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花高建設與否談花蓮產業發展出現的問題 - 花蓮
By Harry
at 2007-03-22T02:23
at 2007-03-22T02:23
Table of Contents
前提:
雖然我是反對蘇花高興建的
但我要向版友說明我為何反對
而不是非理性的為反對而反對
正文:
我之前大學唸的是交通工程管理系
舉凡軌道公路航空海運物流大眾運輸都有上過相關課程
對於蘇花高為何反對 我知道的確他可以縮短北花行車時間
這是他最大的優勢
但是我非常不滿政客民代毫無理由的向人民催眠
說[有了蘇花高 花蓮就有產業 有就業機會 失業率降低 人民所得提升]
這種不負責任的說法 還說什麼[沒有蘇花高 花蓮就一直沒落下去]這種殺人式標題
讓許多花蓮鄉親分不清楚是非 或是害怕恐懼 因而支持蘇花高
抱歉我說了一句重話
[蘇花高沒有這麼神 他又不是衛生棉廣告 只要有了它做什麼都可以]
早在大一學運輸學時
教授傳授我們運輸學上的知識
他說過[便捷的交通運輸會幫助產業發展]
不過他也說了[交通只是產業發展的輔助工具 而不是產業發展的火車頭]
還有[交通用對地方 會使地方更加繁榮 用錯地方 會使地方加速落寞]
然而在大二時學國際運輸學[海運]時
教授提過[國際海運業越發達的國家較具國際競爭力 相對的該港口城市也比較繁榮]
以上這幾句話似乎不重要 但也道出花蓮在產業發展上的窘境
一.港口
我簡短介紹一下花蓮港好了:
花蓮港是個國際港 但他只是散裝雜貨船能停泊裝卸的港口
一般貨櫃船無法於花蓮港裝卸貨櫃
-------------------分格線----------------------------------
至於什麼是散裝雜貨 粗略介紹就是非貨櫃能裝運的貨物
如水泥 礦砂 石油 經濟作物[包含玉米 棉花 大豆 榖糧等].......
----------------------------------------------------------
今天花蓮港雖然是國際港 但是在裝卸貨物上始終受到限制
導致於花蓮現在唯一能發展的 不過就是水泥業 砂石業等產業
這是花蓮港為何這麼久無法帶動花蓮產業升級的原因
也就是花蓮產業發展上的阻礙
我今天以台中港例子說明好了
台中港是國際貨櫃商港 光貨櫃裝卸碼頭就不知道幾座了
然而大台中都會這幾年為何蓬勃發展 有一部分歸功於台中港的貢獻
台中市有工業區 科學園區 而潭子地區有加工出口區
往南有兩個工業區 彰化有彰濱 南投有南崗
而這些工業區跟當地發展皆有密切關係
除了中科部份廠商生產的高科技產品具有時效性無法用貨櫃海運而改用空運運到國外
其他工業區所生產的貨物 產品幾乎都仰賴台中港 利用海運將產品運送到國外去
尤其國內的產業多半是代工方面居多 生產的產品幾乎都是外銷到國外
[也就是說廠商的考量是以國外市場為主 而非國內需求]
所以港口功能及定位對於該地方產業發展有密切重要性
今天看看西半部三大都會區 都有國際貨櫃港
基隆港[包含蘇澳 台北兩輔助港] 之於台北大都會
台中港之於台中大都會
高雄港之於高雄大都會
另外有關航空貨櫃部分
桃園國際機場也造就了桃園 新竹兩都會
尤其新竹竹科跟桃園機場的航空貨櫃運輸更是不能分割
所有竹科高科技產業的產品都要仰賴桃園機場的國際貨運功能才能生存
這也是為何竹科是三大科學園區龍頭 因為離桃園機場最近
而全台灣的國際機場中只有桃園機場有國際貨運運輸的功能[物流園區]
而也因為這些港口 機場的因素
