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社會科學類跟健康生活類的讀書心得約600字 - 生活
By Christine
at 2007-12-25T00:00
at 2007-12-25T00:00
Table of Contents
尋找社會科學類跟健康生活類的讀書心得約600字
因為小弟家裡沒有這類的書想靠各位大大的幫忙
拜託了><
我重修是否能過就靠各位大大的幫忙了><
因為小弟家裡沒有這類的書想靠各位大大的幫忙
拜託了><
我重修是否能過就靠各位大大的幫忙了><
All Comments
By Olivia
at 2007-12-25T09:29
at 2007-12-25T09:29
作者:Christina Adam/著
譯者:張琇雲/譯
出版社:遠流
克莉絲汀娜‧亞當的《生活中突然清醒的時刻》,包含了26篇短文(特別的是,篇名依序以英文字母A至Z做為開頭)。故事的主人翁大多為住在山區的中年婦女,在情感及生活層面都處於孤立狀態。然而,在機緣巧合之下,某種動物的出現,使他們脫離了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對自己與身邊的人的關係有了更深刻的看法,從而對自己的生命產生更具洞見的發現。
這本書藉由人與動物的相遇,對人類經驗進行充滿智慧的觀照。每一篇文章中出現的動物,反映了在某種危險或關鍵時刻,各種關係中所隱含的愛的真理,包括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手足之間。比如,在<母雞>這篇故事裡,四十七歲的吉妮,與每晚棲息在她屋前欄杆上的母雞,產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這份感情,與她得知自己是被收養時的震撼有關。在<紅色小馬>故事中,海倫娜為自己買了一匹馬,以舒緩她生活中經常感受到的空虛,而馬,是她父親四十多年前答應要送給她卻言而無信的禮物。在<鵪鶉>故事中,每當一窩鵪鶉經過時,那隻受寵的老貓立刻回復到年輕時狩獵的模樣,也讓為牠牽腸掛肚的主人夫婦感受到片刻平靜。
在這本有趣的「動物寓言書」故事裡
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
作者:邱琡雯/著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01日
一九八○年代以後,日本流行文化熱在亞洲持續的漫延和發燒,面對這股無法抵禦的浪潮,從輸出地的日本、接受地的亞洲、以及其他的國度,都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知識論述,去支撐、去批判、去再生產這個跨文化現象。《媒介擬想》的首期,主要從「消費」日本流行文化的亞洲各國之觀點出發,做為刊物問世的特集。在日本流行文化極重要的消費地──台灣,哈日族的誕生以及針對哈日現象的諸多探討,便是其中一例。
第二期也就是本期,共編錄了六篇論文,三篇台灣本地、兩篇日本觀點、以及一位美國學者的作品,繼續挖掘有關日本流行文化熱不同的意涵。和創刊號相比,本期有它獨到的特色,主要是以下三點:
一是觀點的延續:首期中已經略為提到日本人對於亞洲的文化想像,也就是日本人的亞洲觀,它如何反映或影響日本人看待「日本流行文化在亞洲」此一現象。本期中,岩 功一與岡田章子兩位日本學者也從這樣的角色切入,繼續深入地批判「日本是優越的v.s.亞洲是落後的」這種百年以來不平等且扭曲的關係,如何在現今的「日本消費亞洲文化」以及「日本輸出文化到亞洲」等過程中,繼續地被日本人建構下去。
二是觀點的超越:日本,不僅只是流行文化的輸出國,同時,它也是西方藝術的輸入國,Gordon Mathews從不同領域的日本藝術創作者之立場,去探討當代日本藝術文化與認同創塑的關係。
三是主題的多元:本期的研究主題已經從偶像劇、漫畫、動畫等影像媒介,擴展至觀光旅遊、流行消費、空間文化、女性雜誌、以及當代日本藝術文化等不同層面。
本期收錄的六篇論文各有其觀點上與主題上的特點,但都可統合在「認同實踐、認同創塑」這個研究範疇當中。
首先,台灣本地的三篇作品從認同宰制到認同協商等不同角度,探討了哈日族的認同光譜。李天鐸與何慧雯認為,哈日現象突顯了台灣對日本的欲求是過往歷史的沉澱,也是現今國際秩序編排的結果,在多元的背後暗藏的是文化主體的空洞,不明確的文化主體,使得台灣欠缺足以凝聚民眾認同的基礎。李明璁以消費日本電視劇與赴日旅行為個案,探討台灣年輕人如何在哈日潮流中型塑他們自己的跨文化認同。遲昌連結空間與青少年次文化研究,探討西門町做為青少年公共空間的過程中,他們是如何中介全球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使得西門町成為消費日本流行文化的哈日之城。
其次,是兩位日本學者的作品,岡田章子從分析日本女性雜誌再現下的亞洲流行意象出發,解構日本在看待亞洲時所持有的三重東方主義之眼。岩 功一檢視長久以來日本東方主義式的亞洲概念,以及隨著亞洲經濟起飛以及日本流行文化在亞洲域內的流通,日本有意重新投身亞洲的慾望如何再度浮現。
還有,是學習日本尺八樂器的美國人類學者Gordon Mathews的力作,他從「全球文化超市」的觀點出發,主張雖然這會威脅日本文化傳承的根源,但也提供了一種新的創作選擇,並從深度訪談中呈現日本藝術家認同掙扎的辛苦過程。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編纂過程中,原作者、譯者、修稿者、審稿者、編者彼此間的互動激盪未曾止息,會去論述「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此一作為本身,就是進╱出異文化的具體實踐,本期的出刊,也可看成上述所有參與者對於異文化理解與誤解的集體知識生產。在此,特別要感謝的是,淡江大學袁櫻珊、梁逸芬以及師範大學王韻如三位女士在譯稿與修稿中的幫忙。
Related Posts
求::問:健康!!~~20點
By Iris
at 2007-12-25T00:00
at 2007-12-25T00:00
請問有關一些法律和法院方面的問題的網站要去哪裡找?
By Necoo
at 2007-12-25T00:00
at 2007-12-25T00:00
小弟想知道一些生活法律的常識
還有例如有關一件民事或刑事....等案件要訴訟上法院的成序步驟等等........要上那個網站去瞭解這些知 ...
請問有住過內容敘述的民宿?
By Zenobia
at 2007-12-25T00:00
at 2007-12-25T00:00
Matiz修完冷氣壓縮機,check燈卻不滅了
By Hamiltion
at 2007-12-25T00:00
at 2007-12-25T00:00
關於糖尿病的症狀
By Ophelia
at 2007-12-25T00:00
at 2007-12-25T00:00
放一陣子還有螞蟻在爬
是糖尿病嗎
不去檢查要怎樣知道自己有沒有糖尿病
我才國三
到底是如何呢
已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