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宮城三甲文化節 今晚中正路熱鬧登場 - 澎湖
By Kelly
at 2010-02-05T09:10
at 2010-02-05T09:10
Table of Contents
媽宮城三甲文化節 今晚中正路熱鬧登場
地方美食街頭藝人地方文化傳承舞獅陣鼓隊齊聚
︻記者鄭隆正報導︼由澎湖縣政府及馬公觀光商圈繁榮促進會共同辦理的﹁2010媽宮
城三甲文化節﹂活動,將於今天晚間6時30分在北甲首先登場,歡迎大家踴躍前往觀賞
。
為了推廣地方美食,活動中發送限量美食品嚐券,今︵五︶、明兩天在北甲、2/11及
2/12在東甲、2/19及2/20在南甲。民眾索得美食品嚐券,需集滿活動紀念戳
章兩枚,即可以至美食攤位免費試吃澎湖地方美食。另邀請高雄兩廣龍獅戰鼓團、文化局
國樂團、龍門舞獅團、文化局合唱團、內垵國小大鼓陣、文化局涼傘隊、案山跳鼓陣及本
縣多才多藝的街頭藝人共同演譯2010年開春街慶。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活動以媽宮城及三甲命名,意義深遠。澎湖設治甚早,在蒙元至元十
八年︵西元1281年︶,設澎湖巡檢司,地點就在媽祖宮︵天后宮 ︶附近。明初仍沿
襲巡檢司後廢之。至鄭成功復臺後設安撫司;清初又設巡檢司;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
︶改設澎湖海防糧捕廳,至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淪日為止。光緒十三年~十
五年︵西元1887~1889年︶築澎湖城︵或稱媽宮城︶,為澎湖首任總兵吳宏洛所
建,故媽宮城實為一歷史悠久之古城。日本據澎後,仍沿襲清制,至民國九年,澎湖改設
郡制,設澎湖廳,改媽宮為馬公街︵﹁媽宮﹂地名為此時被日本人所改︶。民國三十四年
,臺灣光復,馬公街改為馬公鎮,區域不便,原二十四街鄉併為二十一里。民國七十年十
二月二十五日馬公鎮改制為縣轄市,易名為馬公市。
北甲的由來,乃傳說唐代有文武進士三百六十名,同時遭難,當時的皇上唐太宗憐其無辜
特敕封千歲神位專為代天巡狩,遊府食府遊縣食縣,鑒察凡間善惡,此三百六十名進士遵
旨自動分組,或五位一組或三位一組巡狩各地方並且都威靈顯赫,所謂王船入港必有吉兆
,所到之處莫不竭誠恭迎駐驆,以祈求平安。此種風俗沿襲至今未敢忽略,而台澎係屬海
島,所以歡迎千歲之舉較其他地區為甚,就其中最出名者係南鯤身五府千歲,聞於前清時
代曾出巡至澎湖,假天后宮 為行台,故三甲丁民俱皆竭誠辦理行台事項,回鑒以後因欲
留念並答謝神恩,有黃濟時等二十餘名組成神明會,雕塑朱王金身輪流奉祀四十多年之久
,至民國十三年始著手建廟,一年後落成。蓋因北甲民丁所建,故廟名稱為北辰殿。
東甲北極殿 位於馬公市啟明街。是澎湖馬公市三大甲頭廟之一,而流傳的一句話﹁東甲
好筆尾﹂,則是形容這地區的文風鼎盛,曾出過舉人。北極殿 創建於清代,主祀神明為
玄天上帝,廟內的木雕以及石雕是特色之一,目前還保有澎湖少數廟宇裡的傳統廟貌。民
國91年︵2002︶提列為歷史建築。民國十六年該廟重修,曾在原址加建川亭、鐘鼓
樓、雨簷掖庭,並重塑神像及立制廟器等,風光一時,可惜第二次大戰期間,大半遭炮火
摧毀;光復後於民國卅六年,再雇工重建,歷時二年完成,即現在的廟貌。北極殿 充滿
中國傳統建築藝術,不論是彩繪、點金柱上的書法及雕刻細膩生動的人物、鳥獸及斗拱、
彎枋、雀簷亭等,均極珍貴。暨於乙酉出火,管理委員會及執事議決依原貌修建,並鳩資
緣金整建重現壯麗原貌,再創古風華貌。
南甲海靈殿,南面臨海,為早期官商渡頭,稱之:﹁海頭﹂。即今馬公—高雄航線台華輪
停泊處。當地原為沙地,大船僅能外碇海口,接駁以舢舨,南甲船戶,需領有旗號,才能
依序接駁旅客、貨物等載運工作。今日所見排班計程車,往昔僅有排班的﹁搖櫓﹂,兩相
競趣,令人莞爾。因為許多船戶,以櫓為業,舊稱:﹁好櫓尾﹂。所以每逢端午佳節,龍
舟競賽南甲常獲冠軍。同治11年︵1872︶通判程海防邦基夫人,患病求治,後致匾
答謝,是年興建﹁海靈殿﹂。自民國75年起,海靈殿協助澎湖天后宮 海巡工作,創歷年
澎湖海上繞境之風,為當代澎瀛之地,一大盛事。深獲日本NHK電視台、台灣媒體、記
者重視,紛紛抵澎採訪。
活動在晚間6時30分陸續展開,請大家扶老攜幼全家一起共同來營造一個歡樂城的形象
。
--
地方美食街頭藝人地方文化傳承舞獅陣鼓隊齊聚
︻記者鄭隆正報導︼由澎湖縣政府及馬公觀光商圈繁榮促進會共同辦理的﹁2010媽宮
城三甲文化節﹂活動,將於今天晚間6時30分在北甲首先登場,歡迎大家踴躍前往觀賞
。
