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吸菸人權 vs 反菸霸權,為吸菸者發聲: … - 菸草

By Emma
at 2010-03-17T20:47
at 2010-03-17T20:47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futureswing (女人與球賽是天敵~~)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吸菸人權 vs 反菸霸權,為吸菸者發聲:學者批反菸執法過當
時間: Wed Mar 17 20:34:55 2010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0957#comment-17534
2010/03/17 苦勞報導
吸菸人權 vs 反菸霸權
為吸菸者發聲 學者批反菸執法過當
(王毅丰 苦勞網特約記者)、(責任主編:陳品安)
吸菸者該有人權嗎?
3月13日的一場「菸害防制與吸菸人權的反思座談會」上,幾位菸齡不等的學者專家,
在社會一片反菸的聲浪中,為吸菸者挺身而出,並試圖為社會尋求一個「吸菸者」
與「不吸菸者」對話的空間。
吸菸是個人選擇的問題?
《菸害防治法》通過一年後,環保署考慮提出進一步的管制措施,
要針對「行人走路吸菸」等行為開罰,一時間吸菸者有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而管制的目的,似乎不再是為了防治二手菸對旁人的傷害,
而是為了矯正「吸菸」這個偏差行為。「吸菸者」批評反菸人士有法西斯心態,
主張吸菸者也有「人權」,不該被污名化。
兼具精神科醫師與社會學學者雙重身份的陳嘉新醫師首先由「國家管制」與
「個人自由」間的衝突談起,試圖撥開纏繞在「反菸」和「反反菸」
之間複雜難解的習題。他表示,「反反菸」的人士如果純粹用「個人自由」的角度,
去質疑政府不該干涉人民「吸菸的自由」,這樣的說法有相當的危險性,
因為當菸商在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推銷菸品時,也有相類似的論述,
認為「菸的確對人體健康有極大的危害,但是我們已經將這些危害都公開地
讓大眾知道了,如果還有人要抽菸,那麼這就是個人選擇的問題,政府不該干涉」。
但是吸菸者真的擁有選擇的權利嗎?
陳嘉新表示:「抽菸畢竟是一種成癮的行為,抽菸者是否真的具有自由意志令人懷疑。」
但他同時認為,即使我們認為吸菸的行為需要受到管制,也要小心這樣的管制是否過當,
因為如果任何在健康上被證明是有害的物品都該被禁止,
那麼如麥當勞這樣高膽固醇的食品,是否也該同時被禁止?
反菸!到底反的是什麼?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畢恆達以台大校園為例,直指他不明白為何要全面禁煙,
也不明白在椰林大道抽菸,究竟會對別人造成多大的傷害。畢恆達說,
網路調查「十大邪惡食物」中,鹽酥雞是第一名,那我們是不是要禁止人民吃鹽酥雞呢?
「人是否有權利去做一些可以讓自己的生命整體上來說會好一些,
但是會讓自己的生命短一些的事情?」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謝世民這樣問著,
如果個人認為吸煙、高膽固醇的食物可以讓自己的生命好一些,
那麼社會能否給予適當的容忍。謝世民認為,
問題是出在我們會極大化自己認為好的價值,認為健康很有價值,
就極大化這種價值,而忽略了別人可能有其他選擇。
陳嘉新也為吸菸的行為做部分辯護,他舉例,精神病患者中有超過90%是吸菸者,
醫學上認為吸菸行為是他們在自我治療。類似這樣的患者,要叫他們戒菸是難如登天的,
可是由於《菸害防治法》明確規定醫療院所不得設吸菸室,
導致醫療人員只好將患者帶到院區外吸菸,因此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醫學上也認為吸菸對於憂鬱症患者有穩定情緒的作用,有助於減少抗憂鬱藥物的使用,
這也是有人認為反菸運動背後有藥商利益牽扯的原因。
「反菸」應該是建立在保障不吸菸者免於受到二手菸危害的基礎上,
如果逾越了這條界線,將「不吸菸」成為某種階級、品味的象徵,
成為某種欽定的生活方式,認為健康是「基本人權」,並以此排除所有不健康的東西,
那麼就可能會演變成一種「反菸」的法西斯。
執法過當 吸菸者受壓迫
現場許多抽菸者控訴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一名女性聽眾語帶哽咽地說,
