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安康(社區) 希望正發酵 - 台北文山
By Cara
at 2010-02-25T13:15
at 2010-02-25T13:15
Table of Contents
http://castnet.nctu.edu.tw/view.htm?ar_pk=1741
重看安康 希望正發酵
記者 鄭心舜 報導
2009/11/25
老社區常見的曬衣光景。 (圖片來源/雅虎flickr)
「我平常不會過去,感覺那邊的人好像怪怪的。」居住在台北市文山區的魏宗賢道出了附
近居民對於安康社區的初步印象。
重看安康社區
座落於興隆路與木柵路交叉口的「安康平價住宅」,是台北市最具規模的平宅社區,只要
持有低收入戶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規定便可以申請居住。此社區建立三十餘年,目前安置了
近千戶家庭在此借住,這裡的住民主要包括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以及缺乏穩定經濟能力
的低收入戶等。安康社區將社會上的弱勢族群,聚集在這由十一棟公寓構成的集合式住宅
裡,無形中卻加強了內部居民與外界的隔閡:與台北市其他地區比較起來,居民組成背景
複雜、且較難維持良好治安狀況,加上住屋年代久遠,公寓外觀老舊看起來髒亂不堪,使
得附近居民提到安康社區,大多直接聯想到「貧民窟」、「怪人很多」等負面看法。
雖然有社會福利團體和附近大專院校,常舉辦到安康社區服務的志工活動,但因為資金缺
乏以及多為短期活動效果有限,無法達到深入服務社區的目的。事實上,近年來安康社區
也正努力撕去外界貼上的污名化標籤,成立安康家庭服務中心後,一年多前改由愛鄰社區
服務協會承辦,主要針對家中有18歲以下之兒童少年、經評估其家庭親職功能較薄弱者,
進行家庭輔導與重建信心等工作;透過社工對當地居民做深入了解,提供長期服務。另一
方面,當地社會局辦事處負責對外窗口處理行政事務,並幫助社區居民申請相關補助金等
工作。希望除了提供住所外,兩機構透過分工合作的關係,確實地向當地住戶投注關心與
提供諮詢,並且消弭外界投注的異樣眼光。
社區轉型 現實層面待考慮
對外行政方面,台北市政府希望能夠有效利用安康社區附近的閒置土地,並為了提升該地
區環境品質和居民能力,打著「脫貧、安貧、抗貧」的政策目標,希望藉由都市再生計畫
,讓安康社區配合周邊環境整體開發,預期將該地區轉型為新的商業區。根據此營造計畫
,社會局安康平宅督導李鈴姿表示:「這比較像是外界強加過來的目標,以現實面來說,
目前是不太可能轉成商業區,至少這幾年不太可能。」依據安康社區目前的狀況,應該以
幫助居民解決基本的生活、教育等問題為先,達到安穩的居住環境後,再進一步思考其他
可能發展。因為造成安康社區低落生活品質及負面標籤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該區土地未被
善加利用。而是因為讓一群社會弱勢族群集中居住在同一地方,難免會比其他普通社區更
容易產生環境髒臭、住戶管理等問題,加上初建時期沒有制定完善的改善方式跟輔導計畫
,經年累月下來自然衍生了發展停滯的窘境。
此外,部分安康社區居民配合社會局的「以工代賑」方案,從事由政府福利機構直接雇用
的簡單勞務,例如掃街、修路等公共服務性工作,以領取短期薪資的方式,得到半保障的
公職工作。「我覺得他們好像拿了很多名目的救濟金,一個月拿的錢說不定還比我多。」
曾在安康社區中擔任過短期家教的吳若琪說道。雖然政府提供諸多社會福利方案的用意是
為了幫助弱勢族群,但居住在安康社區的居民每月只需繳交不到一千元的維護費當作房租
,並藉由當地社會局幫忙向政府申請其他低收入補助,如果參與「代賑工」日薪五百元的
勞務,每月至少另有一萬元左右的基本收入;加上其他社福團體常到此從事公益活動,不
免讓外界的人產生為何他們不願意自力更生的想法。而長期從事代賑工的簡單勞務,無形
中也削弱了他們的社會競爭力,反而出現了更大的貧富落差,將來更難搬出平宅融入正常
社會體系參與競爭。
眼看將來 由孩童培育起
社區中,多數住戶的家長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只能從事基層的勞動工作,而形成相對弱勢
階級,有些獨居老人或精神病患甚至只能仰賴政府補助維生。因為這些經濟或後天上的身
體缺陷等因素,這裡的居民幾乎是社會金字塔中最底層的身分,加上居民本身教育水準較
低且忙於在外工作,難以擔負起正常的教養責任,使得家中的孩子容易因為疏於管教而走
上歧途,或是父母礙於自身能力不足,無法適當地幫助孩子們解決在學校或心理上遭遇到
