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該來這裡發表心得文了~~~感謝送佛計劃大力幫忙 - 英檢

By Ethan
at 2009-09-03T00:18
at 2009-09-03T00:18
Table of Contents
我是7/25考iBT
R28 L29 S23 W26
Total = 106
之前在這裡受惠很多,所以今天也要分享一下心得回饋一下各位大大,也想帶給大家
不同的思考。
我的背景私立大學,大學聯考才過均標一點點,平常偶爾會買幾期空中英語教室來讀。
我有補過習,原先報了美X假日班,但是因為碰到個機車聽力老師居然會忘記來上課,
足足等了快一個鐘頭,一氣之下就將剩餘的課程轉到單元班 (袁喬整合班+口說班)。
這兩個班真是讓我眼睛一亮,發現之前在假日班上的課程都是多餘的(濫竽充數的感
覺)!
總之,這兩個班真的有方向多啦。
老師每週都有出回家功課,回家功課有真題+書上練習題 (是的,是用真題上課)
上課非常的緊湊,資料又多
上課的內容大概都分門別類,閱讀會先從題型上會分為單字篇、代名詞類、插入句類
等等的,然後每週講不同的題型,然後搭配不同學科的考題當練習。
聽力就分學科再搭著分類單字一起練習。
在此提供一下老師的建議用書以及我親身試驗的結果
字彙
詞以類記by 張紅岩 (這是一定要背的,不管閱讀或是聽力都用的到,
投報率超高)
閱讀
先做OG,Cambridge(介面的題目跟真題很像),閱讀黃金23篇(超推ㄉ,
必做),知英(知英真的比真題難多了)
聽力
先做OG>Delta>Thomson>Cambridge (要依順序來我這是由簡到深的排列)
一開始我是先按書的編排方式來做練習,後來我聽了老師的建議沒有按書的編排
來練,而是拆成學科來練,比如說先練所有的生物類的,然後天文學、地質學、
文學這樣的模式
口說
口說班教材 + 口語真經 ( 一定要計時,練習時一定要錄音之後倒回去聽才
會知道自己到底容易犯了什麼錯誤) 另外我還要推口說班,老師對考試很熟
,對於考試題型了解幫助很大,省了我非常多時間。
寫作
袁老師模板 + 網上的機經 (老師的一魚多吃超好用的)
在這裡要特別提一提的是
我剛開始在補習時前幾週聽力一直覺得都沒有進步,即使已經聽了很多的練習
,但是答對率一直沒有上來。常常練到自己很生氣也很焦慮,搞不清楚自己到
底哪裡出狀況。覺得自己都聽的懂,但是答題就一直不盡理想。後來參加了聽
力老師的送佛計畫後,經過老師ㄧ點才整個豁然開朗。原來我的聽力不算差,
只是方法都錯了。原來的筆記不是要猛寫,原來記不記筆記也不是最重要的關
鍵。
重點是托福聽力就是考一些特別的點,將點聽到稍作筆記就行了。
比如說: 主題是一定會考的,順著主題要談的一路下來所支持的要點,那裡
要注意聽會出考題,然後example attitude terminology解釋這些特殊點也會
出考題
我自己是覺得經過老師在送佛計劃裡的互動,把我的問題點出來,我才比較知
道為什麼我老是選錯答案。我覺得每週的練習幫助我非常大,非常感謝老師的
熱心幫忙。
我曾經問過老師 “為什麼在補習班時不能這樣互動式上課,老師說沒能力分班
是原因其一,沒能小班教學也是一個原因,但是最大的關鍵互動關係。 就像醫
生問診一樣,每個胃痛的病人原因不同,怎麼能都用同樣的藥物來醫呢? 要是
藥物服錯,反倒還有副作用呢!
總之
經過送佛的洗禮之後 真是一整個堤醐灌頂阿! 真的完全了解ETS的聽力
出題邏輯了。
打字打的很辛苦了想休息了, 總之下次再聊其他的部份好了!
--
R28 L29 S23 W26
Total = 106
之前在這裡受惠很多,所以今天也要分享一下心得回饋一下各位大大,也想帶給大家
不同的思考。
我的背景私立大學,大學聯考才過均標一點點,平常偶爾會買幾期空中英語教室來讀。
我有補過習,原先報了美X假日班,但是因為碰到個機車聽力老師居然會忘記來上課,
足足等了快一個鐘頭,一氣之下就將剩餘的課程轉到單元班 (袁喬整合班+口說班)。
這兩個班真是讓我眼睛一亮,發現之前在假日班上的課程都是多餘的(濫竽充數的感
覺)!
總之,這兩個班真的有方向多啦。
老師每週都有出回家功課,回家功課有真題+書上練習題 (是的,是用真題上課)
上課非常的緊湊,資料又多
上課的內容大概都分門別類,閱讀會先從題型上會分為單字篇、代名詞類、插入句類
等等的,然後每週講不同的題型,然後搭配不同學科的考題當練習。
聽力就分學科再搭著分類單字一起練習。
在此提供一下老師的建議用書以及我親身試驗的結果
字彙
詞以類記by 張紅岩 (這是一定要背的,不管閱讀或是聽力都用的到,
投報率超高)
閱讀
先做OG,Cambridge(介面的題目跟真題很像),閱讀黃金23篇(超推ㄉ,
必做),知英(知英真的比真題難多了)
聽力
先做OG>Delta>Thomson>Cambridge (要依順序來我這是由簡到深的排列)
一開始我是先按書的編排方式來做練習,後來我聽了老師的建議沒有按書的編排
來練,而是拆成學科來練,比如說先練所有的生物類的,然後天文學、地質學、
文學這樣的模式
口說
口說班教材 + 口語真經 ( 一定要計時,練習時一定要錄音之後倒回去聽才
會知道自己到底容易犯了什麼錯誤) 另外我還要推口說班,老師對考試很熟
,對於考試題型了解幫助很大,省了我非常多時間。
寫作
袁老師模板 + 網上的機經 (老師的一魚多吃超好用的)
在這裡要特別提一提的是
我剛開始在補習時前幾週聽力一直覺得都沒有進步,即使已經聽了很多的練習
,但是答對率一直沒有上來。常常練到自己很生氣也很焦慮,搞不清楚自己到
底哪裡出狀況。覺得自己都聽的懂,但是答題就一直不盡理想。後來參加了聽
力老師的送佛計畫後,經過老師ㄧ點才整個豁然開朗。原來我的聽力不算差,
只是方法都錯了。原來的筆記不是要猛寫,原來記不記筆記也不是最重要的關
鍵。
重點是托福聽力就是考一些特別的點,將點聽到稍作筆記就行了。
比如說: 主題是一定會考的,順著主題要談的一路下來所支持的要點,那裡
要注意聽會出考題,然後example attitude terminology解釋這些特殊點也會
出考題
我自己是覺得經過老師在送佛計劃裡的互動,把我的問題點出來,我才比較知
道為什麼我老是選錯答案。我覺得每週的練習幫助我非常大,非常感謝老師的
熱心幫忙。
我曾經問過老師 “為什麼在補習班時不能這樣互動式上課,老師說沒能力分班
是原因其一,沒能小班教學也是一個原因,但是最大的關鍵互動關係。 就像醫
生問診一樣,每個胃痛的病人原因不同,怎麼能都用同樣的藥物來醫呢? 要是
藥物服錯,反倒還有副作用呢!
總之
經過送佛的洗禮之後 真是一整個堤醐灌頂阿! 真的完全了解ETS的聽力
出題邏輯了。
打字打的很辛苦了想休息了, 總之下次再聊其他的部份好了!
--
Tags:
英檢
All Comments

