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金門 Day3 巷戰 - 金門
By John
at 2013-09-17T15:47
at 2013-09-17T15:47
Table of Contents
完整圖文版
http://blog.roodo.com/nosomutravel/archives/25684724.html
0830醒來,東摸西摸,
結果又繼續睡到中午才出門 (這趟旅行有夠懶散 -.-
從夏興往去金城,想在那找午餐吃,
經過小徑時,突然想到831就在附近,繞過去門口看一下,
沒想到831也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了,喔買嘎...
停好機車,下去逛逛。
小徑茶室
對,831就是俗稱的"軍中樂園",現在在觀光手冊上叫小徑特約茶室。
經過小徑圓環留意一下,往北走的大馬路上就看得到了。
現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接管,不用門票,可直接參觀。
11年前我還在金門時,這裡已經關閉沒有營業,
因為我們單位的防空營本部就在小徑,經常經過這裡,
有時跟老科長出車經過,他就會用故作神秘的口氣、告訴我們831以前的故事。
老軍人生活很悶,講回憶時喜歡加油添醋、誇大內容,
但當時我們就只是聽聽而已,沒想到現在對外開放了。
摘自國家公園的官網介紹:
民國38年大批國軍退守金門,
大部分均借住於民房或屋主僑居南洋的空屋,以及各村落的祠堂、廟宇。
(OS: ↑說是"借住",但其實有爭議,後面寫到林厝排時我再補充)
長久與居民相處,難免會衍生一些男女感情糾紛,
同屬外島的澎湖、馬祖亦有類似情事發生,甚至有婦女被駐軍強暴的案例。
於是澎湖最先推動創設「軍中樂園」,經反映到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後,
獲准試辦,侍應生則向台灣各地的風化區召募。
民國40年,也在金門朱子祠附近,設立金門的第一座「軍中樂園」,後來易名為特約茶室
。
金門特約茶室計有:金城總室,山外、沙美、小徑、成功、庵前、東林、青岐、后宅、大
擔等分室,
以及配合慈湖築堤工程而臨時設立的「安岐機動茶室」(工程竣工後隨即關閉),共11間
。
這間特約茶室展示館即是利用原有之「小徑特約茶室」的空間,陳展這一段歷史。
進門右手邊就是展覽室,這有很詳細介紹。
包括各茶室的編制、價目表和當年物價比較、還原當年的小房間等。
(唯一比較突兀的就是牆上插畫,為啥用"平凡"畫的插圖呀-.-)
「若不是命運捉弄,我也不會來到這裡」
這句話道盡茶室小姐的心聲。
國軍狼狽被打退到台澎金馬是事實,
被強徵為國軍、流落外島且舉目無親的老兵們,孤苦無奈地度過下半生是事實,
因為龐大性需求而衍生的茶室與小姐們,也是這座島上的特殊營業型態,這都是事實。
茶室不屬於我當年的回憶,但老科長、或特別資深的老老老士官長們應該都有去過。
戰爭影響的範圍,遠出超我們台灣本島人的想像,
像是生活(宵禁)、建築(民防坑道)、經濟(軍用品店)、休閒娛樂(沙灘設反登陸椿、雷區)
個人財產(民地強佔,被畫到營區用圍籬隔絕,不讓老百姓踏上自己的所有地),
這種種軍隊造成影響,讓金門變成很特殊,跟台灣本島,甚至跟澎湖、馬祖都有很大不同
。
所以曾在這當過兵的人,一聊起當年部隊往事,不論好壞,都有他人難以理解插入的共鳴
和回憶。
國家公園管理處開放並正視這段歷史,我覺得值得肯定,
不管你是本島人或金門人,不論你現在政治立場為何,
過去曾在這島上付出一生(不論用哪種方式)的大有人在、
且他們幾乎吸收了最前線的壓力、危險,真的用血汗與生命來抵禦阿共進犯的。
來到這,我希望遊客能用比較正面的心態,好好看待過去這段歷史。
過去有太多身不由己、無奈但又無法感變的事情在這發生與結束,
無論如何,都別用嬉鬧或輕薄口吻來看評論或看待她們...
