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成與李茂成水墨畫 - 基隆
By Ophelia
at 2010-10-24T17:52
at 2010-10-24T17:52
Table of Contents
李茂成水墨藝術家長居於基隆
他與他弟弟李安成如隱士般的生活
且將水墨畫開展至另一境界
李茂成是我小學的美術老師,
李安成是他弟弟,也曾於基隆居住且創作。
我家有幸擁有李安成之水墨畫作
而googlo李安成時,竟然發現高行健來台時曾向李安成習畫
見http://taiwanliterature.ning.com/profiles/blogs/does-gao-xingjian-forget-lee
徐小虎老師
經歷/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博士
專長領域/元明清書畫史研究、日本藝術史書畫鑑定
徐小虎曾經誇讚李安成的畫作
"徐老師:我不太清楚李安成他在國外得過什麼大獎,假如他得過,他沒有告訴我。
那我發現他的時候,是因為我帶同學做了一個策展課。我就跟國立歷史博物館說我
要帶領學生來做一個真正的策展活動,我可以跟你合作嗎?那你們有沒有水墨畫,
要在六月到七月底之前要掛上展覽的畫作呢?那他們就告訴我說,我們有兩個畫家
的作品,一個是88歲的郭畫家,另一個是44歲的畫家。因為我們國立博物館有義務
去鼓勵年輕的畫家來做畫。因此不得不展這個人。那我看了這個88歲的人所做的畫
作,一點也沒有新穎的想法。那後來我看了那個44歲的畫家,我發覺它的筆墨棒的
不得了。他所表現出來的不是拘束,而是很有把握的畫法。但是卻可以表現出來很
抽象的感覺,當時我驚為天人。我發現在台灣也有人可以達到水墨畫的最高點。
但是為什麼這個人可以表現出來這個感覺呢?原因是因為他沒有考上大學。我認為
這個是他成功的原因。他沒有受到大學的污染。你一被所有的觀念或是觀點去拘束
住了之後,你就沒有辦法表現出那種抽象的意境。那你不能像羅軍一樣,自己的筆
法不夠好的時候,就來發明第六棵或是第七棵君子樹。所以我就跟羅先生講說,你
為什麼不去畫油畫呢?他說不行,因為他是畫文人畫。我想說這是很糟糕的想法,
因為在20世紀末,我們都還是用很優秀的筆墨來看。我覺得李安成不能夠當成是台
灣的主流,因為台灣人都希望要上大學。但是一樣大學就會被污染,就像你,你的
老師會教你一些畫法。事實上,自沈週以來,中國人的畫就算是死掉了。在南宋的
時期,他們所畫出來的畫,並不是單純的就是要把它們所看到的東西給畫下來,事
實上,就是要把它們所看到的感覺給畫出來。透過這個三度空間,所給他的一種體
會所衍生出來的一種東西。然後再透過這個二度空間,讓我們這些看畫的人可以聽
到這個聲音、感覺到這個流水聲,我就會聽到當時畫者所看到聽到的事物。這就是
當時宋朝的畫家一種再現的體驗。但是到了沈周的時候,他們就是以模仿稿子為主
,當我看到了王維的稿子,我就開始學習他的畫法、他的用筆。那為什麼李安成會
畫的好,就是因為他完全都不知道那些所謂的畫法、所謂的用色。他只知道好的筆
以及壞的筆,因為他的哥哥逼著他寫書法。所以張榮眼他在國外教人寫書法都是先
要求人在報紙上寫,將自己的那種感覺給寫出來。我覺得李安成他會成為一個孤獨
的大師,除非,在未來,我們台灣的藝術教育者能夠教真正的藝術,而不教一些觀
念的藝術。這樣才會有所謂的大師出現。"
以下兩段文字是來自伊通策展人王嘉驥所寫
曾經有去過伊通公園這個小畫廊
他們獲有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之資助
才得以存活
轉貼
在傳統邊緣─拓展當代水墨藝術的視界: 策展專文(伊通策展) 文 / 王嘉驥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91/49/262
「「在傳統邊緣」展中的第二位藝術家是出身雲林的李茂成。一九七五年,他從嘉義師專
畢業。在服務教師公職數年之後,因為一心轉考學院美術科系,而在一九七○年代末放棄
教職,不過,在考上美術系之後,卻又因為對學院的體制與訓練幻滅,而在第一學年內自
動退學。重返師範教學體制之後,他雖然沒有放棄自我創作,但是,卻始終保持一種業餘
而邊緣的姿態。儘管如此,他在水墨畫壇卻仍受到一定程度的矚目,保有一定的知名度。