的困難。如何了解居民背後的難題,以及協助當地尚在心智發展期的孩子培養正確的價值
觀,便是安康家庭服務中心的社工們目前正在努力的事,他們利用假日針對學童的課業需
要和興趣,提供如美語班、吉他教唱以及籃球活動等課程,培養孩子們的課外興趣,希望
藉此加強與彼此間的互動,建立穩定的溝通管道。
(安康家庭服務中心外的活動佈告欄。 攝影/鄭心舜)
目前擔任安康家庭服務中心社工督導的陳鈺芳提到:「其實辦這些活動是為了增加孩子們
的自信,讓他們也有展現能力的機會,也期望能為家庭帶來一些改變的動力。」他們舉辦
的講座或活動並不是強迫性,而是以類似服務學習課程的概念,鼓勵孩童或在地居民自發
性參與,再慢慢地與他們培養感情,時間久了居民們也會打開心房,甚至習慣性的到家庭
服務中心來找「朋友」聊天。此外,社工們還設計了學習護照的活動,每參加一次學習課
程便可以得到點數,並替孩子們開設學習帳戶,清算點數時可以換成學習基金當作一種正
向鼓勵;雖然金額不多,但對孩子們來說,卻是靠自己努力得到的收穫,相對的也讓他們
達到一種自我肯定,甚至有孩子主動提出,希望把學習基金捐給其它更需要的人。學習帳
戶裡的學習基金,會經過社工們與孩子以及家長三方共同討論用途,衡量購買物品是否實
用,也當作是為他們上一堂理財課程,並培養正確的金錢使用觀念。
也許安康社區仍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例如當地居民是否被社會「給予」習慣,以及預期
將該區發展為商業區的計畫,是否破壞了弱勢族群的最後防線,讓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被
邊緣化。但許多社會問題是因果相關、連帶影響的,目前當地家庭服務中心便將希望放在
安康的孩子身上,讓他們在外界的歧視眼光下,嘗試活出自信。輔助家庭的教養功能,加
強孩子們未來的競爭力,即使經濟情況無法立刻改善,但至少能夠培養正面的心態面對將
來,甚至再回饋到社會。也許目前安康社區如同過去依然平靜地運作著,底下卻有一股無
形的力量慢慢發酵,像種子埋在土裡一樣,等待發芽。
--
重看安康 希望正發酵
記者 鄭心舜 報導
2009/11/25
老社區常見的曬衣光景。 (圖片來源/雅虎flickr)
「我平常不會過去,感覺那邊的人好像怪怪的。」居住在台北市文山區的魏宗賢道出了附
近居民對於安康社區的初步印象。
重看安康社區
座落於興隆路與木柵路交叉口的「安康平價住宅」,是台北市最具規模的平宅社區,只要
持有低收入戶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規定便可以申請居住。此社區建立三十餘年,目前安置了
近千戶家庭在此借住,這裡的住民主要包括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以及缺乏穩定經濟能力
的低收入戶等。安康社區將社會上的弱勢族群,聚集在這由十一棟公寓構成的集合式住宅
裡,無形中卻加強了內部居民與外界的隔閡:與台北市其他地區比較起來,居民組成背景
複雜、且較難維持良好治安狀況,加上住屋年代久遠,公寓外觀老舊看起來髒亂不堪,使
得附近居民提到安康社區,大多直接聯想到「貧民窟」、「怪人很多」等負面看法。
雖然有社會福利團體和附近大專院校,常舉辦到安康社區服務的志工活動,但因為資金缺
乏以及多為短期活動效果有限,無法達到深入服務社區的目的。事實上,近年來安康社區
也正努力撕去外界貼上的污名化標籤,成立安康家庭服務中心後,一年多前改由愛鄰社區
服務協會承辦,主要針對家中有18歲以下之兒童少年、經評估其家庭親職功能較薄弱者,
進行家庭輔導與重建信心等工作;透過社工對當地居民做深入了解,提供長期服務。另一
方面,當地社會局辦事處負責對外窗口處理行政事務,並幫助社區居民申請相關補助金等
工作。希望除了提供住所外,兩機構透過分工合作的關係,確實地向當地住戶投注關心與
提供諮詢,並且消弭外界投注的異樣眼光。
社區轉型 現實層面待考慮
對外行政方面,台北市政府希望能夠有效利用安康社區附近的閒置土地,並為了提升該地
區環境品質和居民能力,打著「脫貧、安貧、抗貧」的政策目標,希望藉由都市再生計畫
,讓安康社區配合周邊環境整體開發,預期將該地區轉型為新的商業區。根據此營造計畫
,社會局安康平宅督導李鈴姿表示:「這比較像是外界強加過來的目標,以現實面來說,
目前是不太可能轉成商業區,至少這幾年不太可能。」依據安康社區目前的狀況,應該以
幫助居民解決基本的生活、教育等問題為先,達到安穩的居住環境後,再進一步思考其他
可能發展。因為造成安康社區低落生活品質及負面標籤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該區土地未被
善加利用。而是因為讓一群社會弱勢族群集中居住在同一地方,難免會比其他普通社區更
