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江整宅環形天橋常有外拍? - 台北萬華
By Freda
at 2020-02-18T00:23
at 2020-02-18T00:23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JQK2 ()》之銘言:
: 就是和平西路與環河南路口
: 好幾次經過都會看到
: 一群攝影師和模特兒在外拍
: 查一下發現這篇報導
: https://news.ebc.net.tw/news/living/114750
: 說是全世界獨有的環形天橋
: 真的還假的?感覺沒什麼特別的啊
: 這種背景拍起來真的會好看嗎?
晚上有空來回一篇,也很久沒在萬華版發文了。
華江整宅根據長輩的記憶,是在大約民國60年代(1970年代)陸續完成。
從下面這張1974年的空照圖也可以看到,華江整宅已經大部分落成。
https://i.imgur.com/Xu1nVK0.png
https://i.imgur.com/8K8cz9a.jpg
華江整宅主體在環河南路、和平西路口的位置,華江橋下,為此還有一座上上下下的天橋。
聽長輩提到,華江整宅會有一樓挑高、二樓走廊、天橋連接這樣特殊的造型,是因為當初華江整宅是做為商場而興建的。
1961年中華商場落成啟用,持續了數十年的風光,創造無數商機。
但同時期,包含外縣市與外省老兵,大量的外地移民湧入工作機會多的台北,台北市的市容破舊不堪,急需整頓。如過去西門町旁的西本願寺就被違章建築群佔據。
在那個較為獨裁的年代,整頓市容當然就是二話不說的開拆。但是拆了之後總要有地方讓那些人住,所以「整建住宅」這個概念就出現了。
「整建住宅」用現在的話來理解就像所謂「國宅」或「社會住宅」吧!當時的形式多為大型連棟的公寓,可容納非常多人居住。
而我們的華江整宅就是台北市最後一批興建的整建住宅,印象中似乎也聽過這跟萬大計畫有關,但萬大計畫詳情我不了解。
在中華商場與整建住宅的兩個背景之下,結合兩者特色,具有商場與大型連棟住宅用途的華江整宅就誕生了。
為了連結二樓的商場,於是大家熟悉的天橋就如此誕生了。台灣小說家吳明益所著《天橋上的魔術師》,雖然是在描寫中華商場,但是小說中的建築型式也就只剩華江整宅還留存而已了。
https://i.imgur.com/VSrVs35.jpg
不過我們的天橋沒有魔術師,只有聊天的阿伯阿桑跟他們的椅子。(註:照片沒有阿伯阿桑入鏡,不要期待)
雖然預計要做商場使用,但中華商場的人潮很顯然並沒有外溢到華江橋頭來,華江整宅僅有一樓能出租做生意,二樓以上則全數成為住家。
或許是因為華江整宅是政府興建的整建住宅,有很多公務員或國營企業員工在此居住,就我所知有不少當時台水的員工,以及當時身為台糖員工的我阿公也買在這邊。當時聽阿公說公務員買這裡好像有優先還是低利貸款什麼的,我記不清楚了。當然,這些人裡面,外省人也不少。
說到台糖,我阿公以前就是在台糖台北營業處上班,也就是現在的糖廍文化園區,以前我都叫甘蔗公園。那裡距離華江整宅很近,我猜應該有不少台糖台北營業處的員工買在這裡吧。
到我的年紀,華江整宅已經很老舊了。但是雖然老舊,但也還堅固、堪用,921的時候也撐過去了,聽不專業的老人家們打屁聊天時,都認為是因為有這些天橋把大樓都接起來,所以任何一棟大樓都不會倒。當然,這是完全不專業的鄉里傳言,不過我覺得可以顯示住戶對這些天橋的心裡想法。
二樓的走廊沒有成為商場,但是連同三樓的空中花園,都成為小朋友的遊樂場。我小時候也曾騎著裝有輔助輪的腳踏車在二樓走廊飆車,呵呵。