雖然有過多次受邀聯展的資歷,但是,迄今從未舉辦過個展。此次「在傳統邊緣」展堪稱
他第一次小個展,可以說別具意義。
相較於袁旃,李茂成的風景構成則顯得簡樸、單純許多。乍看之下,甚至給人一種色彩單
調而沒有變化的印象。我們由他一九七八年所作的一幅曾經參加過水墨繪畫競賽,但不幸
落選的〈無題〉大畫,可以看出早年他對水墨繪畫已經有強烈的主見,特別是表現在積極
而刻意地再現台灣植物生態與林相茂密且不規則的樣態方面。畫中樹叢的畫法,雖然還是
轉借傳統山水的形式語彙,卻已經成功地凸顯出台灣綠色樹林繁密茂盛的野態。轉述畫家
自己輕描淡寫的回憶,當初因為比賽的緣故,畫面之中位於綠色大地底下,以圍牆隔開的
地帶,有無數僧人徘徊在無路可走的牆邊,這部份隱諱地暗喻著鐵幕大陸。透過這幅作品
創作的部份原委,可以更清楚地證實,在藝術受政治意識形態禁錮的年代之中,想要透過
公開的藝術競賽而受到肯定,或甚至進入主流之林的藝術家,其創作自由其實是相當有限
的。
以安於邊緣的身分自處之後,或許可以得到更大的創作自由。一九七○年代末,李茂成因
為師範體系的教師分發制度,而來到基隆。從此,定居基隆迄今。以基隆為家之後,畫家
創作的視野,開始擁抱基隆的山景、海景。一九八○年代以後,他開始以極簡的方式,透
過點、線、面三元素,以綿密的單色水墨筆法堆積、延展畫面。其背後的重要企圖,顯然
是希望透過個人朝朝暮暮對台灣、對基隆本地山景的特殊質地與皴理的觀察,加以再現。
此一作法與北宋巨嶂山水的創作方式並無二致。只是,台灣山景有其特殊的面貌,不可能
套用北宋人的山形格式與視覺發現。此一道理雖然簡單,卻是傳統水墨渡台之後所一直未
能深思的問題。換句話說,他們即使畫台灣的山──譬如,畫中橫公路的奇險山水──卻
大多還是套用傳統已有的皴法,取其形式近似者,加以描摹。至於小橋流水或人物點景,
則往往自由捏造,予人不古不今、古今錯亂的感受。李茂成以再現、捕捉身旁在地的風景
地貌,作為他水墨創作的主體,原本是極為普通、尋常而自然的情事,然而,卻不經意暴
露了水墨繪畫在台灣生根維續的嚴重盲點。
雖然以基隆的山與海,作為畫面景致的基本構成,李茂成畫面中的山與海都不是難以到達
的杳無人跡的洪荒奇景或深山野瀑,而是一般人經常可見可到可遊之處。李茂成筆下的山
形沒有強烈而特殊的形體,而且往往屬於一種沒有造型的形狀。就這一點而言,他畫中具
有一股強烈的平凡與常民趣味。不但如此,他以綿密繁茂的特寫式筆法,所構築而成的山
海景象,還蘊藏著一股無盡的騷動,既是海面波光粼粼,也是亞熱帶的陽光在山間的草叢
與樹梢之間閃爍。這騷動既是一種現代性的顯現,同時,也是畫家內心靈視與精神情境變
化無常的韻律與波動。
李茂成在傳統中啟蒙,更從未放棄從傳統的資源中提煉養分。早年曾經臨摹繪畫史的
鉅作,譬如宋代范寬的《谿山行旅圖》,試圖從中增長個人繪畫的能力,然而,在建立個
人的風格面貌時,李茂成則是加入了更多現代藝術的態度與概念,也從「抽象表現主義」
擷取靈感。儘管如此,如何將傳統轉化為可以代表自己的現代新貌,這似乎一直是李茂成
的基本關懷。他對於傳統山水的皴法結構特別有感,不但將其轉譯為現代藝術的點、線、
面構成,更以此作為表現台灣山海質理的觀念依據。尤其到了晚近幾年來,他更將山海的
質理構成,轉化為既是自然也是心境的意識流動。」
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7/556
形‧意‧質‧韻─東亞當代水墨藝術新貌 文 / 王嘉驥
「李安成的畫作以水墨的暈染為特色。他的創作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南宋雲靄飄渺與大氣迷
離的氤氳山水。就師承而言,李安成幾乎屬於無師自通,並以直觀的心象表現為主,而不
是為了再現的目的。」
--
他與他弟弟李安成如隱士般的生活
且將水墨畫開展至另一境界
李茂成是我小學的美術老師,
李安成是他弟弟,也曾於基隆居住且創作。
我家有幸擁有李安成之水墨畫作
而googlo李安成時,竟然發現高行健來台時曾向李安成習畫
見http://taiwanliterature.ning.com/profiles/blogs/does-gao-xingjian-forget-lee
徐小虎老師
經歷/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博士
專長領域/元明清書畫史研究、日本藝術史書畫鑑定