一些高密度發展的工業區 製造廠 科學園區幾乎都不會離港口或機場太遙遠
多半就在港口或機場的周遭縣市
假設花蓮港今天如果政府願意擴建成為國際貨櫃運輸港
才有比較大的機會 吸引廠商投資 並在美崙 光華兩大工業區進駐
而帶來許多的就業機會 造福花蓮鄉親
假設只有蘇花高興建 花蓮港未能擴建為國際貨櫃商港
那很抱歉 20年後 花蓮能發展的工業 還是只有水泥業 紙漿業 砂石業
因為這樣企業廠商一些外銷的產品還是得透過基隆港運到國外去
長期下來北花之間的貨物運輸成本也很可觀
要是這樣就在北部設廠好了反而離基隆港較近 何必來花蓮設廠
由此可見 港口對一個城市發展極為重要 尤其是功能和定位
至於有位R大質疑[即使有國際貨櫃港 沒有便捷的蘇花高是不行的]
對於這點我覺得R大您多慮了
就算今天沒有蘇花高 而花蓮港升級成為國際貨櫃港的情形下
而且假設有製造業廠商來花蓮設廠的情形下
對於廠商外銷到國外的貨物幾乎是沒有影響
因為台灣的代工 加工產業幾乎是透過國外進口原料 加工生產製成成品後外銷到國外
透過的是國際貨櫃港 而非高速公路
而原料由花蓮港進口 在花蓮兩大工業區製造生產 再透過花蓮港外銷出去到國外
根本就不用透過蘇花高來運輸 反而要擔心的是
兩大工業區和花蓮港之間的交通運輸問題
再者 花蓮港的腹地只有花東兩縣地區 這地區的貨物也是透過花蓮港運到國外
除非是花蓮港不能運的貨物 需要靠別的港口運輸的因素
否則依照區域位置考量 一般企業廠商一定會選擇較近的港口
來作為主要選擇
所以為何大家發現西部地區重要國際貨櫃港 附近都有製造廠 工業區 加工出口區的原因
二.人口進駐
之前R大對我發表一篇對於[觀光客能帶給花蓮什麼]的文章提出質疑
並且發表了 有了高速公路或許會帶來人口遷入的說法 或許可以解決只能作在地人生意
像花蓮汽車銷售業低迷不振的情形
這點我之前在版面上提過了
要達成人口進駐的目標 首先要有產業進駐
有產業進駐 才有就業機會和市場
有就業機會與市場 人人才有錢賺 這樣對於地方消費才有幫助
而我上述說明了假設只有蘇花高 而沒有花蓮港口升級帶來產業有意願投資進駐
[20年後 花蓮還是只能發展水泥業 砂石業 紙漿業]
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s/f/r/fr_123/
這個是人口統計的網站 大家點進去就會發現
為什麼產業發展密集的城市都會[包含週遭衛星城鄉鎮]持續有人口進駐
沒有什麼產業發展的縣市 甚至是農業縣 旗下所轄的鄉鎮市人口幾乎清一色在流失
我想 就業環境市場佔了很大因素
尤其這些產業發展密集的地區 薪資水平都有不錯的水準
相對的增加了該地區人民的消費能力
所以今天單靠蘇花高不會帶來產業進駐 自然而然的不會有人口進駐
這是環環相扣的道理 要人口進駐 產業勢必要先進駐
產業要進駐 花蓮地區產業投資環境就必須改善 港口建設就是其中一環
三.運輸成本問題
單就B大提出蘇花高可以降低運輸成本一事進行說明
我學物流管理時有一部分在講運輸成本
基本上 假設貨物採大量進貨 大量運輸的情形下
可以將運輸成本降低 假設該貨物銷貨收益具有高報酬率
其實透過銷貨而獲得的所得和運輸成本比較
運輸成本所佔的比例非常小 其影響的因素可說是微乎其為
但是花蓮農特產品的產品價值不高 且利潤也不高
說實在 沒有蘇花高的情形下 運輸成本實在佔了不少的比重
但是我覺得不見得一定要非蘇花高不可
解決的辦法 是可以建立一個農特產品聯合物流中心
將所有花東地區各鄉鎮市的農特產品全部運往該物流中心進行匯整
在統一由貨運公司運送到外縣市進行銷售 可以大幅降低運輸成本