沒有成為商場的二樓走廊當然變成人跡較少的治安黑處,所以不少遊民都窩在華江整宅的二樓走廊,如同上一篇推文的朋友講的,就讀一旁龍山國小的校友都知道那種味道。
https://i.imgur.com/CfqNq97.jpg
骯髒、漆黑的樓梯間,便是最可怕的治安死角,小時候有聽說女性晚上在樓梯間被騷擾的事情。
https://i.imgur.com/3Xyu6v3.jpg
二樓的走廊,長大以後離開家裡,才發現這是很奇怪的現象。
天橋基本上就是華江整宅的特色與地標,若是有心人能在此栽培盆栽,稍加打理,就會非常漂亮。但可惜如同整個萬華區,華江整宅也大多只剩老人家居住,大概是無人能有力打理環境了。
除了天橋外,華江整宅另一個知名地標就屬比天還高的社區水塔了。社區水塔被圍繞在整宅建物之中,從外面只看的到水塔的頭部。外人經過,總是會好奇那是什麼東西,甚至還有人說是飛碟,使華江整宅在另一種方面出名。
我從小就覺得水塔那邊是很恐怖的地方,就如我說他是被圍繞在建物之中,所以特別陰暗。
但是其實那邊是很漂亮的,有種隔離世俗的小天地的感覺。
https://i.imgur.com/KOoun3v.jpg
若願意稍加打理,三樓的空中花園是可以很漂亮的。
https://i.imgur.com/nOSre11.jpg
比天還高的水塔。
https://i.imgur.com/gPDNm7F.jpg
水塔下另有一番小天地。
另外比較現代的,2009年的知名動畫《化物語》,令人意外的使用了華江整宅這個不起眼的地方的場景。
在《化物語》第15話中,有一幕剪影使用了華江整宅的樓梯間。這大概跟《化物語》的原作小說插畫家VOFAN是台灣人有關,或許他有來華江整宅取材、照相,因而被動畫製作人員採用了這個畫面吧?
想當初年輕時追動話的時候完全沒有發現這幕,直到後來才知道原來我家已經世界出名XD
https://i.imgur.com/kFe1NXc.png
動畫《化物語》的截圖。
https://i.imgur.com/87hI05o.jpg
華江整宅該處場景。當然,動畫是忽略那些髒汙的。
https://i.imgur.com/WvRTJE3.jpg
這些住戶信箱也很特別,但都已老舊骯髒。
總之,華江整宅是1970年代的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特殊產物,獨特的造型在台灣絕無僅有。
至今,也常聽過華江整宅老舊、應都更云云,但華江整宅除了歷史意義、建築意義而因該被保留外,更重要的是裡面還住了很~多人,要都更,便會使這些人流離失所,所以大概沒有官員敢碰觸吧。(是說也沒什麼官員想碰吧,台北市政府放生萬華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華江整宅至今已經將近50年,但整體結構似乎還是穩固,唯有屋頂漏水(多數已加蓋防止)以及壁磚掉落(部分已加裝網架,但這樣反而破壞牆面)的問題,若政府有心,應可妥善延續華江整宅的壽命。
我的記憶如此,但求在未來我垂垂老矣、記憶退化之時,華江整宅還能存在,讓我多少回復一點記憶。
https://i.imgur.com/fGBQ7Rt.jpg
華江整宅一樓皆有挑高閣樓住家,從樓梯間可看到住戶的鐵窗。
https://i.imgur.com/ZJ1a595.jpg
附近的愛愛院也很有歷史,其實我們這附近真的處處是歷史啊!
--
: 就是和平西路與環河南路口
: 好幾次經過都會看到
: 一群攝影師和模特兒在外拍
: 查一下發現這篇報導
: https://news.ebc.net.tw/news/living/114750
: 說是全世界獨有的環形天橋
: 真的還假的?感覺沒什麼特別的啊
: 這種背景拍起來真的會好看嗎?
