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應廟 景美市場裡的三級古蹟 - 台北文山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0-07-22T17:53

Table of Contents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4662

臺北畫刊 2010-07-22 第510期
集應廟 景美市場裡的三級古蹟
文/宋祖慈 攝影/王能佑


景美集應廟是文山區唯一的一座古蹟寺廟,周邊被景美夜市的攤商圍繞。許多當地人買小
吃路過廟口,都會習慣性地停下腳步合掌敬拜。

景美集應廟是文山區唯一的一座古蹟寺廟。

從臺北市廟宇古蹟的分布來看,景美集應廟已經是最南的一座,它記錄了清代臺北盆地南
緣山區的開拓史。早期漢人沿著臺北的母河──淡水河流域建立聚落,並多以守護神奉祀
處為中心,閩、粵移民崇拜的媽祖廟、開漳聖王廟、清水祖師廟、保生大帝廟等便是隨著
信徒的腳步,最早於清朝在各地建廟,護佑眾生。而自艋舺東邊起一直到古亭、大安、景
美、木柵乃至臺北縣的深坑、石碇等地,都為福建泉州安溪人所開墾的。保儀尊王的信仰
,也因此被帶到景美。

景美的古早地名曾叫做境尾(又稱槻尾),這個地名的由來便說明清乾隆時期安溪的移民
在此地開墾,以此為盡頭;槻尾則是指瑠公圳的水路經過。地名改成景尾、景美,則是更
後來的事了。

保儀尊王是景美拓墾戶高、張、林三姓移民信奉的守護神,咸豐10年高姓家族發起建廟於
竹圍內(即今景美國小南側),同治6年遷移到現址重建,占地面積3,594平方公尺。集應
廟坐東朝西,背倚景美山、前臨景美溪(早年還是新店溪渡口),風水形勢極佳,前殿柱
聯便說:「景山展畫屏脈鍾寶剎千人拜,溪水環玉帶波映華堂萬點光。」只是廟宇早被周
邊大樓圍繞,山水地勢不復清晰可見,連廟前配置的戲臺一不留意就可能忽略了。

清代中型廟宇的代表
集應廟的建築結構為兩殿兩廊兩護龍,面寬總寬七開間、殿宇三開間的「七包三」形式,
是清同治年間臺灣最常見的寺廟配置。前殿的大紅色木柵欄也是清代傳統做法,許多廟宇
重修後,柵欄就消失了,集應廟仍然保留古貌。前殿中央屋脊是高聳華麗的西施脊,也是
很顯眼的特色。

前殿中門一對石獅雕刻精細,正面牆堵亦全以石材構成,左右兩邊的身堵與裙堵雕鑿手法
不同,很可能是由兩班匠師分別製作。前殿側邊對看堵有一幅刻著人物持旗、球的深浮雕
石刻,暗喻著「祈求」。

集應廟經過重修,石刻牆堵上刻有「大正甲子年仲秋修建」,顯示前殿曾於民國13年修葺
;檐廊彩繪上題「庚子孟秋之月」,則是民國49年庚子修建時重繪。部分建材在重修時已
改為現代材料,但左護龍的石柱上尚留有「咸豐十年荔月吉旦」的落款,清代與日治大正
時期的原物多有保留,是臺北現存清代中型廟宇的代表之一。

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
景美集應廟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它兼具原鄉守護信仰及單姓宗祠的雙重功能。河南光州一
帶的高、張、林三姓自唐朝末年便奉保儀尊王為守護神,三氏遷往福建安溪時便將香火南
遷奉祀,後來又再次隨著後裔移民來到臺灣。景美集應廟由高氏修建(並一直由高氏家族
管理、主持祭禮),當時三姓分別奉祀,高氏分到保儀尊王神像、張姓分到香爐供奉在木
柵集應廟,萬隆集應廟則是分到了張巡的妾林夫人像 。三姓分家之後,集應廟的香火信
仰更為開枝散葉,景美集應廟因而又稱為高氏集應廟,以示區別。

其實三姓集應廟複雜的由來還不只是信奉者家族,連主神保儀尊王都有兩種說法:唐朝安
史之亂時死守睢陽的忠臣張巡、許遠殉國之後,被民間信仰奉為神明,宋朝時封許遠為保
儀尊王、張巡為保儀大夫,但這個尊稱的另一種說法則是剛好對調過來。