我舉一個例子說明好了
7-11大家都應該知道吧 早在第一間7-11進駐花蓮時
統一企業幾乎是在虧本經營7-11的花蓮市場
因為那時花蓮根本沒有幾家店 而統一企業為了這幾家店
每天在台北物流中心開一兩台大貨運車到花蓮送貨
其中運輸成本就吃不消 而統一企業是大企業
總不能把運輸成本反映在商品單價上給消費者看吧
但也不能丟給加盟者去承擔 所以那時的運輸成本費用 都是由統一企業自行吸收負擔
也造成了7-11在花蓮熱賣 結果統一在花蓮還虧錢的情形
不過隨著加盟店一家一家開 [花蓮地區已經快要接近八十間分店]
加盟者透過7-11商品銷貨庫存數據 透過公司內部的網路進行線上叫貨
接近八十間店的7-11所叫的貨 這些供貨需求 已經大幅降低一台貨運車送到花蓮
的運輸成本 而統一也不用擔心要一直吸收這個成本影響他在花蓮地區市場的經營
由此可見運輸成本根本不是問題 而且這點也適用於石材工業
另外洄盟也提到和台鐵合作採購低溫倉儲車廂運送農特產品的構想
我也覺得是個不錯的想法
縱橫這三點 我認為蘇花高只是輔助產業發展的工具
並不是火車頭能夠帶動花蓮地區產業發展
真正能帶動花蓮地區產業發展的火車頭
是投資環境的改善 以及一些基礎建設[如花蓮港拓建為國際貨櫃商港]
最重要的是政府的態度務不務實
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所有焦點都放在蘇花高 認為有了蘇花高一切都會好轉
講實在話 蘇花高並非萬靈丹 更何況蘇花高還會帶來一些負面衝擊效應
是我們不能避免的 所以此時此刻我們更應該理性思考
到底什麼東西對花蓮產業發展有幫助
而不是將一整袋的雞蛋[希望]放在蘇花高這個籃子裡面
因為作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存在 如果不能將兩者降低
最後的下場就是摔破整籃雞蛋 也破滅了花蓮鄉親的希望
--
雖然我是反對蘇花高興建的
但我要向版友說明我為何反對
而不是非理性的為反對而反對
正文:
我之前大學唸的是交通工程管理系
舉凡軌道公路航空海運物流大眾運輸都有上過相關課程
對於蘇花高為何反對 我知道的確他可以縮短北花行車時間
這是他最大的優勢
但是我非常不滿政客民代毫無理由的向人民催眠
說[有了蘇花高 花蓮就有產業 有就業機會 失業率降低 人民所得提升]
這種不負責任的說法 還說什麼[沒有蘇花高 花蓮就一直沒落下去]這種殺人式標題
讓許多花蓮鄉親分不清楚是非 或是害怕恐懼 因而支持蘇花高
抱歉我說了一句重話
[蘇花高沒有這麼神 他又不是衛生棉廣告 只要有了它做什麼都可以]
早在大一學運輸學時
教授傳授我們運輸學上的知識
他說過[便捷的交通運輸會幫助產業發展]
不過他也說了[交通只是產業發展的輔助工具 而不是產業發展的火車頭]
還有[交通用對地方 會使地方更加繁榮 用錯地方 會使地方加速落寞]
然而在大二時學國際運輸學[海運]時
教授提過[國際海運業越發達的國家較具國際競爭力 相對的該港口城市也比較繁榮]
以上這幾句話似乎不重要 但也道出花蓮在產業發展上的窘境
一.港口
我簡短介紹一下花蓮港好了:
花蓮港是個國際港 但他只是散裝雜貨船能停泊裝卸的港口
一般貨櫃船無法於花蓮港裝卸貨櫃
-------------------分格線----------------------------------
至於什麼是散裝雜貨 粗略介紹就是非貨櫃能裝運的貨物
如水泥 礦砂 石油 經濟作物[包含玉米 棉花 大豆 榖糧等].......
