ψ 臨時起意的南迴行 day 3 初鹿、紅葉、池上 - 公園
By Edwina
at 2006-08-05T23:28
at 2006-08-05T23:28
Table of Contents
20060720 day 3 總里程數167km 時間3h41m
知本→台東市→初鹿→紅葉→關山→池上→原路回知本
http://0rz.net/511F8
第三天原本預定的行程其實是要上南橫,然後夜宿啞口,
只是早上起床打電話去問過南橫的公路局後,從台東這端上去到向陽就斷了。
向陽這段在我出發前上公路局網頁查就知道是斷的,只是預定修復日期已過,
看來是南橫上的天氣干擾,所以施工沒辦法持續吧。
考慮過經費還許可的情況下,而且台東也沒跑很多地方,所以就決定再待一天。
本打算這晚換去台東市住宿,所以行李都搬著走,後來才覺得這真是錯誤的決定 = =
因為之後吃過午飯後打去原住民會館,問到的雙人房也要1150,比我們在知本的1000多
結果這天最後還是跑回來原地睡,只是帶著一大背包還真累 >"<
由於不上南橫了,所以不用趕在中午前到池上 (怕南橫太過下午天氣不好)
所以原本預定就要去的幾個景點,就能沒時間壓力慢慢逛。
台九線進到台東市就看到指標往台灣史前博物館,於是這就變成今天的首站。
在台灣的許多博物館中,這算是年輕的,整個館看起來就很新,
而且位在一大片空地之上,真的很明顯。
看了看門票,有點可惜,因為周三有開放學生免費參觀 (這天周四了)
雖然學生票只要50塊啦,台東太陽這麼大,進去吹吹冷氣逛逛也不錯。
本來以為進去能看的東西不多,最多是挖出的原住民物品而已,
沒想到整個館出乎意料的深奧,逛了兩小時逛不完 = =
一開始看到的是一些當代藝術創作展,似乎跟史前文化比較沒什麼關聯 XD
之後首先看到的是台灣的誕生,從板塊推擠出現在的台灣,
再來的廳展示的是後來遷移來的動物們,沒想到竟然是從自然方面先切入。
提完了地質跟動物,之後才是原住民的描寫,有關原住民的部分展的很多,
但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走馬看花一直走一直逛,連說明都沒有詳讀。
看完了台灣的原住民,再來的就是南島族系,越看越隨便(累了)。
進去吹冷氣還不錯,只是沒時間細逛還蠻可惜的,不然大概三四個小時跑不掉吧。
買門票的時候,還會附卑南文化公園的門票,蠻優惠的感覺,
只是卑南公園是在一段距離外的台東新站附近,又是室外的,熱到沒動力去看 @@
早上十點多進去晃一下後,出來就中午了,為了下午的行程只能隨便看一下。
史前文化博物館網頁 http://www.nmp.gov.tw/
中午隨便在台東市吃個小麥吹冷氣,再出發就兩點鐘了 (變成懶散的行程)
不過初鹿牧場離台東市還頗近的,不用半小時就到了,
免收門票,但要收車輛的停車費,機車是50元。
雖然沒喝過初鹿牛奶,不過聽聞其盛名已久,沒想到第一次喝就是到出廠地 :p
裡面有一小區是可以去買牧草,然後自己餵乳牛,
牛的舌頭很長,直接就把你手上的草給捲過去,要拍照要先準備好再靠近。
一把牧草20元,不過在那邊的地上撿人家餵食時掉落的,其實也夠拿來拍一下照
雖然掉在地上的草有點爛爛的,但牛牛還是通通捲去吃掉 = ="
不知道是不是下午兩點多太熱,或者是沒遇上放牧時間,
牛兒們都沒有放到廣大的草地上吃草,所以只能空對草地拍照,真是心寒 >"<
總覺得不管在瑞穗或初鹿,好像要看到很多牛在草地吃蠻碰運氣的。
這邊有個馬場,裡頭有兩三匹馬,不過騎乘是要錢的,十分鐘100-300不等 @@
還有進駐像是墾丁看到的無重力彈跳(跳彈簧墊),也有小遊池碰碰船,都要收費 = ="
最近有很多牧場,都會有個稻草捆起來的大輪,然後可以推著跑。
