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火旁龍之踩街遊行 - 苗栗

By Catherine
at 2011-02-13T14:53
at 2011-02-13T14:53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jelly1128 (我的天哪)》之銘言:
: 今年的踩街一樣跑去看了....
: 感覺就是....怎麼參加踩街的單位愈來愈少了....><
: 不過還是可以寫出一堆心得啦,那條百節龍還真是漂亮阿....整個黃到發亮....
: 舞那條百截龍的好像是附近國中的學生吧..有幾位還蠻正的:P
: 只能說包頭巾+馬尾=無敵阿,另外當然少不了幾乎都是有婆婆媽媽老先生
: 伯伯組成的各式各樣的團體:P
: 例如跳土風舞的..傳統客家布馬陣以及八音團之類的....,另外 溜直排輪
: 的..外國森巴舞的..非洲土風舞的好像都有....:P
: 不過最受歡迎的..莫過於電音三太子了....真是走到哪都能引起歡呼跟笑聲阿XDDD
: 還有苗栗市某國中的管樂社..小小年紀就要扛著樂器穿著正式管樂的服裝走
: 完全程..也是超讚的啦....
: 我一開始是在南苗天后宮那邊看..後來也跑去火車站看看有沒有比較不一樣的..
: 到火車站時踩街隊伍也正要進場..所以就再看一次了XDDD
: 最後就是由最後進場壓軸的幾條龍在火車站左右側炸龍....
: 鞭炮還真是有夠給他多的啦....我們在圍觀前幾排的..
: 當鞭炮像膛炸一樣般的連環大爆炸時..只能把身體轉到後面躲避鞭炮&煙霧的
: 襲擊....XD
: 另外還有煙火秀....不過煙火是在火車站後方施放....
: 因為被車站擋住了....沒特地跑去火車站後方看....反正炸龍之夜當天的煙火
: 一定更精彩以上....
百節龍好像是苗栗國中的學生, 如有誤尚請指正.
(持著龍走完整段踩街路段, 也挺辛苦的, 拍拍手鼓勵一下)
把這文化向下扎根是好事, 也是不錯的點子, 苗栗縣很多東西可以鄉土扎根,
例如酪/農業的發展脈絡, 花卉的種植, 陶瓷玩偶業的盛況與脈絡...等等, 這
些都是很有趣很鄉土的在地文化, 或者鄉土體驗.
元宵傳統記憶上, 就是以蹦龍(客語發音)那個味道為主軸, 其來由歷史脈絡也
有可循, 也是不少人的兒時記憶. 後來市公所改為踩街 + 蹦龍方式, 算是另外
一種面向的創新吧, 不過那種踩街耳目一新的感覺, 似乎只有第一屆舉辦時比
較強烈.
我印象中當時這個苗栗市踩街以及當街定點蹦龍的風采, 在第一屆當年真的是
沒有愧對於那句口號 "北天燈 中炸龍 南蜂炮, 要讓苗栗的炸龍與南北二大元
宵活動齊名", SNG車排排站停放於三角公園那頭, 市街上都擠滿了人潮期盼觀
賞, 比過農曆年還熱鬧, 各家無線新聞媒體也不時插撥活動場景......不過這
樣的各家新聞轉播的盛況場景似乎也只有那樣一次? ^^;;
(看那昨天的台北蜂炮一分鐘體驗, 就不知道搶佔了多少版面:P
相信苗栗這邊也徵選幾個龍隊, 到台北宣傳蹦龍, 新聞性與版面性應該不會
輸給蜂炮體驗)
不過踩街的拿捏上, 看了這麼多屆, 就有點像是社區遊行定位吧, 這部份要
如何創新演變或是風格拿捏(或者說主軸到底是什麼? 而不要流於大雜燴),
可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提昇.
