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 MBA 時,顧問不一定會告訴你的事 - 留學
By Kyle
at 2021-04-22T00:52
at 2021-04-22T00:52
Table of Contents
代po,有問題請勿寄信
由於申請 MBA 這條路實在過於坎坷,且許多資訊不透明到令人訝異。
因此,寫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未來想要申請 MBA 這條路的夥伴,能夠少走冤枉路。
注意:
這不是「MBA 申請全攻略」,比較多專注在大家的迷思上,其他很重要的事情,
例如如何評估自己的職涯目標、思考自己的整體背景與資源是否能透過 MBA 來達到目標
等等,就不細談。
另外,這邊指的 MBA 是美國 MBA,其他地區的 MBA 我並不熟悉,
這篇文章喊話的對象,是土生土長台灣人並且在台灣念大學,在美國長大的人又是另一個
世界,並不適用。
迷思一、轉職投行、管顧是很正常的
從開始思考申請 MBA 到現在也差不多三年多,聊過的校友也超過四十位,
研究過的 linkedin 不下五百位,我的心得是:
如果一個人一直鼓催你 MBA 是一個很好的職涯轉換器,
那建議你要好好了解他講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MBA 是職涯轉換器的前提,是你過去的職涯累積了許多能轉換的資本。
大家最常見的幾個迷思:
投行、管顧是每個領域都能轉過去的。
首先,如果你的目標是留在美國工作,大部分投行基本已經跟你說再見,
純策略的管顧(MBB)也幾乎會不會對你敞開大門。
在美國留下來的管顧,幾乎都是特定領域的管顧業,例如:醫療、科技...。
如果你的目標是管顧,請去好好和已經在管顧業工作的校友們聊聊,
或許會改變你對於「管顧業」的理解。
現實是,多數 MBA 畢業生畢業還是做和自己原產業高度相關的工作,
(轉管顧的也是!)
當然,普遍會做得更有高度、更策略面、薪水更高。
迷思二、顧問十項全能,所以我可以很仰賴顧問
我身邊大部分申請 MBA 的人都有找顧問,甚至有些人找不只一個顧問!
許多申請的人,都以為自己的需要做的只有考完 GMAT 跟托福,
剩下的申請相關事務,顧問會花很多力氣協助你,跟著顧問走就好,不需要太積極準備,
例如寫 essay、面試準備、了解學校的資源與強項等等。
許多人剛開始申請的時候,由於自己不夠了解 MBA 這個遊戲,
就對顧問能給予的幫助有錯得離譜的認知。
首先,「有些」顧問是很現實的,在這些顧問眼中,會很明顯把學生分級,
未來的榜單,就會給予高品質的協助,無論是調整 essay 、還是面試準備,
而普通的學生,就是「一切按照合約走」,
合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一個信件過去,他跟你約定多久內會回復你,就是那個時間!
接著,先不談顧問不可能對於現階段商學院的每個 program 都熟悉,
就算熟悉,他們也不見得願意花時間陪你了解,甚至有些顧問為了衝學校的榜單,
也不管學校的 program 能不能協助你達成目標,就推薦你 program ,
這些顧問費用也都是六位數的呢!
那麼,對於「顧問」要保持什麼樣的心態呢?
我的建議是:
如果你是搜集資訊能力超強、執行力超強的人,
那麼,你可以用任何一個「通過你面試」的顧問,
因為你的資訊搜集能力夠強,不需要太仰賴顧問,顧問對你來說就是一個「檢核工具」,
顧問的存在是讓你確認「你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那麼,你對顧問的使用方式,
就是不斷的問他問題,不清楚的地方就釐清。
顧問是你付錢請的,釐清你的問題就是他的工作,
我有聽過有申請者的顧問跟他們說「你很聰明,一定可以解決問題的」,
我真的是滿頭問題。
你平常工作的時候,你會跟你老闆說「老闆你很聰明,你一定能解決問題的」嗎?
如果你需要你的顧問指引你,請選擇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的顧問。
無論一個顧問過去擁有多少豐功偉業、多了解 MBA 這套複雜的遊戲、身上擁有多少人脈
一但他不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他對你來說就是一個 CP 值不高的顧問。
這個邏輯也很合理,你將來不會是榜單、你也沒有付比較多錢,
可能還需要花顧問更多時間,為什麼顧問要特別幫你?
就因為你付跟別人一樣多的錢給他?
如果再重來一次,我會....