離開小徑後,騎去金城吃午餐,
珍香蚵仔麪線60元,就在孝節牌坊斜對面。
金門麵線是清湯掛麵,跟台灣本島的橘紅色煮法不同 (←第一次吃時很震撼)
金門蚵仔也比台灣小很多,但光這一碗就放了約30顆,很有誠意,
不像台灣蚵仔麪線放了五六顆就謝天謝地了,這碗60其實不算貴,料很實在。
吃完麵線,走去隔壁模範老街逛。
今天還是沒啥遊客,模範街好冷清 (剛剛小徑茶室也是只有我一人參觀)
蛋捲冰淇淋的老闆娘好熱情,先請吃一支蛋捲,又給一小杯高粱酒醋,最後再發一個豬腳
貢糖,
那那那這次的貢糖就在這買了,竹葉貢糖一直是我的最愛,比原味、蒜味、芝麻、豬腳啥
的都好吃
另外還有高粱酒霜淇淋,也很香很好吃。
可能是沒啥客人無聊吧,老闆娘一邊烤蛋捲一邊跟我聊 (我在店內吃冰、東看西看)
她也覺得裁軍讓過去10年的生活都改變了,現在雖有小三通,
但深入景點的大陸遊客其實不多,他們只把金門當轉運站,在機場買個東西就飛去台灣了
。
現在的觀光主力還是台灣本島人,跟團仍是大宗,偶有像我這種自己騎車逛的背包客。
然後金門房價也被炒高,高到不合裡,領薪階級若無有錢爸媽根本就買不起的程度 (跟台
北一樣)
山外好多建案,明明建材普普、地點不算方便,但都掛天價待售了...
呼~ 離開金城,從光前路往西北騎,
其實沒啥計畫,只因這條路我沒走過,慈堤附近的西北海岸我也很陌生,想去看看。
從頂埔下、東坑、湖下往北騎,就到慈湖了。
橫跨慈湖的慈堤,也是國軍興建的,落日景色很有名,
這是金門最大的水鳥棲息地,每年11~12月會有3000~4000隻鸕鶿來此過冬,
另外還有水獺棲息,當年的反登陸椿也留在沙灘上,從這可遙望對岸廈門。
離開慈湖,往南山、北山、古寧頭繼續騎,這一帶是金門最知名的古戰場。
我先看南山的雙鯉濕地自然中心。
摘自官網介紹:
這裡介紹金門的自然資源,內容豐富、展示手法靈巧多變。
一樓介紹古寧頭地區的人文史蹟、文化景觀以及地景的演變歷史,
另有金門的地質、土壤、水文等資源的簡介及介紹金門的樹林及樹林中的鳥類,並有鳥聲
,讓遊客彷若置身森林中。
地下樓層位於湖中(←這個很特別),由窗戶望出可看見湖底生物及水生植物,
本區主要介紹金門潮間帶與湖泊生態環境、土洞中生活的鳥類及金門地區特殊生物,
如:鱟、文昌魚、中華白海豚...等,以生態造景及聽覺感受共同交織成豐富的展示。
我們單位在南山有個連,我還記得有養隻大白狗,就在這個雙鯉中心後面 (現在當然關了
)
這個導覽中心很不錯,好多遊覽車都停這,入場免錢,金門的動植物展覽也很精緻,
小電影按時播放,我看的是介紹鸕鶿的,很精彩,尤其它們空中變換隊形的本事好厲害
這個小電影逼近Discovery品質,來這一定要看 (就算對鸕鶿沒興趣,坐這吹冷氣也很舒
服,后頭的香港腔大嬸就睡得好沉...
我也是來這才知道金門有鸕鶿,可惜年底他們才會飛來,
不過鱟就可以在海灘看到了,這種甲殼動物在台灣西海岸幾乎絕跡,
因為金門海邊曾有雷區,較少人為撈捕,故反而殘存至今,
我聽解說員說,金城南邊的水產試驗所,有活的鱟可以看,後面幾天去逛逛吧。
他的地下一樓就在雙鯉池水底,可以隔著玻璃窗看水面上、水面下的生態。
地下的飲食區有買金門鹽冰棒,是水試所/畜試所合作的產品,
冰棒用的牛奶、海帶都是金門產,一支15,甜甜鹹鹹的很特別 (海之玉子醬口味)
離開南山,看路標往北山海堤慢慢騎。
不知是因為鬼月、還是一路上都沒人的關係,
明明現在是大太陽,但北邊海灘的氣氛很凝重,
重到我看個一兩分鐘就毛毛的想離開了 囧
回到南山,去隔壁的北山村,
經過旱田時,終於看到熟悉的空降椿,
這就是以前勾傘兵,妨礙他們著地行動用的,
11年前在空曠田地都看得到,尤其前兩天去的官澳高粱田最多,
但現在只剩這稀稀疏疏幾根還留著而已。
北山古厝群
騎車或開車直接停路邊就好,如果沒時間進去看古厝區,
那看路邊那一棟,滿滿彈孔的古洋樓就好。
這裡是距離古寧頭海灘最近的民村,當年古寧頭大戰時,
國共雙方就曾在這發生密集巷戰,街頭巷尾都是戰場、
民宅被砲火留彈打得千瘡百孔,後來大多民宅已修復完畢,
就只留這一棟最代表性的,保持原樣,讓遊客了解當時巷戰有多麼激烈。
現場進看很有魄力,這比高清版CS還有實感,彈眼有大有小,把這棟樓轟的不成人樣...
