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孝順」的真實意義---勸父母為善去惡 - 生活
By Kyle
at 2009-04-23T00:00
at 2009-04-23T00:00
Table of Contents
適逢臨近五月的母親節,也源於某些個人環境的外在因緣,難以成眠,索性在此想向知識+的各界網友討教一下關於佛學中一些有關「孝順」的本義。首先引用一些佛學與「孝順」有關的詞源如列,
【孝順】(術語)子對於親盡誠順命之道。梵網經下曰:「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心地觀經二曰:「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FROM:【佛學大辭典】【孝子經】(經名)一卷。失譯。明供養父母不若勸父母為善去惡之旨。FROM:【佛學大辭典】【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梵網經云: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既能孝養父母,恭敬學法受戒之師,則無悖逆之罪,是即懺悔也。FROM:【三藏法數】【孝子經】失譯人名 明供養,不若勸親為善去惡。FROM:【閱藏知津】【孝養】 (雜語)盡孝道供養父母也。又,死後追薦供養謂之孝養。以此亦為子之道也。FROM:【佛學大辭典】在下早先在網路他處提問時曾附上以下其它意見:
在下把一些一般人對於華夏文明社會對於孝道的本義特別受忽略的地方以紅字醒目顯示;此外,一般人聽到戒,就有一些既定的想法,在此,也將「戒」字和本題有關的意義作一個分享,戒,可以解釋為內心當中某種防非止惡之心靈品質…,再者,此題既言及善惡,在下認為有一些簡易的觀念值得參考,就一般佛道家的通說,順情順理者為善,不順情不順理者為惡,故,善惡的定義經常隨著時間與空間與社群等等各種因素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這也是何以善惡的思辨在現代多元社會特別有爭議的原因之一。
承上所言,故,倘若父母是性情中人,一切以真性情為依,心靈清淨,不執著分別善惡,不執著妄惑,其作風自然是「順至道之法」之人士,作為子女,定當從之,也樂於從之,白話來說,父母聽真話也說真話,子女自是幸福無比。
反之,若父母因其個別因緣,罪業頗重,或罪業深重,執著分別善惡(在基督教曰食分別善惡果,食禁果),心起妄惑,起心動念言行都是執著、虛妄,說真話少,聽真話更少,子女自然是痛苦無比,該個家庭也難得幸福…,那麼,如同在下轉載之相關聖賢語,作子女的在此時就要勸父母為善去惡,勸其順至道之法進而堅固其內心之戒體,繼而清淨自心。如果父母因為個別因緣而罪業深重、罪障深重,作為子女,在必要的時候,還應當勸父母信守必要的戒律,例如,常常說妄語、假話,或是常常開口就兩舌搬弄是非者,作子女的就要勸父母信守口戒,話少說,輕說,慢說…,如此,方為聖賢所說的「孝順」的真義,而非如一般舊社會所認知的,作父母的說什麼作什麼,子女只是一味地依從或默認,那非真孝,而是愚孝或盲孝。而此題中的真孝,既合經,亦合道,並且廣大地施行有安定社會淨化人心的功能。
在下在此雖然直陳個人意見,然此題確實是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就廣大的群眾,無論是台灣國內或海外諸國,無論是社會宣導或是社會實踐,與本說大異其趣,在下無意標新立意,所以也希望這方面的個人的意見不離經叛道,故,在下認為有必要在此發此一問,也想聽想知識+網友的各種意見。感謝。
Update:
To 小辣奇異果:
感謝您的回應,也祝您和令堂母親節快樂。
To shiny:
不好意思,我尚未一一讀過您提供的相關的網址。您很有心,我從知識+聯絡系統也收到您的來信,感謝。
Update 2:
To 時空旅行:
謝謝您的回應,我會參酌相關意見。
Update 3:
To 意耕:
您的說法可能未考慮到全面,我們不能僅以一般市井小民的角度看待孝順之道,古聖賢會如此言說,依在下之見,不僅是就市井小民的層面若廣大施行有安定社會淨化人心之效,就當時的集權統治、帝國統治的時代,在下料想,古聖古賢必然也關切統治階層在掌握社會的統治權並進而掌握大眾的身家資料、軍警、秘勤組織、社會資源分配…等等生殺大權時,不僅能夠仁民愛物,亦能夠不濫權欺民,這是理想的情形;然若情形不理想呢?若有高層子女其父母是掌握生殺大權卻暗中傷民害物,挑撥社會矛盾、輕挑戰禍以鞏固軍權等等…在下是想,古聖賢的思考的本質畢竟是是理性的,有時候,有些特殊的事情,是一種神聖理性。
Update 4:
話說白了,無論父母在社會表面上的表現如何,私底下父母究竟品性修養如何,是小善小惡之類或是罪大惡極之類,普天之下誰最能得知呢?經常是自己家人,尤其是子女長年受教於父母更是最為清楚。如此來看,某些亞聖三教諸如基督教的教理中有一些特殊的、強烈的教理之所以會出現,也是有它的因緣和道理的,佛說萬法因緣生,也是如此。這是在下的看法。
在下的重點是,古聖賢如此教導人們孝順之道,其考慮的層次是多元的,其設想的角度也非一廂情願的,很值得我們深思。
Update 5:
To 石頭道長:
閣下的回覆很有趣,在下得參。謝謝。
Update 6:
To 石頭道長:
您說「要能改變雙親的心性˙恐怕要先徹底改造自己」,這樣的說法視個別因緣而定,在下不便表示意見。然古聖賢言及孝順之道,著重於「順至道之法」,現代的話來說,是信真理,就世俗生活而言,是為人要真誠,別虛假,更別說謊害人,無論此人在世俗的身份是子女或是父母。這是在下的一點淺見,請參考。
Update 7:
To 石頭道長:
您客氣了。祈望令堂能得正法沐養。隨喜。祝福。
Update 8:
To allen:
閣下的意見收閱。在下既未「緣」於閣下所言之事而發此問,閣下或許妄言有「攀」,在下此言,若有失敬之處,請多包涵。
Update 9:
To 無:
諸聖賢因其各個分別因緣於生命的體會而有所言,不如您就因您個別分別因緣對此題發表意見如何?
Update 10:
To 時空旅行,
您好,因為就目前諸位網友的回覆看來,惟有您的回覆的訊息比較明確,其它網友的答覆在針對本題的經典引述及延伸論理意向不明確下暫難考慮。故,在下想確認一下您的回覆,您的回覆中的第一行中稱「當復如是,最好」是指向針對本題的經典引述及延伸論理?還是指向您後續的貼文?在選答之前,為免有誤會,故在下認最好確認一下。
Update 11:
因為知識+時間的限制,在下必須擇一回覆作為最佳回答,然因在下並無特別意向,故以幾個小原則排除部份回覆後請網友票選,再次感謝網友的熱心交流。首先排除只表達謝意的,雖然在下看了很歡喜。再者排除只貼經文的,畢竟,就此題而言,只貼經文時,當事人的個人看法並無法由貼文得知。此議題或有緣再交流。以上。祝福各位。
Update 12:
嗯…也可能只排除純貼經文而沒有個人意見的回答…。
【孝順】(術語)子對於親盡誠順命之道。梵網經下曰:「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心地觀經二曰:「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FROM:【佛學大辭典】【孝子經】(經名)一卷。失譯。明供養父母不若勸父母為善去惡之旨。FROM:【佛學大辭典】【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梵網經云: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既能孝養父母,恭敬學法受戒之師,則無悖逆之罪,是即懺悔也。FROM:【三藏法數】【孝子經】失譯人名 明供養,不若勸親為善去惡。FROM:【閱藏知津】【孝養】 (雜語)盡孝道供養父母也。又,死後追薦供養謂之孝養。以此亦為子之道也。FROM:【佛學大辭典】在下早先在網路他處提問時曾附上以下其它意見:
在下把一些一般人對於華夏文明社會對於孝道的本義特別受忽略的地方以紅字醒目顯示;此外,一般人聽到戒,就有一些既定的想法,在此,也將「戒」字和本題有關的意義作一個分享,戒,可以解釋為內心當中某種防非止惡之心靈品質…,再者,此題既言及善惡,在下認為有一些簡易的觀念值得參考,就一般佛道家的通說,順情順理者為善,不順情不順理者為惡,故,善惡的定義經常隨著時間與空間與社群等等各種因素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這也是何以善惡的思辨在現代多元社會特別有爭議的原因之一。
