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麼?學什麼? - 學習
By Tom
at 2016-10-16T20:09
at 2016-10-16T20:09
Table of Contents
這篇是發表在我自己fb上的文章,不過覺得或許對某些人會有幫助
因此就獻醜po了上來,如果不合適,再請版主告知,我會自D。
***************************************
「是不是對同一個主題,給予愈多的感官刺激,學生的學習成效會愈好呢?」
前兩天一樣當物理老師的大學室友和我討論了這個話題,我覺得很有意思。
「板書vs板書+VR」,哪一個會更好些呢?
記得高二時我的物理並不好,常常在許多數學和概念上卡很久。當時班上有位
同學物理週考、段考的分數常常接近滿分,於是我就請他教我,但往往得到的都是
我覺得莫名其妙的比喻法,當我請他用數學方程式解釋給我聽,他卻總回答我:「
這樣理解太慢了啦!你就背起來就對了。」最後沒辦法,我只好回頭自己一步一步
慢慢拼湊,將每個方程式的來龍去脈弄懂,很辛苦,但總算從不及格慢慢拉到6、
70分。
那是一個電腦才剛起步的年代,學校的老師們很少是一個字一個字打出題目,
往往都是從多本參考書去影印、剪貼,再拿去印成考卷。我們的英文老師自己有出
參考書,只要輪到他出題,大概有8、90分都是從他自己的參考書中出來的,而
且每班幾乎都必買他的書,也算是一種置入性行銷。但物理則不同,雖然共同買的
那本會剪出最多題,但也會從其他本出題。而我光基本觀念就得花許多時間,而且
又不只得應付一科物理,三年來我物理參考書的題目幾乎沒有做超過1/3的。
但我那同學則不同,他不僅做完一整本,而且還買了其他兩版本參考書,每一次他
都一定會做完。
有一次考試我考得並不好,但他照例又是超高分,有一題複選題我一直想不懂
,就再問他如何答對的,他立即翻開參考書,指著相同的題目跟我說:「你看,在
這裡。我也不懂,但是我就把它背起來了。」
這情況一直到高三複習考時,竟一整個翻轉。複習考的題目是委外出題,我仍
然可以持平地在70上下,但他卻竟然掉到不及格。高三的近代物理本身就很難,
每週的段考、每時段的月考和複習考的轟炸下,說真的非常的吃力,當時我努力地
拉我平均不到30分的數學,感受很強烈。然而在此情況下,我仍能持續進步,而
那同學的物理竟然一路下滑,連數學也完全下滑了。最終的大學聯考,完全出乎我
們意料的,他的物理竟只考了二十分!是的,二十分!但令我更驚訝的是,他仍然
選擇念物理系…
教學,究竟該教什麼?學習,又該學什麼?課程內容本身重要嗎?很多網友會
說某某科目是廢科,完全不知道學這哪裡用的到;或者有網友會說,如果不打算念
理組的,物理化學根本完全不用學。但不可否認的,有些課程的內容,的確是建構
更深學習內容的基礎,例如:不會數學向量,你就無法弄懂力的分解與合成。
然而我認為,學習的過程去學會:統整、分析、歸納、比較、推演、反証…等
等的能力,才是更加重要的!
我從來不是一個學習快速的人,念書方面始終如此,運動方面亦然!一起學羽
毛球,有人可以第一次拿起球拍,底線抽到對面底線,我學了整整一年才做得到,
而且在比賽中常常會揮空拍,直到我都忘了多少年後,這情況才消除。念書時也是
,數學老師講題目時,有同學一聽就懂,我得拿起筆一步一步慢慢推敲,甚至回家
得花時間想過,才能弄懂。而這正是我高二主動退出資優班的原因。
但學習的能力,是可以增進的!!
