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異議作家余杰將來樹林分享喔!歡迎參加! - 樹林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3-02-13T11:10
at 2013-02-13T11:10
Table of Contents
中國異議作家余杰將在這個主日2/17早上10點到樹林國語禮拜堂證道:「耶和華所親愛的人」,歡迎各界朋友踴躍參加,地址是新北市樹林區啟智街78號。為了讓大家了解余杰弟兄的屬靈洞見和文采,讓我再貼一篇他的文章吧:「哪裡才有安全感」。
在這個變化無常的世界上,人們太需要安全感了。你、我、他,都一樣:城市白領害怕突然被老闆炒魷魚,渴望像日本公司的職員,擁有終身不被解雇的穩定職位;老人擔心突然生場大病,無法支付天文數字般的醫療費用,因而夢想北歐國家優渥的福利制度;礦工在黑暗的礦井下提心吊膽地挖煤,生怕未經安全檢查的礦井忽然塌方,將眾人埋葬在井下;貪官睡在滿滿一床的鈔票之上,卻整夜失眠,憂心忡忡於不義之財會不會被查抄;某個在央視螢幕上以「幽默」著稱的節目主持人,因為謊話說得太多,患上了嚴重的憂鬱症。
毫無疑問,一個大部分成員都缺乏安全感的社會,根本無法實現各階層的和諧共處;一個大部分成員都缺乏安全感的世界,根本不可能維持和平與穩定。缺乏安全感的人很可憐,也很可怕。心理學家弗洛姆指出,戰爭的起源並非像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樣,根植於人的本能,人們之所以發動戰爭,乃是缺乏安全感。「我們通常備有複雜的理由來解釋我們為什麼走向戰爭。我們說:『我們受到了威脅!』這就為戰爭提供了合法依據。隱藏在戰爭背後的真正動機通常是可悲的顯而易見的。」從希特勒到賓拉登,不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兇手嗎?可見,缺乏安全感,會讓人異化到何種程
度。
安全感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很少有人能正確地指出它的含義,但人人把它掛在嘴邊。當一個女孩子離開一個男孩子時,她很容易這樣說:「他不能給我安全感。」有的人為自己製造安全感——譬如在手縫裏夾根煙,使自己「手腳有措」,或者掛某一類的吉祥符,讓自己不至遭到厄運。無疑,在「安全感」這三個字裏,「感」字似乎較其他兩個字占的分量更重。這就如同有人常常靠著金錢獲得安全感,但事實上他並不注重金錢和安全可能發生的關連,只習慣性地覺得手裏握著存款簿、股票、金塊的「感覺」是多麼地「敦實」。
安全感是不能「自給自足」的
其實,安全感並非靠個人的努力就能獲得,更不能建立在外在的物質基礎之上。有權勢的人便有安全感嗎?賓拉登威風八面,視百萬民眾的生命若草芥,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一天他本人會被送上絞刑架。有財富的人便有安全感嗎?李嘉誠富可敵國,但當綁匪綁架了他兒子之後,不得不乖乖地拿出巨額贖金來,心驚膽戰地等待綁匪釋放「肉票」。人們對安全感的認識大多是淺薄的、甚至錯誤的:當一名大學畢業生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認為如果掙到一百萬或當上市長,便有安全感了。多年以後,當他真正擁有一百萬或當上市長時,卻仍然缺乏安全感。這是什麼原因呢?
安全感是不能「自給自足」的,安全感是一種需要得到外部世界的支援和保護的心靈狀態。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每當你開車上路的時候,如果有愛人坐在副駕駛的座位上,那麼你會比一個人開車時感到輕鬆許多。因為你的愛人會指點你注意觀察四周的車輛和行人,以及各種複雜的交通標誌。你信任你的愛人,你的心中充滿了對愛人的愛,你的愛人的心中也充滿著對你的愛。所以,你便能在愛人的幫助下,獲得確定的、真切的安全感。換言之,你們兩人一起以愛來營造出一種安全的氛圍。
朋友,你知道誰是最有安全感的人嗎?最有安全感的人,不是擁有百萬兵馬的君王,君王都躲在深宮大院裏,不敢出來呼吸陽光雨露。你一定想不到,最有安全感的人是那剛剛出生的小嬰孩。當嬰兒被母親抱在懷中的時候,是那樣安然和恬靜。嬰孩從來不會擔心:母親會不會一時失手,將我掉在地上?嬰孩對母親的愛有著絕對的信心,雖然他根本無力保護自己,卻由於完全地依賴母親,而獲得了成年人所缺乏的安全感。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正如嬰孩與母親的關係。我們之所以缺乏安全感,其實是因為我們缺乏愛和信心,缺乏那種最單純的、最完全的愛和信心。我們與那個憂
憂愁愁地離開的少年財主,有什麼兩樣呢?
「愛」不能等值交換