承上所言,故,倘若父母是性情中人,一切以真性情為依,心靈清淨,不執著分別善惡,不執著妄惑,其作風自然是「順至道之法」之人士,作為子女,定當從之,也樂於從之,白話來說,父母聽真話也說真話,子女自是幸福無比。
反之,若父母因其個別因緣,罪業頗重,或罪業深重,執著分別善惡(在基督教曰食分別善惡果,食禁果),心起妄惑,起心動念言行都是執著、虛妄,說真話少,聽真話更少,子女自然是痛苦無比,該個家庭也難得幸福…,那麼,如同在下轉載之相關聖賢語,作子女的在此時就要勸父母為善去惡,勸其順至道之法進而堅固其內心之戒體,繼而清淨自心。如果父母因為個別因緣而罪業深重、罪障深重,作為子女,在必要的時候,還應當勸父母信守必要的戒律,例如,常常說妄語、假話,或是常常開口就兩舌搬弄是非者,作子女的就要勸父母信守口戒,話少說,輕說,慢說…,如此,方為聖賢所說的「孝順」的真義,而非如一般舊社會所認知的,作父母的說什麼作什麼,子女只是一味地依從或默認,那非真孝,而是愚孝或盲孝。而此題中的真孝,既合經,亦合道,並且廣大地施行有安定社會淨化人心的功能。
在下在此雖然直陳個人意見,然此題確實是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就廣大的群眾,無論是台灣國內或海外諸國,無論是社會宣導或是社會實踐,與本說大異其趣,在下無意標新立意,所以也希望這方面的個人的意見不離經叛道,故,在下認為有必要在此發此一問,也想聽想知識+網友的各種意見。感謝。
Update:
To 小辣奇異果:
感謝您的回應,也祝您和令堂母親節快樂。
To shiny:
不好意思,我尚未一一讀過您提供的相關的網址。您很有心,我從知識+聯絡系統也收到您的來信,感謝。
Update 2:
To 時空旅行:
謝謝您的回應,我會參酌相關意見。
Update 3:
To 意耕:
您的說法可能未考慮到全面,我們不能僅以一般市井小民的角度看待孝順之道,古聖賢會如此言說,依在下之見,不僅是就市井小民的層面若廣大施行有安定社會淨化人心之效,就當時的集權統治、帝國統治的時代,在下料想,古聖古賢必然也關切統治階層在掌握社會的統治權並進而掌握大眾的身家資料、軍警、秘勤組織、社會資源分配…等等生殺大權時,不僅能夠仁民愛物,亦能夠不濫權欺民,這是理想的情形;然若情形不理想呢?若有高層子女其父母是掌握生殺大權卻暗中傷民害物,挑撥社會矛盾、輕挑戰禍以鞏固軍權等等…在下是想,古聖賢的思考的本質畢竟是是理性的,有時候,有些特殊的事情,是一種神聖理性。
Update 4:
話說白了,無論父母在社會表面上的表現如何,私底下父母究竟品性修養如何,是小善小惡之類或是罪大惡極之類,普天之下誰最能得知呢?經常是自己家人,尤其是子女長年受教於父母更是最為清楚。如此來看,某些亞聖三教諸如基督教的教理中有一些特殊的、強烈的教理之所以會出現,也是有它的因緣和道理的,佛說萬法因緣生,也是如此。這是在下的看法。
在下的重點是,古聖賢如此教導人們孝順之道,其考慮的層次是多元的,其設想的角度也非一廂情願的,很值得我們深思。
Update 5:
To 石頭道長:
閣下的回覆很有趣,在下得參。謝謝。
Update 6:
To 石頭道長:
您說「要能改變雙親的心性˙恐怕要先徹底改造自己」,這樣的說法視個別因緣而定,在下不便表示意見。然古聖賢言及孝順之道,著重於「順至道之法」,現代的話來說,是信真理,就世俗生活而言,是為人要真誠,別虛假,更別說謊害人,無論此人在世俗的身份是子女或是父母。這是在下的一點淺見,請參考。
Update 7:
To 石頭道長:
您客氣了。祈望令堂能得正法沐養。隨喜。祝福。
Update 8:
To allen:
閣下的意見收閱。在下既未「緣」於閣下所言之事而發此問,閣下或許妄言有「攀」,在下此言,若有失敬之處,請多包涵。
Update 9:
To 無:
諸聖賢因其各個分別因緣於生命的體會而有所言,不如您就因您個別分別因緣對此題發表意見如何?