除了我,也有其他開車遊客來逛這。
我心想,千萬要繼續保持原樣呀,這種歷史遺蹟很難得看到,
只要一道水泥刷過去,當年巷戰遺跡就輕易消失了...
離開北村,沿路都有蚵殼堆,鍬蚵肉是當地的家庭代工活之一。
還有隨處可見的黃牛(金門牛肉來源),黃牛幾乎不出聲,
有時停車等紅燈,沒事轉過頭去看,會突然被一支站在旁邊的大牛嚇到 XDDD
再來就是西北邊的最大觀光景點,古寧頭戰史館。
從北山騎過來不到5分鐘,從停車場下車,再走個5分鐘就到,也是免錢。
摘自維基百科:
古寧頭戰史館位於金門西北部,門前有英勇戰士銅像,
兩旁立有當年曾參加古寧頭戰役的「金門之熊」(M5A1)戰車,
內部陳列有戰利品武器、作戰文件、作戰指揮官照片、戰情大型油畫的展示等,
且提供「古寧頭大戰」之多媒體影片(片長13分鐘)供遊客觀賞,
「以緬懷當年拋頭顱,灑熱血,保衛金門將士們的犧牲精神。」
小電影很好看,他用上下兩個螢幕,分別播影片和虛擬兵棋,
把有點復雜的古寧頭攻防戰,講得非常清楚,
共軍在這如何搶灘登陸,國軍如何防守反擊等等。
啊對,播到後來,我才發現剛剛去的北海灘就是戰爭現場呀 囧
開戰時攻防最密集、及收戰前國軍俘虜(屠殺)無法離岸的共軍,都在那裡
影片講得沒錯的話,當時那裡是死屍遍地,整個海灘都殺到血水一片啊啊啊
(難怪我覺得好陰,以後不敢亂走了 囧囧囧
題外話,
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若有定時小電影,一定要先配合他播放時間先去看,
看完出來在慢慢逛其他不限時間的展示。
我的經驗是,台灣/日本展覽場的小電影,品質都很不錯,沒地雷,都值得你花幾分鐘去
看一下
進博物館前,最好先問清楚時間,或是工作人員在館內提醒時,就趕快進場看,不用猶豫
。
有地雷的就是大陸那邊的,我在西安連中兩地雷(而且看小電影要另外付錢)
後來就不看了,不只浪費錢,更浪費時間 -.-
古寧頭戰史館光小電影就值得來看,這不像小時後看的軍教鬼片,把國軍誇得天花亂墜。
我們離威權時代很久了,很多歷史詮釋也慢慢地還原真相,現在的版本都比較中立了。
紀錄片其實不用加入太多主觀評論,你按手邊線索把真相拍出來就好,觀眾心中自有歷史
評價。
古寧頭會發生巷戰,殺得天黑地暗,老百姓民宅被轟得亂七八糟,還不是因為國共帶來的
戰爭?
一面倒誇耀國軍英勇,卻沒檢討那些倒了八輩子楣被戰爭波及民眾的苦,也是不公平的。
離開戰史館已經黃昏了,準備回金城吃晚餐,然後就回夏興休息。
從北山往南經過林厝時,發現一個和平紀念廣場,我在門口越看越眼熟,
下車瞧瞧,發現這竟然是我們單位的林厝排,他開放成觀光景點了 (再次驚訝到嘴巴掉下
來
喔喔喔... 我在裡面一直發出驚嘆聲 (喔喔喔竟然變成這樣的驚嘆
四座砲堡都保持原狀,並開放給遊客自由參觀與拍照了,還多了一座胡璉將軍紀念館、和
平鐘 @@
中山室變成觀光電瓶車的租借所,寢室變蚵嗲之家,遊客還可以在碉堡爬上爬下拍歡樂照
我好像走在超現實的夢中場景,回憶跟現實混在一起,一路喔喔喔地呢喃感慨...