更早開始重視「釐清職涯目標」這件事情。
這個目標會貫穿你的 essay 、面試準備,更重要的是,陪伴你考 GMAT 跟托福。
且當你工作繁忙,左邊被老闆碎念、右邊被客戶崔件的時候,
是什麼支撐你考試?是什麼逼迫你反思人生?是什麼讓你噴了這麼多錢還是一無反顧?
就是你的職涯目標(或可以說是人生目標)。
如果你的職涯目標不清楚,沒辦法跟你的人格特質、過去背景、學校資源做串接,
再強大的顧問都沒辦法陪你寫出動人的 essay 、整理出個人亮點。
有些流派的顧問在一開始就把職涯目標挖得非常深入,我認為是非常好的作法。
但這條路非常模糊且花時間,並不是每個顧問都願意、也不是每個顧問都做得好,
能夠有足夠的引導能力,最好最好的方式還是自己認真做這件事情,顧問只是輔助。
也有「部分」顧問跟學生討論職涯這塊,花不到兩個小時、邏輯漏洞一堆、前後矛盾,
就跟學生說沒問題,你準備的很充足的:)
適合念美國 MBA 的人
第一種:
理解在三十歲上下投入九百萬(加上工作兩年的機會成本)在三十年後是什麼樣的金額,
並且至少聊過 20 位校友,理解「MBA到底是什麼」的人。
(簡單的說,這筆錢會是你拿去做許多中等風險的投資,三十年後你可以每個月花「現在
十萬的購買力開銷」到你一百歲的資金。)
建議主要去聊正在找正職工作、剛畢業、畢業三年的人,少聊畢業五~十年,
畢業太久的人世代跟你不同,你也不會同意現在進台積電會跟二十年前有一樣的發展吧?
第二種:
家裡經濟無虞,追夢的人
不適合念美國 MBA 的人
第一種:
看了幾篇部落格,就覺得唸了 MBA 人生可以大改變、大耀進,
而沒有審視自己整體的 profile 跟文章主角的差異,就想要投入大筆資源去追求的人。
第二種:
沒有達成「適合念MBA」兩項中至少一項的人。
關於找顧問的建議
如果有想要找的顧問,至少和五個以上該名顧問的客戶請教,
了解推薦的理由、不推薦的理由,並至少考慮三個顧問以上。
其實顧問沒有想像中的少,有在做 MBA 申請顧問的至少超過十個以上,
挑顧問很重要,如果你不想花兩次顧問費的話。
另外,有些好的顧問其實會額滿,他們會顧慮到自己的產能問題而拒絕收學生,
因此,如果你有確定要申請的話,滿建議提早開始聊、早點開始和顧問合作,
避免太緊急去犧牲前期準備的深度,會影響後面面試準備、essay 的撰寫。
結論
申請的路很辛苦,過程很可能會迷路,
但不要排斥迷路,或許你只是對自己比較誠實、願意面對自己的盲點而已,
祝福每個走在這條路上的人,能不斷更看見清晰的自己,以及自己想要的未來。
代po,有問題請勿寄信
--
由於申請 MBA 這條路實在過於坎坷,且許多資訊不透明到令人訝異。
因此,寫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未來想要申請 MBA 這條路的夥伴,能夠少走冤枉路。
注意:
這不是「MBA 申請全攻略」,比較多專注在大家的迷思上,其他很重要的事情,
例如如何評估自己的職涯目標、思考自己的整體背景與資源是否能透過 MBA 來達到目標
等等,就不細談。
另外,這邊指的 MBA 是美國 MBA,其他地區的 MBA 我並不熟悉,
這篇文章喊話的對象,是土生土長台灣人並且在台灣念大學,在美國長大的人又是另一個
世界,並不適用。
迷思一、轉職投行、管顧是很正常的
從開始思考申請 MBA 到現在也差不多三年多,聊過的校友也超過四十位,
研究過的 linkedin 不下五百位,我的心得是:
如果一個人一直鼓催你 MBA 是一個很好的職涯轉換器,
那建議你要好好了解他講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MBA 是職涯轉換器的前提,是你過去的職涯累積了許多能轉換的資本。
大家最常見的幾個迷思:
投行、管顧是每個領域都能轉過去的。
首先,如果你的目標是留在美國工作,大部分投行基本已經跟你說再見,
純策略的管顧(MBB)也幾乎會不會對你敞開大門。
在美國留下來的管顧,幾乎都是特定領域的管顧業,例如:醫療、科技...。
如果你的目標是管顧,請去好好和已經在管顧業工作的校友們聊聊,
或許會改變你對於「管顧業」的理解。
現實是,多數 MBA 畢業生畢業還是做和自己原產業高度相關的工作,
(轉管顧的也是!)