主軸的蹦龍上, 在活動場地移至河濱公園後(當年的另外一個口號, 河濱公園
目標比造宜蘭冬山河, 呵呵 |||), 街上蹦龍的味道就逐漸黯淡了些, 當然這
部份跟一些商家的打烊等也有關, 如以前祥太麵包尚在南苗舊址時, 每年的包
龍炸龍就是必定欣賞的好戲, 還要到天雲廟去搶佔好位置, 不過有的時後上面
高處往下面看, 真的就是龍出沒 ~ 雲煙渺渺似真似換, 原因一方面舞的精彩,
另外一方面就是商家炸的鞭炮也多.
不過今年的特色我個人意見倒是不在於活動的主軸上, 而是在於街上的大小
龍流竄(俗稱的乞丐龍)的現象改善很多了, 今年街上看到的就是比較整齊些
的商家包的那種龍. 這部份的改善, 我想會讓人對於舞龍這方面的文化是讓
人更正面看待. 另外就是開始有了相關的製作教學體驗課程, 這都是好的發
展.
不過這方面也提出個反向思考一下, 街上的龍一定只能炸鞭炮討紅包嗎?
為什麼西洋萬聖節, 都會有幼稚園小朋友帶著面具到街上討糖果(當然園方
會先跟商家套好招應景), 那位什麼不能有小朋友熱鬧應景的拿著創意龍跟
商街拜年呢?
- 以社區中的青少年報名或國中小自願徵選為單位? 或相互輔助辦理.
社區發展協會 ~ 印象中政府都有補助經費, 但花到哪? 謀狼栽.
- 不一定要傳統的龍頭, 傳統的龍在龍頭與龍尾部份很吃重, 對於青少年
的體型來說久持會很吃力. 可以發揮創意巧思打造創意龍 ~ 龍身再依照
不同年份裝飾應景(就不用年年造新龍了), 環保又文化扎根以及參與.
- 當然商家不一定要給紅包, 談錢傷感情, 文化與銅臭味可以不沾鍋.
目的在於融入生活或課程, 例如年度校際美勞大作, 也是一種文化參與
以及應景, 一種年少記憶不留白的體驗之一.
- 這會比加入乞丐龍隊伍, 黑衣黑褲, 口嚼檳榔哈跟煙, 防護措施也不戴,
外加小發財車一台, 莫名奇妙帽出的一堆阿貓阿狗廟宇(誰知道真的是廟宇
招的, 還是另有其人假借廟宇名義招攬隊員?) 的龍隊來的好上加好.
--
: 今年的踩街一樣跑去看了....
: 感覺就是....怎麼參加踩街的單位愈來愈少了....><
: 不過還是可以寫出一堆心得啦,那條百節龍還真是漂亮阿....整個黃到發亮....
: 舞那條百截龍的好像是附近國中的學生吧..有幾位還蠻正的:P
: 只能說包頭巾+馬尾=無敵阿,另外當然少不了幾乎都是有婆婆媽媽老先生
: 伯伯組成的各式各樣的團體:P
: 例如跳土風舞的..傳統客家布馬陣以及八音團之類的....,另外 溜直排輪
: 的..外國森巴舞的..非洲土風舞的好像都有....:P
: 不過最受歡迎的..莫過於電音三太子了....真是走到哪都能引起歡呼跟笑聲阿XDDD
: 還有苗栗市某國中的管樂社..小小年紀就要扛著樂器穿著正式管樂的服裝走
: 完全程..也是超讚的啦....
: 我一開始是在南苗天后宮那邊看..後來也跑去火車站看看有沒有比較不一樣的..
: 到火車站時踩街隊伍也正要進場..所以就再看一次了XDDD
: 最後就是由最後進場壓軸的幾條龍在火車站左右側炸龍....
: 鞭炮還真是有夠給他多的啦....我們在圍觀前幾排的..
: 當鞭炮像膛炸一樣般的連環大爆炸時..只能把身體轉到後面躲避鞭炮&煙霧的
: 襲擊....XD
: 另外還有煙火秀....不過煙火是在火車站後方施放....
: 因為被車站擋住了....沒特地跑去火車站後方看....反正炸龍之夜當天的煙火
: 一定更精彩以上....
百節龍好像是苗栗國中的學生, 如有誤尚請指正.