愛與信心不是可以交換、可以買賣的商品。馬克思說:「我們現在假定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關係是一種合乎人的本性的關係;那麼,你就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等等。……如果你的愛沒有引起對方的反應,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愛作為愛沒有引起對方對你的愛,如果你作為愛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現沒有使自己成為被愛者,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而這種愛就是不幸。」馬克思用經濟學家的眼光來分析愛與信任,他未能理解愛與信任的本質。所以,他眼裏的世界是充滿鬥爭和矛盾的,缺乏安全與和諧的。沒有信仰的馬克思不明白,愛與信任根本就是無條件
的,不求回報的,也不能進行等值的交易。如果人們按照馬克思所描述的方式來生活,將愛視為可以交易的物品,那麼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必然導致愛與信任越來越匱乏;在人與上帝的關係之中,由於喪失了敬畏與感恩之心,人類將在自我膨脹中走向自我毀滅。
《聖經》中說:「你們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於損壞。」(使徒行傳二十七:34)我們生活在一個被愛所充滿、靠愛存活、被愛救贖的世界裏。我們承認這個世界是一個墮落的世界,它裏面有錯誤和疾病、無知與偏執、罪孽和死亡。但是,我們更相信,在這個世界裏我們仍然能夠與永恆的、不朽的愛聯繫起來。沒有哪個被愛的人會被標準化和量化,相信上帝創造「我」這一個生命的時刻,傾注了全部的愛,「我」才能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安然無恙。
朋友,你若想獲得絕對的安全感,惟有謙卑地來到造物主面前。如果我們信靠天上的父,必深切地明白:我們愛他,他也愛我們,這種愛是何等長闊高深。那麼,我們將獲得一種恒久的、穩定的安全——在天父的眷顧下,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於損壞。有了天父的愛,我們不再需要黃金、股票和存摺,亦能如嬰孩般在天父的懷抱中安眠。
(摘自余杰,《生命書:聖經中的大智慧》)
http://blog.yam.com/cclmolive/article/45775042
--
在這個變化無常的世界上,人們太需要安全感了。你、我、他,都一樣:城市白領害怕突然被老闆炒魷魚,渴望像日本公司的職員,擁有終身不被解雇的穩定職位;老人擔心突然生場大病,無法支付天文數字般的醫療費用,因而夢想北歐國家優渥的福利制度;礦工在黑暗的礦井下提心吊膽地挖煤,生怕未經安全檢查的礦井忽然塌方,將眾人埋葬在井下;貪官睡在滿滿一床的鈔票之上,卻整夜失眠,憂心忡忡於不義之財會不會被查抄;某個在央視螢幕上以「幽默」著稱的節目主持人,因為謊話說得太多,患上了嚴重的憂鬱症。
毫無疑問,一個大部分成員都缺乏安全感的社會,根本無法實現各階層的和諧共處;一個大部分成員都缺乏安全感的世界,根本不可能維持和平與穩定。缺乏安全感的人很可憐,也很可怕。心理學家弗洛姆指出,戰爭的起源並非像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樣,根植於人的本能,人們之所以發動戰爭,乃是缺乏安全感。「我們通常備有複雜的理由來解釋我們為什麼走向戰爭。我們說:『我們受到了威脅!』這就為戰爭提供了合法依據。隱藏在戰爭背後的真正動機通常是可悲的顯而易見的。」從希特勒到賓拉登,不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兇手嗎?可見,缺乏安全感,會讓人異化到何種程
度。
安全感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很少有人能正確地指出它的含義,但人人把它掛在嘴邊。當一個女孩子離開一個男孩子時,她很容易這樣說:「他不能給我安全感。」有的人為自己製造安全感——譬如在手縫裏夾根煙,使自己「手腳有措」,或者掛某一類的吉祥符,讓自己不至遭到厄運。無疑,在「安全感」這三個字裏,「感」字似乎較其他兩個字占的分量更重。這就如同有人常常靠著金錢獲得安全感,但事實上他並不注重金錢和安全可能發生的關連,只習慣性地覺得手裏握著存款簿、股票、金塊的「感覺」是多麼地「敦實」。
安全感是不能「自給自足」的
其實,安全感並非靠個人的努力就能獲得,更不能建立在外在的物質基礎之上。有權勢的人便有安全感嗎?賓拉登威風八面,視百萬民眾的生命若草芥,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一天他本人會被送上絞刑架。有財富的人便有安全感嗎?李嘉誠富可敵國,但當綁匪綁架了他兒子之後,不得不乖乖地拿出巨額贖金來,心驚膽戰地等待綁匪釋放「肉票」。人們對安全感的認識大多是淺薄的、甚至錯誤的:當一名大學畢業生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認為如果掙到一百萬或當上市長,便有安全感了。多年以後,當他真正擁有一百萬或當上市長時,卻仍然缺乏安全感。這是什麼原因呢?