晚上有空來回一篇,也很久沒在萬華版發文了。
華江整宅根據長輩的記憶,是在大約民國60年代(1970年代)陸續完成。
從下面這張1974年的空照圖也可以看到,華江整宅已經大部分落成。
https://i.imgur.com/Xu1nVK0.png
https://i.imgur.com/8K8cz9a.jpg
華江整宅主體在環河南路、和平西路口的位置,華江橋下,為此還有一座上上下下的天橋。
聽長輩提到,華江整宅會有一樓挑高、二樓走廊、天橋連接這樣特殊的造型,是因為當初華江整宅是做為商場而興建的。
1961年中華商場落成啟用,持續了數十年的風光,創造無數商機。
但同時期,包含外縣市與外省老兵,大量的外地移民湧入工作機會多的台北,台北市的市容破舊不堪,急需整頓。如過去西門町旁的西本願寺就被違章建築群佔據。
在那個較為獨裁的年代,整頓市容當然就是二話不說的開拆。但是拆了之後總要有地方讓那些人住,所以「整建住宅」這個概念就出現了。
「整建住宅」用現在的話來理解就像所謂「國宅」或「社會住宅」吧!當時的形式多為大型連棟的公寓,可容納非常多人居住。
而我們的華江整宅就是台北市最後一批興建的整建住宅,印象中似乎也聽過這跟萬大計畫有關,但萬大計畫詳情我不了解。
在中華商場與整建住宅的兩個背景之下,結合兩者特色,具有商場與大型連棟住宅用途的華江整宅就誕生了。
為了連結二樓的商場,於是大家熟悉的天橋就如此誕生了。台灣小說家吳明益所著《天橋上的魔術師》,雖然是在描寫中華商場,但是小說中的建築型式也就只剩華江整宅還留存而已了。
https://i.imgur.com/VSrVs35.jpg
不過我們的天橋沒有魔術師,只有聊天的阿伯阿桑跟他們的椅子。(註:照片沒有阿伯阿桑入鏡,不要期待)
雖然預計要做商場使用,但中華商場的人潮很顯然並沒有外溢到華江橋頭來,華江整宅僅有一樓能出租做生意,二樓以上則全數成為住家。
或許是因為華江整宅是政府興建的整建住宅,有很多公務員或國營企業員工在此居住,就我所知有不少當時台水的員工,以及當時身為台糖員工的我阿公也買在這邊。當時聽阿公說公務員買這裡好像有優先還是低利貸款什麼的,我記不清楚了。當然,這些人裡面,外省人也不少。
說到台糖,我阿公以前就是在台糖台北營業處上班,也就是現在的糖廍文化園區,以前我都叫甘蔗公園。那裡距離華江整宅很近,我猜應該有不少台糖台北營業處的員工買在這裡吧。
到我的年紀,華江整宅已經很老舊了。但是雖然老舊,但也還堅固、堪用,921的時候也撐過去了,聽不專業的老人家們打屁聊天時,都認為是因為有這些天橋把大樓都接起來,所以任何一棟大樓都不會倒。當然,這是完全不專業的鄉里傳言,不過我覺得可以顯示住戶對這些天橋的心裡想法。
二樓的走廊沒有成為商場,但是連同三樓的空中花園,都成為小朋友的遊樂場。我小時候也曾騎著裝有輔助輪的腳踏車在二樓走廊飆車,呵呵。
沒有成為商場的二樓走廊當然變成人跡較少的治安黑處,所以不少遊民都窩在華江整宅的二樓走廊,如同上一篇推文的朋友講的,就讀一旁龍山國小的校友都知道那種味道。
https://i.imgur.com/CfqNq97.jpg
骯髒、漆黑的樓梯間,便是最可怕的治安死角,小時候有聽說女性晚上在樓梯間被騷擾的事情。
https://i.imgur.com/3Xyu6v3.jpg
二樓的走廊,長大以後離開家裡,才發現這是很奇怪的現象。
天橋基本上就是華江整宅的特色與地標,若是有心人能在此栽培盆栽,稍加打理,就會非常漂亮。但可惜如同整個萬華區,華江整宅也大多只剩老人家居住,大概是無人能有力打理環境了。
除了天橋外,華江整宅另一個知名地標就屬比天還高的社區水塔了。社區水塔被圍繞在整宅建物之中,從外面只看的到水塔的頭部。外人經過,總是會好奇那是什麼東西,甚至還有人說是飛碟,使華江整宅在另一種方面出名。
我從小就覺得水塔那邊是很恐怖的地方,就如我說他是被圍繞在建物之中,所以特別陰暗。
但是其實那邊是很漂亮的,有種隔離世俗的小天地的感覺。
https://i.imgur.com/KOoun3v.jpg
若願意稍加打理,三樓的空中花園是可以很漂亮的。
https://i.imgur.com/nOSre11.jpg
比天還高的水塔。
https://i.imgur.com/gPDNm7F.jpg
水塔下另有一番小天地。
另外比較現代的,2009年的知名動畫《化物語》,令人意外的使用了華江整宅這個不起眼的地方的場景。
在《化物語》第15話中,有一幕剪影使用了華江整宅的樓梯間。這大概跟《化物語》的原作小說插畫家VOFAN是台灣人有關,或許他有來華江整宅取材、照相,因而被動畫製作人員採用了這個畫面吧?