她在台大的大馬路上,一個完全開放的空間抽菸,卻被一名台大教授用嚴厲的語氣斥責。
另一名政大的研究生也氣憤地表示,他在自己的研究生宿舍(單人房)中抽菸,
是獨立空調,也只有他一個人住,完全不會影響到別人,
卻只是因為政大是「無菸校園」,就可以不准他在私人空間抽菸。
問題可能是出在整個社會對於與自己持不同價值者,容忍度過低的問題。
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廖元豪就指出,事實上,《菸害防治法》中是有留下一些
「吸菸者」和「不吸菸者」之間和平共處的空間,但是在執法的過程中,
卻讓人覺得對於「吸菸者」過於嚴苛。
例如,法律規定,機構可以指定吸煙區,但是很多機構刻意地不指定吸煙區,
或是浮濫地到處指定禁菸區,法律的執行慢慢地演變成對「吸菸者」的一種制裁,
不留給彼此一個共存的空間。
吸菸者的游擊戰
對於如何從法律的層面保障吸菸者的人權,廖元豪顯得有些猶豫,
「從憲法上來看,吸菸究竟是不是一個基本人權,恐怕很有疑問?」
相對於言論自由、人身自由這種優先考量的基本人權,政府可以強制地介入,
但是像抽菸這樣的商業、個人消費行為,的確很難成為一個被優先保障的行為。
「同時,抽菸已經被污名化,使得抽菸人權失去了正當性」廖元豪說。
廖元豪鼓勵所有的吸菸者,在法律既有的空間中,發起各式各樣的游擊戰,
如果有機構不願劃設吸菸區,或是在不該劃區的地方亂劃,就向法院提起訴願,
讓「吸菸」和「反菸」雙方都站出主張自己的權利,不要讓「反菸」成為一種政治正確。
「吸菸」、「反菸」的惡婆婆輪迴
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主任記者黃哲斌提出一個對「吸菸」、「反菸」兩者關係
有趣的觀察,他說,過去「吸菸者」是扮演著一種壓迫者的腳色,
渾然不覺自己正在侵害別人的權利,針對這一點,黃哲斌開玩笑說,
吸菸者應該集體對社會道歉。
但是最令人憂心的是,近年來禁菸運動已經呈現了一種「惡婆婆輪迴」的現象,
得勝的一方在「媳婦熬成婆」後,極盡所能地讓對方無法翻身,缺乏應有的同理心。
整個管制吸菸的條例,背後代表的是對「不吸菸者健康的保障」?
或是僅僅是為了滿足某種中產階級感官上的良好?在吸菸與反菸之間,
需要有更多的對話和溝通。
--
新任幸福市市長表示:
「『唯民是寶』,民心如秤不平則傾,一切市政以民為先。市府團隊將把
新竹當成自己的家園,團結起來經營好治安、教育,不負市民託付。」
飆車族、竊賊、流氓混混、路霸 & 園區電子公司老闆表示:「有寶快打!」
--
作者: futureswing (女人與球賽是天敵~~)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吸菸人權 vs 反菸霸權,為吸菸者發聲:學者批反菸執法過當
時間: Wed Mar 17 20:34:55 2010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0957#comment-17534
2010/03/17 苦勞報導
吸菸人權 vs 反菸霸權
為吸菸者發聲 學者批反菸執法過當
(王毅丰 苦勞網特約記者)、(責任主編:陳品安)
吸菸者該有人權嗎?
3月13日的一場「菸害防制與吸菸人權的反思座談會」上,幾位菸齡不等的學者專家,
在社會一片反菸的聲浪中,為吸菸者挺身而出,並試圖為社會尋求一個「吸菸者」
與「不吸菸者」對話的空間。
吸菸是個人選擇的問題?
《菸害防治法》通過一年後,環保署考慮提出進一步的管制措施,
要針對「行人走路吸菸」等行為開罰,一時間吸菸者有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而管制的目的,似乎不再是為了防治二手菸對旁人的傷害,
而是為了矯正「吸菸」這個偏差行為。「吸菸者」批評反菸人士有法西斯心態,
主張吸菸者也有「人權」,不該被污名化。
兼具精神科醫師與社會學學者雙重身份的陳嘉新醫師首先由「國家管制」與
「個人自由」間的衝突談起,試圖撥開纏繞在「反菸」和「反反菸」
之間複雜難解的習題。他表示,「反反菸」的人士如果純粹用「個人自由」的角度,
去質疑政府不該干涉人民「吸菸的自由」,這樣的說法有相當的危險性,
因為當菸商在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推銷菸品時,也有相類似的論述,
認為「菸的確對人體健康有極大的危害,但是我們已經將這些危害都公開地
讓大眾知道了,如果還有人要抽菸,那麼這就是個人選擇的問題,政府不該干涉」。
但是吸菸者真的擁有選擇的權利嗎?
陳嘉新表示:「抽菸畢竟是一種成癮的行為,抽菸者是否真的具有自由意志令人懷疑。」
