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太魯閣②.壯闊驚險《錐麓古道》 - 台灣旅遊
![Candice avatar](/img/cat4.jpg)
By Candice
at 2017-08-20T11:37
at 2017-08-20T11:37
Table of Contents
網誌圖文好讀版:
https://samiau0321.blogspot.tw/2017/07/blog-post_8.html
官方網站:http://www.taroko.gov.tw/
時間:約 4~5hr(*目前只開放斷崖駐在所約3.1km)
票價:200元/人
附註:需要提前到官網申請入山証和入園證
【 錐 麓 古 道 】介紹
錐麓古道是來到太魯閣不能錯過的一條步道,能親身體驗太魯閣族壯烈的歷史人文、峽谷
斷崖震撼美景,目前需要先申請入山証、入園證並繳納兩百元的入山費,入山的位置在燕
子口的「錐麓吊橋」,需要把核可信件列印出來並且核對身分證,路程不時有警告標語提
醒錐麓古道的難度。
附註:
(1)入山証:出發前五日至三十日到網站申請,或是到當地派出所
(2)入園證:出發前一日至三十日可以網站提出申請
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殘存遺跡,全程約10.3km,目前只開放「錐麓吊橋 - 巴達崗
- 錐麓大斷崖 - 斷崖駐在所」(東進東出)約3.1km的距離,曾經全線開放但因為管理不
易難以持續太久,平日限制96人、假日增加到156人,如果遇到天候不佳的狀況可能臨時不
予開放,視個人體能約四到五小時的登山時間,建議最晚十點前就要通過錐麓吊橋,避免
下下山時因陽光不足造成視線不佳。
附註:「合歡越嶺古道」指的是花蓮經太魯閣、天祥、卡拉寶、碧綠、關原、落鷹山莊、
合歡山、梅峰、鳶峰、昆陽、合歡山莊直達南投霧社(日治時代為了統治原住民、戰爭用
途修建)
【 錐 麓 古 道 】遊記
▲ 錐麓吊橋(0km)、時間10:30
在布洛灣山月村(這間飯店真的啵棒)吃了豐富的早餐、整理好裝備後來到錐麓古道的門
口,作人員仔細的核對我們的身分證件並交代我們注意事項後才放我們進錐麓吊橋。光站
在錐麓吊橋的中間仰望峽谷就是件極高的享受,峽谷的風很強、立霧溪水嘩嘩作響朝我們
奔騰而來,高聳的峽谷地形從此處看非常震撼!算是第一排的VIP位置!感受到太魯閣的壯
麗讓人辛苦值回票價。
路程中很多牌子寫著「此步道為高難度健行路線,請徹底檢查裝備、評估個人體能狀況,
請勿貿然進入」。
▲ 錐麓古道(0.8km)、時間11:00
沿途大部分都是碎石坡,雖然不致於需要拉繩攀岩,但幾乎全程都是「陡上」,從燕子口
到錐麓大斷崖雖然只有3公里左右的路程,但高度落差卻有500km...簡直就像是在爬階梯
大賽似的有點兒喘,無風的時候真的很熱汗如雨下,切記切記要穿舒適的運動鞋,膝蓋弱
弱的人要準備護膝和登山杖。
▲ 巴達岡部落(1.0km)、時間11:15
走約一小時左右可以抵達「巴達岡*駐在所遺址」,這裡曾經是太魯閣的部落、日治時代
的重要據點,曾經有各式公共建築像是招待所、警察局和衛生所,現在卻只剩下草地上斷
垣殘壁,難以想像這才是一百年前的事無限唏噓。錐麓古道有幾段路並沒有遮蔽非常酷曬
,這裡有幾棵大樹也很平坦是個歇腳休息的好地方。
附註:巴達岡在太魯閣族語意是「麻竹」也有「戰地」的意味
▲ 巴達岡二號吊橋(1.2km)、時間11:30
聽一位媽媽說經過巴達岡遺址後會比較平坦好走,但是沒有!(別做夢了快點往上趕路吧
)整趟路程就是不停爬坡全身濕答答。照理來說巴達岡二號吊橋的地勢應該更高,但是因
為圍繞在森林間反而沒有高度的恐懼,覺得翠綠林間非常美麗療癒,遠遠往下看還有個涓
絲瀑布,水潭在陽光下閃著碧綠光芒非常誘人...