為了推廣地方美食,活動中發送限量美食品嚐券,今︵五︶、明兩天在北甲、2/11及
2/12在東甲、2/19及2/20在南甲。民眾索得美食品嚐券,需集滿活動紀念戳
章兩枚,即可以至美食攤位免費試吃澎湖地方美食。另邀請高雄兩廣龍獅戰鼓團、文化局
國樂團、龍門舞獅團、文化局合唱團、內垵國小大鼓陣、文化局涼傘隊、案山跳鼓陣及本
縣多才多藝的街頭藝人共同演譯2010年開春街慶。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活動以媽宮城及三甲命名,意義深遠。澎湖設治甚早,在蒙元至元十
八年︵西元1281年︶,設澎湖巡檢司,地點就在媽祖宮︵天后宮 ︶附近。明初仍沿
襲巡檢司後廢之。至鄭成功復臺後設安撫司;清初又設巡檢司;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
︶改設澎湖海防糧捕廳,至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淪日為止。光緒十三年~十
五年︵西元1887~1889年︶築澎湖城︵或稱媽宮城︶,為澎湖首任總兵吳宏洛所
建,故媽宮城實為一歷史悠久之古城。日本據澎後,仍沿襲清制,至民國九年,澎湖改設
郡制,設澎湖廳,改媽宮為馬公街︵﹁媽宮﹂地名為此時被日本人所改︶。民國三十四年
,臺灣光復,馬公街改為馬公鎮,區域不便,原二十四街鄉併為二十一里。民國七十年十
二月二十五日馬公鎮改制為縣轄市,易名為馬公市。
北甲的由來,乃傳說唐代有文武進士三百六十名,同時遭難,當時的皇上唐太宗憐其無辜
特敕封千歲神位專為代天巡狩,遊府食府遊縣食縣,鑒察凡間善惡,此三百六十名進士遵
旨自動分組,或五位一組或三位一組巡狩各地方並且都威靈顯赫,所謂王船入港必有吉兆
,所到之處莫不竭誠恭迎駐驆,以祈求平安。此種風俗沿襲至今未敢忽略,而台澎係屬海
島,所以歡迎千歲之舉較其他地區為甚,就其中最出名者係南鯤身五府千歲,聞於前清時
代曾出巡至澎湖,假天后宮 為行台,故三甲丁民俱皆竭誠辦理行台事項,回鑒以後因欲
留念並答謝神恩,有黃濟時等二十餘名組成神明會,雕塑朱王金身輪流奉祀四十多年之久
,至民國十三年始著手建廟,一年後落成。蓋因北甲民丁所建,故廟名稱為北辰殿。
東甲北極殿 位於馬公市啟明街。是澎湖馬公市三大甲頭廟之一,而流傳的一句話﹁東甲
好筆尾﹂,則是形容這地區的文風鼎盛,曾出過舉人。北極殿 創建於清代,主祀神明為
玄天上帝,廟內的木雕以及石雕是特色之一,目前還保有澎湖少數廟宇裡的傳統廟貌。民
國91年︵2002︶提列為歷史建築。民國十六年該廟重修,曾在原址加建川亭、鐘鼓
樓、雨簷掖庭,並重塑神像及立制廟器等,風光一時,可惜第二次大戰期間,大半遭炮火
摧毀;光復後於民國卅六年,再雇工重建,歷時二年完成,即現在的廟貌。北極殿 充滿
中國傳統建築藝術,不論是彩繪、點金柱上的書法及雕刻細膩生動的人物、鳥獸及斗拱、
彎枋、雀簷亭等,均極珍貴。暨於乙酉出火,管理委員會及執事議決依原貌修建,並鳩資
緣金整建重現壯麗原貌,再創古風華貌。
南甲海靈殿,南面臨海,為早期官商渡頭,稱之:﹁海頭﹂。即今馬公—高雄航線台華輪
停泊處。當地原為沙地,大船僅能外碇海口,接駁以舢舨,南甲船戶,需領有旗號,才能
依序接駁旅客、貨物等載運工作。今日所見排班計程車,往昔僅有排班的﹁搖櫓﹂,兩相
競趣,令人莞爾。因為許多船戶,以櫓為業,舊稱:﹁好櫓尾﹂。所以每逢端午佳節,龍
舟競賽南甲常獲冠軍。同治11年︵1872︶通判程海防邦基夫人,患病求治,後致匾
答謝,是年興建﹁海靈殿﹂。自民國75年起,海靈殿協助澎湖天后宮 海巡工作,創歷年
澎湖海上繞境之風,為當代澎瀛之地,一大盛事。深獲日本NHK電視台、台灣媒體、記
者重視,紛紛抵澎採訪。
活動在晚間6時30分陸續展開,請大家扶老攜幼全家一起共同來營造一個歡樂城的形象
。
--
Tags:
澎湖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澎湖萬龜祈福 大麵線龜亮相
By Megan
at 2010-02-05T06:02
at 2010-02-05T06:02
南澎湖三日遊
By Steve
at 2010-02-05T01:27
at 2010-02-05T01:27
鬧鬼的燈塔
By Lydia
at 2010-02-05T00:08
at 2010-02-05T00:08
鬧鬼的燈塔
By David
at 2010-02-04T23:06
at 2010-02-04T23:06
經建會通過金門澎湖重大建設投資計畫
By Mia
at 2010-02-04T22:54
at 2010-02-04T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