當然,普遍會做得更有高度、更策略面、薪水更高。
迷思二、顧問十項全能,所以我可以很仰賴顧問
我身邊大部分申請 MBA 的人都有找顧問,甚至有些人找不只一個顧問!
許多申請的人,都以為自己的需要做的只有考完 GMAT 跟托福,
剩下的申請相關事務,顧問會花很多力氣協助你,跟著顧問走就好,不需要太積極準備,
例如寫 essay、面試準備、了解學校的資源與強項等等。
許多人剛開始申請的時候,由於自己不夠了解 MBA 這個遊戲,
就對顧問能給予的幫助有錯得離譜的認知。
首先,「有些」顧問是很現實的,在這些顧問眼中,會很明顯把學生分級,
未來的榜單,就會給予高品質的協助,無論是調整 essay 、還是面試準備,
而普通的學生,就是「一切按照合約走」,
合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一個信件過去,他跟你約定多久內會回復你,就是那個時間!
接著,先不談顧問不可能對於現階段商學院的每個 program 都熟悉,
就算熟悉,他們也不見得願意花時間陪你了解,甚至有些顧問為了衝學校的榜單,
也不管學校的 program 能不能協助你達成目標,就推薦你 program ,
這些顧問費用也都是六位數的呢!
那麼,對於「顧問」要保持什麼樣的心態呢?
我的建議是:
如果你是搜集資訊能力超強、執行力超強的人,
那麼,你可以用任何一個「通過你面試」的顧問,
因為你的資訊搜集能力夠強,不需要太仰賴顧問,顧問對你來說就是一個「檢核工具」,
顧問的存在是讓你確認「你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那麼,你對顧問的使用方式,
就是不斷的問他問題,不清楚的地方就釐清。
顧問是你付錢請的,釐清你的問題就是他的工作,
我有聽過有申請者的顧問跟他們說「你很聰明,一定可以解決問題的」,
我真的是滿頭問題。
你平常工作的時候,你會跟你老闆說「老闆你很聰明,你一定能解決問題的」嗎?
如果你需要你的顧問指引你,請選擇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的顧問。
無論一個顧問過去擁有多少豐功偉業、多了解 MBA 這套複雜的遊戲、身上擁有多少人脈
一但他不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他對你來說就是一個 CP 值不高的顧問。
這個邏輯也很合理,你將來不會是榜單、你也沒有付比較多錢,
可能還需要花顧問更多時間,為什麼顧問要特別幫你?
就因為你付跟別人一樣多的錢給他?
如果再重來一次,我會....
更早開始重視「釐清職涯目標」這件事情。
這個目標會貫穿你的 essay 、面試準備,更重要的是,陪伴你考 GMAT 跟托福。
且當你工作繁忙,左邊被老闆碎念、右邊被客戶崔件的時候,
是什麼支撐你考試?是什麼逼迫你反思人生?是什麼讓你噴了這麼多錢還是一無反顧?
就是你的職涯目標(或可以說是人生目標)。
如果你的職涯目標不清楚,沒辦法跟你的人格特質、過去背景、學校資源做串接,
再強大的顧問都沒辦法陪你寫出動人的 essay 、整理出個人亮點。
有些流派的顧問在一開始就把職涯目標挖得非常深入,我認為是非常好的作法。
但這條路非常模糊且花時間,並不是每個顧問都願意、也不是每個顧問都做得好,
能夠有足夠的引導能力,最好最好的方式還是自己認真做這件事情,顧問只是輔助。
也有「部分」顧問跟學生討論職涯這塊,花不到兩個小時、邏輯漏洞一堆、前後矛盾,
就跟學生說沒問題,你準備的很充足的:)
適合念美國 MBA 的人
第一種:
理解在三十歲上下投入九百萬(加上工作兩年的機會成本)在三十年後是什麼樣的金額,
並且至少聊過 20 位校友,理解「MBA到底是什麼」的人。
(簡單的說,這筆錢會是你拿去做許多中等風險的投資,三十年後你可以每個月花「現在
十萬的購買力開銷」到你一百歲的資金。)
建議主要去聊正在找正職工作、剛畢業、畢業三年的人,少聊畢業五~十年,
畢業太久的人世代跟你不同,你也不會同意現在進台積電會跟二十年前有一樣的發展吧?