阿阿阿真的好熱阿!
▲ 小洞穴(2.4km)、時間12:30
然後再無言的往上走一小時左右,經過碎石坡、木頭台階、森林間的小徑,見到這個小山
洞就代表快接近錐麓斷崖的位置。走到這裡我肌力比較弱的左膝蓋開始微微的疼痛(跑步
的舊傷),幸好爬山、跑步都會隨時帶著護膝保護比較脆弱的部份。
▲ 錐麓大斷崖(2.5km)、時間12:45
走到這裡代表錐麓古道最夢幻、最精采的部份到了!(興奮)
迎面而來的是陡立的大理石峭壁,頓時開心得忘記剛剛的辛苦。
這段路程難以想像當初只有雙腳併攏的30cm寬度(當然沒有拉繩),日本統治原住民強迫
他們拓寬到 60cm~1.5m 的寬度,難以想像當初以人力開鑿是多麼的艱辛。事實上這段路
沒有像想中危險恐怖,無論是維護和防範措施都做得非常好,當天也看到工作人員在打草
,避免有人誤踩草叢發生意外,但在去年就發生兩起墜崖的意外,千萬不能因為想要拍出
厲害的照片、貪看風景就忘記站穩步伐。
這段路程風景實在太好,有時候走著走著就會被遠山、溪谷、飄泊的白雲給看迷了眼...有
時候就渾然忘我,需要重複的提醒自己注意腳步。
往下望就是中橫公路跟立霧溪,甚至還可以聽到濤濤洶湧的水聲,這個高度應該跟101大樓
差不多...下方的公路和車子都小得跟方塊相同,若是盯著下方的峽谷總覺得有點暈,若是
有強烈懼高症的人應該會抖著無法往前走。
峭壁上並不是這麼的寸草不生,據說因為大理石不容易風化的關係,這路段的路況才可以
保存下來,每次抬頭看藍天山巒再低頭望著峽谷就有一種萬丈深淵的感受...
這裡是錐麓斷崖最大塊的平台,大部分人都會在此拍照,雖然看似危險但其實蠻安全,但
不要為了擺出姿勢而做出危險的動作,畢竟下去是萬丈深淵(抖)...因為有幾個佔地比較
大的位置可以讓登山客彼此交會,加上管制人數、收費的關係讓登山客變少,走起來反而
自在安全。
▲斷崖駐在所(3.1km)、時間13:15
走過錐麓斷崖就是一個豁然開朗的平地,大部分的登山客都會在這裡合照、吃吃東西休息
一番再回頭。
▲錐麓吊橋(0km)15:00
終於看到來時的錐麓吊橋有種鬆口氣的感覺,沒想到工作人員竟然已經在出口等待我們,
看來他要清點完入山的遊客才能下班真是辛苦。回程的路雖然比較快但全部都是陡下坡,
弱弱的膝蓋不時的感覺到疼痛、雙腳微抖,在0.3km的時候不小心腳滑了一下往山壁那側撞
,只有小擦傷(非常慶幸是往內側滑去),走路真的要注意自己的重心不能輕忽。
【 錐 麓 古 道 】最後
錐麓古道不愧是台灣壯闊的夢幻步道,非常非常非常推薦此生來走一次,雖然它並不是那
麼親民的步道但可以輕裝上陣,一些該有的防曬措施、登山鞋、登山杖、飲水都要好好準
備,在前一天擁有充足的睡眠、養足體力,就算是一般人也可以輕易攻略的祕境。
--
https://samiau0321.blogspot.tw/2017/07/blog-post_8.html
官方網站:http://www.taroko.gov.tw/
時間:約 4~5hr(*目前只開放斷崖駐在所約3.1km)
票價:200元/人
附註:需要提前到官網申請入山証和入園證