但他同時認為,即使我們認為吸菸的行為需要受到管制,也要小心這樣的管制是否過當,
因為如果任何在健康上被證明是有害的物品都該被禁止,
那麼如麥當勞這樣高膽固醇的食品,是否也該同時被禁止?
反菸!到底反的是什麼?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畢恆達以台大校園為例,直指他不明白為何要全面禁煙,
也不明白在椰林大道抽菸,究竟會對別人造成多大的傷害。畢恆達說,
網路調查「十大邪惡食物」中,鹽酥雞是第一名,那我們是不是要禁止人民吃鹽酥雞呢?
「人是否有權利去做一些可以讓自己的生命整體上來說會好一些,
但是會讓自己的生命短一些的事情?」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謝世民這樣問著,
如果個人認為吸煙、高膽固醇的食物可以讓自己的生命好一些,
那麼社會能否給予適當的容忍。謝世民認為,
問題是出在我們會極大化自己認為好的價值,認為健康很有價值,
就極大化這種價值,而忽略了別人可能有其他選擇。
陳嘉新也為吸菸的行為做部分辯護,他舉例,精神病患者中有超過90%是吸菸者,
醫學上認為吸菸行為是他們在自我治療。類似這樣的患者,要叫他們戒菸是難如登天的,
可是由於《菸害防治法》明確規定醫療院所不得設吸菸室,
導致醫療人員只好將患者帶到院區外吸菸,因此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醫學上也認為吸菸對於憂鬱症患者有穩定情緒的作用,有助於減少抗憂鬱藥物的使用,
這也是有人認為反菸運動背後有藥商利益牽扯的原因。
「反菸」應該是建立在保障不吸菸者免於受到二手菸危害的基礎上,
如果逾越了這條界線,將「不吸菸」成為某種階級、品味的象徵,
成為某種欽定的生活方式,認為健康是「基本人權」,並以此排除所有不健康的東西,
那麼就可能會演變成一種「反菸」的法西斯。
執法過當 吸菸者受壓迫
現場許多抽菸者控訴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一名女性聽眾語帶哽咽地說,
她在台大的大馬路上,一個完全開放的空間抽菸,卻被一名台大教授用嚴厲的語氣斥責。
另一名政大的研究生也氣憤地表示,他在自己的研究生宿舍(單人房)中抽菸,
是獨立空調,也只有他一個人住,完全不會影響到別人,
卻只是因為政大是「無菸校園」,就可以不准他在私人空間抽菸。
問題可能是出在整個社會對於與自己持不同價值者,容忍度過低的問題。
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廖元豪就指出,事實上,《菸害防治法》中是有留下一些
「吸菸者」和「不吸菸者」之間和平共處的空間,但是在執法的過程中,
卻讓人覺得對於「吸菸者」過於嚴苛。
例如,法律規定,機構可以指定吸煙區,但是很多機構刻意地不指定吸煙區,
或是浮濫地到處指定禁菸區,法律的執行慢慢地演變成對「吸菸者」的一種制裁,
不留給彼此一個共存的空間。
吸菸者的游擊戰
對於如何從法律的層面保障吸菸者的人權,廖元豪顯得有些猶豫,
「從憲法上來看,吸菸究竟是不是一個基本人權,恐怕很有疑問?」
相對於言論自由、人身自由這種優先考量的基本人權,政府可以強制地介入,
但是像抽菸這樣的商業、個人消費行為,的確很難成為一個被優先保障的行為。
「同時,抽菸已經被污名化,使得抽菸人權失去了正當性」廖元豪說。
廖元豪鼓勵所有的吸菸者,在法律既有的空間中,發起各式各樣的游擊戰,
如果有機構不願劃設吸菸區,或是在不該劃區的地方亂劃,就向法院提起訴願,
讓「吸菸」和「反菸」雙方都站出主張自己的權利,不要讓「反菸」成為一種政治正確。
「吸菸」、「反菸」的惡婆婆輪迴
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主任記者黃哲斌提出一個對「吸菸」、「反菸」兩者關係
有趣的觀察,他說,過去「吸菸者」是扮演著一種壓迫者的腳色,
渾然不覺自己正在侵害別人的權利,針對這一點,黃哲斌開玩笑說,
吸菸者應該集體對社會道歉。
但是最令人憂心的是,近年來禁菸運動已經呈現了一種「惡婆婆輪迴」的現象,
得勝的一方在「媳婦熬成婆」後,極盡所能地讓對方無法翻身,缺乏應有的同理心。
整個管制吸菸的條例,背後代表的是對「不吸菸者健康的保障」?
或是僅僅是為了滿足某種中產階級感官上的良好?在吸菸與反菸之間,
需要有更多的對話和溝通。
--
新任幸福市市長表示:
「『唯民是寶』,民心如秤不平則傾,一切市政以民為先。市府團隊將把
新竹當成自己的家園,團結起來經營好治安、教育,不負市民託付。」
飆車族、竊賊、流氓混混、路霸 & 園區電子公司老闆表示:「有寶快打!」
--
Tags:
菸草
All Comments

