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社‧風中飄落的台灣山櫻 - 南投
By Aaliyah
at 2013-06-25T11:06
at 2013-06-25T11:06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網誌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149666984
發現台灣/霧社‧風中飄落的台灣山櫻
山櫻,又名緋寒櫻,是台灣的代表性櫻花品種,全島海拔 500~
1500公尺的山地闊葉林中皆有分布,許多山區名勝也有栽培。每年冬
末春初,便可在台灣中北部看見朵朵盛開的山櫻花。櫻花因為開花期
短,從含苞盛開然後凋謝不過短短數日,嬌媚鮮豔的桃紅色花瓣漫山
燦爛,卻又稍縱即逝、飄落風中,沒有一絲一毫的留戀,這短暫的美
麗中帶有淒涼的悲壯,不禁令人感懷。櫻花被日本人視為國花,是日
本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徵,當日本人占領台灣島時,一定也曾經被滿山
遍野的台灣山櫻所感動。
【台灣山櫻花】
甲午戰爭後,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台灣成為日本
的殖民地,全島人心惶惶,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害怕落於殖民的悲
慘下場,抗日人士成立「台灣民主國」。西元1895年六月,日軍進入
台北城,開始鎮壓掃蕩全台灣島的反抗勢力,以台灣民主國為號召的
抗日行動,由於武器不足、缺乏戰略與戰術,又受限於地域觀念、組
織鬆散,全島始終未能形成連線陣營,只有各地孤軍起義,反抗勢力
很快就被日軍消滅。同年十月,日軍攻破台南城,宣告完全占領台灣
。
西元1905年日俄大戰後,雖然戰勝俄國,日本卻元氣大傷,為了
彌補經濟蕭條,日本開始加緊在台灣殖產,全面併吞與壟斷台灣的製
糖、製鹽、礦業等產業,剝削台灣農民與勞工,又以高壓「理蕃」政
策鎮壓台灣原住民最為蠻橫。日本殖民政府延續清代留下的觀感,視
原住民為難治之民,除了埋設地雷、裝置電流鐵絲網限制原住民的活
動範圍與獵場,又設特殊法令嚴加規範原住民的習俗與生活,以強制
手段要求原住民徹底改變生活方式,並強逼原住民對日本認同,埋下
了霧社事件的伏筆。
現今的霧社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是一座占據山頭的小山城,台1
4線公路穿過其中,附近有碧湖,乃埔里前往清境農場的必經之地。
當地常會起霧,霧社因而得名,春天從埔里進入霧社,常見盛開的山
櫻花,非常漂亮,又有「櫻都」之稱,然而這塊桃紅花瓣飄落的美麗
山頭卻曾經灑滿了鮮血,不勝唏噓。
【霧社事件當時的霧社全景】
日本治台以降,原住民與日本殖民政府武裝衝突不斷,直到西元
1930年十月終於爆發「霧社事件」慘劇,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
.魯道率領德克達雅群各部落攻入霧社公學校及霧社街道,不分性別
與年齡,無差別殺害了上百名日本官員、家長和學童。霧社事件震撼
了台灣全島與日本當局,是日治時代台灣人最後一次的激烈武裝抗日
行動。
【莫那.魯道(中)】
探究事件發生的背景與原因,雖然日本殖民政府不合理的理蕃政
策激發民怨,但原住民殘殺手無寸鐵、無辜的日本平民卻也不對,而
之後日軍報復性肅清反抗勢力,亦造成更多無辜的原住民傷亡,霧社
事件可說是充滿無奈與矛盾的時代悲劇。
【西元1931年,由日本人所繪製的霧社事件地域略圖(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資料庫)】
日本治理台灣初期,恩威並施,除了反抗軍外,對一般人民採取
安撫手段,不干涉台灣人民原有的風俗習慣並展開各項社會基礎建設
,提升識字教育、建台北醫學校(台大醫院前身)、實行土地改革、
加強治安管理、維持環境清潔,為日後治理立下根基,但這些現代化
建設仍是以殖民控管為目的。直到日本治台中後期,飽受戰爭壓力(
日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殖民政府開始實施「理蕃」、「
皇民化」等政策,強迫約束台灣人的生活習慣與風俗文化,結果殖民
者的高壓統治再次驗證了不得民心的歷史定律。
西元2011年上映的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描述了霧社事件的
始末,導演把鏡頭帶到電影開頭,那是霧社事件次年的春天,平定動
亂的日本軍官面對滿山的美麗櫻花,只輕輕說:「為什麼我會在遙遠
的台灣山區,看到了日本帝國已經失落百年的武士精神?是不是這裡
的櫻花太紅了?」上吊或揮刀自盡的賽德克戰士所表現出來的節操,
不就是日本軍人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嗎?拋開歷史的定論與包袱,在
動盪不安的時代,台灣原住民為了保家衛土與民族自尊而奮戰,他們
就像風中飄落的台灣山櫻,燦爛而壯烈。
【霧社事件紀念公園,霧社原住民抗日群像】
--
發現台灣/霧社‧風中飄落的台灣山櫻
山櫻,又名緋寒櫻,是台灣的代表性櫻花品種,全島海拔 500~
1500公尺的山地闊葉林中皆有分布,許多山區名勝也有栽培。每年冬
末春初,便可在台灣中北部看見朵朵盛開的山櫻花。櫻花因為開花期