----------------------------------------------------------
今天花蓮港雖然是國際港 但是在裝卸貨物上始終受到限制
導致於花蓮現在唯一能發展的 不過就是水泥業 砂石業等產業
這是花蓮港為何這麼久無法帶動花蓮產業升級的原因
也就是花蓮產業發展上的阻礙
我今天以台中港例子說明好了
台中港是國際貨櫃商港 光貨櫃裝卸碼頭就不知道幾座了
然而大台中都會這幾年為何蓬勃發展 有一部分歸功於台中港的貢獻
台中市有工業區 科學園區 而潭子地區有加工出口區
往南有兩個工業區 彰化有彰濱 南投有南崗
而這些工業區跟當地發展皆有密切關係
除了中科部份廠商生產的高科技產品具有時效性無法用貨櫃海運而改用空運運到國外
其他工業區所生產的貨物 產品幾乎都仰賴台中港 利用海運將產品運送到國外去
尤其國內的產業多半是代工方面居多 生產的產品幾乎都是外銷到國外
[也就是說廠商的考量是以國外市場為主 而非國內需求]
所以港口功能及定位對於該地方產業發展有密切重要性
今天看看西半部三大都會區 都有國際貨櫃港
基隆港[包含蘇澳 台北兩輔助港] 之於台北大都會
台中港之於台中大都會
高雄港之於高雄大都會
另外有關航空貨櫃部分
桃園國際機場也造就了桃園 新竹兩都會
尤其新竹竹科跟桃園機場的航空貨櫃運輸更是不能分割
所有竹科高科技產業的產品都要仰賴桃園機場的國際貨運功能才能生存
這也是為何竹科是三大科學園區龍頭 因為離桃園機場最近
而全台灣的國際機場中只有桃園機場有國際貨運運輸的功能[物流園區]
而也因為這些港口 機場的因素
一些高密度發展的工業區 製造廠 科學園區幾乎都不會離港口或機場太遙遠
多半就在港口或機場的周遭縣市
假設花蓮港今天如果政府願意擴建成為國際貨櫃運輸港
才有比較大的機會 吸引廠商投資 並在美崙 光華兩大工業區進駐
而帶來許多的就業機會 造福花蓮鄉親
假設只有蘇花高興建 花蓮港未能擴建為國際貨櫃商港
那很抱歉 20年後 花蓮能發展的工業 還是只有水泥業 紙漿業 砂石業
因為這樣企業廠商一些外銷的產品還是得透過基隆港運到國外去
長期下來北花之間的貨物運輸成本也很可觀
要是這樣就在北部設廠好了反而離基隆港較近 何必來花蓮設廠
由此可見 港口對一個城市發展極為重要 尤其是功能和定位
至於有位R大質疑[即使有國際貨櫃港 沒有便捷的蘇花高是不行的]
對於這點我覺得R大您多慮了
就算今天沒有蘇花高 而花蓮港升級成為國際貨櫃港的情形下
而且假設有製造業廠商來花蓮設廠的情形下
對於廠商外銷到國外的貨物幾乎是沒有影響
因為台灣的代工 加工產業幾乎是透過國外進口原料 加工生產製成成品後外銷到國外
透過的是國際貨櫃港 而非高速公路
而原料由花蓮港進口 在花蓮兩大工業區製造生產 再透過花蓮港外銷出去到國外
根本就不用透過蘇花高來運輸 反而要擔心的是
兩大工業區和花蓮港之間的交通運輸問題
再者 花蓮港的腹地只有花東兩縣地區 這地區的貨物也是透過花蓮港運到國外
除非是花蓮港不能運的貨物 需要靠別的港口運輸的因素
否則依照區域位置考量 一般企業廠商一定會選擇較近的港口
來作為主要選擇
所以為何大家發現西部地區重要國際貨櫃港 附近都有製造廠 工業區 加工出口區的原因
二.人口進駐
之前R大對我發表一篇對於[觀光客能帶給花蓮什麼]的文章提出質疑
並且發表了 有了高速公路或許會帶來人口遷入的說法 或許可以解決只能作在地人生意
像花蓮汽車銷售業低迷不振的情形
這點我之前在版面上提過了
要達成人口進駐的目標 首先要有產業進駐
有產業進駐 才有就業機會和市場
有就業機會與市場 人人才有錢賺 這樣對於地方消費才有幫助
而我上述說明了假設只有蘇花高 而沒有花蓮港口升級帶來產業有意願投資進駐
[20年後 花蓮還是只能發展水泥業 砂石業 紙漿業]
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s/f/r/fr_123/
這個是人口統計的網站 大家點進去就會發現
為什麼產業發展密集的城市都會[包含週遭衛星城鄉鎮]持續有人口進駐
沒有什麼產業發展的縣市 甚至是農業縣 旗下所轄的鄉鎮市人口幾乎清一色在流失
我想 就業環境市場佔了很大因素
尤其這些產業發展密集的地區 薪資水平都有不錯的水準
相對的增加了該地區人民的消費能力
所以今天單靠蘇花高不會帶來產業進駐 自然而然的不會有人口進駐
這是環環相扣的道理 要人口進駐 產業勢必要先進駐
產業要進駐 花蓮地區產業投資環境就必須改善 港口建設就是其中一環
三.運輸成本問題
單就B大提出蘇花高可以降低運輸成本一事進行說明
我學物流管理時有一部分在講運輸成本
基本上 假設貨物採大量進貨 大量運輸的情形下
可以將運輸成本降低 假設該貨物銷貨收益具有高報酬率
其實透過銷貨而獲得的所得和運輸成本比較
運輸成本所佔的比例非常小 其影響的因素可說是微乎其為
但是花蓮農特產品的產品價值不高 且利潤也不高
說實在 沒有蘇花高的情形下 運輸成本實在佔了不少的比重
但是我覺得不見得一定要非蘇花高不可
解決的辦法 是可以建立一個農特產品聯合物流中心
將所有花東地區各鄉鎮市的農特產品全部運往該物流中心進行匯整
在統一由貨運公司運送到外縣市進行銷售 可以大幅降低運輸成本
我舉一個例子說明好了
7-11大家都應該知道吧 早在第一間7-11進駐花蓮時