容易產生環境髒臭、住戶管理等問題,加上初建時期沒有制定完善的改善方式跟輔導計畫
,經年累月下來自然衍生了發展停滯的窘境。
此外,部分安康社區居民配合社會局的「以工代賑」方案,從事由政府福利機構直接雇用
的簡單勞務,例如掃街、修路等公共服務性工作,以領取短期薪資的方式,得到半保障的
公職工作。「我覺得他們好像拿了很多名目的救濟金,一個月拿的錢說不定還比我多。」
曾在安康社區中擔任過短期家教的吳若琪說道。雖然政府提供諸多社會福利方案的用意是
為了幫助弱勢族群,但居住在安康社區的居民每月只需繳交不到一千元的維護費當作房租
,並藉由當地社會局幫忙向政府申請其他低收入補助,如果參與「代賑工」日薪五百元的
勞務,每月至少另有一萬元左右的基本收入;加上其他社福團體常到此從事公益活動,不
免讓外界的人產生為何他們不願意自力更生的想法。而長期從事代賑工的簡單勞務,無形
中也削弱了他們的社會競爭力,反而出現了更大的貧富落差,將來更難搬出平宅融入正常
社會體系參與競爭。
眼看將來 由孩童培育起
社區中,多數住戶的家長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只能從事基層的勞動工作,而形成相對弱勢
階級,有些獨居老人或精神病患甚至只能仰賴政府補助維生。因為這些經濟或後天上的身
體缺陷等因素,這裡的居民幾乎是社會金字塔中最底層的身分,加上居民本身教育水準較
低且忙於在外工作,難以擔負起正常的教養責任,使得家中的孩子容易因為疏於管教而走
上歧途,或是父母礙於自身能力不足,無法適當地幫助孩子們解決在學校或心理上遭遇到
的困難。如何了解居民背後的難題,以及協助當地尚在心智發展期的孩子培養正確的價值
觀,便是安康家庭服務中心的社工們目前正在努力的事,他們利用假日針對學童的課業需
要和興趣,提供如美語班、吉他教唱以及籃球活動等課程,培養孩子們的課外興趣,希望
藉此加強與彼此間的互動,建立穩定的溝通管道。
(安康家庭服務中心外的活動佈告欄。 攝影/鄭心舜)
目前擔任安康家庭服務中心社工督導的陳鈺芳提到:「其實辦這些活動是為了增加孩子們
的自信,讓他們也有展現能力的機會,也期望能為家庭帶來一些改變的動力。」他們舉辦
的講座或活動並不是強迫性,而是以類似服務學習課程的概念,鼓勵孩童或在地居民自發
性參與,再慢慢地與他們培養感情,時間久了居民們也會打開心房,甚至習慣性的到家庭
服務中心來找「朋友」聊天。此外,社工們還設計了學習護照的活動,每參加一次學習課
程便可以得到點數,並替孩子們開設學習帳戶,清算點數時可以換成學習基金當作一種正
向鼓勵;雖然金額不多,但對孩子們來說,卻是靠自己努力得到的收穫,相對的也讓他們
達到一種自我肯定,甚至有孩子主動提出,希望把學習基金捐給其它更需要的人。學習帳
戶裡的學習基金,會經過社工們與孩子以及家長三方共同討論用途,衡量購買物品是否實
用,也當作是為他們上一堂理財課程,並培養正確的金錢使用觀念。
也許安康社區仍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例如當地居民是否被社會「給予」習慣,以及預期
將該區發展為商業區的計畫,是否破壞了弱勢族群的最後防線,讓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被
邊緣化。但許多社會問題是因果相關、連帶影響的,目前當地家庭服務中心便將希望放在
安康的孩子身上,讓他們在外界的歧視眼光下,嘗試活出自信。輔助家庭的教養功能,加
強孩子們未來的競爭力,即使經濟情況無法立刻改善,但至少能夠培養正面的心態面對將
來,甚至再回饋到社會。也許目前安康社區如同過去依然平靜地運作著,底下卻有一股無
形的力量慢慢發酵,像種子埋在土裡一樣,等待發芽。
--
Tags:
學校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感恩滋養憶軟橋‧飲水思源話洛城
By Tom
at 2010-02-24T08:49
at 2010-02-24T08:49
感恩滋養憶軟橋‧飲水思源話洛城
By Zenobia
at 2010-02-24T08:49
at 2010-02-24T08:49
土城市自99年3月份起每週三停收垃圾
By Eartha
at 2010-02-24T01:08
at 2010-02-24T01:08
0225 週四中正練球團 灰衣顧問團 歡迎新手
By Caitlin
at 2010-02-22T15:21
at 2010-02-22T15:21
[問卦] 華梵大學學生明天開始要爬山上學?
By Lydia
at 2010-02-21T19:58
at 2010-02-21T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