 2m +50度 +20度 +25度 +29度 +34度 +38度 +43度 +47度
: 1m +100度 +40度 +49度 +58度 +67度 +76度 +85度 +94度
: 0.75m +133度 +53度 +65度 +77度 +89度 +101度 +113度 +125度
: 0.67m +150度 +60度 +74度 +87度 +101度 +114度 +128度 +141度
: 0.5m +200度 +80度 +98度 +116度 +134度 +152度 +170度 +188度
: 0.4m +250度 +100度 +123度 +145度 +168度 +190度 +213度 +235度
: 0.33m +300度 +120度 +147度 +174度 +201度 +228度 +255度 +282度
: 設原發調節力為F,始發內聚力為C,AC/A為A,CA/C為B,模糊度為s
: Ftotal:F/(1-A*B) + C*B/(1-AB) = (1/工作距離) + s – 降度量
: Ctotal:F*A/(1-A*B) + C/(1-A*B) = 100*PD/工作距離+原始開散量
: ≒ 6*(1/工作距離)+原始開散量
: 解上述聯立方程式可得
: F= [(1/工作距離) + s – 降度量] – B*[6*(1/工作距離)+原始開散量]
: 最大降度量成立時須滿足,F = 0 且 s = 0
: F= [(1/工作距離) – 降度量(max)] – B*[6*(1/工作距離)+原始開散量] = 0
: 降度量(max) = [(1/工作距離) ]–B*[6*(1/工作距離)+原始開散量]
: 降度量(max,雙眼mpmva) = [(1/工作距離) ]–B*[6*(1/工作距離)]
以您所提供的這個表而言,實際上在台灣目前的環境,誤差還是會比您提的大得多。
我先替大家簡單解釋一下這個表
1.以20歲,2m驗光距離做例子,傳統值的誤差是50度
舉例來說,近視100度的人,正常情況下單眼在2m驗光距離
以最低調節的度數會驗出近視50度,與100度相比,這稱為誤差50度。
2.但雙眼情況下,PD60mm,對2m目標會產生3個稜鏡的必要聚合量,假設CA/C為0.1
因聚合調節關係,會額外產生3x0.1=0.3D,也就是30度的必要調節量。
結果是在雙眼情況下,以最低調節量,50+30會驗出80度
與100度相比,這稱為誤差20度。
------------------------------------------------------------
但
1.普遍眼鏡業或眼科驗光方式,並未考慮到雙眼視狀況
觀念仍停留在兩眼個別驗光矯正的結果。
2.調節時會引起縮瞳,加大焦深,驗光流程不熟悉者,誤差會更大。
-------------------------------------------------------------
結論是度數誤差仍停留在偏向傳統值者居多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在相同設備與驗光技術的條件下
請選擇驗光距離足夠(5m以上)的場所。
--
http://jim0423.blogspot.com/
--
Tags:
眼鏡
All Comments
By Jacky
at 2011-05-26T08:12
at 2011-05-26T08:12
By Madame
at 2011-05-26T23:57
at 2011-05-26T23:57
Related Posts
請問配鏡正常的時間
By William
at 2011-05-24T13:28
at 2011-05-24T13:28
有補助弱勢學童配眼鏡的店家嗎?
By Andrew
at 2011-05-24T12:00
at 2011-05-24T12:00
Daddy Yankee影片中的太陽眼鏡
By Mason
at 2011-05-24T11:28
at 2011-05-24T11:28
請問台中
By Erin
at 2011-05-24T10:19
at 2011-05-24T10:19
關於視差患者的配置
By Eartha
at 2011-05-24T02:03
at 2011-05-24T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