第二種:
家裡經濟無虞,追夢的人
不適合念美國 MBA 的人
第一種:
看了幾篇部落格,就覺得唸了 MBA 人生可以大改變、大耀進,
而沒有審視自己整體的 profile 跟文章主角的差異,就想要投入大筆資源去追求的人。
第二種:
沒有達成「適合念MBA」兩項中至少一項的人。
關於找顧問的建議
如果有想要找的顧問,至少和五個以上該名顧問的客戶請教,
了解推薦的理由、不推薦的理由,並至少考慮三個顧問以上。
其實顧問沒有想像中的少,有在做 MBA 申請顧問的至少超過十個以上,
挑顧問很重要,如果你不想花兩次顧問費的話。
另外,有些好的顧問其實會額滿,他們會顧慮到自己的產能問題而拒絕收學生,
因此,如果你有確定要申請的話,滿建議提早開始聊、早點開始和顧問合作,
避免太緊急去犧牲前期準備的深度,會影響後面面試準備、essay 的撰寫。
結論
申請的路很辛苦,過程很可能會迷路,
但不要排斥迷路,或許你只是對自己比較誠實、願意面對自己的盲點而已,
祝福每個走在這條路上的人,能不斷更看見清晰的自己,以及自己想要的未來。
代po,有問題請勿寄信
--
Tags:
留學
All Comments
By Liam
at 2021-04-24T11:46
at 2021-04-24T11:4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04-27T10:03
at 2021-04-27T10:03
By Agatha
at 2021-04-29T18:12
at 2021-04-29T18:12
By Candice
at 2021-05-03T01:03
at 2021-05-03T01:03
By Brianna
at 2021-05-05T08:57
at 2021-05-05T08:57
By Edwina
at 2021-05-05T11:19
at 2021-05-05T11:19
By James
at 2021-05-10T06:24
at 2021-05-10T06:24
By Jessica
at 2021-05-14T03:52
at 2021-05-14T03:52
By Thomas
at 2021-05-16T21:40
at 2021-05-16T21:40
By Kyle
at 2021-05-17T15:50
at 2021-05-17T15:50
By Andrew
at 2021-05-22T00:55
at 2021-05-22T00:55
By Donna
at 2021-05-22T05:35
at 2021-05-22T05:35
By Jacob
at 2021-05-22T11:24
at 2021-05-22T11:24
By Genevieve
at 2021-05-25T00:17
at 2021-05-25T00:17
By Quanna
at 2021-05-26T21:03
at 2021-05-26T21:03
By Franklin
at 2021-05-26T23:27
at 2021-05-26T23:27
By Ivy
at 2021-05-27T11:56
at 2021-05-27T11:56
By Damian
at 2021-05-30T15:05
at 2021-05-30T15:05
By Mia
at 2021-06-01T11:28
at 2021-06-01T11:28
By Ophelia
at 2021-06-01T19:36
at 2021-06-01T19:36
By Candice
at 2021-06-03T10:46
at 2021-06-03T10:4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06-06T09:24
at 2021-06-06T09:24
By Edith
at 2021-06-09T19:10
at 2021-06-09T19:10
By Kama
at 2021-06-11T16:39
at 2021-06-11T16:39
By Gary
at 2021-06-13T21:13
at 2021-06-13T21:13
By Linda
at 2021-06-16T22:11
at 2021-06-16T22:11
By Cara
at 2021-06-21T07:53
at 2021-06-21T07:53
By Rachel
at 2021-06-24T14:29
at 2021-06-24T14:2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06-29T06:11
at 2021-06-29T06:11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6-30T19:44
at 2021-06-30T19:44
By Megan
at 2021-07-01T16:03
at 2021-07-01T16:03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7-05T00:59
at 2021-07-05T00:59
By Olive
at 2021-07-09T02:47
at 2021-07-09T02:47
By Catherine
at 2021-07-09T05:15
at 2021-07-09T05:15
Related Posts
JHU 線上新生說明會 6/26
By Lauren
at 2021-04-21T16:41
at 2021-04-21T16:41
0516「留學韓國你必須要知道的事」講座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4-21T13:48
at 2021-04-21T13:48
0508 英國留學講座
By Zora
at 2021-04-21T13:42
at 2021-04-21T13:42
ASU社團
By Regina
at 2021-04-21T11:48
at 2021-04-21T11:48
UCSD 2021 新生情報
By Valerie
at 2021-04-21T08:50
at 2021-04-21T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