By Odelette
at 2010-03-18T13:49
at 2010-03-18T13:49

By Kyle
at 2010-03-22T00:43
at 2010-03-22T00:43

By Lucy
at 2010-03-26T15:05
at 2010-03-26T15:05

By Ursula
at 2010-03-29T18:08
at 2010-03-29T18:08

By Ethan
at 2010-04-01T17:46
at 2010-04-01T17:46

By Mason
at 2010-04-04T16:47
at 2010-04-04T16:47

By Christine
at 2010-04-09T01:31
at 2010-04-09T01:31

By Linda
at 2010-04-10T09:46
at 2010-04-10T09:46

By Iris
at 2010-04-13T01:00
at 2010-04-13T01:00

By Ophelia
at 2010-04-15T05:23
at 2010-04-15T05:23

By Daniel
at 2010-04-15T15:28
at 2010-04-15T15:28

By Lucy
at 2010-04-16T23:41
at 2010-04-16T23:41

By Queena
at 2010-04-20T12:07
at 2010-04-20T12:07

By Poppy
at 2010-04-25T02:38
at 2010-04-25T02:38

By Mason
at 2010-04-27T10:36
at 2010-04-27T10:36

By Regina
at 2010-04-30T02:27
at 2010-04-30T02:2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5-02T20:25
at 2010-05-02T20:25

