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風險?雷射近視手術大老蔡瑞芳:還是댠 - 雷射眼睛
By Zanna
at 2012-02-14T22:20
at 2012-02-14T22:20
Table of Contents
有風險?雷射近視手術大老蔡瑞芳:還是最安全有效
圖說:有LASIK之父的眼科醫師蔡瑞芳不做LASIK了,但他仍肯定LASIK是目前最安全最有效
的治療。(記者丁彥伶攝)
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
今(14)日有媒體指出,最早引進「準分子雷射層狀角膜成形術(LASIK)」治療近視的
眼科龍頭老大蔡瑞芳醫師說LASIK引進近20年有併發症,所以他「不玩了」,LASIK之父
說「不玩」也在台灣近視手術市場投出震撼彈,不過蔡瑞芳說這是一場小誤會。
蔡瑞芳表示,不繼續做LASIK並不是因為認為LASIK有潛在危險或是有問題,而是有其他的
考量。他認為,LASIK還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近視手術,能夠非常精確地矯正近視者的度
數,成功率達99%,但是視力是人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不容手術有閃失,因此比做CASE更
重要的,就是要能先找出不適宜做手術的患者以避免併發症出現。
蔡瑞芳說,他確實有發現多例患者在術後一切良好,但手術多年後出現視力惡化的併發症
,而且無法藉由手術後戴眼鏡來矯正視力,經過各種檢測,並沒有發現有眼睛上的問題,
後來他發現,這些患者的特徵是都有慢性的眼睛發炎問題,因此他推估,可能是因為患者
本身就有眼睛慢性發炎問題。
而進行LASIK手術後,角膜做4/5環切再用雷射掃掉眼睛上的近視矯正厚度,之後角膜只是
再覆蓋到眼球上,依靠眼睛角膜的吸力把角膜吸附在眼球上,但仍留有半切開的縫,如果
沒有進行手術,眼睛發炎的侵害只會在角膜表面的上皮細胞層,但進行手術後因為角膜切
口讓發炎物質浸潤到裡面的包曼氏層、基質層等內部,發炎物質造成眼睛組織的破壞。
由於這些眼組織的破壞所造成的視力問題,是未來無法再用其他方式讓視力矯正到最好的
程度的,因此蔡瑞芳認為,如果要再繼續做LASIK治療,要先找出這些眼睛有慢性發炎者
,而這類患者並非不能做手術,而是一定要好好控制發炎,才不會造成日後視力無法挽回
的情況。
但是一來這些患者很難一開始就發現,二來蔡瑞芳認為要幫患者動手術一定要誠實以對,
即使發生率非常低,但任何LASIK術後可能引發的眩光、畏光等後遺症他都會完完整整告
知病患,結果許多患者聽了就不敢做了。
而幫患者進行整個眼睛的檢查還有術前諮詢是非常花時間的,患者又常常臨前卻步,用掉
的時間排擠掉蔡瑞芳其他眼疾患者的時間,再加上近視手術的各種精良的儀器成本很高,
動輒數百萬上千萬,形同「軍備競賽」,一旦引進新機器就有要一直開下去的壓力,但他
又不想為了「騙」CASE不告訴患者有發生後遺症的風險,種種考量下,決定喊「STOP」,
退出競賽,不再接這類病患,全心全意幫有眼疾的患者治病。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214/5847190.html
--
Tags:
雷射眼睛
All Comments
By Ursula
at 2012-02-19T17:19
at 2012-02-19T17:19
By Anthony
at 2012-02-20T08:10
at 2012-02-20T08:10
By Joseph
at 2012-02-23T15:00
at 2012-02-23T15:00
By Ursula
at 2012-02-24T10:47
at 2012-02-24T10:47
By Queena
at 2012-02-29T01:04
at 2012-02-29T01:04
By Lucy
at 2012-03-02T09:34
at 2012-03-02T09:34
By Xanthe
at 2012-03-05T08:34
at 2012-03-05T08:34
By Sierra Rose
at 2012-03-09T02:44
at 2012-03-09T02:44
By Irma
at 2012-03-09T10:10
at 2012-03-09T10:10
Related Posts
也有人雷射術後銳利度不夠的問題嗎?
By Dorothy
at 2012-02-14T17:50
at 2012-02-14T17:50
眼科名醫蔡瑞芳 宣布停作雷射手術
By Eden
at 2012-02-14T17:35
at 2012-02-14T17:35
眼科名醫蔡瑞芳 宣布停作雷射手術
By Zenobia
at 2012-02-14T16:24
at 2012-02-14T16:24
眼科名醫蔡瑞芳 宣布停作雷射手術
By Kama
at 2012-02-14T16:19
at 2012-02-14T16:19
麗眼達效果好嗎?
By Jacob
at 2012-02-14T14:11
at 2012-02-14T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