在那難熬的挫折中,我常一步步地將基本概念,試著去組成一串概念,然後解
出題目。統整表格、分析考題、歸納各個觀念或名詞的異同、推演公式、問自己若
不是如此那又會如何…那段歲月中我常常和自己這樣對話著,進度很慢很慢。我記
得高三時有一次我自作聰明地想出了摩擦力的成因為何,高興地跑去問物理老師,
以為會得到他的稱讚,卻沒想到他竟回我:「這是國二就應該要會的,你怎麼現在
才弄懂?」害我很想挖個地洞鑽下去。
教書幾年後,我體會到許多學生即使考試分數很高,卻很可能是背起來,而不
是真的理解。我不只一次遇到前三名的學生會使用交叉相乘,卻完全不懂原因;也
遇過許多學生不會如(4/3)/(3/2)的算法;更多學生是會代入公式,卻
不懂為什麼要這樣代。他們在乎的是:這樣做,能拿到高分!當我問他們:「為什
麼不先弄懂理解呢?他們的回答往往是:「這麼多科要學,我哪有那麼多時間?背
起來比較快吧!」
我想,這就是教育老是被批評填鴨教育的原因吧…
記憶固然是學習的一環,但愈是高階的學習,理解的比例必然愈重!現在回想
起來,大一時學長告訴我們的:物理>>霧裡>>勿理>>悟理>>物理,還真得
有它的道理在。
回到:VR究竟能不能幫助學生學習的更有效率?或者說給予更多的感官刺激
,能否幫助學生學習的更有效率?我認為問題並不是這麼單純的。就如同:將腳踏
車的龍頭拉長,讓身體更趴以減少風阻,能不能騎得更快?快似簡單而直接的問題
,其實更牽扯到騎乘者的柔軟度和身體素質。如果他的身體素質不夠強柔軟度不夠
好,根本無法支撐住自己重量來騎乘,那麼減少了風阻也無法讓他騎更快的!反之
,如果騎乘者能強化自己身體素質、柔軟度,那麼當然更趴的姿勢可以增加優勢。
同理,一個懂得隨時思考的學生,懂得「主動」利用更多感官刺激學習的學生
,此時你提供他這樣的多元管道,對他而言是可獲到助益的。例如波動對很多學生
學習過程,並不容易想像。當他百思不得其解時,找到模擬的動畫,相信會豁然開
朗。但當一個習慣只接受答案的學生,你又直接給予了答案,他會更容易「記住」
答案,或許好一點:真實現象本身,也就是「課程內容」。但更重要的:分析、統
整、歸納、比較…呢?我並不覺得單純學會課程內容,真正能幫助往後更多的學習
,雖然它或許可以幫助你拿到好分數。
身為一名老師,我不滿足於當個只教學生課本內容的老師,雖然我並不完全知
道,究竟我是怎麼學會這些的,但我希望我能持續努力去試著幫助願意學這能力的
學生。而正在學習的你,真得滿足於只學會內容本身嗎?
--
因此就獻醜po了上來,如果不合適,再請版主告知,我會自D。
***************************************
「是不是對同一個主題,給予愈多的感官刺激,學生的學習成效會愈好呢?」
前兩天一樣當物理老師的大學室友和我討論了這個話題,我覺得很有意思。
「板書vs板書+VR」,哪一個會更好些呢?
記得高二時我的物理並不好,常常在許多數學和概念上卡很久。當時班上有位
同學物理週考、段考的分數常常接近滿分,於是我就請他教我,但往往得到的都是
我覺得莫名其妙的比喻法,當我請他用數學方程式解釋給我聽,他卻總回答我:「
這樣理解太慢了啦!你就背起來就對了。」最後沒辦法,我只好回頭自己一步一步
慢慢拼湊,將每個方程式的來龍去脈弄懂,很辛苦,但總算從不及格慢慢拉到6、
70分。
那是一個電腦才剛起步的年代,學校的老師們很少是一個字一個字打出題目,
往往都是從多本參考書去影印、剪貼,再拿去印成考卷。我們的英文老師自己有出
參考書,只要輪到他出題,大概有8、90分都是從他自己的參考書中出來的,而
且每班幾乎都必買他的書,也算是一種置入性行銷。但物理則不同,雖然共同買的
那本會剪出最多題,但也會從其他本出題。而我光基本觀念就得花許多時間,而且
又不只得應付一科物理,三年來我物理參考書的題目幾乎沒有做超過1/3的。
但我那同學則不同,他不僅做完一整本,而且還買了其他兩版本參考書,每一次他
都一定會做完。
有一次考試我考得並不好,但他照例又是超高分,有一題複選題我一直想不懂
,就再問他如何答對的,他立即翻開參考書,指著相同的題目跟我說:「你看,在
這裡。我也不懂,但是我就把它背起來了。」
這情況一直到高三複習考時,竟一整個翻轉。複習考的題目是委外出題,我仍
然可以持平地在70上下,但他卻竟然掉到不及格。高三的近代物理本身就很難,
每週的段考、每時段的月考和複習考的轟炸下,說真的非常的吃力,當時我努力地
拉我平均不到30分的數學,感受很強烈。然而在此情況下,我仍能持續進步,而
那同學的物理竟然一路下滑,連數學也完全下滑了。最終的大學聯考,完全出乎我
們意料的,他的物理竟只考了二十分!是的,二十分!但令我更驚訝的是,他仍然
選擇念物理系…
教學,究竟該教什麼?學習,又該學什麼?課程內容本身重要嗎?很多網友會
說某某科目是廢科,完全不知道學這哪裡用的到;或者有網友會說,如果不打算念
理組的,物理化學根本完全不用學。但不可否認的,有些課程的內容,的確是建構
更深學習內容的基礎,例如:不會數學向量,你就無法弄懂力的分解與合成。
然而我認為,學習的過程去學會:統整、分析、歸納、比較、推演、反証…等
等的能力,才是更加重要的!
