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蘭嶼之旅II - 台灣旅遊
By Frederic
at 2006-04-06T22:24
at 2006-04-06T22:24
Table of Contents
4月4日:天氣很好。
很難得蘭嶼有這麼好的天氣。
一早一群人就先到垃圾掩埋場,嚮導員也會說一些蘭嶼當地的習俗,比如說詛咒人、
一些植物的用法(比如說剔牙、建築、食用、玩具...等。
開始進入往天池的步道。
蘭嶼是臺灣少數擁有熱帶森林的地方,在森林裡面有一些熱帶的植物。
走了數十分鐘,就可以望到青青草原,小蘭嶼也清楚的看的到。中間因為當地政府
為了迎合遊客,要蓋休息亭,把一塊地用水泥屯開,再把連接到森林外面的一條帶
狀地帶的樹都挖開。
途中還有接近懸崖的地方,偶爾可以看的珊瑚礁。快到天池前也有一潭水,隱藏在
叢林裡面,因為附近的土壤很濕,才感覺的到。再繼續往走到天池,天池的水是黃
綠色,中間有一些枯木,而且也有福壽螺的卵,真是無所不在 XDDDD
接著就下山準備吃午餐。
12點,同學們都陸陸續續下山,我們就拿著便當,往忠愛橋下走,還好蘭嶼的蛇類
不多,我們經過很難行走的地方,走了一段濕悶、又陡峭的路,途中還可以看的許
多蘭花、海芋,然後沿著堆滿巨大岩石的溪床走到出海口吃飯。
下午1點,開始環島。
由忠愛橋跳過紅頭村、椰油村,據說椰油村是達悟族6個部落最凶悍的一個部落,
然後到達五孔洞,這裡也是蘭嶼人視為禁忌的地方,也是有一些傳說。
再來是朗島村,這個村也有個港口,也放滿了蘭嶼人傳統的船隻。這個部落的人民
溫和好客。蘭嶼的船,一般會畫圖騰,現代因為有了油漆,所以才有白色的塗料,
以前只是用紅色的顏料塗,他們會畫上眼睛(類似太陽的符號),各部落間有些圖騰
有一點差異,也喜歡用雞羽毛作為裝飾。船最大可以裝到50個人,這是以前達悟人
要前往菲律賓母地的大型船隻,一般來講多在2~8人之間。有畫圖騰的船表示這一家
人比較勤奮捕魚、耕作,因為有畫圖騰的船可以舉行下水典禮,展示此家族的實力
,比較受到人們的敬重。這裡也有些地下屋。
蘭嶼人現在也穿上了衣服、比較少穿丁字褲,據說是受到臺灣人的嘲笑。而國民政
府來臺的時候,也視地下屋為未開化的的景觀,積極輔導居民興建像臺灣一樣的水
泥屋,但是蘭嶼人高興的搬進屋子裡面後,不到幾年,牆壁開始脫落,就是俗稱的
海砂屋,也在蘭嶼人的心裡面留下陰影。
那近年來臺灣的水泥文化也逐漸入侵到這裡。以前蘭嶼人傳統的建築多用石頭堆砌
,許多生物都可以穿越過(如蟹、龜等),而且景觀上也很融入當地。
再來就是參觀黃裳鳳蝶的復育園,黃裳鳳蝶很大,很漂亮,毛毛蟲也很大,很可愛
,在蘭嶼偶爾看的到在飛。
原本要去"野銀"參觀地下屋,不過剛好有族人去世,正在舉行喪禮,為了尊重當地
的居民,就改為經過。
順道一提,"野銀"這個名稱對這個部落的創傷很大,因為其他部落的人常常嘲笑此
"野"字。這個名稱是外來人取的,當地話稱為(Ivaginu),這裡沿海有蘭嶼最大的平
原,林投很多。
最後一站到達老人岩、青青草原,上面有很多百合花(名稱我忘了@@),很美,
剛好是夕陽,也可以清楚的看的到小蘭嶼上的山稜線。
這次蘭嶼之行收穫頗多,還在陸陸續續的整理。
--
很難得蘭嶼有這麼好的天氣。
一早一群人就先到垃圾掩埋場,嚮導員也會說一些蘭嶼當地的習俗,比如說詛咒人、
一些植物的用法(比如說剔牙、建築、食用、玩具...等。
開始進入往天池的步道。
蘭嶼是臺灣少數擁有熱帶森林的地方,在森林裡面有一些熱帶的植物。
走了數十分鐘,就可以望到青青草原,小蘭嶼也清楚的看的到。中間因為當地政府
為了迎合遊客,要蓋休息亭,把一塊地用水泥屯開,再把連接到森林外面的一條帶
狀地帶的樹都挖開。
途中還有接近懸崖的地方,偶爾可以看的珊瑚礁。快到天池前也有一潭水,隱藏在
叢林裡面,因為附近的土壤很濕,才感覺的到。再繼續往走到天池,天池的水是黃
綠色,中間有一些枯木,而且也有福壽螺的卵,真是無所不在 XDDDD
接著就下山準備吃午餐。
12點,同學們都陸陸續續下山,我們就拿著便當,往忠愛橋下走,還好蘭嶼的蛇類
不多,我們經過很難行走的地方,走了一段濕悶、又陡峭的路,途中還可以看的許
多蘭花、海芋,然後沿著堆滿巨大岩石的溪床走到出海口吃飯。
下午1點,開始環島。
由忠愛橋跳過紅頭村、椰油村,據說椰油村是達悟族6個部落最凶悍的一個部落,