【 錐 麓 古 道 】介紹
錐麓古道是來到太魯閣不能錯過的一條步道,能親身體驗太魯閣族壯烈的歷史人文、峽谷
斷崖震撼美景,目前需要先申請入山証、入園證並繳納兩百元的入山費,入山的位置在燕
子口的「錐麓吊橋」,需要把核可信件列印出來並且核對身分證,路程不時有警告標語提
醒錐麓古道的難度。
附註:
(1)入山証:出發前五日至三十日到網站申請,或是到當地派出所
(2)入園證:出發前一日至三十日可以網站提出申請
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殘存遺跡,全程約10.3km,目前只開放「錐麓吊橋 - 巴達崗
- 錐麓大斷崖 - 斷崖駐在所」(東進東出)約3.1km的距離,曾經全線開放但因為管理不
易難以持續太久,平日限制96人、假日增加到156人,如果遇到天候不佳的狀況可能臨時不
予開放,視個人體能約四到五小時的登山時間,建議最晚十點前就要通過錐麓吊橋,避免
下下山時因陽光不足造成視線不佳。
附註:「合歡越嶺古道」指的是花蓮經太魯閣、天祥、卡拉寶、碧綠、關原、落鷹山莊、
合歡山、梅峰、鳶峰、昆陽、合歡山莊直達南投霧社(日治時代為了統治原住民、戰爭用
途修建)
【 錐 麓 古 道 】遊記
▲ 錐麓吊橋(0km)、時間10:30
在布洛灣山月村(這間飯店真的啵棒)吃了豐富的早餐、整理好裝備後來到錐麓古道的門
口,作人員仔細的核對我們的身分證件並交代我們注意事項後才放我們進錐麓吊橋。光站
在錐麓吊橋的中間仰望峽谷就是件極高的享受,峽谷的風很強、立霧溪水嘩嘩作響朝我們
奔騰而來,高聳的峽谷地形從此處看非常震撼!算是第一排的VIP位置!感受到太魯閣的壯
麗讓人辛苦值回票價。
路程中很多牌子寫著「此步道為高難度健行路線,請徹底檢查裝備、評估個人體能狀況,
請勿貿然進入」。
▲ 錐麓古道(0.8km)、時間11:00
沿途大部分都是碎石坡,雖然不致於需要拉繩攀岩,但幾乎全程都是「陡上」,從燕子口
到錐麓大斷崖雖然只有3公里左右的路程,但高度落差卻有500km...簡直就像是在爬階梯
大賽似的有點兒喘,無風的時候真的很熱汗如雨下,切記切記要穿舒適的運動鞋,膝蓋弱
弱的人要準備護膝和登山杖。
▲ 巴達岡部落(1.0km)、時間11:15
走約一小時左右可以抵達「巴達岡*駐在所遺址」,這裡曾經是太魯閣的部落、日治時代
的重要據點,曾經有各式公共建築像是招待所、警察局和衛生所,現在卻只剩下草地上斷
垣殘壁,難以想像這才是一百年前的事無限唏噓。錐麓古道有幾段路並沒有遮蔽非常酷曬
,這裡有幾棵大樹也很平坦是個歇腳休息的好地方。
附註:巴達岡在太魯閣族語意是「麻竹」也有「戰地」的意味
▲ 巴達岡二號吊橋(1.2km)、時間11:30
聽一位媽媽說經過巴達岡遺址後會比較平坦好走,但是沒有!(別做夢了快點往上趕路吧
)整趟路程就是不停爬坡全身濕答答。照理來說巴達岡二號吊橋的地勢應該更高,但是因
為圍繞在森林間反而沒有高度的恐懼,覺得翠綠林間非常美麗療癒,遠遠往下看還有個涓
絲瀑布,水潭在陽光下閃著碧綠光芒非常誘人...
阿阿阿真的好熱阿!