我從來不是一個學習快速的人,念書方面始終如此,運動方面亦然!一起學羽
毛球,有人可以第一次拿起球拍,底線抽到對面底線,我學了整整一年才做得到,
而且在比賽中常常會揮空拍,直到我都忘了多少年後,這情況才消除。念書時也是
,數學老師講題目時,有同學一聽就懂,我得拿起筆一步一步慢慢推敲,甚至回家
得花時間想過,才能弄懂。而這正是我高二主動退出資優班的原因。
但學習的能力,是可以增進的!!
在那難熬的挫折中,我常一步步地將基本概念,試著去組成一串概念,然後解
出題目。統整表格、分析考題、歸納各個觀念或名詞的異同、推演公式、問自己若
不是如此那又會如何…那段歲月中我常常和自己這樣對話著,進度很慢很慢。我記
得高三時有一次我自作聰明地想出了摩擦力的成因為何,高興地跑去問物理老師,
以為會得到他的稱讚,卻沒想到他竟回我:「這是國二就應該要會的,你怎麼現在
才弄懂?」害我很想挖個地洞鑽下去。
教書幾年後,我體會到許多學生即使考試分數很高,卻很可能是背起來,而不
是真的理解。我不只一次遇到前三名的學生會使用交叉相乘,卻完全不懂原因;也
遇過許多學生不會如(4/3)/(3/2)的算法;更多學生是會代入公式,卻
不懂為什麼要這樣代。他們在乎的是:這樣做,能拿到高分!當我問他們:「為什
麼不先弄懂理解呢?他們的回答往往是:「這麼多科要學,我哪有那麼多時間?背
起來比較快吧!」
我想,這就是教育老是被批評填鴨教育的原因吧…
記憶固然是學習的一環,但愈是高階的學習,理解的比例必然愈重!現在回想
起來,大一時學長告訴我們的:物理>>霧裡>>勿理>>悟理>>物理,還真得
有它的道理在。
回到:VR究竟能不能幫助學生學習的更有效率?或者說給予更多的感官刺激
,能否幫助學生學習的更有效率?我認為問題並不是這麼單純的。就如同:將腳踏
車的龍頭拉長,讓身體更趴以減少風阻,能不能騎得更快?快似簡單而直接的問題
,其實更牽扯到騎乘者的柔軟度和身體素質。如果他的身體素質不夠強柔軟度不夠
好,根本無法支撐住自己重量來騎乘,那麼減少了風阻也無法讓他騎更快的!反之
,如果騎乘者能強化自己身體素質、柔軟度,那麼當然更趴的姿勢可以增加優勢。
同理,一個懂得隨時思考的學生,懂得「主動」利用更多感官刺激學習的學生
,此時你提供他這樣的多元管道,對他而言是可獲到助益的。例如波動對很多學生
學習過程,並不容易想像。當他百思不得其解時,找到模擬的動畫,相信會豁然開
朗。但當一個習慣只接受答案的學生,你又直接給予了答案,他會更容易「記住」
答案,或許好一點:真實現象本身,也就是「課程內容」。但更重要的:分析、統
整、歸納、比較…呢?我並不覺得單純學會課程內容,真正能幫助往後更多的學習
,雖然它或許可以幫助你拿到好分數。
身為一名老師,我不滿足於當個只教學生課本內容的老師,雖然我並不完全知
道,究竟我是怎麼學會這些的,但我希望我能持續努力去試著幫助願意學這能力的
學生。而正在學習的你,真得滿足於只學會內容本身嗎?
--
Tags:
學習
All Comments
By Genevieve
at 2016-10-16T23:54
at 2016-10-16T23:54
By James
at 2016-10-20T08:41
at 2016-10-20T08:41
By Valerie
at 2016-10-21T12:02
at 2016-10-21T12:02
By Charlie
at 2016-10-24T23:19
at 2016-10-24T23:19
By Selena
at 2016-10-28T16:56
at 2016-10-28T16:56
By Candice
at 2016-10-31T04:48
at 2016-10-31T04:48
By Lydia
at 2016-11-04T11:40
at 2016-11-04T11:40
By Puput
at 2016-11-06T15:57
at 2016-11-06T15:57
Related Posts
有ABC朋友,如何練口語
By Caroline
at 2016-10-12T20:21
at 2016-10-12T20:21
使用電腦注意力不集中
By Cara
at 2016-10-11T16:42
at 2016-10-11T16:42
大家在哪裡找日文文章的
By Victoria
at 2016-10-10T09:24
at 2016-10-10T09:24
如何使用FB來背單字
By George
at 2016-10-09T17:08
at 2016-10-09T17:08
mba 有免費的中文線上課程嗎
By Frederic
at 2016-10-06T18:59
at 2016-10-06T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