徐小虎曾經誇讚李安成的畫作
"徐老師:我不太清楚李安成他在國外得過什麼大獎,假如他得過,他沒有告訴我。
那我發現他的時候,是因為我帶同學做了一個策展課。我就跟國立歷史博物館說我
要帶領學生來做一個真正的策展活動,我可以跟你合作嗎?那你們有沒有水墨畫,
要在六月到七月底之前要掛上展覽的畫作呢?那他們就告訴我說,我們有兩個畫家
的作品,一個是88歲的郭畫家,另一個是44歲的畫家。因為我們國立博物館有義務
去鼓勵年輕的畫家來做畫。因此不得不展這個人。那我看了這個88歲的人所做的畫
作,一點也沒有新穎的想法。那後來我看了那個44歲的畫家,我發覺它的筆墨棒的
不得了。他所表現出來的不是拘束,而是很有把握的畫法。但是卻可以表現出來很
抽象的感覺,當時我驚為天人。我發現在台灣也有人可以達到水墨畫的最高點。
但是為什麼這個人可以表現出來這個感覺呢?原因是因為他沒有考上大學。我認為
這個是他成功的原因。他沒有受到大學的污染。你一被所有的觀念或是觀點去拘束
住了之後,你就沒有辦法表現出那種抽象的意境。那你不能像羅軍一樣,自己的筆
法不夠好的時候,就來發明第六棵或是第七棵君子樹。所以我就跟羅先生講說,你
為什麼不去畫油畫呢?他說不行,因為他是畫文人畫。我想說這是很糟糕的想法,
因為在20世紀末,我們都還是用很優秀的筆墨來看。我覺得李安成不能夠當成是台
灣的主流,因為台灣人都希望要上大學。但是一樣大學就會被污染,就像你,你的
老師會教你一些畫法。事實上,自沈週以來,中國人的畫就算是死掉了。在南宋的
時期,他們所畫出來的畫,並不是單純的就是要把它們所看到的東西給畫下來,事
實上,就是要把它們所看到的感覺給畫出來。透過這個三度空間,所給他的一種體
會所衍生出來的一種東西。然後再透過這個二度空間,讓我們這些看畫的人可以聽
到這個聲音、感覺到這個流水聲,我就會聽到當時畫者所看到聽到的事物。這就是
當時宋朝的畫家一種再現的體驗。但是到了沈周的時候,他們就是以模仿稿子為主
,當我看到了王維的稿子,我就開始學習他的畫法、他的用筆。那為什麼李安成會
畫的好,就是因為他完全都不知道那些所謂的畫法、所謂的用色。他只知道好的筆
以及壞的筆,因為他的哥哥逼著他寫書法。所以張榮眼他在國外教人寫書法都是先
要求人在報紙上寫,將自己的那種感覺給寫出來。我覺得李安成他會成為一個孤獨
的大師,除非,在未來,我們台灣的藝術教育者能夠教真正的藝術,而不教一些觀
念的藝術。這樣才會有所謂的大師出現。"
以下兩段文字是來自伊通策展人王嘉驥所寫
曾經有去過伊通公園這個小畫廊
他們獲有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之資助
才得以存活
轉貼
在傳統邊緣─拓展當代水墨藝術的視界: 策展專文(伊通策展) 文 / 王嘉驥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91/49/262
「「在傳統邊緣」展中的第二位藝術家是出身雲林的李茂成。一九七五年,他從嘉義師專
畢業。在服務教師公職數年之後,因為一心轉考學院美術科系,而在一九七○年代末放棄
教職,不過,在考上美術系之後,卻又因為對學院的體制與訓練幻滅,而在第一學年內自
動退學。重返師範教學體制之後,他雖然沒有放棄自我創作,但是,卻始終保持一種業餘
而邊緣的姿態。儘管如此,他在水墨畫壇卻仍受到一定程度的矚目,保有一定的知名度。
雖然有過多次受邀聯展的資歷,但是,迄今從未舉辦過個展。此次「在傳統邊緣」展堪稱
他第一次小個展,可以說別具意義。
相較於袁旃,李茂成的風景構成則顯得簡樸、單純許多。乍看之下,甚至給人一種色彩單
調而沒有變化的印象。我們由他一九七八年所作的一幅曾經參加過水墨繪畫競賽,但不幸
落選的〈無題〉大畫,可以看出早年他對水墨繪畫已經有強烈的主見,特別是表現在積極
而刻意地再現台灣植物生態與林相茂密且不規則的樣態方面。畫中樹叢的畫法,雖然還是
轉借傳統山水的形式語彙,卻已經成功地凸顯出台灣綠色樹林繁密茂盛的野態。轉述畫家
自己輕描淡寫的回憶,當初因為比賽的緣故,畫面之中位於綠色大地底下,以圍牆隔開的
地帶,有無數僧人徘徊在無路可走的牆邊,這部份隱諱地暗喻著鐵幕大陸。透過這幅作品
創作的部份原委,可以更清楚地證實,在藝術受政治意識形態禁錮的年代之中,想要透過
公開的藝術競賽而受到肯定,或甚至進入主流之林的藝術家,其創作自由其實是相當有限
的。