▲ 小洞穴(2.4km)、時間12:30
然後再無言的往上走一小時左右,經過碎石坡、木頭台階、森林間的小徑,見到這個小山
洞就代表快接近錐麓斷崖的位置。走到這裡我肌力比較弱的左膝蓋開始微微的疼痛(跑步
的舊傷),幸好爬山、跑步都會隨時帶著護膝保護比較脆弱的部份。
▲ 錐麓大斷崖(2.5km)、時間12:45
走到這裡代表錐麓古道最夢幻、最精采的部份到了!(興奮)
迎面而來的是陡立的大理石峭壁,頓時開心得忘記剛剛的辛苦。
這段路程難以想像當初只有雙腳併攏的30cm寬度(當然沒有拉繩),日本統治原住民強迫
他們拓寬到 60cm~1.5m 的寬度,難以想像當初以人力開鑿是多麼的艱辛。事實上這段路
沒有像想中危險恐怖,無論是維護和防範措施都做得非常好,當天也看到工作人員在打草
,避免有人誤踩草叢發生意外,但在去年就發生兩起墜崖的意外,千萬不能因為想要拍出
厲害的照片、貪看風景就忘記站穩步伐。
這段路程風景實在太好,有時候走著走著就會被遠山、溪谷、飄泊的白雲給看迷了眼...有
時候就渾然忘我,需要重複的提醒自己注意腳步。
往下望就是中橫公路跟立霧溪,甚至還可以聽到濤濤洶湧的水聲,這個高度應該跟101大樓
差不多...下方的公路和車子都小得跟方塊相同,若是盯著下方的峽谷總覺得有點暈,若是
有強烈懼高症的人應該會抖著無法往前走。
峭壁上並不是這麼的寸草不生,據說因為大理石不容易風化的關係,這路段的路況才可以
保存下來,每次抬頭看藍天山巒再低頭望著峽谷就有一種萬丈深淵的感受...
這裡是錐麓斷崖最大塊的平台,大部分人都會在此拍照,雖然看似危險但其實蠻安全,但
不要為了擺出姿勢而做出危險的動作,畢竟下去是萬丈深淵(抖)...因為有幾個佔地比較
大的位置可以讓登山客彼此交會,加上管制人數、收費的關係讓登山客變少,走起來反而
自在安全。
▲斷崖駐在所(3.1km)、時間13:15
走過錐麓斷崖就是一個豁然開朗的平地,大部分的登山客都會在這裡合照、吃吃東西休息
一番再回頭。
▲錐麓吊橋(0km)15:00
終於看到來時的錐麓吊橋有種鬆口氣的感覺,沒想到工作人員竟然已經在出口等待我們,
看來他要清點完入山的遊客才能下班真是辛苦。回程的路雖然比較快但全部都是陡下坡,
弱弱的膝蓋不時的感覺到疼痛、雙腳微抖,在0.3km的時候不小心腳滑了一下往山壁那側撞
,只有小擦傷(非常慶幸是往內側滑去),走路真的要注意自己的重心不能輕忽。
【 錐 麓 古 道 】最後
錐麓古道不愧是台灣壯闊的夢幻步道,非常非常非常推薦此生來走一次,雖然它並不是那
麼親民的步道但可以輕裝上陣,一些該有的防曬措施、登山鞋、登山杖、飲水都要好好準
備,在前一天擁有充足的睡眠、養足體力,就算是一般人也可以輕易攻略的祕境。
--
Tags:
台灣旅遊
All Comments
![Lauren avatar](/img/cat5.jpg)
By Lauren
at 2017-08-21T10:34
at 2017-08-21T10:34
Related Posts
花蓮太魯閣①.湛藍深邃《砂卡礑步道》
![Ophelia avatar](/img/dog2.jpg)
By Ophelia
at 2017-08-20T11:23
at 2017-08-20T11:23
麻豆代天府十八地獄遊
![Michael avatar](/img/woman.jpg)
By Michael
at 2017-08-14T23:58
at 2017-08-14T23:58
南投縣集集鎮‧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Margaret avatar](/img/cat3.jpg)
By Margaret
at 2017-08-07T22:02
at 2017-08-07T22:02
高雄小港機場到墾丁的計程車?
![Brianna avatar](/img/girl2.jpg)
By Brianna
at 2017-08-07T08:55
at 2017-08-07T08:55
走過莫拉克及凡那比颱風的新來義部落
![Dinah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Dinah
at 2017-08-06T01:49
at 2017-08-06T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