這邊不免俗的也有一個,不過實際去推才知道,重到不行一個人推不動。
雖然看不到牛牛們放牧,只好到這邊的合作社去買牛奶製品來吃,
通常在牧場裡就是要吃牛奶冰,一定都比在其他地方買的濃醇香 XDD
這邊賣的東西物價不會太貴,至少吃起來也都有到那個品質,在觀光區來說是狂推~~
煉乳=70元 牛奶/巧克力奶 杯裝(375cc)=30元,瓶裝(945cc)=70元
冰淇琳=30元 冰棒=20元 牛軋糖=150元 牛奶饅頭/肉包=10元
在合作社裡,擠滿了一團一團的遊客,來到台東就會排到這邊的行程吧。
買了杯牛奶、冰淇琳、冰棒後,就到外面的吊椅坐著慢慢吃。
從便宜的說起吧,冰棒吃的時候,確實可以感受到牛奶味,不像一般10.15元的吃不出來
但吃了冰淇琳後,才發現這真是極品,非常的濃郁,而且又是鬆鬆軟軟最好的口感。
牛奶的話平時只能在土地銀行才買的到,而且沒訂還不一定有,在這嚐嚐鮮也不錯。
在外面吊椅吃,最大的遺憾就是,蒼蠅怎麼這麼多,真的很煞風景 >"<
有牛的地方果然蒼蠅就少不了 Q.Q
http://www.chuluranch.com/
喝過牛奶拍完照停留一下,就趕緊繼續上路了,想說剛好晚上到池上吃便當。
三點多經過鹿野,看到紅葉少棒紀念館的牌子,想說還有時間就過去看一下。
沿路過去還會經過紅葉溫泉,算是這邊另一個觀光賣點吧。
路中有個分叉路,主要是因為舊鹿嗚橋比較小,所以有擋起來,
汽車要通過有點難,不過還是有看到當地人開車過去(蠻勉強剛好通過@@)
因為是騎機車,剛好可以走這舊的鹿嗚吊橋,從橋上可以看到急流的鹿嗚溪,
可惜因為前陣子颱風,所以水都灰濁濁的,不然清澈時一定很漂亮。
到了山中的紅葉國小及少棒紀念館,真的有種在山中的感覺,一切都很簡樸。
雖然對紅葉了解不深,但也知道在當年,這群人帶給台灣人是多麼重要的意義,
紀念館一樓展示著紅葉國小歷年來的獎盃,還有當年紅葉隊用過的器物,
在這深山中,他們練習時都是用石頭當球,削樹枝當球棒,連鞋子都沒有 @@
在台灣的運動史上,幾乎是由原住民來帶動的,平地人跟原住民還是有一段差距(汗)
二樓展示的是一些布農族的文物,就沒上去逛了 = ="
ps.記得當年這紅葉隊雖然都是四年級生,但大多數都已過世,其他的生活也不是很好,
想到總有些說不出來的唏噓跟心寒。
要出紀念館時,對山的村落還有廣播,蠻有趣的。
有時候會夾一些國語,但大多都是原住民話,唏嚦呼嚕的而且還很大聲~~
讓我想到相聲瓦舍有一個眷村段子,村裡的活動都會有廣播,有說不上的好感覺 :p
一路出了紅葉到鹿野,才想到翻微笑319的小冊子看有沒有蓋章地點,
原來剛剛少棒紀念館有得蓋,全都錯過了 Q.Q
最後想說好不容易到了台東,還是把這邊的蓋一蓋,就再走進去換找別的地點,
後來去到了布農部落,一不小心從人家園區後門進去,才知道原來這是員工才能走的,
我還奇怪說怎麼都沒有招牌,不過到正門才發現遊客車輛是不能進去的 XDDD
布農部落是像民宿這樣經營,裡面有四五間小屋,整個環境感覺起來還蠻好的,
不知道住宿價格是落在哪 (好像很貴 @@)
再次出鹿野,經過關山。
在這段路上,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花東縱谷的感覺,左右都是山,
而且還看得出來前後方有開口,在兩山中間有一大片平原。
台東關山不同於墾丁關山,墾丁關山可以看到日落,而台東關山因為在縱谷內,
其實日出日落都看不到,而且太陽早早就被中央山脈擋住,這裡的日曬還真少。
到了關山,有不少自行車出租店,這裡的賣點就是環鎮自行車道,
可惜有點近傍晚,也沒足夠時間騎機車去走這車道試試 (機車不知能不能騎~~)
看介紹其實這自行車道離市區也有小距離,環鎮一周可以遍覽整個縱谷的美景。