仔細研究,這個複雜問題還蠻有趣的──是王比較大?還是大夫比較大?兩者聽起來好像
有官階之分,然而歷史上總把張巡、許遠相提並論,其實他們二位死前的官階,張巡只是
縣令、許遠則是太守,兩人在被圍城之時官階較大的許遠發現張巡比自己更具謀略,於是
把指揮權禮讓給了張巡,因此若以戰功來論,張巡為主功。正是「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
不二二忠臣」,兩位將軍是無須論斷高下的。景美地區多奉張巡為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
大夫。

積極管理,活化古蹟功能
集應廟所在的景美街,前身便是景美老街,在清道光年間就形成市集,屬於清代典型街廟
配置,可惜老街並沒有留下太多具體痕跡,唯獨景美老居民還會用「頂街」、「下街」這
樣的古早叫法。

雖然身處空間侷促的市場之中,景美集應廟仍希望能永續扎根並積極推廣古蹟文化,管委
會在建築修復完成之後與中國科技大學合作,藉助學術界力量加強日常管理、解說導覽、
防災及社區參與等軟體內容。

中國科技大學閻亞寧教授指出,集應廟是文山區唯一古蹟,與學校又有一層親切的地緣關
係,雙方都希望藉此找出維護古蹟的適切方式。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非常支持集應廟管理維
護計畫,並計畫給予經費補助,因為它落實了古蹟保存,不只是建築修復,還更進一步積
極活化,與景美老街的歷史氛圍結合、重新發揮社區功能。

集應廟周邊白天是市場,傍晚便是熱鬧的夜市,許多排隊小吃如水煎包、蚵仔麵線、豆花
等老店,深受在地居民的喜愛。廟後方的景美山仙跡岩雖只是市區小郊山(海拔144公尺
),卻是俯瞰市景的好位置,新店、中永和、公館及淡水河可以盡收眼底。因為山頂處有
塊大石,相傳仙人呂洞賓在上面留下了足跡,所以大家都叫它仙跡岩。

您可以規劃一趟半日遊,先到仙跡岩步道走走,再到集應廟參觀,接著便能胃口大開地享
用夜市小吃;別擔心外地人找不到招牌店家,那長長的排隊隊伍非常好認。

▲景美集應廟小檔案
地址:景美街37號
電話:2934-8446
古蹟級別:三級古蹟
類別:祠廟
創建年代:清咸豐10年(西元1860年)建造;清同治6年(西元1867年)遷建現址


--

All Comments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0-07-26T13:09
以前旁邊有賣蛇的,都會出來表演殺蛇~~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0-07-30T08:25
對!!以前門口都有蛇攤!!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0-08-03T03:40
廟的對面其實有一個戲台~還蠻有味道的!!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0-08-06T22:56
我好奇萬隆集應廟在哪裡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0-08-10T18:12
萬隆集應廟在萬隆捷運站三號出口旁

現在劍潭的天氣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0-07-22T17:34
晚上想去士林夜市晃晃 想問現在有下雨嗎? 印象中我每次逛士林都下大雨 還滿衰的 都不能好好逛 - ...

大家有沒有坐705到三峽的經驗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0-07-22T17:08
是這樣的 下禮拜想去三峽的國小考試 剛剛好看到那間學校705會到 以前到三峽都是坐火車 不然就是給他開車殺過去啦 而且都開好久 冏 但下禮拜沒有人會載我 只好自立自強了Q_Q 不知道有沒有版大有經驗的 從萬華西園路二段這邊 坐705到三峽 要多久的時間吶???? 該不會要爬個兩小時吧 (抖)~~~ ...

士林夜市,人車爭道問題。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0-07-22T10:21
熱鬧的士林商圈不僅帶動了商機,卻也帶來大量人潮與車潮,但同樣的,也造成了嚴重的交通問題。 在車輛來來往往的大馬路旁,行人幾乎快要走到馬路中央,小吃的排隊人潮也影響到了路人的行走。 像這樣人車爭道的狀況天天在士林夜市上演,而如何讓路人走的安全,又不讓交通因為行人任意穿越而造成大打結,這些都必須要靠政府好好來規劃 ...

華西街夜市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0-07-22T10:08
對華西街的印象都是停留在有很多蛇跟鱉 但也想知道華西街夜市好吃的東西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推薦的 - ...

環局統計 民生東路5段環河南路3段 13萬隻蟑螂렠…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0-07-22T09:35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CHv7xCR ] 作者: oijkue (自宅警備員)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環局統計 民生東路5段環河南路3段 13萬隻蟑螂躲箱涵 時間: Thu Jul 22 08:34:00 2010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小強」是許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