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玉長公路。省道台30線 - 台東
By Daph Bay
at 2014-12-19T08:37
at 2014-12-19T08:37
Table of Contents
旅遊日期:103年10月
旅遊區域/景點名稱:省道台30線玉長公路
開放時間:全天候
交通工具:機車
※ [本文轉錄自 Tai-travel 看板 #1KasmPFl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ai-travel
標題: [遊記] 記錄玉長公路。省道台30線
時間: Fri Dec 19 08:06:46 2014
圖文網誌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191593542
記錄玉長公路。省道台30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長公路,故名思義就是「玉里-長濱」的一段公路,為省道台
30線的一部分,以花蓮縣玉里鎮和富里鄉交界的安通為起點,東行至
台東縣長濱鄉寧埔路段為終點。隨著「玉長隧道」完工,讓玉長公路
成為連接省道台9線、台11線的重要道路,探訪玉長公路,我才體認
到花東的山、海原來是那麼的近。(2014年十月)
【維基:省道台30線】
花東地區南北狹長,共有七條公路橫越海岸山脈,由北往南依序
為:鄉道花38-1、鄉道花46、省道台11甲線、鄉道花64(參閱:跟著
秀姑巒溪一起蜿蜒。鄉道花64)、省道台30線、省道台23線,以及鄉
道東40-東23。有機會希望把這七條公路巡覽湊齊,本篇遊記則進入
系列之二。台30線包含三大路段,分別為:瓦拉米步道入口至玉里市
區(0K~15.026K) 、台9線共線段玉里市區至安通(15.026K~20.035K)
,以及安通至長濱鄉寧埔的玉長公路(20.035K~35.333K)。民國九
十六年,公路總局整合三大路段,重新編制為「省道台30線」。
【旅行Map】
台30線公路編制雖然不過七年,然而路線沿革卻由來已久。來到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公路里程0K,我發現路邊停滿車輛,人群眾多蓄勢
待發,氣氛出乎意外的熱鬧,原來這裡是「瓦拉米步道」的登山入口
。
【台30線0K】
【瓦拉米步道Map】
瓦拉米步道隸屬玉山國家公園管轄,曾經是「八通關越嶺古道」
東段的一部分,於西元1919年由日本人修築,全長約13.6公里,更早
的淵源可追溯至修築於清朝(西元1875年)的「八通關古道」。今日
則規劃成大眾登山健行的高山步道,台30線玉里以西路段即循古道路
線鋪設。其實台30線的前身是「新中橫公路」的一部分,本來還要繼
續向西延伸、沿八通關古道路廊興築「玉山-玉里」段,穿越玉山山
脈、連接上台18線(阿里山公路),後來玉山國家公園設立,無法通
過環評,最後放棄了「新中橫公路」興建計畫。
【地圖上的虛線:新中橫公路「玉山-玉里」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瓦拉米步道入口至玉里市區(0K~15.026K)
台30線起點0K到南安5.602K(玉山國家公園管理站、南安遊客中
心)沿著拉庫拉庫溪修築,路況良好,途中可遇人群嬉遊的南安瀑布
。
【玉山國家公園界碑】
【台30線風景】
【拉庫拉庫溪】
【鹿鳴山&卓安橋】
【南安瀑布】
【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5.602K】
【南安遊客中心前稻田風景】
通過卓樂橋、跨越拉庫拉庫溪,台30線離開玉山國家公園的大山
與河谷,也離開了卓溪鄉,進入花蓮縣玉里鎮。
【卓樂橋上拉庫拉庫溪風景】
【台30線風景】
【進入玉里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9線共線段、玉里市區至安通(15.026K~20.035K)
進入玉里市區,台30線沿路變成縱谷稻田與市鎮風景,不久可見
兩道紅色拱線橫跨花東縱谷天際,此為地標醒目的台鐵「客城大橋」
。
【花東縱谷稻田風光】
【台30線風景】
【客城大橋】
台30線進入玉里市區後與省道台9線共線,通過橫跨秀姑巒溪的
玉里大橋,直到共線終點安通20.035K。
【台30線與台9線共線】
【玉里大橋】
【台30線、台9線共線終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通至長濱鄉寧埔、玉長公路(20.035K~35.333K)
雖然橫貫中央山脈的新中橫公路沒有實現,但玉長公路穿越海岸
山脈,也算發揮了原來「橫貫公路」的價值。玉長公路全長約15公里
,在通車之前,玉里居民必須北上瑞穗取鄉道花64(瑞港公路),或
南下經富里銜接省道台23線(富東公路),才能繞道前往花東海岸。
玉長公路全線寬闊、路況良好,原本要花費2~3小時的交通車程縮短