By Zenobia
at 2009-09-06T09:33
at 2009-09-06T09:33

By Selena
at 2009-09-10T01:53
at 2009-09-10T01:53

By John
at 2009-09-11T18:20
at 2009-09-11T18:20

By Freda
at 2009-09-16T12:48
at 2009-09-16T12:48

By Frederic
at 2009-09-19T16:20
at 2009-09-19T16:20

By Lydia
at 2009-09-20T15:41
at 2009-09-20T15:41

By Yedda
at 2009-09-23T01:52
at 2009-09-23T01:52

By Suhail Hany
at 2009-09-26T04:46
at 2009-09-26T04:46

By Ivy
at 2009-09-29T23:37
at 2009-09-29T23:37

By Callum
at 2009-10-02T17:59
at 2009-10-02T17:59

By Susan
at 2009-10-02T19:37
at 2009-10-02T19:37

By Aaliyah
at 2009-10-04T23:35
at 2009-10-04T23:35

By Margaret
at 2009-10-05T22:55
at 2009-10-05T22:55

By Harry
at 2009-10-10T01:16
at 2009-10-10T01:1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9-10-13T14:12
at 2009-10-13T14:12

By Doris
at 2009-10-15T20:46
at 2009-10-15T20:46

By Andy
at 2009-10-17T20:28
at 2009-10-17T20:28

By Zanna
at 2009-10-19T11:10
at 2009-10-19T11:10
Related Posts
Cambridge 光碟技術問題...

By Oliver
at 2009-09-02T23:56
at 2009-09-02T23:56
康老師有新情報了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9-09-02T20:39
at 2009-09-02T20:39
關於教材與真實考試題目難度比較?

By Oliver
at 2009-09-02T16:47
at 2009-09-02T16:47
關於作文題材的背景設定

By Isabella
at 2009-09-02T14:29
at 2009-09-02T14:29
一點考試日期的情報 希望有幫到需要的人!

By Liam
at 2009-09-02T14:25
at 2009-09-02T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