安全感是不能「自給自足」的,安全感是一種需要得到外部世界的支援和保護的心靈狀態。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每當你開車上路的時候,如果有愛人坐在副駕駛的座位上,那麼你會比一個人開車時感到輕鬆許多。因為你的愛人會指點你注意觀察四周的車輛和行人,以及各種複雜的交通標誌。你信任你的愛人,你的心中充滿了對愛人的愛,你的愛人的心中也充滿著對你的愛。所以,你便能在愛人的幫助下,獲得確定的、真切的安全感。換言之,你們兩人一起以愛來營造出一種安全的氛圍。
朋友,你知道誰是最有安全感的人嗎?最有安全感的人,不是擁有百萬兵馬的君王,君王都躲在深宮大院裏,不敢出來呼吸陽光雨露。你一定想不到,最有安全感的人是那剛剛出生的小嬰孩。當嬰兒被母親抱在懷中的時候,是那樣安然和恬靜。嬰孩從來不會擔心:母親會不會一時失手,將我掉在地上?嬰孩對母親的愛有著絕對的信心,雖然他根本無力保護自己,卻由於完全地依賴母親,而獲得了成年人所缺乏的安全感。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正如嬰孩與母親的關係。我們之所以缺乏安全感,其實是因為我們缺乏愛和信心,缺乏那種最單純的、最完全的愛和信心。我們與那個憂
憂愁愁地離開的少年財主,有什麼兩樣呢?
「愛」不能等值交換
愛與信心不是可以交換、可以買賣的商品。馬克思說:「我們現在假定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關係是一種合乎人的本性的關係;那麼,你就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等等。……如果你的愛沒有引起對方的反應,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愛作為愛沒有引起對方對你的愛,如果你作為愛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現沒有使自己成為被愛者,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而這種愛就是不幸。」馬克思用經濟學家的眼光來分析愛與信任,他未能理解愛與信任的本質。所以,他眼裏的世界是充滿鬥爭和矛盾的,缺乏安全與和諧的。沒有信仰的馬克思不明白,愛與信任根本就是無條件
的,不求回報的,也不能進行等值的交易。如果人們按照馬克思所描述的方式來生活,將愛視為可以交易的物品,那麼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必然導致愛與信任越來越匱乏;在人與上帝的關係之中,由於喪失了敬畏與感恩之心,人類將在自我膨脹中走向自我毀滅。
《聖經》中說:「你們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於損壞。」(使徒行傳二十七:34)我們生活在一個被愛所充滿、靠愛存活、被愛救贖的世界裏。我們承認這個世界是一個墮落的世界,它裏面有錯誤和疾病、無知與偏執、罪孽和死亡。但是,我們更相信,在這個世界裏我們仍然能夠與永恆的、不朽的愛聯繫起來。沒有哪個被愛的人會被標準化和量化,相信上帝創造「我」這一個生命的時刻,傾注了全部的愛,「我」才能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安然無恙。
朋友,你若想獲得絕對的安全感,惟有謙卑地來到造物主面前。如果我們信靠天上的父,必深切地明白:我們愛他,他也愛我們,這種愛是何等長闊高深。那麼,我們將獲得一種恒久的、穩定的安全——在天父的眷顧下,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於損壞。有了天父的愛,我們不再需要黃金、股票和存摺,亦能如嬰孩般在天父的懷抱中安眠。
(摘自余杰,《生命書:聖經中的大智慧》)
http://blog.yam.com/cclmolive/article/45775042
--
Tags:
樹林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請問有開的機車行

By William
at 2013-02-13T09:05
at 2013-02-13T09:05
樹林哪裡比較多人在打籃球

By Erin
at 2013-02-13T00:04
at 2013-02-13T00:04
診所

By Skylar Davis
at 2013-02-12T20:58
at 2013-02-12T20:58
小戴雞排

By Lauren
at 2013-02-12T19:16
at 2013-02-12T19:16
陳德馨皮膚科

By Anthony
at 2013-02-12T18:25
at 2013-02-12T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