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土地系列老農篇>~「阿同伯」 - 宜蘭
By Edwina
at 2014-06-19T00:36
at 2014-06-19T00:36
Table of Contents
推噓文開戰的一律刪 雖然現在沒有板主 但是我希望保持這篇文章的乾淨度(快選板主阿!)
-----
朱苾伶/媒體工作者 2014-06-12 23:22
http://www.peoplenews.tw/news/bd263b38-09ef-425b-9d88-7aa384d380f0
「阿同伯」這個稱呼,我聽了十幾年,事實上,「阿同兄」是爸媽的同輩,我應該喚他「阿同伯」
才對,如果他還在,大老爸一歲,應該74歲。
「阿同伯」上個月往生了,送出門那天我在家,心裡祝禱著這辛勤老農一路好走。
快到收割或耕耘時,「阿同兄」這名字就會頻頻出現在家裡,老媽總對著老爸念:
到底跟「阿同兄」定好機器沒?要講好喔、毋通嘸要嘸緊...。到底是約定哪一天,要寫
下來喔...。
稻穗飽滿 金黃閃爍 是阿同伯最忙時節
每年七月黃金稻田飽滿時,也是農夫搶收割機的時節,「阿同伯」便成了最熱門的人物,
他手上有兩台收割機,還有烘稻機,幫人契作10餘甲地,空檔還能四處幫人收割,時間排
得滿檔,常常忙到沒時間吃飯,還是被追著跑(不知是不是如此過於操勞才得胃癌)記得有
回忙我家田地已是晚上7點多,他說還有一攤呢。
爸媽與「阿同伯」熟識多年,不僅是同村同輩,同住在冬山這條街上,不過百來公尺距離
,連祖田也隔著兩塊田相鄰著,阿同伯兩夫妻都年過70,也還是兩人駕機器下田去。我問
小孩咧?老媽說在台北啊,不想接手啊,太辛苦了,一個在做保全,其實薪水沒比較高,
但不用這樣農忙。
雖然,蘭陽平原稻田僅耕作一期,另期休耕,看來可以休息半年啊,但那半年要吃啥?晴
天要積落雨糧,老媽總是這樣說。所以,休耕期間不僅種下休耕草,他們放水養田,還時
常往田裡跑,拔草養地,只盼下季的好收成,「阿同伯」也是如此,老媽用驚嘆口氣說,
那人太操、太做、沒停過...。
做到不能做 是農人的宿命之歌
管理10餘甲地已經很忙,兩夫妻還要帶孫,出入上下學都要接送,這也是宜蘭常見的景象
,老的小的待在故鄉,年輕人出外打拚,賺幾分溫飽錢,不是不願回來接手農務,是根本
養不活一家老小,除非像「阿同伯」這樣大量廣接契作,並自己下去做(減少人力成本),
才有可能在提高耕作量的情形下勉強獲利,但也付出極高的勞力代價。像「阿同伯」,做
到身體出狀況,發現罹癌才放下機器(現代農夫的鋤頭),走出耕作了一輩子的農田。
以台灣土地經過歷代祖產分割,多數人擁有的都是畸零片段的小片田地,加上蘭陽平原一
年一期的耕作,農會的稻穀收價,始終不高,務農基本上是成本高收入少的行業,迫使年
輕人出走家田,老農勉力續做,只要在體力允許下,做到不能做為止,這也是爸媽最常掛
在嘴邊的話。
一甲田地一年收不及10來萬
問過爸媽,以我家加起來將近一甲的田地,一年大約收入12萬左右(收成後農會的收購價
加休耕補助),但這是全未扣除成本支出的收入,比如請阿同伯收割的機器費用,肥料錢
....等等,一年一個家庭不到12萬的收入如何能支持?
這就是何以我依然得在台北工作,而老爸說田不能荒廢,老媽說賺水電支出吧!
當然,還有老人家對土地的依戀,捨不得的濃烈情感,是土地餵養農家子弟,如何能荒弛
在自己手上呢?
於是,像圖片中的兩對老農夫妻,四個人加起來快300歲,仍在土地上忙進忙出, 那是前
年的事了,約定割稻那日正好休假回家,得以記錄「阿同伯」身影,只見他俐落的駕著機
器在田間穿梭,那時,他還不知癌細胞已悄悄入侵,過了一年發現得病,再過一年便撒手
人寰。那日老媽拿著點心來田裡我跟著過來,「阿同嬸」跟媽話家常,說說兩家田地今年
的收成,「阿同嬸」邊聊手也沒停過,對著我說:真好命喔!台北人!!
