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弘談微型創業與自由工作 - 宜蘭
By Andy
at 2013-07-28T18:11
at 2013-07-28T18:11
Table of Contents
近兩年,宜蘭開了很多獨自經營的店(很多種類的店或是民宿等)。
我關注的咖啡店,
一年內我去過的獨立開啡店,光是在宜蘭市(5家)與羅東鎮(7家)就有12家。
真的是雨後春筍狂冒出來~~~
剛好今天在網路上看到這一篇有趣的文章,
分享給未來有興趣獨立開店當老闆的與正在經營的人。
兩年前因為《崩世代》這本書開始注意到林宗弘。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5175
------------------------------------------
大時代,小頭家 ─ 林宗弘談微型創業與自由工作
http://www.erenlai.com/index.php/tw/-/5268-2013-03-01-03-49-45
當老闆,做主人,是「吃頭路」的人常有的美夢。
但人再獨立終究很難離群索居,工作自然也離不開社會,
除了個人自由與自我實現,且讓社會學家提供你另一些思考……
採訪、整理|林佳禾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研究興趣為貧富差距、階級分析、中國研究等。
Q:郭台銘曾批評年輕人「只」想開咖啡館,而引起爭論,身為一個研究勞動與社會階層的
人,你怎麼看?
我演講時也常提到郭台銘這個例子。我認為,如果要郭台銘現在拋棄家產、重新白手起家
一次,他很可能也只能開咖啡館。什麼都沒有、貸款又很難,他能做的事情有限。這個世
代年輕人所面對的就業和創業環境有很清楚的限制,跟前一世代已經非常不同。
台灣現在領頭的企業體主要是八○年代中期崛起的那批電子業者。過去三十年是他們
引領風騷的年代,不管是全球市場或台灣創業的環境,都對他們有利。因此確實曾有過「
黑手變頭家」的年代,當時的工人做幾年學徒,透過標會、家族借貸,甚至抵押父母親的
房子去貸款,籌到兩、三百萬,就在自家開起工廠來。本來當黑手的工人,因為學得了一
些技能,知道怎麼代工,就自己去接洽,翻身變成承包業務的老闆。但這種例子從九○年
代中期以後,大致上絕跡了。
Q:所以,成功當「頭家」的可能性,跟時勢很有關係?
沒錯,1993年是台灣創業機會的最高峰,每一百家企業就有十三家是新的,倒閉的機率只
有3%;換句話說,至少有十家創業者存活下來。那段時間前後,台灣中小企業每年都是以
10%的速度在增長。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之後,台灣持續有十多年處在高度創業、社會
階級高速流動的狀態。這是因為前一階段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很成功,非常多資金積累在
本地,急需投資,當時外銷又很暢旺,產業周邊有很多代工擴張的機會,也容易找到資金
。
但九○年代末期之後,台灣的資金和產業都開始外移。或西進,或南向,製造業產業
鏈的中下游全部都出去了,留下來的晶圓、化纖、石化原料、工具機這些工業,都不是小
資本可以玩得起,不是過去電子業下游組裝鍵盤、滑鼠這種「包件手工」,一個師父帶兩
、三個學徒就可以存活的事業。台灣的製造業從那時起就掉到谷底,目前台灣每一百家企
業裡每年只剩六家新創企業,但同時會有六家企業倒閉。最近十幾年的企業總數大概都維
持在六十到六十二萬之間,沒有什麼成長,在2009年甚至還衰退。
換句話說,目前台灣整體的創業機會,已經不太可能沿著過去製造業的模式。所以必
須搞一些新的,如果不是賣咖啡,就是去搞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總之,不太可能再像郭
台銘那個時代的企業主,可以剛好搭上全球電子業產業轉型的機會。結構面的問題,已經
大幅限制了目前台灣年輕人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Q:但這表示創業完全沒有機會嗎?似乎跟現象也不符……
不是沒有機會,每個年代都有它的機會。但是整體來看,其實整個結構面能提供的機會是
在下降。當然,再怎麼下降也會有人成功,這是無庸置疑的。但盲目鼓勵年輕人,或是做
了十年、十五年的上班族存一筆錢去創業,卻沒有告訴他們風險或不利的趨勢,是不太負
責的做法。
就算是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到目前為止數據趨勢所傳達出來的訊息,也並不是正面
的。表面上台灣好像有音樂、電影這些流行文化事業,但過去十幾年來其實處在衰退的狀
態,電影可能稍好一點,但音樂和電視的產值都不斷在下滑。我們對外不一定能跟日本、
韓國同類型的產業競爭,對內的產業結構也有很多問題,比方說有線電視台數太多、製作
資金長期偏低,何況它們從來也不是很友善地在對待工作者、利潤也不高。
此外,有很多人主張介於二級製造業和三級服務業之間的2.5級產業,也就是利用台
灣原本製造業的優勢,融合設計、文創的概念一起發展;這確實有發展的機會,但它也不
見得是一種微型創業,還是需要一定的資金,年輕人鎖定這個方向或許相對正確,但你可
能還是得去坐辦公室。
Q:談到「微型創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和休閒消費的流行,似乎創造了很多機會?
