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歌詞),最近腦海一直浮現這首歌的音,鬼一直唱這一首歌 - 生活
By Ursula
at 2011-04-15T00:00
at 2011-04-15T00:00
Table of Contents
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飲歡 今霄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韶光逝留無計 今日卻分袂
驪歌一曲送別離 相顧卻依依
聚雖好別雖悲 世事堪玩味
來日後會相予期 去去莫遲疑
韶光逝留無計 今日卻分袂
驪歌一曲送別離 相顧卻依依
--民國.李叔同(弘一大師)
這首我們從小學時候就開始唱的歌曲「送別」,沒有人會懷疑它不是中國歌曲,事實上它的原曲是一首美國民謠,歌名為「夢見家鄉與母親」(Dreaming Home And Mother),為J.P. Ordway 所作曲。中文詞為有民初才子之稱的李叔同所填,因為詞曲貼切,歌詞意境宛如當下,就被誤為中國民謠。
-----------------------------------------------------------------------------
緣起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當我還是小孩子時,哥哥常用笛子吹著這首「送別」,淡淡的笛音中,常給我深深的感動,從笛裏吹出的離愁別緒,令人心酸。而這首幽美的歌曲常縈繞我心。
最近,從廣播中的介紹得知,這首歌乃是音樂家李叔同(息霜)所作的詞曲,主持人介紹他一生的傳奇及在佛教上的貢獻,他年輕時風流倜儻,寄情聲色,過著名士風流的生活,傾倒許多紅顏知已。他才華洋溢,為中國近代美術先驅,中國話劇的創始人,詩琴書畫無不精研,且盡善盡美,是享譽藝壇的藝術大師。然而這位已登上藝術頂峰的大師,怎麼會忍得拋下所有的名利、家庭,而過著苦行僧的生活,進而成為佛學大師,這實在令人疑惑。在看完大師的傳記後,真令人十分感動及欽佩。孔子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弘一大師的風範,從絢爛走向平淡,為後世人所遺留的貢獻,給我很大的感觸。在此,把自己讀後的心得分述如下。
貳、弘一大師生平簡介
一八八○年,清光緒六年,生於天津河東區地藏前故居李宅。生時,鳥銜松枝,降於產室。生後,取名文濤,行列第二。他家境富有,父親是清道光進士,母親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他天資聰穎,自幼好學,年輕時風流倜儻,狂放不羈,才華橫溢,思想活躍,曾以文藝鼓吹革命。在東京美術專科留學時,男扮女妝,飾演《茶花女》等主角,轟動日本,並將門票全部收入拿回中國賬災。他亦是中國近代美術先驅,話劇創始人。凡詩、文、詞、歌、字、畫、音樂、篆刻乃至戲劇,無不研習,而皆盡善盡美。在二十世紀初年,已是藝壇翹楚的巨匠大師。
三十九歲以前,李叔同以翩翩濁世佳公子的形象活躍於上流社會,過著名士風流的生活表現寶貴的純藝術生命,並任教於上海城東女學、浙江兩級師範等校。
然而,一個爬上藝術頂峰的藝術家,卻縱然一跳,遁入空門,擲棄了已獲得的藝術生命和愛妻,從絢爛走向平淡,前後判若兩人。據他的好友夏丏尊先生說,是因他有一次暑假去虎跑寺坐禪,並進行斷食三星期(註:是漸進的),之後,體會出那種脫胎換骨之感,並開始讀經禮佛,並依了悟上人為薙度師,法名演音,號弘一。
一九一八年九月,在靈隱寺受比丘戒,因讀「寶華傳戒正範」、「靈峰毗尼事義集要」,與實際生活相印證,動悲心,立誓學戒宏律。一九一九年,冬殘,回玉泉寺,與程中和居士共燃臂香,依天親「發菩提心論」,發「十大正願」。