我不是「好命台北人」,我是一個想家、想歸根的宜蘭人
我臉上三條線,還是笑笑地打招呼。心裡明白老一輩人對台北人的定義,她們一輩子在土
地上忙碌,只換來一口飯吃,最大願望就是下一代別再吃這種苦。
於是,「阿同嬸」喚我「好命台北人」,我能理解她心裡的願望,但是,我想當的不是一
個「好命台北人」,我是一個想回家、想歸根的宜蘭人,只是跟妳一樣為了賺一口飯吃,
得離鄉背井才能翻轉的現代漂鳥。尤其看到雪隧通車後,蘭陽平原種進去的假農舍,如雨
後春筍大量冒出來,正逐漸蠶食土地,我的心便痛上加痛。
不事生產,大量流失的農地蓋起一棟棟的假農舍,阿同嬸口中的好命台北人,買走田地,
買下農夫身分,自以為是的桃源夢與退休生活,殊不知,卻已為這個地方帶來災難。
土地正義未獲重視,老農已然快速凋零
根據宜蘭水利會統計,近年全台興建的6千3百棟農舍,高達2/3在宜蘭,2010年後,每
年增加600~900棟農舍,換個數字就是蘭陽平原每年平均流失一百公頃的農地。土地更破
碎,農舍汙染水田、水鳥不來的環保問題,糧食供給率吃緊下,又不事生產的供需問題,
還有假農夫佔用農保資源的不公問題等等。
新舊問題接踵而至,土地正義未獲重視,老農已然快速凋零。
--------------------------------
有同事是這位「阿同伯」的親人 她表示應該是「阿棟伯」
可能是因為台語的音是差不多的 寫文者沒有去確認
農舍這個議題開放農地買賣就該注意到了,但是卻無法用高標準去約束
基本上 根據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 第二條第三項
三、申請興建農舍之該筆農業用地面積不得小於零點二五公頃。
這樣子的面積大約是760坪左右
對照目前宜蘭大家所看到的農舍,符合標準的多少?不符合標準的多少?
在看到第二條第五項
五、申請人為該農業用地之所有權人,且該農業用地應確供農業使用,並屬未經申請興建
農舍之農業用地。
看看那些興建農舍的,那個農業用地有多少百分比是拿來農業使用?
民宿是屬於農業的一種嗎?
最後看到第九條第三項
三、申請興建農舍之農業用地,其農舍用地面積不得超過該農業用地面積百分之十,扣除
農舍用地面積後,供農業生產使用部分之農業經營用地應為完整區塊,且其面積不得低於
該農業用地面積百分之九十。
試問,這些農舍有按照規定來嗎?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那麼多字是按end直接跳過
但是這個真的是宜蘭必須該面對的問題!
宜蘭是個很特殊的地方
就我所知道事情以來 宜蘭曾經有過二期稻作 在頭城、礁溪、壯圍一帶
曾經也有人留稻頭做再生稻來收成
但是可能因為種種的因素宜蘭都只剩下一期 剩下的時間就是養地或者種植其他作物
地力恢復的時間夠 再加上灌溉的水源營養乾淨 宜蘭米不好吃嗎
的確 種稻子每年年收入如果不是大面積耕作收入真的是可以以貧窮來說
再加上休耕的補助金有個十萬淨利就很偷笑了吧!
十萬在現在的社會經濟到底能做什麼?
現在很多人開始在做無毒、有機農業 這個是可以提升利潤的方式
但是如果規模不大還是沒有辦法比得上直接蓋房子賣掉來的有利潤
所以越來越多人賣農地 蓋農舍 甚至是房仲借人頭來買地蓋房賣
因為可以最直接的看到進到戶頭裡的數字是七位數或八位數!
如果真的有心關心這個議題 麻煩你們別在那吵黨工、分身什麼的
看了真的很厭倦!
實實在在的去瞭解宜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想辦法運用你們的力量去解決 這才是對這些人最好的幫助!