為30分鐘,不僅帶動了花蓮玉里、台東長濱兩地的連絡交通,亦可連
串起玉山國家公園、花東縱谷及海岸風景區的旅遊動線。
【玉長公路往長濱方向】
安通以「安通溫泉」著名。來到花蓮縣富里鄉安通,台30線繼續
向東往長濱,此後路段即為穿越海岸山脈的「玉長公路」,市鎮景觀
又轉換成藍天綠山,沿途山勢蜿蜒、風景秀麗。遇展望視野,花東風
情再度一覽無遺。
【玉長公路風景】
【公路山中蜿蜒】
【玉長公路風景】
【玉長公路山谷風景】
「玉長隧道」位於台30線26K ,乃玉長公路能夠全線貫通的關鍵
,工程也最為艱鉅,於民國九十三年一月開始動工,九十六年六月完
工啟用,是唯一穿過海岸山脈的公路隧道。
【玉長公路西口端】
玉長隧道全長2.66km,是目前台灣第五長的公路隧道(雪山隧道
12.9km、八卦山隧道4.9km 、彭山隧道3.8km 、石碇隧道2.7km) ,
然而,當「蘇花改」和「南迴公路」的幾座隧道興建完成後,玉長隧
道將馬上跌出排行榜十名之外。
【玉長公路東口端】
通過玉長隧道,海岸山脈稜線已經被拋在身後了,前方的台30線
則開始陡降,空氣中嚐到海水氣味,也能依稀望見遠方的太平洋。海
岸山脈東坡較陡,視野也較為開闊,幾個連續急轉彎道之後,台東長
濱的海岸風光終於可以盡收眼底。
【台30線太平洋風景】
【長濱海岸與公路風光】
【長濱海岸風景】
【公路山下海邊有聚落】
【台30線終點直指太平洋】
沿途一路下滑,很快就來到玉長公路終點,公路彷彿還要繼續延
伸似的直指太平洋。台30線終點位於台東縣長濱鄉寧埔35.333K ,濱
臨太平洋與省道台11線交會,往北可至長濱市區,向南則抵成功市區
。
【台30線終點35.333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濱地名由來?:海濱有長浪】
台30線終點附近海邊有觀海台,可欣賞花東壯麗的太平洋海景。
伴隨強烈吹拂的海風,白色長浪一波波往岸上襲來,彷彿是藍天藍海
中層層堆砌的雪白浪花,構成一幅奇妙特殊的花東海岸風景畫。長濱
,海濱有長浪,我想這就是「長濱鄉」地名的由來吧?尋訪玉長公路
並記錄省道台30線,完成。
--
旅遊區域/景點名稱:省道台30線玉長公路
開放時間:全天候
交通工具:機車
※ [本文轉錄自 Tai-travel 看板 #1KasmPFl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ai-travel
標題: [遊記] 記錄玉長公路。省道台30線
時間: Fri Dec 19 08:06:46 2014
圖文網誌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191593542
記錄玉長公路。省道台30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長公路,故名思義就是「玉里-長濱」的一段公路,為省道台
30線的一部分,以花蓮縣玉里鎮和富里鄉交界的安通為起點,東行至
台東縣長濱鄉寧埔路段為終點。隨著「玉長隧道」完工,讓玉長公路
成為連接省道台9線、台11線的重要道路,探訪玉長公路,我才體認
到花東的山、海原來是那麼的近。(2014年十月)
【維基:省道台30線】
花東地區南北狹長,共有七條公路橫越海岸山脈,由北往南依序
為:鄉道花38-1、鄉道花46、省道台11甲線、鄉道花64(參閱:跟著
秀姑巒溪一起蜿蜒。鄉道花64)、省道台30線、省道台23線,以及鄉
道東40-東23。有機會希望把這七條公路巡覽湊齊,本篇遊記則進入
系列之二。台30線包含三大路段,分別為:瓦拉米步道入口至玉里市
區(0K~15.026K) 、台9線共線段玉里市區至安通(15.026K~20.035K)
,以及安通至長濱鄉寧埔的玉長公路(20.035K~35.333K)。民國九
十六年,公路總局整合三大路段,重新編制為「省道台30線」。
【旅行Map】
台30線公路編制雖然不過七年,然而路線沿革卻由來已久。來到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公路里程0K,我發現路邊停滿車輛,人群眾多蓄勢
待發,氣氛出乎意外的熱鬧,原來這裡是「瓦拉米步道」的登山入口
。
【台30線0K】
【瓦拉米步道Map】
瓦拉米步道隸屬玉山國家公園管轄,曾經是「八通關越嶺古道」
東段的一部分,於西元1919年由日本人修築,全長約13.6公里,更早
的淵源可追溯至修築於清朝(西元1875年)的「八通關古道」。今日
則規劃成大眾登山健行的高山步道,台30線玉里以西路段即循古道路
線鋪設。其實台30線的前身是「新中橫公路」的一部分,本來還要繼
續向西延伸、沿八通關古道路廊興築「玉山-玉里」段,穿越玉山山
脈、連接上台18線(阿里山公路),後來玉山國家公園設立,無法通
過環評,最後放棄了「新中橫公路」興建計畫。
【地圖上的虛線:新中橫公路「玉山-玉里」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瓦拉米步道入口至玉里市區(0K~15.026K)
