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老人茶壺組名稱與用途? - 生活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0-04-01T00:00

Table of Contents

泡茶是一門學問,但是光是茶具茶壺茶杯就好幾個,到如何了解各種茶壺的名稱??與用途呢??
想好好學習泡茶之道....
已更新項目:
平常常見的似乎是一組茶具.
一個茶壺.
有一個上面開洞的,
還有茶壺有夾子,有6個杯子...
還有下座,他們都各有自己的專有名稱嗎??
Tags: 生活

All Comments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0-04-03T14:07
近代中國名人魯迅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然而有好茶,卻不會泡茶,一樣喝不到「好茶」,所以要懂得如何泡一壺好茶,才能享受得到清福。如何泡一壺好茶,說難不難,但卻有些原則一定要掌握,否則絕對泡不出好茶,想泡一壺好茶,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用水之選擇,因為水質是影響能否泡一壺好茶最大關鍵。一般人習慣用自來水來沖泡,其實用自來水沖泡是非常不好的泡茶方式,因為自來水大部份都是含鈣、鎂等離子很高的硬水,且自來水中的氯離子帶消毒水味,會嚴重破壞敏感的茶葉香氣成分,同時加速茶葉化學成分之氧化作用,所以用自來水來泡茶並不理想。想泡一壺好茶,最好是選用酸鹼值(pH)約為六~七,且為無色、無味、無臭,無雜質的天然「軟水」最佳(含鈣、鎂離子很少或水質硬度小於八的水稱軟水),用軟水沖泡茶葉不僅可以有效溶出茶葉中的主要化學成分,且能充分展現出好茶的色香味本質。
因此可見在喝茶的學問之上,用水占有一席之地,那麼要如何找到適合泡茶的水呢?以經多重過濾並加以能量石活化過的能量水為口感最佳,其次為蒸餾水,再次為礦泉水,而後為只經活性碳簡單過濾後(除氯及部份有機物)的自來水,最差者為完全未經處理過的自來水。有人建議使用RO逆滲透水來泡茶說可以喝到茶的原味,沒錯使用RO逆滲透水的確可以辦到這一點,但使用RO逆滲透水是相當不環保的,在綠色環保意識抬頭的今天,RO逆滲透設備實為科技發展影響下不好的產物。
本公司所推出的能量靈氣水系統,使用六重過濾設備過濾水質,可有效去除水中化學物、泥沙、農藥及致癌物質三氯甲烷等,並使用麥飯石、能量陶瓷、能量水晶等促進飲用口感,讓您不只喝到茶的原味,更是將茶味提昇到更加甘醇美味的另一境界。
2010-04-01 13:58:47 補充:
特色: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
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沖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2010-04-01 13:58:55 補充:
倒茶: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刮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0-04-01T16:18
茶具的種類具體介紹如下:
1、陶土器具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發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後逐步演變為比較堅實的硬陶,再發展 為表麵敷釉的釉陶。宜興古代製陶頗為發達,在商周 時期,就出現了幾何印紋硬陶。秦漢時期,已有釉陶的燒製
2、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堅固耐用,圖案清新,輕便耐腐蝕而著稱。它起源於古代埃及,以後傳入歐洲。但現在使用的鑄鐵搪瓷始於19世紀初的德國與奧地利。搪瓷工藝傳入我國,大約是在元代。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我國創製了琺琅鑲嵌工藝品景泰藍茶具,清代幹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 景泰藍從宮廷流向民間,這可以說是我國搪瓷工業的肇始
3、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我國飲茶雖漸次推廣開來,但屬粗放飲茶。當時的飲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間多用竹木製作而成。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開列的28種茶具,多數是用竹木製作的。這種茶具,來源廣,製作方便,對茶無汙染,對人體又無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歡迎。但缺點是不能長時間使用,無法長久保存,失卻文物價值。隻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現了一種竹編茶具,它既是一種工藝品,又富有實用價值,主要品種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壺、茶盤等,多為成套製作
4、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於清代,主要產於福建福州一帶。福州生產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寶砂閃光”、“金絲 瑪瑙”、‘釉變金絲”、“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 白銀”等品種,特別是創造了紅如寶石的“赤金砂”和 “暗花”等新工藝以後,更加鮮麗奪目,逗人喜愛
5、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發展而成,是一種新質陶器。它始於宋代,盛於明清,流傳至今。北宋梅堯的《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中說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說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剛開始興起的情景。至於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創,已無從考證。。但從確切有文字記載而言,紫砂茶具則創造於明代正德年間
6、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種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塗上一層透明釉,爾後在窯內經1300℃左右高溫還原燒製而成的器具
7、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於晚唐,鼎盛於宋,延續於元,衰微於明、清,這是因為自宋代開始,飲茶方法已由唐時煎茶法逐漸改變為點茶法,而宋代流行的鬥茶,又為黑瓷茶具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8、白瓷茶具
  白瓷茶具具有坯質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異,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時,河北邢窯生產的白瓷器具已“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9、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以浙江生產的質量最好。早在東漢年間,已開始生產色澤純正、透明發光的青瓷。晉代浙江的越窯、婺窯、甌窯已具相當規模。宋代,作為當時五大名窯之一的浙江龍泉哥窯生產的青瓷茶具,已達到鼎盛時期,遠銷各地
10、金屬茶具
  金屬用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紀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的1500年間,青銅器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先人用青銅製作盤盛水,製作爵、尊盛酒,這些青銅器皿自然也可用來盛茶。
11、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種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這些茶具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都曾有過輝煌的一頁。
茶藝的學問–品茶
1) 品茶–聞香分為幹嗅、熱嗅和冷嗅。品茶即先嗅幹茶,幹茶有的清香,有的甜香,有的焦香,應在沖泡前進行。品茶熱嗅是沖泡後嗅茶湯的香氣,花茶除了茶香外,還有不同的天然花香。品茶冷嗅則在茶場冷卻後進行,這時可以嗅到原來被芳香物掩蓋著的其他氣味。
2) 品茶–
辨形是觀察茶葉在沖泡後的形狀變化,茶經水浸泡。逐漸恢復了鮮葉的原始形狀,一些原料細嫩的名優茶,芽葉在茶湯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茶沖泡後,芽葉在杯中沉浮起降,上下翻滾,煞是好看。
3) 品茶–觀色主要是欣賞茶湯的顏色。茶湯隨著茶葉內含物質的滲出,會不斷改變顏色,常是由淺入深;不同的茶類又會形成不同的顏色。有的黃綠,有的橙黃,有的淺紅,有的暗紅等等。同一種茶葉,由於使用不同的茶具和沖飽用水,茶湯也會出現色澤上的差異。
4) 品茶–品味是通過舌的味覺器官來感受茶的美妙趣味。不同的茶類有不同的滋味,如有的濃烈,有的清和,有的鮮爽,有的醇厚,都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