想當初年輕時追動話的時候完全沒有發現這幕,直到後來才知道原來我家已經世界出名XD
https://i.imgur.com/kFe1NXc.png
動畫《化物語》的截圖。
https://i.imgur.com/87hI05o.jpg
華江整宅該處場景。當然,動畫是忽略那些髒汙的。
https://i.imgur.com/WvRTJE3.jpg
這些住戶信箱也很特別,但都已老舊骯髒。
總之,華江整宅是1970年代的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特殊產物,獨特的造型在台灣絕無僅有。
至今,也常聽過華江整宅老舊、應都更云云,但華江整宅除了歷史意義、建築意義而因該被保留外,更重要的是裡面還住了很~多人,要都更,便會使這些人流離失所,所以大概沒有官員敢碰觸吧。(是說也沒什麼官員想碰吧,台北市政府放生萬華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華江整宅至今已經將近50年,但整體結構似乎還是穩固,唯有屋頂漏水(多數已加蓋防止)以及壁磚掉落(部分已加裝網架,但這樣反而破壞牆面)的問題,若政府有心,應可妥善延續華江整宅的壽命。
我的記憶如此,但求在未來我垂垂老矣、記憶退化之時,華江整宅還能存在,讓我多少回復一點記憶。
https://i.imgur.com/fGBQ7Rt.jpg
華江整宅一樓皆有挑高閣樓住家,從樓梯間可看到住戶的鐵窗。
https://i.imgur.com/ZJ1a595.jpg
附近的愛愛院也很有歷史,其實我們這附近真的處處是歷史啊!
--
Tags:
公園
All Comments
By Agatha
at 2020-02-22T07:34
at 2020-02-22T07:34
By Ethan
at 2020-02-26T14:44
at 2020-02-26T14:44
By Lucy
at 2020-03-01T21:55
at 2020-03-01T21:55
By Olga
at 2020-03-06T05:06
at 2020-03-06T05:06
By Lucy
at 2020-03-10T12:16
at 2020-03-10T12:16
By Ingrid
at 2020-03-14T19:27
at 2020-03-14T19:27
By Sandy
at 2020-03-19T02:38
at 2020-03-19T02:38
By Lydia
at 2020-03-23T09:49
at 2020-03-23T09:49
By Sandy
at 2020-03-27T16:59
at 2020-03-27T16:59
By Olga
at 2020-04-01T00:10
at 2020-04-01T00:10
By Enid
at 2020-04-05T07:21
at 2020-04-05T07:21
By David
at 2020-04-09T14:31
at 2020-04-09T14:31
By Bennie
at 2020-04-13T21:42
at 2020-04-13T21:42
By Damian
at 2020-04-18T04:53
at 2020-04-18T04:53
By Margaret
at 2020-04-22T12:04
at 2020-04-22T12:04
By Lauren
at 2020-04-26T19:14
at 2020-04-26T19:14
By Cara
at 2020-05-01T02:25
at 2020-05-01T02:25
By Madame
at 2020-05-05T09:36
at 2020-05-05T09:36
By Cara
at 2020-05-09T16:46
at 2020-05-09T16:46
By Yuri
at 2020-05-13T23:57
at 2020-05-13T23:57
By Cara
at 2020-05-18T07:08
at 2020-05-18T07:08
By Franklin
at 2020-05-22T14:19
at 2020-05-22T14:19
By Audriana
at 2020-05-26T21:29
at 2020-05-26T21:29
By Emma
at 2020-05-31T04:40
at 2020-05-31T04:40
By Ida
at 2020-06-04T11:51
at 2020-06-04T11:51
By Anthony
at 2020-06-08T19:01
at 2020-06-08T19:01
By Ida
at 2020-06-13T02:12
at 2020-06-13T02:12
By Connor
at 2020-06-17T09:23
at 2020-06-17T09:23
By Queena
at 2020-06-21T16:34
at 2020-06-21T16:34
Related Posts
就是要韌性,打造一個在地的韌性都市林
By Annie
at 2020-02-16T23:24
at 2020-02-16T23:24
PMGO PvP比賽-來個粉紅泡泡:雙和玫瑰盃
By Joe
at 2020-02-16T15:44
at 2020-02-16T15:44
櫻花季來了 新店淡水「粉紅大道」綿延
By Doris
at 2020-02-16T08:21
at 2020-02-16T08:21
臺版小富良野限定花海-北投社三層崎公園
By Ophelia
at 2020-02-14T23:48
at 2020-02-14T23:48
影/環狀線旁驚見城市廢墟!萬坪破落舊廠
By Queena
at 2020-02-13T00:17
at 2020-02-13T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