統一企業幾乎是在虧本經營7-11的花蓮市場
因為那時花蓮根本沒有幾家店 而統一企業為了這幾家店
每天在台北物流中心開一兩台大貨運車到花蓮送貨
其中運輸成本就吃不消 而統一企業是大企業
總不能把運輸成本反映在商品單價上給消費者看吧
但也不能丟給加盟者去承擔 所以那時的運輸成本費用 都是由統一企業自行吸收負擔
也造成了7-11在花蓮熱賣 結果統一在花蓮還虧錢的情形
不過隨著加盟店一家一家開 [花蓮地區已經快要接近八十間分店]
加盟者透過7-11商品銷貨庫存數據 透過公司內部的網路進行線上叫貨
接近八十間店的7-11所叫的貨 這些供貨需求 已經大幅降低一台貨運車送到花蓮
的運輸成本 而統一也不用擔心要一直吸收這個成本影響他在花蓮地區市場的經營
由此可見運輸成本根本不是問題 而且這點也適用於石材工業
另外洄盟也提到和台鐵合作採購低溫倉儲車廂運送農特產品的構想
我也覺得是個不錯的想法
縱橫這三點 我認為蘇花高只是輔助產業發展的工具
並不是火車頭能夠帶動花蓮地區產業發展
真正能帶動花蓮地區產業發展的火車頭
是投資環境的改善 以及一些基礎建設[如花蓮港拓建為國際貨櫃商港]
最重要的是政府的態度務不務實
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所有焦點都放在蘇花高 認為有了蘇花高一切都會好轉
講實在話 蘇花高並非萬靈丹 更何況蘇花高還會帶來一些負面衝擊效應
是我們不能避免的 所以此時此刻我們更應該理性思考
到底什麼東西對花蓮產業發展有幫助
而不是將一整袋的雞蛋[希望]放在蘇花高這個籃子裡面
因為作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存在 如果不能將兩者降低
最後的下場就是摔破整籃雞蛋 也破滅了花蓮鄉親的希望
--
Tags:
花蓮
All Comments
By Sarah
at 2007-03-24T21:09
at 2007-03-24T21:09
By Tom
at 2007-03-27T15:55
at 2007-03-27T15:55
By Hardy
at 2007-03-30T10:41
at 2007-03-30T10:41
By Hamiltion
at 2007-04-02T05:26
at 2007-04-02T05:26
By Hedwig
at 2007-04-05T00:12
at 2007-04-05T00:12
By Selena
at 2007-04-07T18:58
at 2007-04-07T18:58
By Faithe
at 2007-04-10T13:44
at 2007-04-10T13:44
By Liam
at 2007-04-13T08:29
at 2007-04-13T08:29
By Quanna
at 2007-04-16T03:15
at 2007-04-16T03:15
By Franklin
at 2007-04-18T22:01
at 2007-04-18T22:01
By Isla
at 2007-04-21T16:47
at 2007-04-21T16:47
By Jacky
at 2007-04-24T11:32
at 2007-04-24T11:32
By Necoo
at 2007-04-27T06:18
at 2007-04-27T06:18
By Andy
at 2007-04-30T01:04
at 2007-04-30T01:04
By Dorothy
at 2007-05-02T19:50
at 2007-05-02T19:50
By Xanthe
at 2007-05-05T14:35
at 2007-05-05T14:35
By Victoria
at 2007-05-08T09:21
at 2007-05-08T09:21
By Margaret
at 2007-05-11T04:07
at 2007-05-11T04:07
By Steve
at 2007-05-13T22:53
at 2007-05-13T22:53
By Kama
at 2007-05-16T17:38
at 2007-05-16T17:38
By Blanche
at 2007-05-19T12:24
at 2007-05-19T12:24
By David
at 2007-05-22T07:10
at 2007-05-22T07:10
By Steve
at 2007-05-25T01:56
at 2007-05-25T01:56
By Daph Bay
at 2007-05-27T20:41
at 2007-05-27T20:41
By Adele
at 2007-05-30T15:27
at 2007-05-30T15:27
By David
at 2007-06-02T10:13
at 2007-06-02T10:13
By Daniel
at 2007-06-05T04:59
at 2007-06-05T04:59
By Eartha
at 2007-06-07T23:44
at 2007-06-07T23:44
By Carol
at 2007-06-10T18:30