然後到達五孔洞,這裡也是蘭嶼人視為禁忌的地方,也是有一些傳說。
再來是朗島村,這個村也有個港口,也放滿了蘭嶼人傳統的船隻。這個部落的人民
溫和好客。蘭嶼的船,一般會畫圖騰,現代因為有了油漆,所以才有白色的塗料,
以前只是用紅色的顏料塗,他們會畫上眼睛(類似太陽的符號),各部落間有些圖騰
有一點差異,也喜歡用雞羽毛作為裝飾。船最大可以裝到50個人,這是以前達悟人
要前往菲律賓母地的大型船隻,一般來講多在2~8人之間。有畫圖騰的船表示這一家
人比較勤奮捕魚、耕作,因為有畫圖騰的船可以舉行下水典禮,展示此家族的實力
,比較受到人們的敬重。這裡也有些地下屋。
蘭嶼人現在也穿上了衣服、比較少穿丁字褲,據說是受到臺灣人的嘲笑。而國民政
府來臺的時候,也視地下屋為未開化的的景觀,積極輔導居民興建像臺灣一樣的水
泥屋,但是蘭嶼人高興的搬進屋子裡面後,不到幾年,牆壁開始脫落,就是俗稱的
海砂屋,也在蘭嶼人的心裡面留下陰影。
那近年來臺灣的水泥文化也逐漸入侵到這裡。以前蘭嶼人傳統的建築多用石頭堆砌
,許多生物都可以穿越過(如蟹、龜等),而且景觀上也很融入當地。
再來就是參觀黃裳鳳蝶的復育園,黃裳鳳蝶很大,很漂亮,毛毛蟲也很大,很可愛
,在蘭嶼偶爾看的到在飛。
原本要去"野銀"參觀地下屋,不過剛好有族人去世,正在舉行喪禮,為了尊重當地
的居民,就改為經過。
順道一提,"野銀"這個名稱對這個部落的創傷很大,因為其他部落的人常常嘲笑此
"野"字。這個名稱是外來人取的,當地話稱為(Ivaginu),這裡沿海有蘭嶼最大的平
原,林投很多。
最後一站到達老人岩、青青草原,上面有很多百合花(名稱我忘了@@),很美,
剛好是夕陽,也可以清楚的看的到小蘭嶼上的山稜線。
這次蘭嶼之行收穫頗多,還在陸陸續續的整理。
--
Tags:
台灣旅遊
All Comments
By Adele
at 2006-04-11T02:46
at 2006-04-11T02:46
By Hedda
at 2006-04-15T07:07
at 2006-04-15T07:07
By Freda
at 2006-04-19T11:29
at 2006-04-19T11:29
By Elma
at 2006-04-23T15:50
at 2006-04-23T15:50
By Necoo
at 2006-04-27T20:12
at 2006-04-27T20:12
By Zenobia
at 2006-05-02T00:33
at 2006-05-02T00:33
By Edith
at 2006-05-06T04:55
at 2006-05-06T04:55
By Emma
at 2006-05-10T09:16
at 2006-05-10T09:16
By Adele
at 2006-05-14T13:38
at 2006-05-14T13:38
By Zenobia
at 2006-05-18T17:59
at 2006-05-18T17:59
By Agatha
at 2006-05-22T22:21
at 2006-05-22T22:21
By Sarah
at 2006-05-27T02:42
at 2006-05-27T02:42
By Tristan Cohan
at 2006-05-31T07:04
at 2006-05-31T07:04
By Barb Cronin
at 2006-06-04T11:25
at 2006-06-04T11:25
By Hardy
at 2006-06-08T15:47
at 2006-06-08T15:47
Related Posts
我的蘭嶼之旅
By Adele
at 2006-04-06T21:41
at 2006-04-06T21:41
這種地點的章會放哪裡?
By Joe
at 2006-04-06T01:48
at 2006-04-06T01:48
旅伴難求...
By Daniel
at 2006-04-05T23:17
at 2006-04-05T23:17
苗栗七鄉鎮之旅
By Caroline
at 2006-04-05T22:25
at 2006-04-05T22:25
旅伴難求...
By Caroline
at 2006-04-05T22:19
at 2006-04-05T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