PS. 明天去的獅山砲陣地,又是另一種嚇克,驚到我起雞皮疙瘩了,金門改變好大呀...
啊對,林厝排就是典型強佔民地的營區 (其實金門營區大多是這樣)
我們負責營產業務的,能拿到各營區的產權地圖,土地所有權一目了然,
民地、軍地、縣有地、無主地一看就清楚,
你問,為啥營區會有民地,因為當年開戰,部隊拉起圍籬,圍到得就是營區,
老百姓不能隨便進營區,但那是民地,所有人還是得繳納地價稅。
明明自自己的地,不能進去,還要繳稅,豈有此理,難道沒人反抗嗎
你得了解,當年是老蔣小蔣的威權時代,誰敢反政府反國軍,下場就是報復性的冤獄,
所以長達十幾年的民地被佔,老百姓不敢吭聲,直到李登輝、阿扁上台後,才逐漸修法,
讓金馬戰地的人民,用證據認領無主地、或要求軍隊檢討該土地是否後續需要,要的話就
花錢徵收為軍地。
直到那時,老百姓的地才逐漸回到自己手中。
11年前我在的時候,剛從李登輝換阿扁,軍隊已不在那麼強勢,
當時林厝排的地主在附近放羊,羊群常常越過圍籬到營區里,
連長也很知變通,並願意跟附近老百姓打好關係,都會讓地主進來牽羊,
或乾脆讓他們趕一群羊進來吃草 (連上除草工差也會減輕負擔
其實當年就逐漸在改變了,後來我也在蜈蚣山、古崗一帶也辦過土地徵收,
還為爭一塊無主地,代表軍方跟老百姓打官司 (這輩子上法院對簿公堂就是這一次)
當時我的立場是軍方,那塊地上頭有一座大榴炮,就憑證據和軍方需求反對對方申請民地
,
當時是打贏了,但現在回頭看,那個營區已關門大吉,榴炮也不用了,好像白忙了一場。
不只打官司,當年我和工兵官受上面政策,不斷修繕與新建兵舍,
光我們這個旅及單位就砸了上千萬在作這些事,結果10年后軍隊裁光光,
我們的努力好像也殘留得看不見一絲痕跡了,所以我發現許多獨立連倒光,才會這麼驚訝
感慨,
普通遊客可能不知,但我們這種待過的人,都知到當年花了多少軍費去維護與翻新的
結果因為國軍政策大轉彎,過去砸的那些錢馬上就變得不值得了...
題外話,
戰爭超乎想像地花錢,平日儲備軍力的支出也相當嚇人,
那些隨隨便便喊戰、嗆聲動武的人,實際上是最不懂戰爭,躲在安全處不論打贏打敗都能
全身而退的人
真正被戰爭改變一輩子、改變生活全貌的,是最前面的這群人,
他們過去的壓抑和無奈,不是台灣本島人能懂的,因為用講的根本沒法懂,
你親自來這生活一陣子,才會依稀知道戰爭、及戰后生活是怎麼一回事。
另外,核電爭議、化汙問題也跟戰地問題類似,
你若不在現場生活,且苦於無法離開,你根本不會理解當地的不滿。
核廢料、國光石化要真的那麼安全安心,幹嘛不放中正特區就好?
離開林厝已天黑,騎到金門找吃的,
金城牛家莊,牛肉麪80元還不錯吃,
孝節牌坊前的客家仙草40元,買回旅館喝了兩天,
蚵嘜大王25元,老闆娘說站著現吃最好吃,帶回去冷了就差了。
呼~ 晚上騎回去休息。
Day3結束,明天換東北邊的景點。
--
All Comments
By Jessica
at 2013-09-22T04:32
at 2013-09-22T04:32
By Kristin
at 2013-09-26T17:18
at 2013-09-26T17:18
By Delia
at 2013-10-01T06:04
at 2013-10-01T06:04
Related Posts
有可以推薦的包日計程車嗎?
By William
at 2013-09-17T15:16
at 2013-09-17T15:16
兩天一夜行程請益?
By Emily
at 2013-09-17T14:45
at 2013-09-17T14:45
巧遇颱風的金門行
By Christine
at 2013-09-17T14:35
at 2013-09-17T14:35
請問下雨時這幾個行程是否不適合?
By Connor
at 2013-09-17T12:53
at 2013-09-17T12:53
海洋公園奇幻e購網
By Agnes
at 2013-09-17T11:35
at 2013-09-17T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