(持著龍走完整段踩街路段, 也挺辛苦的, 拍拍手鼓勵一下)
把這文化向下扎根是好事, 也是不錯的點子, 苗栗縣很多東西可以鄉土扎根,
例如酪/農業的發展脈絡, 花卉的種植, 陶瓷玩偶業的盛況與脈絡...等等, 這
些都是很有趣很鄉土的在地文化, 或者鄉土體驗.
元宵傳統記憶上, 就是以蹦龍(客語發音)那個味道為主軸, 其來由歷史脈絡也
有可循, 也是不少人的兒時記憶. 後來市公所改為踩街 + 蹦龍方式, 算是另外
一種面向的創新吧, 不過那種踩街耳目一新的感覺, 似乎只有第一屆舉辦時比
較強烈.
我印象中當時這個苗栗市踩街以及當街定點蹦龍的風采, 在第一屆當年真的是
沒有愧對於那句口號 "北天燈 中炸龍 南蜂炮, 要讓苗栗的炸龍與南北二大元
宵活動齊名", SNG車排排站停放於三角公園那頭, 市街上都擠滿了人潮期盼觀
賞, 比過農曆年還熱鬧, 各家無線新聞媒體也不時插撥活動場景......不過這
樣的各家新聞轉播的盛況場景似乎也只有那樣一次? ^^;;
(看那昨天的台北蜂炮一分鐘體驗, 就不知道搶佔了多少版面:P
相信苗栗這邊也徵選幾個龍隊, 到台北宣傳蹦龍, 新聞性與版面性應該不會
輸給蜂炮體驗)
不過踩街的拿捏上, 看了這麼多屆, 就有點像是社區遊行定位吧, 這部份要
如何創新演變或是風格拿捏(或者說主軸到底是什麼? 而不要流於大雜燴),
可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提昇.
主軸的蹦龍上, 在活動場地移至河濱公園後(當年的另外一個口號, 河濱公園
目標比造宜蘭冬山河, 呵呵 |||), 街上蹦龍的味道就逐漸黯淡了些, 當然這
部份跟一些商家的打烊等也有關, 如以前祥太麵包尚在南苗舊址時, 每年的包
龍炸龍就是必定欣賞的好戲, 還要到天雲廟去搶佔好位置, 不過有的時後上面
高處往下面看, 真的就是龍出沒 ~ 雲煙渺渺似真似換, 原因一方面舞的精彩,
另外一方面就是商家炸的鞭炮也多.
不過今年的特色我個人意見倒是不在於活動的主軸上, 而是在於街上的大小
龍流竄(俗稱的乞丐龍)的現象改善很多了, 今年街上看到的就是比較整齊些
的商家包的那種龍. 這部份的改善, 我想會讓人對於舞龍這方面的文化是讓
人更正面看待. 另外就是開始有了相關的製作教學體驗課程, 這都是好的發
展.
不過這方面也提出個反向思考一下, 街上的龍一定只能炸鞭炮討紅包嗎?
為什麼西洋萬聖節, 都會有幼稚園小朋友帶著面具到街上討糖果(當然園方
會先跟商家套好招應景), 那位什麼不能有小朋友熱鬧應景的拿著創意龍跟
商街拜年呢?
- 以社區中的青少年報名或國中小自願徵選為單位? 或相互輔助辦理.
社區發展協會 ~ 印象中政府都有補助經費, 但花到哪? 謀狼栽.
- 不一定要傳統的龍頭, 傳統的龍在龍頭與龍尾部份很吃重, 對於青少年
的體型來說久持會很吃力. 可以發揮創意巧思打造創意龍 ~ 龍身再依照
不同年份裝飾應景(就不用年年造新龍了), 環保又文化扎根以及參與.
- 當然商家不一定要給紅包, 談錢傷感情, 文化與銅臭味可以不沾鍋.
目的在於融入生活或課程, 例如年度校際美勞大作, 也是一種文化參與
以及應景, 一種年少記憶不留白的體驗之一.
- 這會比加入乞丐龍隊伍, 黑衣黑褲, 口嚼檳榔哈跟煙, 防護措施也不戴,
外加小發財車一台, 莫名奇妙帽出的一堆阿貓阿狗廟宇(誰知道真的是廟宇
招的, 還是另有其人假借廟宇名義招攬隊員?) 的龍隊來的好上加好.
--
All Comments

