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潛能低成就的書 - 學習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1-05-18T11:13

Table of Contents

先回應您健身房的疑問

如果目的是減肥,那麼去跑操場也可以

如果是想「精壯」,那麼在家裡自己做伏地挺身、拉單槓、做仰臥起坐也可以

但是如果是希望像「魔豆」或健美先生一樣,那恐怕還是去健身房比較容易

一來是健身房有同好,可以彼此督促

二來它是一個獨立的環境,較能專心,就像念書去圖書館的效果應該比在自己

家裡的床上效果來的更好一樣

三來則是健身房有專業、設計過的器材,讓你不僅更有效率也可以更安全不受傷

當然,有沒有人是完全不靠重訓設備在家裡練出很好的身材的?

當然有,有些體操「選手」就是這樣練出一身好身材的,這在健身版有人分享

不過如果您看過那內容或許就會認為:為什麼不去健身房更有效率呢?

所以,我覺得重點不是在「一定得去健身房嗎?」

重點應該是「去健身房vs不去健身房,哪一個比較有效率?」

回應前兩篇文
: 1.我剛去重看了一次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 的確第二章跟我說的觀念是一樣的
: 不過他多討論了一些原因 :
: 因為被期待 所以覺得不認真去嘗試就不會打破
: 其實我還沒認真呢
: 的這個有潛力的神話
: 這個問題 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的作者 哈福艾克
: 自身也有遇過這個問題
: 好像這種人真的還不少
這一點在「教養大震撼」一書有仔細的談論

研究顯示,當你鼓勵孩子的言語是「你很聰明」,孩子便不喜歡接受新挑戰

因為他們會認識人生是比較誰聰明的,我如果失敗了就表示我不聰明

因此我不喜歡失敗,不接受新挑戰就不會失敗

但是當你鼓勵孩子的言語是「你很用心」,孩子便會覺得,失敗是因為我不夠用心

所以當他們遇到失敗,會比較容易再站起來


: 我的家教學生也有一點這種特質
: 另外想請問您
: 看了這本書之後覺得哪些方法很好用可以分享一下嗎

像前面網友推文提到的畫一條線,跨過去,就是書中有提到的

順便回應前面的網友,之前我帶學生讀書會時,有採另一種方法

是要他們寫下目標學校,寫下後在全部人面前大聲地說:我OOO一定要考上OO學校

然後我們利用暑假逐一去參訪他們說要考上的學校

很明顯的,有些人很勇敢地大聲說,但另一些學生就會不敢上來

甚至到要上台前,趕快把答案改掉,這情況應該和畫線的方式是雷同的

(不過當時我尚不知道這本書,只是我自己想這樣激勵他們)

我想劃一條線的方法,是當你真的把它當成是一回事時,就會有作用的

書中還有提到,在改變時,應該要一次改變一點點

另外還有提到,在設定目標時要很明確,比如說要賺錢,就要明確說要賺多少

還有書中說每天保留十五分鐘整理自己的位置

以及有一些題目,是要去找尋自己的目標的

等等的策略,如果能確實去執行,我想是會有效果的

: 2.蔡董事長那句話 學歷高低我想不是重點拉
: 他的重點是 能看清自己的不足 重新以一個新人的身分去做&學習
: 這類似 When You're Green You Grow! , When You're Ripe you Rot
: 所以可以套用在高潛能的人身上
: 放棄有潛能 聰明有才華的心態
: 而面對世界上有太多強者的現實
: 才能從一個全新的新手開始做人&做事
: 同時又相信只要全心努力&發揮自己的天賦
: 就能達成自己的理想 或晉身強者之列

蔡董事長這句話如果是學歷高低不是重點,我想他不會刻意提出低學歷三個字

愛因斯坦也說過,惟一會妨礙我學習的是,我所受到的教育

其實蔡董事長說的也不全然是錯的,僵化的教育有時會變成阻力

但完全不受教育也不一定會更好

愛因斯坦說:書讀得太多,而腦筋用得太少的人,都會落入懶得思考的習慣

但他可不是說不要讀書呢

: 3.居禮夫人小孩沒得獎的那個錯誤
: 我想也證明了幽根爸爸其實也是個不知道爸爸
: 其實書中沒講無知的父母可以給小孩好的教育
: 而是講沒有學識或受高等教育的父母 因為不知道很多事情
: 反而會讓小孩想要自己去探索世界
: 養成主動求知的習慣
: 反而有些父母因為知識太多 會覺得你連這都不知道?
: 而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其實這兒會出現很多的論辯