By James
at 2010-05-05T17:24
at 2010-05-05T17:24

By Oliver
at 2010-05-06T11:43
at 2010-05-06T11:43

By Rebecca
at 2010-05-10T01:48
at 2010-05-10T01:48

By Isabella
at 2010-05-13T05:37
at 2010-05-13T05:37

By Jessica
at 2010-05-14T14:39
at 2010-05-14T14:39

By Dorothy
at 2010-05-18T04:26
at 2010-05-18T04:26

By Quintina
at 2010-05-18T06:15
at 2010-05-18T06:15

By Steve
at 2010-05-20T14:58
at 2010-05-20T14:58

By Hedy
at 2010-05-24T14:56
at 2010-05-24T14:56

By Edwina
at 2010-05-26T23:08
at 2010-05-26T23:08

By Linda
at 2010-05-28T22:38
at 2010-05-28T22:38

By Connor
at 2010-05-29T15:25
at 2010-05-29T15:25

By Eartha
at 2010-06-01T10:09
at 2010-06-01T10:09

By Daniel
at 2010-06-02T13:50
at 2010-06-02T13:50

By Ophelia
at 2010-06-06T05:48
at 2010-06-06T05:48

By Kristin
at 2010-06-06T22:01
at 2010-06-06T22:01

By Cara
at 2010-06-08T23:26
at 2010-06-08T23:26

By Oscar
at 2010-06-09T06:28
at 2010-06-09T06:28

By Annie
at 2010-06-11T23:26
at 2010-06-11T23:26

By Andrew
at 2010-06-15T17:35
at 2010-06-15T17:35

By Hedda
at 2010-06-19T18:04
at 2010-06-19T18:04

By Erin
at 2010-06-22T05:51
at 2010-06-22T05:51

By Erin
at 2010-06-25T15:10
at 2010-06-25T15:10

By Barb Cronin
at 2010-06-29T18:44
at 2010-06-29T18:44

By Caitlin
at 2010-07-03T02:54
at 2010-07-03T02:54

By Charlie
at 2010-07-06T16:29
at 2010-07-06T16:29

By Ingrid
at 2010-07-07T08:41
at 2010-07-07T08:41

By Anonymous
at 2010-07-09T01:08
at 2010-07-09T01:08

By Mason
at 2010-07-13T12:32
at 2010-07-13T12:32

By Jessica
at 2010-07-13T23:11
at 2010-07-13T23:11

By Callum
at 2010-07-16T13:13
at 2010-07-16T13:13

By Susan
at 2010-07-19T16:11
at 2010-07-19T16:11

By Necoo
at 2010-07-23T10:58
at 2010-07-23T10:58

By Todd Johnson
at 2010-07-24T10:36
at 2010-07-24T10:36

By Dorothy
at 2010-07-25T16:19
at 2010-07-25T16:19

By Lauren
at 2010-07-28T21:58
at 2010-07-28T21:58

By Connor
at 2010-07-31T07:59
at 2010-07-31T07:59

By Iris
at 2010-08-01T10:44
at 2010-08-01T10:44

By Jacob
at 2010-08-05T19:02
at 2010-08-05T19:02
Related Posts
想請問板上的各位捲菸的濃度問題

By Ina
at 2010-03-17T20:31
at 2010-03-17T20:31
捲菸加酒

By Damian
at 2010-03-17T20:11
at 2010-03-17T20:11
槓,我的車....

By Anthony
at 2010-03-17T19:53
at 2010-03-17T19:53
一個人抽煙...

By Anonymous
at 2010-03-17T19:03
at 2010-03-17T19:03
華麗的冒險

By Jacob
at 2010-03-17T17:38
at 2010-03-17T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