台30線起點0K到南安5.602K(玉山國家公園管理站、南安遊客中
心)沿著拉庫拉庫溪修築,路況良好,途中可遇人群嬉遊的南安瀑布
。
【玉山國家公園界碑】
【台30線風景】
【拉庫拉庫溪】
【鹿鳴山&卓安橋】
【南安瀑布】
【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5.602K】
【南安遊客中心前稻田風景】
通過卓樂橋、跨越拉庫拉庫溪,台30線離開玉山國家公園的大山
與河谷,也離開了卓溪鄉,進入花蓮縣玉里鎮。
【卓樂橋上拉庫拉庫溪風景】
【台30線風景】
【進入玉里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9線共線段、玉里市區至安通(15.026K~20.035K)
進入玉里市區,台30線沿路變成縱谷稻田與市鎮風景,不久可見
兩道紅色拱線橫跨花東縱谷天際,此為地標醒目的台鐵「客城大橋」
。
【花東縱谷稻田風光】
【台30線風景】
【客城大橋】
台30線進入玉里市區後與省道台9線共線,通過橫跨秀姑巒溪的
玉里大橋,直到共線終點安通20.035K。
【台30線與台9線共線】
【玉里大橋】
【台30線、台9線共線終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通至長濱鄉寧埔、玉長公路(20.035K~35.333K)
雖然橫貫中央山脈的新中橫公路沒有實現,但玉長公路穿越海岸
山脈,也算發揮了原來「橫貫公路」的價值。玉長公路全長約15公里
,在通車之前,玉里居民必須北上瑞穗取鄉道花64(瑞港公路),或
南下經富里銜接省道台23線(富東公路),才能繞道前往花東海岸。
玉長公路全線寬闊、路況良好,原本要花費2~3小時的交通車程縮短
為30分鐘,不僅帶動了花蓮玉里、台東長濱兩地的連絡交通,亦可連
串起玉山國家公園、花東縱谷及海岸風景區的旅遊動線。
【玉長公路往長濱方向】
安通以「安通溫泉」著名。來到花蓮縣富里鄉安通,台30線繼續
向東往長濱,此後路段即為穿越海岸山脈的「玉長公路」,市鎮景觀
又轉換成藍天綠山,沿途山勢蜿蜒、風景秀麗。遇展望視野,花東風
情再度一覽無遺。
【玉長公路風景】
【公路山中蜿蜒】
【玉長公路風景】
【玉長公路山谷風景】
「玉長隧道」位於台30線26K ,乃玉長公路能夠全線貫通的關鍵
,工程也最為艱鉅,於民國九十三年一月開始動工,九十六年六月完
工啟用,是唯一穿過海岸山脈的公路隧道。
【玉長公路西口端】
玉長隧道全長2.66km,是目前台灣第五長的公路隧道(雪山隧道
12.9km、八卦山隧道4.9km 、彭山隧道3.8km 、石碇隧道2.7km) ,
然而,當「蘇花改」和「南迴公路」的幾座隧道興建完成後,玉長隧
道將馬上跌出排行榜十名之外。
【玉長公路東口端】
通過玉長隧道,海岸山脈稜線已經被拋在身後了,前方的台30線
則開始陡降,空氣中嚐到海水氣味,也能依稀望見遠方的太平洋。海
岸山脈東坡較陡,視野也較為開闊,幾個連續急轉彎道之後,台東長
濱的海岸風光終於可以盡收眼底。
【台30線太平洋風景】
【長濱海岸與公路風光】
【長濱海岸風景】
【公路山下海邊有聚落】
【台30線終點直指太平洋】
沿途一路下滑,很快就來到玉長公路終點,公路彷彿還要繼續延
伸似的直指太平洋。台30線終點位於台東縣長濱鄉寧埔35.333K ,濱
臨太平洋與省道台11線交會,往北可至長濱市區,向南則抵成功市區
。
【台30線終點35.333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濱地名由來?:海濱有長浪】
台30線終點附近海邊有觀海台,可欣賞花東壯麗的太平洋海景。
伴隨強烈吹拂的海風,白色長浪一波波往岸上襲來,彷彿是藍天藍海
中層層堆砌的雪白浪花,構成一幅奇妙特殊的花東海岸風景畫。長濱
,海濱有長浪,我想這就是「長濱鄉」地名的由來吧?尋訪玉長公路
並記錄省道台30線,完成。
--
All Comments
By Lauren
at 2014-12-20T15:44
at 2014-12-20T15:44
By Puput
at 2014-12-21T22:50
at 2014-12-21T22:50
By Zenobia
at 2014-12-23T05:56
at 2014-12-23T05:56
Related Posts
公館 流浪ing旅遊書店,旅人的資訊基地
By Eden
at 2014-12-19T01:21
at 2014-12-19T01:21
機車座墊
By Linda
at 2014-12-18T21:51
at 2014-12-18T21:51
住宿 溫泉
By Frederic
at 2014-12-18T21:03
at 2014-12-18T21:03
阿亮租車
By Candice
at 2014-12-18T20:54
at 2014-12-18T20:54
鸚鵡系列轉蛋(新朋友們)
By Rebecca
at 2014-12-18T20:06
at 2014-12-18T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