一個孩子會主動去探索世界,通常被視為是自然而然的

然而,有些孩子的好奇心高,有些孩子的好奇心卻並非如此旺盛

有些孩子探索中遇到了困難,會很堅持去找答案

有些孩子探索中遇到了挫折,卻很快就放棄或轉移注意力了

在費曼的「別鬧了,費曼先生」一書中,他便提到

有一次和他父親在森林裡面散步,他們遇到了一種鳥,費曼問他爸這是什麼鳥

他爸爸告訴他,這鳥叫什麼名字不重要,但我們可以來觀察這鳥有什麼特別習性

這就是一個引導探索的過程

但這方法對所有的孩子都有效嗎?那又未必了,有的孩子是連看到鳥都不會想問的

在吳祥輝寫的「我是被老師教壞的」一書中,提到了許多老師對他兒子所做的事

導致了他小孩子的叛逆,但撇開主觀的意識不談,老師們的做法真的都是錯的嗎?

還是有些做法對某些孩子有用,但某些做法是對另一些孩子沒用的,應該修正呢?

如果是這樣的觀念,我認同,但以此聳動的書名來下標題,我倒不認同

至於說父母懂很多,所以會打擊小孩子自信心,因而導致放棄

我覺得也是過度簡化了,就像修身然後齊家才能平天下一樣,過度簡化了

有些孩子是會因父母懂很多、行為舉止合宜,而以父母為榮,引為榜樣的

這可參閱「發現鏡象神經元」一書,知道行為的建立來自模仿

但有些孩子的確是會因此而退縮(我大學室友就有因父親是英文老師而不念英文的)

但的確是不可一概而論,還是因人而異,因時因地制宜為佳

因此教育心理學中有所謂鷹架理論:兒童內在心理能力的成長有賴成人或能力

較強的同儕協助,而這種協助應該建立在學習者當時的認知組織特質上。

最後我以一句話當我這一段的總結:如果覺得每個孩子都喜歡看棒球是不切實際的

,那希望以單一種方法來教育所有的孩子,也是不切實際的。

: 而當然孟母是很有智慧的 韓國大書法韓石峰的母親
: 也是非常有智慧 只會在韓石峰想放棄的時候阻止他放棄
: 其他都不管他
: 這跟孟母看到孟子翹課而把錦絹剪斷的智慧可以說是相同
: 4.潛意識那部分
: 我自己其實也沒很了 真的是個很深奧的東西
: 我有把艾瑞克森的催眠之聲伴隨你那本書反反覆覆看了n次
: 我已經可以把書中的故事全都背起來了 還是對於他的手法還有其中的奧祕不太了解
: 但就我個人的經驗&讀過的書
: 潛意識像一個執行機構
: 你下一個指令他就會去執行
: 而你大部份的行為都是在潛意識的控制下完成
: 通常只要遇到難題不可解 我只要決定想要解
: 潛意識就會幫我解決
: 而這個執行機構的人員
: 裡面的人大部分都是你平常派遣進去的
: 例如說 你相信 什麼都不做的日子實在像個無能的廢物
: 真的很討厭浪費時間的生活
: 那你的潛意識就會接受到這個指令
: 你就會每天都一直不斷的做事情
: 反過來說
: 如果你相信 像竹科工程師那樣為了錢過勞死實在很愚蠢
: 人生應該是要有很多享受的 不應該把工作壓滿生活
: 那的潛意識就會促使你 會有每天都有不少享受
: 簡單來說 廣義的催眠就是
: 當你相信一件事情的時候 你就被催眠
: 你相信自己很有能力可以達成目標是一種催眠
: 你相信自己很無能一定會失敗也是一種催眠
: 所以這又會回到哈福艾克講的
: 你的想法不是真的 重點是他對你的影響是
: 帶你到幸福和快樂 還是貧窮和悲慘
: 你選哪一個