By Hazel
at 2011-02-13T18:49
at 2011-02-13T18:49

By Charlie
at 2011-02-13T22:46
at 2011-02-13T22:46

By Edith
at 2011-02-14T02:43
at 2011-02-14T02:43

By Susan
at 2011-02-14T06:39
at 2011-02-14T06:39

By Enid
at 2011-02-14T10:36
at 2011-02-14T10:36

By Mia
at 2011-02-14T14:32
at 2011-02-14T14:32

By Olive
at 2011-02-14T18:29
at 2011-02-14T18:29

By Oliver
at 2011-02-14T22:26
at 2011-02-14T22:26

By Caitlin
at 2011-02-15T02:22
at 2011-02-15T02:22

By Dinah
at 2011-02-15T06:19
at 2011-02-15T06:19

By Yedda
at 2011-02-15T10:16
at 2011-02-15T10:16

By Kama
at 2011-02-15T14:12
at 2011-02-15T14:12

By Suhail Hany
at 2011-02-15T18:09
at 2011-02-15T18:09

By Lily
at 2011-02-15T22:06
at 2011-02-15T22:06

By Andy
at 2011-02-16T02:02
at 2011-02-16T02:02

By Catherine
at 2011-02-16T05:59
at 2011-02-16T05:59

By Ula
at 2011-02-16T09:56
at 2011-02-16T09:56

By Regina
at 2011-02-16T13:52
at 2011-02-16T13:52

By Aaliyah
at 2011-02-16T17:49
at 2011-02-16T17:4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1-02-16T21:46
at 2011-02-16T21:46

By Ula
at 2011-02-17T01:42
at 2011-02-17T01:42

By Puput
at 2011-02-17T05:39
at 2011-02-17T05:39

By Freda
at 2011-02-17T09:36
at 2011-02-17T09:36

By Kyle
at 2011-02-17T13:32
at 2011-02-17T13:32

By Isabella
at 2011-02-17T17:29
at 2011-02-17T17:29

By Brianna
at 2011-02-17T21:25
at 2011-02-17T21:25

By Una
at 2011-02-18T01:22
at 2011-02-18T01:22

By Mia
at 2011-02-18T05:19
at 2011-02-18T05:19

By Zenobia
at 2011-02-18T09:15
at 2011-02-18T09:15

By Iris
at 2011-02-18T13:12
at 2011-02-18T13:12

By Ida
at 2011-02-18T17:09
at 2011-02-18T17:09

By Jake
at 2011-02-18T21:05
at 2011-02-18T21:05

By Megan
at 2011-02-19T01:02
at 2011-02-19T01:02

By Eartha
at 2011-02-19T04:59
at 2011-02-19T04:59

By Erin
at 2011-02-19T08:55
at 2011-02-19T08:55

By Dora
at 2011-02-19T12:52
at 2011-02-19T12:52

By Hardy
at 2011-02-19T16:49
at 2011-02-19T16:4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02-19T20:45
at 2011-02-19T20:45

By Ingrid
at 2011-02-20T00:42
at 2011-02-20T00:42

By Emma
at 2011-02-20T04:39
at 2011-02-20T04:39
Related Posts
借SD HC讀卡機

By Edith
at 2011-02-13T10:38
at 2011-02-13T10:38
苗栗踩街隨拍

By Jacky
at 2011-02-13T10:21
at 2011-02-13T10:21
苗栗豪美旅店徵房務員

By Liam
at 2011-02-13T09:55
at 2011-02-13T09:55
苗栗火旁龍之踩街遊行

By Emily
at 2011-02-13T01:58
at 2011-02-13T01:58
士林運動公園撿到一隻柴犬

By Hazel
at 2011-02-13T00:50
at 2011-02-13T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