--
-----
朱苾伶/媒體工作者 2014-06-12 23:22
http://www.peoplenews.tw/news/bd263b38-09ef-425b-9d88-7aa384d380f0
「阿同伯」這個稱呼,我聽了十幾年,事實上,「阿同兄」是爸媽的同輩,我應該喚他「阿同伯」
才對,如果他還在,大老爸一歲,應該74歲。
「阿同伯」上個月往生了,送出門那天我在家,心裡祝禱著這辛勤老農一路好走。
快到收割或耕耘時,「阿同兄」這名字就會頻頻出現在家裡,老媽總對著老爸念:
到底跟「阿同兄」定好機器沒?要講好喔、毋通嘸要嘸緊...。到底是約定哪一天,要寫
下來喔...。
稻穗飽滿 金黃閃爍 是阿同伯最忙時節
每年七月黃金稻田飽滿時,也是農夫搶收割機的時節,「阿同伯」便成了最熱門的人物,
他手上有兩台收割機,還有烘稻機,幫人契作10餘甲地,空檔還能四處幫人收割,時間排
得滿檔,常常忙到沒時間吃飯,還是被追著跑(不知是不是如此過於操勞才得胃癌)記得有
回忙我家田地已是晚上7點多,他說還有一攤呢。
爸媽與「阿同伯」熟識多年,不僅是同村同輩,同住在冬山這條街上,不過百來公尺距離
,連祖田也隔著兩塊田相鄰著,阿同伯兩夫妻都年過70,也還是兩人駕機器下田去。我問
小孩咧?老媽說在台北啊,不想接手啊,太辛苦了,一個在做保全,其實薪水沒比較高,
但不用這樣農忙。
雖然,蘭陽平原稻田僅耕作一期,另期休耕,看來可以休息半年啊,但那半年要吃啥?晴
天要積落雨糧,老媽總是這樣說。所以,休耕期間不僅種下休耕草,他們放水養田,還時
常往田裡跑,拔草養地,只盼下季的好收成,「阿同伯」也是如此,老媽用驚嘆口氣說,
那人太操、太做、沒停過...。
做到不能做 是農人的宿命之歌
管理10餘甲地已經很忙,兩夫妻還要帶孫,出入上下學都要接送,這也是宜蘭常見的景象
,老的小的待在故鄉,年輕人出外打拚,賺幾分溫飽錢,不是不願回來接手農務,是根本
養不活一家老小,除非像「阿同伯」這樣大量廣接契作,並自己下去做(減少人力成本),
才有可能在提高耕作量的情形下勉強獲利,但也付出極高的勞力代價。像「阿同伯」,做
到身體出狀況,發現罹癌才放下機器(現代農夫的鋤頭),走出耕作了一輩子的農田。
以台灣土地經過歷代祖產分割,多數人擁有的都是畸零片段的小片田地,加上蘭陽平原一
年一期的耕作,農會的稻穀收價,始終不高,務農基本上是成本高收入少的行業,迫使年
輕人出走家田,老農勉力續做,只要在體力允許下,做到不能做為止,這也是爸媽最常掛
在嘴邊的話。
一甲田地一年收不及10來萬
問過爸媽,以我家加起來將近一甲的田地,一年大約收入12萬左右(收成後農會的收購價
加休耕補助),但這是全未扣除成本支出的收入,比如請阿同伯收割的機器費用,肥料錢
....等等,一年一個家庭不到12萬的收入如何能支持?
這就是何以我依然得在台北工作,而老爸說田不能荒廢,老媽說賺水電支出吧!
當然,還有老人家對土地的依戀,捨不得的濃烈情感,是土地餵養農家子弟,如何能荒弛
在自己手上呢?
於是,像圖片中的兩對老農夫妻,四個人加起來快300歲,仍在土地上忙進忙出, 那是前
年的事了,約定割稻那日正好休假回家,得以記錄「阿同伯」身影,只見他俐落的駕著機
器在田間穿梭,那時,他還不知癌細胞已悄悄入侵,過了一年發現得病,再過一年便撒手
人寰。那日老媽拿著點心來田裡我跟著過來,「阿同嬸」跟媽話家常,說說兩家田地今年
的收成,「阿同嬸」邊聊手也沒停過,對著我說:真好命喔!台北人!!
我不是「好命台北人」,我是一個想家、想歸根的宜蘭人
我臉上三條線,還是笑笑地打招呼。心裡明白老一輩人對台北人的定義,她們一輩子在土
地上忙碌,只換來一口飯吃,最大願望就是下一代別再吃這種苦。
於是,「阿同嬸」喚我「好命台北人」,我能理解她心裡的願望,但是,我想當的不是一
個「好命台北人」,我是一個想回家、想歸根的宜蘭人,只是跟妳一樣為了賺一口飯吃,
得離鄉背井才能翻轉的現代漂鳥。尤其看到雪隧通車後,蘭陽平原種進去的假農舍,如雨
後春筍大量冒出來,正逐漸蠶食土地,我的心便痛上加痛。
不事生產,大量流失的農地蓋起一棟棟的假農舍,阿同嬸口中的好命台北人,買走田地,
買下農夫身分,自以為是的桃源夢與退休生活,殊不知,卻已為這個地方帶來災難。
土地正義未獲重視,老農已然快速凋零
根據宜蘭水利會統計,近年全台興建的6千3百棟農舍,高達2/3在宜蘭,2010年後,每
年增加600~900棟農舍,換個數字就是蘭陽平原每年平均流失一百公頃的農地。土地更破
碎,農舍汙染水田、水鳥不來的環保問題,糧食供給率吃緊下,又不事生產的供需問題,
還有假農夫佔用農保資源的不公問題等等。
新舊問題接踵而至,土地正義未獲重視,老農已然快速凋零。
--------------------------------
有同事是這位「阿同伯」的親人 她表示應該是「阿棟伯」
可能是因為台語的音是差不多的 寫文者沒有去確認
農舍這個議題開放農地買賣就該注意到了,但是卻無法用高標準去約束
基本上 根據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 第二條第三項
三、申請興建農舍之該筆農業用地面積不得小於零點二五公頃。
這樣子的面積大約是760坪左右
對照目前宜蘭大家所看到的農舍,符合標準的多少?不符合標準的多少?