潛意識我沒有很深的研究,但可以提供兩個有趣的實驗給大家參考

第一個是在「記憶VS創憶」一書提到的

一個在受試者心中很有份量的人,是可以在受試者心中創造出不曾發生的回憶,

而讓受試者以為自己是忘記了,而現在回想起來了

例如:媽媽在一間百貨公司對五歲的女兒說:你記得一年前你在這兒走失了,害

爸爸媽媽好緊張呢?女兒一開始會說:有嗎?我怎麼不記得呢?可是隨後卻會逐漸

「說服」自己,真的曾經走失,且會自己加入許多情結

然而事實上卻是不曾發生過這樣的事

所以個人或旁人的行為想法(包含催眠)是否真能影響個人的決策、想法或行動呢?

我認為是可能的

第二個是在「腦內有情」一書中提到的:暗示的效果在愈不讓人的意識面意識到

,其效果愈強。這可以提供家中有小孩要教導的人參考

書中有提到一個實驗,不過細節我忘了,應該是讓人從一堆照片中挑自己最喜歡的

但是過程中快速地出現一張照片,但出現時間短至人的意識無法察覺到

結果發現此一穿插的照片,會影響最後人們的選擇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借來看

--


--
Tags: 學習

All Comments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1-05-22T23:34
我想蔡的那句話所強調的並非「學歷本身」對人的影響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1-05-26T16:00
他之所以提到「低學歷」應該只是想點出會讓人真的敞開心胸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1-05-29T01:55
學習的狀況是什麼?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1-05-31T15:23
沒有上台喊要考上OO學校的學生,可能因為不敢也可能是其它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1-05-31T18:03
想法或困惑吧 而說「你好聰明」並不是每位小朋友都會當真~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1-06-02T04:49
小朋友雖小還是會各有詮釋

有關高潛能低成就的書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1-05-18T09:41
: : 我最近看的書裡面有一本很猛的書 是在寫韓國小孩8歲上大學 : : 他的爸爸是作者 大家都想問 這個小孩叫幽根 幽根爸爸你是怎麼教育他的? : : 他爸爸提出一個理論 : : 如果愈聰明的父母的小孩愈有成就 那麼最有學術成就的應該是居禮夫人的小孩 : : 可是從來沒聽過她小孩在做什麼 : ...

學英文 遇到了盲點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1-05-18T05:13
※ 引述《bleat (spiderman)》之銘言: : escalator /and#39;ɛskə?letɚ/ 電扶梯 : 根據以前老師的教法 : 我會先念一遍 /and#39;ɛskə?letɚ/ : 讓自己知道這個音後 再去想怎樣的拼字會得到這個發音組合 : 於是我記憶單字總是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記 ...

思緒崩潰前的求救(學科)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1-05-17T22:05
目前小弟是個指考生 隨著時間倒數 小弟的心情面臨崩潰 因為小弟最近才發現 自己不擅長的科目 已經近乎崩潰 然而自己擅長的科目 卻只是比普通人好一點點而已 最近時常發呆 想著我到底是為了什麼唸書 越想心情越差(當年的高中職選擇,是被迫就讀高中) 然而,到現在才發現PTT有某些板對學業很有幫助 可惜這個發現有點太 ...

如何專心?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1-05-17T20:31
最近在準備國家考試 由於書桌跟電腦是放一起的 常常讀個20分鐘 就會沒目的跑去逛網頁 逛完後 又重回書本 大概都是20分鐘後的事 很難專心耶 怎麼辦? - ...

有關高潛能低成就的書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1-05-17T15:16
回應前兩篇文 1.我剛去重看了一次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的確第二章跟我說的觀念是一樣的 不過他多討論了一些原因 : 因為被期待 所以覺得不認真去嘗試就不會打破 其實我還沒認真呢 的這個有潛力的神話 這個問題 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的作者 哈福艾克 自身也有遇過這個問題 好像這種人真的還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