過關山之後就有個大叉路,一邊是台20往海端,上南橫。一邊是台9往池上,縱谷行。
本來的預定計畫是早上知本出發後,去初鹿玩一下,然後控制時間到池上吃午餐,
吃完後再繞回海端上南橫,可見今天的行程完全不同了 XDD
到了池上剛好六點吃晚餐,在進鎮的7-11問一下哪間池上便當比較有名,
主要有兩間,一間在池上車站外的全美行,另一間是在環鎮台9上的悟饕。
全美行是較傳統火車便當,統一菜色有六七種料,一個60元。
悟饕則是有分主菜,各菜色價錢不一,而且在各地也有分店(台南有的樣子~)
想說火車便當就是沒有主菜的吧,最後去了全美行吃,配菜蠻普通的,
而池上飯煮出來的飯,雖是木盒裝,但不像平常吃的都會黏很多在木盒,
軟硬黏度都還蠻不錯,不知道煮的人厲害還是真的米也很好 :D
回程已是七點多,沿路稻田到傍晚小飛蟲就多,其實很討厭這時候上路,
撞死一堆小飛蟲我也不好過呀~~~~ 又痛又難清。
今天花在博物館時間太多,不然更動的行程中是沒這裡的。
原本是預計早上去初鹿,中午在池上吃飯,之後就切西瓜到海線,
沿路就能經過泰源幽谷,看到台灣地層的浮起變化。
台東另一個地形奇觀則是利吉惡地,雖然西部的惡地地形差不多,不過形成原因迥異,
像燕巢月世界是石灰岩地形被雨水沖蝕,但利吉惡地則是由於板塊推擠隆起而形成的。
(史前博物館有介紹泰源幽谷跟利吉惡地的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qua@wretch
--
知本→台東市→初鹿→紅葉→關山→池上→原路回知本
http://0rz.net/511F8
第三天原本預定的行程其實是要上南橫,然後夜宿啞口,
只是早上起床打電話去問過南橫的公路局後,從台東這端上去到向陽就斷了。
向陽這段在我出發前上公路局網頁查就知道是斷的,只是預定修復日期已過,
看來是南橫上的天氣干擾,所以施工沒辦法持續吧。
考慮過經費還許可的情況下,而且台東也沒跑很多地方,所以就決定再待一天。
本打算這晚換去台東市住宿,所以行李都搬著走,後來才覺得這真是錯誤的決定 = =
因為之後吃過午飯後打去原住民會館,問到的雙人房也要1150,比我們在知本的1000多
結果這天最後還是跑回來原地睡,只是帶著一大背包還真累 >"<
由於不上南橫了,所以不用趕在中午前到池上 (怕南橫太過下午天氣不好)
所以原本預定就要去的幾個景點,就能沒時間壓力慢慢逛。
台九線進到台東市就看到指標往台灣史前博物館,於是這就變成今天的首站。
在台灣的許多博物館中,這算是年輕的,整個館看起來就很新,
而且位在一大片空地之上,真的很明顯。
看了看門票,有點可惜,因為周三有開放學生免費參觀 (這天周四了)
雖然學生票只要50塊啦,台東太陽這麼大,進去吹吹冷氣逛逛也不錯。
本來以為進去能看的東西不多,最多是挖出的原住民物品而已,
沒想到整個館出乎意料的深奧,逛了兩小時逛不完 = =
一開始看到的是一些當代藝術創作展,似乎跟史前文化比較沒什麼關聯 XD
之後首先看到的是台灣的誕生,從板塊推擠出現在的台灣,
再來的廳展示的是後來遷移來的動物們,沒想到竟然是從自然方面先切入。
提完了地質跟動物,之後才是原住民的描寫,有關原住民的部分展的很多,
但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走馬看花一直走一直逛,連說明都沒有詳讀。
看完了台灣的原住民,再來的就是南島族系,越看越隨便(累了)。
進去吹冷氣還不錯,只是沒時間細逛還蠻可惜的,不然大概三四個小時跑不掉吧。
買門票的時候,還會附卑南文化公園的門票,蠻優惠的感覺,
只是卑南公園是在一段距離外的台東新站附近,又是室外的,熱到沒動力去看 @@