網路發達並不一定對微型創業有幫助。比方說網路拍賣是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但他們很多
人做一陣子就退出了,存活率並沒有想像得高,至少它不會是一輩子的工作。其他的民生
消費事業就更明顯了,我也有一些朋友曾經開雞排店、泡沫紅茶店,但往往做個兩年就倒
閉或頂讓。他們也許沒有賠很多錢,但這種情況很常見。
開咖啡館目前看起來很流行,但如果你要當個小老闆,開一家加盟連鎖體系的咖啡館
,就我所知也得要四百至六百萬,跟二十年前比簡直是天價,但我們的工資卻一直沒有上
漲。換句話說,這年頭連投資開咖啡館的成本都不斷在上升。台灣的創業環境就是這樣在
萎縮,想存活下去,某些方面就得付出更多,這是必須要給創業者的心理建設。
更何況,現在是微利時代。規模再小,大財團只要看到利潤,都會設法鑽進來。近幾
年很多做出名的小店、小品牌,往往兩、三年就會頂讓或轉賣出去。比方說阿舍乾麵,現
在已經被微風廣場收購了。其他網路上的成功案例,不管是蛋糕或鳳梨酥,一出名財團馬
上捧著錢來,接著就是擴大廠房規模、舖貨到大通路,甚至做連鎖店。對創業者來說,你
也許能撈到第一桶金,甚至成為股東,但接下來要嘛你就離開當初自己創造出來的事業,
要嘛留下來面對更慘烈的競爭,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Q:我們也認為開小店其實問題很多,但究竟是什麼,好像很難說得清楚?
坦白說,咖啡館或其他年輕人開小店的創業和就業情況,需要更多研究才能搞清楚裡面的
產業型態和勞動體制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是我們社會學界的責任,目前檯面上對於台灣經濟環境的分析與解釋,多半跟最近
一、二十年來的迅速變化脫節了。開咖啡店或其他文化創意的小事業,從主流媒體上看來
似乎很多人在討論,但學界只有很少人在研究這些現象,而多半也只從消費行為切入,談
風格、談認同;從「產業」的角度看這種現象的許多資訊,只能從《財訊》、《商周》這
些雜誌裡零星獲得。
前兩年有一本從碩士論文改寫的書叫《血汗超商》,算是難得的精采研究。作者吳偉
立詳細描繪了台灣的雜貨店如何在最近十五年之內被全面淘汰,而由前三、四大的超商和
大型量販系統所取代。從他所分析的體制來看,超商加盟創業到頭來只是一場空,而且裡
頭的剝削可能還更嚴重。
生活消費和文化創意的微型創業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現象呢?是不是只要經過草創階段
,就會很快被收編?或者獨立的小事業體其實不斷在增長?而就算如此,在裡面工作的人
,勞動條件是理想的嗎?這些我們學者其實都不太清楚,既然沒有好的研究,也不足以斷
言。但從有限的資訊看來,我猜想苦撐的人恐怕還是占大多數,跟超商的情況相去不遠。
Q:小店的勞動體制確實該被探討,但說到底,營利的工作組織有不壓榨的可能嗎?
歷史上有過一些產業組織文化轉型的例子,不是發生在服務業,但或許可以參考。例如汽
車業從二十世紀初的「泰勒化」、「福特式」工廠到後來的「豐田式」工廠就發生很多變
化。豐田式工廠不再只是單純把勞動零碎化,而更注重勞動者、技術工人的反饋,並用來
提高汽車生產的品質。所以,七○年代之後,全球汽車產業的內部組織結構和文化都受到
日本影響,而且產品也從大量生產變得更強調個性化。
台灣的工作組織或許也處在一個「典範移轉」的過程。上個世代的企業工廠,基本上
就是專制獨裁。先前我追蹤富士康跳樓的事件,曾有受訪者告訴我:「富士康哪有什麼管
理文化?一句話就是『向上管理』!」也就是照上面的指示去做,就對了。一百多萬人的
大企業,其實只有一顆頭腦,這是一個類軍事組織的狀態,但正好是台灣企業家最擅長的
事:把企業組織得像軍隊、壓制員工創意、要求他們服從。但未來,台灣能存活下來的可
能是小型、靈活的產業。它很可能需要擺脫先前中小企業留下來的組織文化,以不同方式
看待勞資雙方的合作、建立一個更互惠的夥伴關係。
換句話說,我們可能必須想像新的勞資關係。例如最近幾年常被討論的「社會創新」
或「社會企業」,也就是用非營利或類似的方式去組建公司。它一樣會有組織、體系,也
一樣可能有權威的問題,但可能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它可以非常專業化,而且也能自給自
足,但不需要走傳統投機擴張的老路。我會建議現在的年輕人,如果真的想自己當頭家,
可以朝這方面去思考,反而更可能長久生存下去。
Q:現在也有不少人選擇當SOHO族,認為更能「賺生活」,你怎麼看這種彈性工作?