短,從含苞盛開然後凋謝不過短短數日,嬌媚鮮豔的桃紅色花瓣漫山
燦爛,卻又稍縱即逝、飄落風中,沒有一絲一毫的留戀,這短暫的美
麗中帶有淒涼的悲壯,不禁令人感懷。櫻花被日本人視為國花,是日
本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徵,當日本人占領台灣島時,一定也曾經被滿山
遍野的台灣山櫻所感動。
【台灣山櫻花】
甲午戰爭後,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台灣成為日本
的殖民地,全島人心惶惶,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害怕落於殖民的悲
慘下場,抗日人士成立「台灣民主國」。西元1895年六月,日軍進入
台北城,開始鎮壓掃蕩全台灣島的反抗勢力,以台灣民主國為號召的
抗日行動,由於武器不足、缺乏戰略與戰術,又受限於地域觀念、組
織鬆散,全島始終未能形成連線陣營,只有各地孤軍起義,反抗勢力
很快就被日軍消滅。同年十月,日軍攻破台南城,宣告完全占領台灣
。
西元1905年日俄大戰後,雖然戰勝俄國,日本卻元氣大傷,為了
彌補經濟蕭條,日本開始加緊在台灣殖產,全面併吞與壟斷台灣的製
糖、製鹽、礦業等產業,剝削台灣農民與勞工,又以高壓「理蕃」政
策鎮壓台灣原住民最為蠻橫。日本殖民政府延續清代留下的觀感,視
原住民為難治之民,除了埋設地雷、裝置電流鐵絲網限制原住民的活
動範圍與獵場,又設特殊法令嚴加規範原住民的習俗與生活,以強制
手段要求原住民徹底改變生活方式,並強逼原住民對日本認同,埋下
了霧社事件的伏筆。
現今的霧社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是一座占據山頭的小山城,台1
4線公路穿過其中,附近有碧湖,乃埔里前往清境農場的必經之地。
當地常會起霧,霧社因而得名,春天從埔里進入霧社,常見盛開的山
櫻花,非常漂亮,又有「櫻都」之稱,然而這塊桃紅花瓣飄落的美麗
山頭卻曾經灑滿了鮮血,不勝唏噓。
【霧社事件當時的霧社全景】
日本治台以降,原住民與日本殖民政府武裝衝突不斷,直到西元
1930年十月終於爆發「霧社事件」慘劇,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
.魯道率領德克達雅群各部落攻入霧社公學校及霧社街道,不分性別
與年齡,無差別殺害了上百名日本官員、家長和學童。霧社事件震撼
了台灣全島與日本當局,是日治時代台灣人最後一次的激烈武裝抗日
行動。
【莫那.魯道(中)】
探究事件發生的背景與原因,雖然日本殖民政府不合理的理蕃政
策激發民怨,但原住民殘殺手無寸鐵、無辜的日本平民卻也不對,而
之後日軍報復性肅清反抗勢力,亦造成更多無辜的原住民傷亡,霧社
事件可說是充滿無奈與矛盾的時代悲劇。
【西元1931年,由日本人所繪製的霧社事件地域略圖(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資料庫)】
日本治理台灣初期,恩威並施,除了反抗軍外,對一般人民採取
安撫手段,不干涉台灣人民原有的風俗習慣並展開各項社會基礎建設
,提升識字教育、建台北醫學校(台大醫院前身)、實行土地改革、
加強治安管理、維持環境清潔,為日後治理立下根基,但這些現代化
建設仍是以殖民控管為目的。直到日本治台中後期,飽受戰爭壓力(
日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殖民政府開始實施「理蕃」、「
皇民化」等政策,強迫約束台灣人的生活習慣與風俗文化,結果殖民
者的高壓統治再次驗證了不得民心的歷史定律。
西元2011年上映的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描述了霧社事件的
始末,導演把鏡頭帶到電影開頭,那是霧社事件次年的春天,平定動
亂的日本軍官面對滿山的美麗櫻花,只輕輕說:「為什麼我會在遙遠
的台灣山區,看到了日本帝國已經失落百年的武士精神?是不是這裡
的櫻花太紅了?」上吊或揮刀自盡的賽德克戰士所表現出來的節操,
不就是日本軍人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嗎?拋開歷史的定論與包袱,在
動盪不安的時代,台灣原住民為了保家衛土與民族自尊而奮戰,他們
就像風中飄落的台灣山櫻,燦爛而壯烈。
【霧社事件紀念公園,霧社原住民抗日群像】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淡水‧邁向台灣新紀元
By Charlie
at 2013-06-25T11:00
at 2013-06-25T11:00
請推薦中壢不錯的動物醫院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3-06-25T10:41
at 2013-06-25T10:41
現在文湖線往動物園方向
By Bethany
at 2013-06-25T07:55
at 2013-06-25T07:55
軍輝橋旁河濱公園有蛇出沒!
By Sandy
at 2013-06-24T23:25
at 2013-06-24T23:25
求生病快好的廟
By Puput
at 2013-06-24T23:19
at 2013-06-24T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