早上十點多進去晃一下後,出來就中午了,為了下午的行程只能隨便看一下。
史前文化博物館網頁 http://www.nmp.gov.tw/
中午隨便在台東市吃個小麥吹冷氣,再出發就兩點鐘了 (變成懶散的行程)
不過初鹿牧場離台東市還頗近的,不用半小時就到了,
免收門票,但要收車輛的停車費,機車是50元。
雖然沒喝過初鹿牛奶,不過聽聞其盛名已久,沒想到第一次喝就是到出廠地 :p
裡面有一小區是可以去買牧草,然後自己餵乳牛,
牛的舌頭很長,直接就把你手上的草給捲過去,要拍照要先準備好再靠近。
一把牧草20元,不過在那邊的地上撿人家餵食時掉落的,其實也夠拿來拍一下照
雖然掉在地上的草有點爛爛的,但牛牛還是通通捲去吃掉 = ="
不知道是不是下午兩點多太熱,或者是沒遇上放牧時間,
牛兒們都沒有放到廣大的草地上吃草,所以只能空對草地拍照,真是心寒 >"<
總覺得不管在瑞穗或初鹿,好像要看到很多牛在草地吃蠻碰運氣的。
這邊有個馬場,裡頭有兩三匹馬,不過騎乘是要錢的,十分鐘100-300不等 @@
還有進駐像是墾丁看到的無重力彈跳(跳彈簧墊),也有小遊池碰碰船,都要收費 = ="
最近有很多牧場,都會有個稻草捆起來的大輪,然後可以推著跑。
這邊不免俗的也有一個,不過實際去推才知道,重到不行一個人推不動。
雖然看不到牛牛們放牧,只好到這邊的合作社去買牛奶製品來吃,
通常在牧場裡就是要吃牛奶冰,一定都比在其他地方買的濃醇香 XDD
這邊賣的東西物價不會太貴,至少吃起來也都有到那個品質,在觀光區來說是狂推~~
煉乳=70元 牛奶/巧克力奶 杯裝(375cc)=30元,瓶裝(945cc)=70元
冰淇琳=30元 冰棒=20元 牛軋糖=150元 牛奶饅頭/肉包=10元
在合作社裡,擠滿了一團一團的遊客,來到台東就會排到這邊的行程吧。
買了杯牛奶、冰淇琳、冰棒後,就到外面的吊椅坐著慢慢吃。
從便宜的說起吧,冰棒吃的時候,確實可以感受到牛奶味,不像一般10.15元的吃不出來
但吃了冰淇琳後,才發現這真是極品,非常的濃郁,而且又是鬆鬆軟軟最好的口感。
牛奶的話平時只能在土地銀行才買的到,而且沒訂還不一定有,在這嚐嚐鮮也不錯。
在外面吊椅吃,最大的遺憾就是,蒼蠅怎麼這麼多,真的很煞風景 >"<
有牛的地方果然蒼蠅就少不了 Q.Q
http://www.chuluranch.com/
喝過牛奶拍完照停留一下,就趕緊繼續上路了,想說剛好晚上到池上吃便當。
三點多經過鹿野,看到紅葉少棒紀念館的牌子,想說還有時間就過去看一下。
沿路過去還會經過紅葉溫泉,算是這邊另一個觀光賣點吧。
路中有個分叉路,主要是因為舊鹿嗚橋比較小,所以有擋起來,
汽車要通過有點難,不過還是有看到當地人開車過去(蠻勉強剛好通過@@)
因為是騎機車,剛好可以走這舊的鹿嗚吊橋,從橋上可以看到急流的鹿嗚溪,
可惜因為前陣子颱風,所以水都灰濁濁的,不然清澈時一定很漂亮。
到了山中的紅葉國小及少棒紀念館,真的有種在山中的感覺,一切都很簡樸。
雖然對紅葉了解不深,但也知道在當年,這群人帶給台灣人是多麼重要的意義,
紀念館一樓展示著紅葉國小歷年來的獎盃,還有當年紅葉隊用過的器物,
在這深山中,他們練習時都是用石頭當球,削樹枝當球棒,連鞋子都沒有 @@
在台灣的運動史上,幾乎是由原住民來帶動的,平地人跟原住民還是有一段差距(汗)
二樓展示的是一些布農族的文物,就沒上去逛了 = ="
ps.記得當年這紅葉隊雖然都是四年級生,但大多數都已過世,其他的生活也不是很好,
想到總有些說不出來的唏噓跟心寒。
要出紀念館時,對山的村落還有廣播,蠻有趣的。
有時候會夾一些國語,但大多都是原住民話,唏嚦呼嚕的而且還很大聲~~
讓我想到相聲瓦舍有一個眷村段子,村裡的活動都會有廣播,有說不上的好感覺 :p