有人要從台南到花蓮玩嗎!~運送3張木雕椅子的困擾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0-04-01T00:00
從台南搬家到花蓮!
搬家時有3張椅子因車子實在無法再裝得下,遺憾的選擇先留在台南的家中!
我想找尋會從台南往花蓮來的人!
當然一定是開車� ...

14歲到18歲適合吃甚麼?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0-04-01T00:00
請問14歲到18歲的青少年適合吃甚麼?
他的營養的哪?
有啥成分?對人的好處呢?
那他不能用再哪裡吃?(像是曼陀珠不能配氣水一樣的道理)
那它可�� ...

買行動硬碟─如何挑選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0-04-01T00:00
我想請問各位,如何挑選適合的硬碟,目前看到的有三款,但是不知道哪一款穩定性、售後服務以及傳輸方面比較 ...

關於新竹芝蘭大飯店住宿的問題20點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0-04-01T00:00
請問芝蘭飯店可不可以當天訂房,
或是新竹有其他可當天訂房的飯店,
因為是學生,經濟能力差,
一定得住這種便宜的!(要鄉土調查)
話說2人房有�� ...

逢甲屋台街裡的寵物店?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0-04-01T00:00
叫 真愛名犬
他們家的狗狗有保障嗎?
會不會買回家 結果不到幾天又生病?
有沒有亂打一些讓他無法生長的藥劑?
有關他們家的評價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