在變動劇烈的時代,熱情敏感的心靈,或狂熱地投身於各種革命洪流,或不堪挫折,苦悶失望,轉而玩世不恭。李叔同便綜合了那時代中國知識份子的兩種類型於一身。因此他的出家當和尚便不可簡視為一種乖離,也決非只出於單純的社會原因。他之所以走進佛教最嚴謹最規束的一門,正因為他有一段最燦爛最浪漫的藝術生命。沒有佛教嚴峻的戒律,是不足以收斂他的藝術精神的。
成為律宗高僧的弘一法師,畢生精研戒法,他的佛學思想體系是以華嚴為境,四方律為行,導歸淨土為果,為元明清七百餘年來南山律宗復興之祖,在我國佛教文獻史上,自有其崇高的地位。
弘一法師晚年寄跡於閩南,他對泉州北門近郊的清源山有特殊的留戀。於是,後人根據他的遺願,建塔於清源山彌陀岩。在圓寂七天後,在承天寺火化,色身僅穿舊短褂,以遮下根,依律而行。火化歷時一小時,荼毗時,多色火焰劇烈上升。在一百日內,由骨灰中揀出各色舍利一千八百多粒,舍利塊六百多塊。由妙蓮法師供養。 參考資料
已更新項目:
我一直在找一首歌曲,只有曲沒有歌詞,以前小時後中秋節聽到的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飲歡 今霄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韶光逝留無計 今日卻分袂
驪歌一曲送別離 相顧卻依依
聚雖好別雖悲 世事堪玩味
來日後會相予期 去去莫遲疑
韶光逝留無計 今日卻分袂
驪歌一曲送別離 相顧卻依依
--民國.李叔同(弘一大師)
這首我們從小學時候就開始唱的歌曲「送別」,沒有人會懷疑它不是中國歌曲,事實上它的原曲是一首美國民謠,歌名為「夢見家鄉與母親」(Dreaming Home And Mother),為J.P. Ordway 所作曲。中文詞為有民初才子之稱的李叔同所填,因為詞曲貼切,歌詞意境宛如當下,就被誤為中國民謠。
-----------------------------------------------------------------------------
緣起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當我還是小孩子時,哥哥常用笛子吹著這首「送別」,淡淡的笛音中,常給我深深的感動,從笛裏吹出的離愁別緒,令人心酸。而這首幽美的歌曲常縈繞我心。
最近,從廣播中的介紹得知,這首歌乃是音樂家李叔同(息霜)所作的詞曲,主持人介紹他一生的傳奇及在佛教上的貢獻,他年輕時風流倜儻,寄情聲色,過著名士風流的生活,傾倒許多紅顏知已。他才華洋溢,為中國近代美術先驅,中國話劇的創始人,詩琴書畫無不精研,且盡善盡美,是享譽藝壇的藝術大師。然而這位已登上藝術頂峰的大師,怎麼會忍得拋下所有的名利、家庭,而過著苦行僧的生活,進而成為佛學大師,這實在令人疑惑。在看完大師的傳記後,真令人十分感動及欽佩。孔子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弘一大師的風範,從絢爛走向平淡,為後世人所遺留的貢獻,給我很大的感觸。在此,把自己讀後的心得分述如下。
貳、弘一大師生平簡介
一八八○年,清光緒六年,生於天津河東區地藏前故居李宅。生時,鳥銜松枝,降於產室。生後,取名文濤,行列第二。他家境富有,父親是清道光進士,母親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他天資聰穎,自幼好學,年輕時風流倜儻,狂放不羈,才華橫溢,思想活躍,曾以文藝鼓吹革命。在東京美術專科留學時,男扮女妝,飾演《茶花女》等主角,轟動日本,並將門票全部收入拿回中國賬災。他亦是中國近代美術先驅,話劇創始人。凡詩、文、詞、歌、字、畫、音樂、篆刻乃至戲劇,無不研習,而皆盡善盡美。在二十世紀初年,已是藝壇翹楚的巨匠大師。