在看到第二條第五項
五、申請人為該農業用地之所有權人,且該農業用地應確供農業使用,並屬未經申請興建
農舍之農業用地。
看看那些興建農舍的,那個農業用地有多少百分比是拿來農業使用?
民宿是屬於農業的一種嗎?
最後看到第九條第三項
三、申請興建農舍之農業用地,其農舍用地面積不得超過該農業用地面積百分之十,扣除
農舍用地面積後,供農業生產使用部分之農業經營用地應為完整區塊,且其面積不得低於
該農業用地面積百分之九十。
試問,這些農舍有按照規定來嗎?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那麼多字是按end直接跳過
但是這個真的是宜蘭必須該面對的問題!
宜蘭是個很特殊的地方
就我所知道事情以來 宜蘭曾經有過二期稻作 在頭城、礁溪、壯圍一帶
曾經也有人留稻頭做再生稻來收成
但是可能因為種種的因素宜蘭都只剩下一期 剩下的時間就是養地或者種植其他作物
地力恢復的時間夠 再加上灌溉的水源營養乾淨 宜蘭米不好吃嗎
的確 種稻子每年年收入如果不是大面積耕作收入真的是可以以貧窮來說
再加上休耕的補助金有個十萬淨利就很偷笑了吧!
十萬在現在的社會經濟到底能做什麼?
現在很多人開始在做無毒、有機農業 這個是可以提升利潤的方式
但是如果規模不大還是沒有辦法比得上直接蓋房子賣掉來的有利潤
所以越來越多人賣農地 蓋農舍 甚至是房仲借人頭來買地蓋房賣
因為可以最直接的看到進到戶頭裡的數字是七位數或八位數!
如果真的有心關心這個議題 麻煩你們別在那吵黨工、分身什麼的
看了真的很厭倦!
實實在在的去瞭解宜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想辦法運用你們的力量去解決 這才是對這些人最好的幫助!
--
Tags:
宜蘭
All Comments
By Eartha
at 2014-06-22T20:36
at 2014-06-22T20:36
By Edward Lewis
at 2014-06-26T16:36
at 2014-06-26T16:36
By Ingrid
at 2014-06-30T12:36
at 2014-06-30T12:36
By Hedda
at 2014-07-04T08:36
at 2014-07-04T08:36
By Quanna
at 2014-07-08T04:36
at 2014-07-08T04:36
By Catherine
at 2014-07-12T00:35
at 2014-07-12T00:35
By Hedda
at 2014-07-15T20:35
at 2014-07-15T20:35
By Tracy
at 2014-07-19T16:35
at 2014-07-19T16:35
By Kumar
at 2014-07-23T12:35
at 2014-07-23T12:35
By Oliver
at 2014-07-27T08:35
at 2014-07-27T08:35
By Doris
at 2014-07-31T04:35
at 2014-07-31T04:35
By Sierra Rose
at 2014-08-04T00:35
at 2014-08-04T00:35
By William
at 2014-08-07T20:35
at 2014-08-07T20:35
By Dora
at 2014-08-11T16:34
at 2014-08-11T16:34
By Hedy
at 2014-08-15T12:34
at 2014-08-15T12:34
By Anonymous
at 2014-08-19T08:34
at 2014-08-19T08:34
By Hamiltion
at 2014-08-23T04:34
at 2014-08-23T04:34
Related Posts
兩天一夜行程建議
By Cara
at 2014-06-18T23:22
at 2014-06-18T23:22
兩天一夜行程已排好請建議!
By Isla
at 2014-06-18T22:59
at 2014-06-18T22:59
宜蘭礁溪-傳統早餐-山東饅頭
By Iris
at 2014-06-18T22:37
at 2014-06-18T22:37
宜蘭市叁零叁伍冰果室(霜淇淋/果汁)工讀
By Jake
at 2014-06-18T22:10
at 2014-06-18T22:10
好吃又便宜的紅瓦厝乾麵
By Rae
at 2014-06-18T22:03
at 2014-06-18T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