以安於邊緣的身分自處之後,或許可以得到更大的創作自由。一九七○年代末,李茂成因
為師範體系的教師分發制度,而來到基隆。從此,定居基隆迄今。以基隆為家之後,畫家
創作的視野,開始擁抱基隆的山景、海景。一九八○年代以後,他開始以極簡的方式,透
過點、線、面三元素,以綿密的單色水墨筆法堆積、延展畫面。其背後的重要企圖,顯然
是希望透過個人朝朝暮暮對台灣、對基隆本地山景的特殊質地與皴理的觀察,加以再現。
此一作法與北宋巨嶂山水的創作方式並無二致。只是,台灣山景有其特殊的面貌,不可能
套用北宋人的山形格式與視覺發現。此一道理雖然簡單,卻是傳統水墨渡台之後所一直未
能深思的問題。換句話說,他們即使畫台灣的山──譬如,畫中橫公路的奇險山水──卻
大多還是套用傳統已有的皴法,取其形式近似者,加以描摹。至於小橋流水或人物點景,
則往往自由捏造,予人不古不今、古今錯亂的感受。李茂成以再現、捕捉身旁在地的風景
地貌,作為他水墨創作的主體,原本是極為普通、尋常而自然的情事,然而,卻不經意暴
露了水墨繪畫在台灣生根維續的嚴重盲點。
雖然以基隆的山與海,作為畫面景致的基本構成,李茂成畫面中的山與海都不是難以到達
的杳無人跡的洪荒奇景或深山野瀑,而是一般人經常可見可到可遊之處。李茂成筆下的山
形沒有強烈而特殊的形體,而且往往屬於一種沒有造型的形狀。就這一點而言,他畫中具
有一股強烈的平凡與常民趣味。不但如此,他以綿密繁茂的特寫式筆法,所構築而成的山
海景象,還蘊藏著一股無盡的騷動,既是海面波光粼粼,也是亞熱帶的陽光在山間的草叢
與樹梢之間閃爍。這騷動既是一種現代性的顯現,同時,也是畫家內心靈視與精神情境變
化無常的韻律與波動。
李茂成在傳統中啟蒙,更從未放棄從傳統的資源中提煉養分。早年曾經臨摹繪畫史的
鉅作,譬如宋代范寬的《谿山行旅圖》,試圖從中增長個人繪畫的能力,然而,在建立個
人的風格面貌時,李茂成則是加入了更多現代藝術的態度與概念,也從「抽象表現主義」
擷取靈感。儘管如此,如何將傳統轉化為可以代表自己的現代新貌,這似乎一直是李茂成
的基本關懷。他對於傳統山水的皴法結構特別有感,不但將其轉譯為現代藝術的點、線、
面構成,更以此作為表現台灣山海質理的觀念依據。尤其到了晚近幾年來,他更將山海的
質理構成,轉化為既是自然也是心境的意識流動。」
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7/556
形‧意‧質‧韻─東亞當代水墨藝術新貌 文 / 王嘉驥
「李安成的畫作以水墨的暈染為特色。他的創作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南宋雲靄飄渺與大氣迷
離的氤氳山水。就師承而言,李安成幾乎屬於無師自通,並以直觀的心象表現為主,而不
是為了再現的目的。」
--
All Comments
By Quanna
at 2010-10-25T23:54
at 2010-10-25T23:54
By Tom
at 2010-10-27T05:56
at 2010-10-27T05:56
By Michael
at 2010-10-28T11:58
at 2010-10-28T11:58
By Puput
at 2010-10-29T18:00
at 2010-10-29T18:00
By Tracy
at 2010-10-31T00:01
at 2010-10-31T00:01
By Hedda
at 2010-11-01T06:03
at 2010-11-01T06:03
Related Posts
有人要跑步的嗎?
By Delia
at 2010-10-24T15:09
at 2010-10-24T15:09
可怕 剛剛在火車站星巴克前面發生車禍
By David
at 2010-10-24T14:59
at 2010-10-24T14:59
基隆哪裡早上有賣鹽酥雞
By Kama
at 2010-10-24T11:28
at 2010-10-24T11:28
這社會真的很亂
By Linda
at 2010-10-24T02:32
at 2010-10-24T02:32
基隆有沒有賣牌套的店阿??
By Caitlin
at 2010-10-24T00:34
at 2010-10-24T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