三十九歲以前,李叔同以翩翩濁世佳公子的形象活躍於上流社會,過著名士風流的生活表現寶貴的純藝術生命,並任教於上海城東女學、浙江兩級師範等校。
然而,一個爬上藝術頂峰的藝術家,卻縱然一跳,遁入空門,擲棄了已獲得的藝術生命和愛妻,從絢爛走向平淡,前後判若兩人。據他的好友夏丏尊先生說,是因他有一次暑假去虎跑寺坐禪,並進行斷食三星期(註:是漸進的),之後,體會出那種脫胎換骨之感,並開始讀經禮佛,並依了悟上人為薙度師,法名演音,號弘一。
一九一八年九月,在靈隱寺受比丘戒,因讀「寶華傳戒正範」、「靈峰毗尼事義集要」,與實際生活相印證,動悲心,立誓學戒宏律。一九一九年,冬殘,回玉泉寺,與程中和居士共燃臂香,依天親「發菩提心論」,發「十大正願」。
在變動劇烈的時代,熱情敏感的心靈,或狂熱地投身於各種革命洪流,或不堪挫折,苦悶失望,轉而玩世不恭。李叔同便綜合了那時代中國知識份子的兩種類型於一身。因此他的出家當和尚便不可簡視為一種乖離,也決非只出於單純的社會原因。他之所以走進佛教最嚴謹最規束的一門,正因為他有一段最燦爛最浪漫的藝術生命。沒有佛教嚴峻的戒律,是不足以收斂他的藝術精神的。
成為律宗高僧的弘一法師,畢生精研戒法,他的佛學思想體系是以華嚴為境,四方律為行,導歸淨土為果,為元明清七百餘年來南山律宗復興之祖,在我國佛教文獻史上,自有其崇高的地位。
弘一法師晚年寄跡於閩南,他對泉州北門近郊的清源山有特殊的留戀。於是,後人根據他的遺願,建塔於清源山彌陀岩。在圓寂七天後,在承天寺火化,色身僅穿舊短褂,以遮下根,依律而行。火化歷時一小時,荼毗時,多色火焰劇烈上升。在一百日內,由骨灰中揀出各色舍利一千八百多粒,舍利塊六百多塊。由妙蓮法師供養。 參考資料
已更新項目:
我一直在找一首歌曲,只有曲沒有歌詞,以前小時後中秋節聽到的
Tags:
生活
All Comments
By Eartha
at 2011-04-17T06:48
at 2011-04-17T06:48
因此要不斷修能量~才能離苦~
腦在於心~腦聲就是心聲~你的心聲就是腦聲~因此執著聲~
聲從何來~緣來~
觀世音菩薩聞聲法門就是緣於空性~
就是緣起性空~
何為性空~這就是一個循環~何謂性~不是淫~這是特性~
人生特性是生老病死~
房屋特性是成住壞空~
您的聲音緣於腦~這是您必須了解與看透放下的事情~
知道循環就是看透~知道是循環就必須了解讓後敞開心胸去看開一點~
看開一點就是佛學~不要這麼痛苦~一切都是過程~誰也無法反抗~
時間到了~就用外星科技離開地球~前往更美好的法界去生活~
佛祖菩薩留給我們就是這種東西~
您的聲從哪來~就代表您的執著停留在那裡~看開一點~不要痛苦~努力往前走~
人沒有停留餘地~只有不斷往前走~走完一個人生~運用佛法往生淨土~
去更高層次法界去生活~不要痛苦~
Related Posts
現在的感情怎麼都這樣?請大家給我點意見吧....
By Doris
at 2011-04-15T00:00
at 2011-04-15T00:00
有人要找工作嗎
By Todd Johnson
at 2011-04-15T00:00
at 2011-04-15T00:00
虛風掉髮疑問中醫專家請進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4-15T00:00
at 2011-04-15T00:00
關於SONY32CX520液晶電視問題
By Margaret
at 2011-04-15T00:00
at 2011-04-15T00:00
我和前女友分手的原因以及我現在該怎麼做?
By Delia
at 2011-04-15T00:00
at 2011-04-15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