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沒有人知道關於教育無用說的內容 - 生活
By Andrew
at 2005-04-22T00:00
因為做報告要用
所以想知道關於教育無用論的一些學說和內容
拜託有此知識的大大解答,謝謝<(_ _)>
文憑社會與教育無用論翟本瑞(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所所長)兩、三年前新聞曾報導桃園有人販賣偽造的大學、高職畢業證書,據嫌犯供稱已經賣出一千七百多份,許多人拿這些畢業證書申請到工作,有些人參加高、普考,甚至已經考取分發,甚至有人拿這些偽造的畢業證書參加研究所考試,以及申請國外研究所,居然也能順利達到目的。我們關心的重點倒不在犯罪本身,而毋寧在於隨著本案所衍生出來的教育問題。 市場上不但有供給,且還有大量的需求;還沒被發現的實際數量可能遠甚於已發現的數量。有些買主辯稱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違法,還認為是這些學校為了籌措資金而賣出的;但最重要的是買來的畢業證書有效,能夠達到買主的目的。雇用持這些畢業證書學生的雇主,並沒有懷疑這些員工的能力;考取高、普考的人員在辦事能力上絲毫不受是否實際在大學讀四年的影響;有沒有能力讀研究所好像與有沒有真正進入大學無關。那麼,這事件很有理由讓我們質疑當前台灣大學教育的實際功能。撇開道德與違法與否的爭議,假如文憑並不代表能力,甚至與實際能力無關,那麼,社會中這麼多的「教育從業員」,花費這麼多的代價和時間,莘莘學子辛苦四年,所能得到的難道只是一種心理安慰﹖ 在台灣報章雜誌等媒體上常可見到一些男性專用的補藥廣告,號稱百分之百美國進口(但以糖球名義進口),有衛生署核可字號(衛生署很少不准糖球進口),每罐一千元(成本只有幾塊錢),只要運動前半個小時服用一粒(補充葡萄糖),可以持久(心理上的暗示作用常可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保證無副作用(頂多增加蛀牙)。這類藥品有時太誇張,引起有關當局取締,但業者頂多也增加冒名人頭的安家費成本支出罷了,換個名字仍繼續營業,照樣大賺其錢。曾有個業者,被取締好幾次,換過好幾個名字,數年之間扣除成本淨利上億。每年,台灣男人花費數億的金錢,換取一些廉價的食品,及一種心理上的安慰。 現行的大學教育是否也只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被譏笑為「由你玩四年」的大學,是否也淪為動員社會大量資源,所從事的一種奢侈遊戲﹖固然,當前大學畢業生不乏認真讀書,用心思考之士,但是,付出是否能夠得到相當的回報﹖最主要的,大學訓練是否真的能夠提昇學子的能力﹖文憑是否與能力相配﹖ 在當前聯考制度下,絕大部份的大學生都是經由考試制度進入這個窄門的。經過國中三年、高中三年的死讀書,學子早已喪失思辨的習慣和獨立判斷的能力了。現行教育制度只培養學子智育的能力,對生命其他重要的能力並不予以鼓勵,甚至,即就智育而言,也僅強調記憶、背誦的能力,而忽略心靈的其他能力。久而久之,心靈其他能力也就日益萎縮,無法發揮功能。這種情況在聯考制度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切期昐下,不斷地被強化。所有的知識都被化約成能夠被選擇方式處理,以便電腦作答,這個世界是被窄化了的。 那麼,進入大學之後,沒有聯考的壓力是否會比較好﹖事實證明並不然。由於根本不知道大學各學系是在做什麼,聯考志願的填取並非每個學子真正的志願,加上轉系相當困難、麻煩,四年大學生活所思、所讀大部份並不是自己的興趣。就心理學角度而言,當一個「人」經過十二年的心靈禁固後乍然解脫,在沒有強大壓力的情況下,要強迫自已再接受那種苦讀死記的枯燥生活是很困難的。於是,現行大學課業往往只能採低標準進行。一方面學分數太多,以致於學生每學期有太多課要上,所以沒有一門能花費太多時間;另一方面,成績計算是以全班能力為準,只要大家都一樣差,老師也很難把不合格的學生當掉。 當前學生心態是,由於太多課要上,反正都很枯燥乏味,所以特別喜歡營養學分;平常終日參加各種活動,看漫畫、打電動玩具,考試前幾天借其他人筆記影印背誦,大概就可過關。於是,稍微難一點的課、要買好幾本書的課都是同學痛恨的,能不修就不修。而教育被切割為不同的課程,其基本假定在於所有課程加起來能夠構成學生所需的能力,似乎,如吃維他命一般,從A吃到Z就擁有健康。但是,由於課程如此切割,所有課程被假定難易程度相當,量的加總就可達到質的轉化。但是,如此設計,所有課程對學生而言都是要求著能通過最低標準,及格就好,也不管興趣與否。久而久之,所有課程都可用類似的方式應付。教授固然也感嘆學生不讀書,但在現行制度下亦無可奈何,個人無力扭轉整個社會趨勢。於是,學生玩了四年後,也還不能不發給畢業證書。 這種制度,使得文憑主義更加作遂,也使得文憑更不具有實質意義,僅存在心理上的作用,形塑當代迷信結構,與能力亳無關係。真正的能力,只有畢業後,每個人面對社會競爭壓力而不得不培養時,才會成為生命的課題。 如果是如此,販賣文憑反倒成為節省社會資源的最佳良方了! 在同樣不具有能力的情況下,還是注重門面,買張文憑吧! 當然,最好還是外國的,一方面價值較高、令人羨慕,另一方面也比較不容易被揭穿! 人們認為社會中的不合理、不平等,最後只能訴諸教育來補救。「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好!」每個父母都期待教育能彌補自己所處環境的低劣,讓子女成龍、成鳳。萬萬沒想到,教育制度背叛了他們。受過教育的人受到尊敬並得到較好的職業,但這並不代表受教育會增加人們的能力;教育制度將父母社經地位較佳的人分配到較好的階層,得到更多的社會資源。每個人都痛斥文憑主義,但自己仍追求文憑,用人時也仍然依學歷來考量,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實社會就是個文憑的社會。教育可以幫你取得任用資格,但並不保証你的能力足夠勝任;然而,相較於其他更有能力、更足以勝任的人,你擁有無法被取代的資格。 『教育』因而成為現代社會的神話,我們不一定要相信它,但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其他所有人都相信它,所以我們也不得不相信它。為了破除這個神話,吳京想辦法要讓所有人都擁有文憑,教育自然也就無用了。文憑不對應能力,人們開始害怕會破壞他們所享有的既得利益,吳京也就只能黯然下台!
Related Posts
可以告訴我稷下先生是誰嗎?生平?及事蹟?簡單說明即可…謝謝
什麼是冷知識啊?
那是從哪裡流傳出來的呢?
很少人知道的就是冷知識嗎?
大姐是個二度婚姻活在長期家庭暴力下生活,為的是給小孩一定健全的家庭,她長期的忍耐,丈夫是個代書懂法律的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