Update 10:
To 時空旅行,
您好,因為就目前諸位網友的回覆看來,惟有您的回覆的訊息比較明確,其它網友的答覆在針對本題的經典引述及延伸論理意向不明確下暫難考慮。故,在下想確認一下您的回覆,您的回覆中的第一行中稱「當復如是,最好」是指向針對本題的經典引述及延伸論理?還是指向您後續的貼文?在選答之前,為免有誤會,故在下認最好確認一下。
Update 11:
因為知識+時間的限制,在下必須擇一回覆作為最佳回答,然因在下並無特別意向,故以幾個小原則排除部份回覆後請網友票選,再次感謝網友的熱心交流。首先排除只表達謝意的,雖然在下看了很歡喜。再者排除只貼經文的,畢竟,就此題而言,只貼經文時,當事人的個人看法並無法由貼文得知。此議題或有緣再交流。以上。祝福各位。
Update 12:
嗯…也可能只排除純貼經文而沒有個人意見的回答…。
Tags:
生活
All Comments
By Emma
at 2009-04-26T09:56
at 2009-04-26T09:56
孝者˙四順也
一孝食無憂˙二孝衣無少˙三孝住則靜˙四孝行無礙
看似簡單˙實行困難!生死有命難看破!食之無味
積習成性奢簡心!衣多不愛
金窩銀窩不比自家窩!
這些生活上的硬體要能順從雙親就不是很容易
要能改變雙親的心性˙恐怕要先徹底改造自己
祝 道安
慈悲宮 石頭道長
2009-04-25 15:21:23 補充:
版主的用心˙在對答覆者的回覆看的出來!凡人無思˙但求溫飽˙
修行中的我們家˙是這樣子的想法!對我的 母親˙讓她衣食不缺之外˙
還讓她有機會親近道場˙(我的 母親有中度殘障˙聾啞)
By Oliver
at 2009-04-25T01:00
at 2009-04-25T01:00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我今為汝宣說少分:假使有人為福德故,恭敬供養一百淨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寶上妙堂內,以百千種上妙珍膳,垂諸瓔珞眾寶衣服,栴檀沈香立諸房舍,百寶莊嚴床臥敷具,療治眾病百種湯藥,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隨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
『世間悲母念子無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經於十月,行住坐臥受諸苦惱,非口所宣。雖得欲樂、飲食、衣服而不生愛,憂念之心恆無休息。但自思惟:將欲生產漸受諸苦,晝夜愁惱。若產難時,如百千刃競來屠割,遂致無常;若無苦惱,諸親眷屬喜樂無盡,猶如貧女得如意珠。其子發聲如聞音樂,以母胸臆而為寢處,左右膝上常為遊履。於胸臆中出甘露泉,長養之恩彌於普天,憐湣之德廣大無比。世間所高莫過山嶽,悲母之恩逾於須彌。世間之重大地為先,悲母之恩亦過於彼。』
『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世間之疾莫過猛風,怨念之微復速於彼,一切如來、金剛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護。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順無違,諸天護念,福樂無盡。如是男女,即名尊貴天人種類,或是菩薩為度眾生,現為男女饒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為報母恩,經於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處於胎中,口吮乳根,飲噉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飲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皆與其子,珍妙衣服亦復如是,愚癡鄙陋情愛無二。昔有女人遠遊他國,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漲力不能前,愛念不捨母子俱沒。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
『以是因緣,母有十德:一名大地,於母胎中為所依故;二名能生,經歷眾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恆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養育,隨四時宜能長養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莊嚴,以妙瓔珞而嚴飾故;七名安隱,以母懷抱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導引子故;九名教誡,以善言辭離眾惡故;十名與業,能以家業付囑子故。善男子!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
By Zanna
at 2009-04-25T11:17
at 2009-04-25T11:17
父母也是眾生..不要太執著..
選有緣的渡..沒緣的就算了..
不是說是你父母就是有緣.
您的立意是好, 但末學認為有點攀緣了.
By Necoo
at 2009-04-26T02:09
at 2009-04-26T02:09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By Donna
at 2009-04-27T22:06
at 2009-04-27T22:06
覺得還學到蠻多東西的
自然不同宗教有不同道理
但是 都不無她原始的典故阿
所以 謝謝 這位大大 給我們這麼多的啟示~
偶爾 看看這些東西也不錯ㄝ~~
母親節快到
願天下母親~~母親節快樂~~~!!
Related Posts
BWS及X-HOT125的選擇
By Zanna
at 2009-04-23T00:00
at 2009-04-23T00:00
老公交網婆
By Heather
at 2009-04-23T00:00
at 2009-04-23T00:00
最近我發現 他交了一個網婆 還互留電話 傳訊息
多次為了這事吵 他說沒什麼只是遊戲 對方只是個�� ...
[風水]床的擺置問題
By Yedda
at 2009-04-23T00:00
at 2009-04-23T00:00
生日怎麼過才會驚喜而且值得
By Aaliyah
at 2009-04-23T00:00
at 2009-04-23T00:00
我的工具列執行檔不見
By Hazel
at 2009-04-23T00:00
at 2009-04-23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