一路出了紅葉到鹿野,才想到翻微笑319的小冊子看有沒有蓋章地點,
原來剛剛少棒紀念館有得蓋,全都錯過了 Q.Q
最後想說好不容易到了台東,還是把這邊的蓋一蓋,就再走進去換找別的地點,
後來去到了布農部落,一不小心從人家園區後門進去,才知道原來這是員工才能走的,
我還奇怪說怎麼都沒有招牌,不過到正門才發現遊客車輛是不能進去的 XDDD
布農部落是像民宿這樣經營,裡面有四五間小屋,整個環境感覺起來還蠻好的,
不知道住宿價格是落在哪 (好像很貴 @@)
再次出鹿野,經過關山。
在這段路上,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花東縱谷的感覺,左右都是山,
而且還看得出來前後方有開口,在兩山中間有一大片平原。
台東關山不同於墾丁關山,墾丁關山可以看到日落,而台東關山因為在縱谷內,
其實日出日落都看不到,而且太陽早早就被中央山脈擋住,這裡的日曬還真少。
到了關山,有不少自行車出租店,這裡的賣點就是環鎮自行車道,
可惜有點近傍晚,也沒足夠時間騎機車去走這車道試試 (機車不知能不能騎~~)
看介紹其實這自行車道離市區也有小距離,環鎮一周可以遍覽整個縱谷的美景。
過關山之後就有個大叉路,一邊是台20往海端,上南橫。一邊是台9往池上,縱谷行。
本來的預定計畫是早上知本出發後,去初鹿玩一下,然後控制時間到池上吃午餐,
吃完後再繞回海端上南橫,可見今天的行程完全不同了 XDD
到了池上剛好六點吃晚餐,在進鎮的7-11問一下哪間池上便當比較有名,
主要有兩間,一間在池上車站外的全美行,另一間是在環鎮台9上的悟饕。
全美行是較傳統火車便當,統一菜色有六七種料,一個60元。
悟饕則是有分主菜,各菜色價錢不一,而且在各地也有分店(台南有的樣子~)
想說火車便當就是沒有主菜的吧,最後去了全美行吃,配菜蠻普通的,
而池上飯煮出來的飯,雖是木盒裝,但不像平常吃的都會黏很多在木盒,
軟硬黏度都還蠻不錯,不知道煮的人厲害還是真的米也很好 :D
回程已是七點多,沿路稻田到傍晚小飛蟲就多,其實很討厭這時候上路,
撞死一堆小飛蟲我也不好過呀~~~~ 又痛又難清。
今天花在博物館時間太多,不然更動的行程中是沒這裡的。
原本是預計早上去初鹿,中午在池上吃飯,之後就切西瓜到海線,
沿路就能經過泰源幽谷,看到台灣地層的浮起變化。
台東另一個地形奇觀則是利吉惡地,雖然西部的惡地地形差不多,不過形成原因迥異,
像燕巢月世界是石灰岩地形被雨水沖蝕,但利吉惡地則是由於板塊推擠隆起而形成的。
(史前博物館有介紹泰源幽谷跟利吉惡地的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qua@wretch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清境中橫洄瀾之旅-之四
By Hamiltion
at 2006-08-05T23:16
at 2006-08-05T23:16
新莊副都心 中央擬設行政院第二辦公室 縣府沒領情
By Sandy
at 2006-08-05T23:05
at 2006-08-05T23:05
花蓮閑閑兩日遊記
By Hardy
at 2006-08-05T22:41
at 2006-08-05T22:41
幫忙排台北行程
By Catherine
at 2006-08-05T22:37
at 2006-08-05T22:37
清境中橫洄瀾之旅-之二
By Jacky
at 2006-08-05T19:05
at 2006-08-05T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