at 2007-06-10T18:30
By Blanche
at 2007-06-13T13:16
at 2007-06-13T13:16
By Bennie
at 2007-06-16T08:02
at 2007-06-16T08:02
By Rosalind
at 2007-06-19T02:47
at 2007-06-19T02:47
By Donna
at 2007-06-21T21:33
at 2007-06-21T21:33
By Agatha
at 2007-06-24T16:19
at 2007-06-24T16:19
By Vanessa
at 2007-06-27T11:05
at 2007-06-27T11:05
By Lydia
at 2007-06-30T05:50
at 2007-06-30T05:50
By Frederic
at 2007-07-03T00:36
at 2007-07-03T00:36
By Mia
at 2007-07-05T19:22
at 2007-07-05T19:22
By Sandy
at 2007-07-08T14:08
at 2007-07-08T14:08
By Mia
at 2007-07-11T08:53
at 2007-07-11T08:53
By Dorothy
at 2007-07-14T03:39
at 2007-07-14T03:39
By Margaret
at 2007-07-16T22:25
at 2007-07-16T22:25
By Hazel
at 2007-07-19T17:11
at 2007-07-19T17:11
By Suhail Hany
at 2007-07-22T11:56
at 2007-07-22T11:56
By Andrew
at 2007-07-25T06:42
at 2007-07-25T06:42
By Susan
at 2007-07-28T01:28
at 2007-07-28T01:28
By Bennie
at 2007-07-30T20:14
at 2007-07-30T20:14
By Margaret
at 2007-08-02T14:59
at 2007-08-02T14:59
By Eartha
at 2007-08-05T09:45
at 2007-08-05T09:45
By Olive
at 2007-08-08T04:31
at 2007-08-08T04:31
By Olivia
at 2007-08-10T23:17
at 2007-08-10T23:17
By Gilbert
at 2007-08-13T18:02
at 2007-08-13T18:02
By Elma
at 2007-08-16T12:48
at 2007-08-16T12:48
By Kyle
at 2007-08-19T07:34
at 2007-08-19T07:34
By Mia
at 2007-08-22T02:20
at 2007-08-22T02:20
By Puput
at 2007-08-24T21:05
at 2007-08-24T21:05
By Annie
at 2007-08-27T15:51
at 2007-08-27T15:51
By Hedda
at 2007-08-30T10:37
at 2007-08-30T10:3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09-02T05:23
at 2007-09-02T05:23
By Poppy
at 2007-09-05T00:08
at 2007-09-05T00:08
By Olga
at 2007-09-07T18:54
at 2007-09-07T18:54
By Charlie
at 2007-09-10T13:40
at 2007-09-10T13:40
By Sandy
at 2007-09-13T08:26
at 2007-09-13T08:26
By Robert
at 2007-09-16T03:11
at 2007-09-16T03:11
By John
at 2007-09-18T21:57
at 2007-09-18T21:57
Related Posts
推薦 花連觀月民宿
By Ophelia
at 2007-03-16T18:09
at 2007-03-16T18:09
大推薦家麗堡老闆>//<
By Genevieve
at 2007-03-08T22:02
at 2007-03-08T22:02
花蓮民宿多 過年賺一場
By Emma
at 2007-02-08T21:11
at 2007-02-08T21:11
花蓮"兩公婆"民宿
By Susan
at 2007-01-31T19:35
at 2007-01-31T19:35
花蓮女中的半年實習...心得分享
By Wallis
at 2007-01-31T12:47
at 2007-01-31T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