SOHO確實可能比較適合某些人,但仍然需要先做合理的評估。為什麼現在大家都想擠進公
部門的工作窄門?因為目前台灣國家政策的資源分配並不利於年輕人,一旦你想要成家、
生小孩,你幾乎很難一直走這條路,畢竟那不只是短期收入的自我剝削,長期從事彈性化
工作,也會使得未來養老、醫療的成本都必須由自己承擔。何況,SOHO族並非就不用面對
市場競爭。
做一個派遣式的勞工,讓你可以維持自己的藝術創作,或因為工時彈性而可以兼顧家
務。你可能真的變得比較自由,但付出的代價是什麼?你的工時不見得能縮短、利潤也有
限,到頭來,情況比起原先被剝削的全職工作並沒有改善。而且,跟你有類似想法而一起
競爭的人可能很多,甚至大財團也可能把手伸進來,這些都是你會面臨的嚴肅環境,必須
要先暸解,然後再做選擇。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創意不可抹滅,也非常想要挑戰人生,那再
去做,但不要盲目。
彈性工作究竟好或壞?這個爭辯在八○年代的經濟社會學就已經發生過。我想實際上
的狀況肯定是混合的,而我們當然希望能朝互惠的方向發展。過去的企業就是剝削再剝削
,把工資盡可能往下拉,這將來肯定走不通。新興事業想健全發展一定得找出新的方式。
Q:你提到資源分配不利年輕人,這怎麼說呢?
最近青輔會被裁撤了,部分業務併回勞委會和經濟部,等於將青年就業和創業這方面的服
務能力分散了。但我認為,比起以前,台灣現在才正是需要青輔會的時代!我們如今很需
要將政策資源投注在年輕人身上。但台灣整個社會,不論是企業資金或是國家政策,都缺
乏往年輕世代分配的意向,長此以往,真的會出問題。國家財政沒辦法從有錢人身上拿到
錢,其他人怎麼去分配?只能像現在用互相減損的方式達到一種平等,但那不是我們要的
平等。
我並非不贊成青年創業,反而認為政策應該多鼓勵,畢竟經驗告訴我們,創意很少來
自於中年以上的人!有經驗的人有他的好處,但如果沒有年輕人協助執行,或是把創意變
成有市場價值的東西,而是只想掌握權力、往下壓榨,那只會複製社會階級。所以,我當
然希望政策能真正協助年輕人創業,也希望企業主不要仍用剝削便宜勞動力的想法回到台
灣投資,而是真正跟年輕人站在一起。
Q:困局已是如此,那年輕人自己能做些什麼?
年輕人當然可以創業,但也可以留在原先的就業環境裡改造它。創業不是人人有條件做,
更多的人可能還是必須對自己的環境負起責任,例如積極參與工會,創造更好的工作組織
型態。至於創業的人,也請想想:台灣面對的轉型問題,不是短期之內景氣復甦就能解決
,你逃得掉,別人不一定能跳得掉,何況大環境或許會變得越來越難讓人逃離。
所以,改造自己的工作環境,讓辦公室變得更友善,甚至想一想,如果有一天你自己
當主管,怎麼面對勞資問題?什麼是一個更互惠的勞資關係?怎麼樣的公司可以更長遠經
營下去?這些都是值得好好思考的事。
--
All Comments
By Agatha
at 2013-07-30T09:44
at 2013-07-30T09:44
By Sarah
at 2013-08-01T01:16
at 2013-08-01T01:16
By Vanessa
at 2013-08-02T16:49
at 2013-08-02T16:49
By James
at 2013-08-04T08:22
at 2013-08-04T08:22
By Joe
at 2013-08-05T23:55
at 2013-08-05T23:55
Related Posts
想從新店騎車去蘇澳泡冷泉
By Joseph
at 2013-07-28T16:51
at 2013-07-28T16:51
請問家中狗要打疫苗
By Necoo
at 2013-07-28T15:42
at 2013-07-28T15:42
急!宜蘭市小貓找主人
By Jack
at 2013-07-28T13:32
at 2013-07-28T13:32
星期天下午走雪隧到宜蘭會塞嗎?
By Gilbert
at 2013-07-28T12:22
at 2013-07-28T12:22
請問家中狗要打疫苗
By Suhail Hany
at 2013-07-28T10:48
at 2013-07-28T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