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 - 阿里山林業鐵路「春鳴.起程」 - 公園
By Olivia
at 2020-03-15T20:14
at 2020-03-15T20:14
Table of Contents
旅遊時間:109年3月
購票資訊: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題列車票價:1,099元/人
無音樂圖文:https://chaos810126.pixnet.net/blog/post/351850090
最近偶然看到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以下簡稱林鐵處)辦理一系列的主題列
車套裝遊程,包括檜木列車、賞櫻列車或蒸汽火車等主題列車,所以便選擇一個較有興趣
的,也就是今年1月到3月、每週三行駛的「春鳴.啟程」主題列車,在嘉義火車站集合、
最遠到海拔1403公尺的奮起湖,沿途停靠北門、樟腦寮、梨園寮以及竹崎車站,並且有專
業導覽解說。
嘉義車站→→北門車站
從高雄要在集合時間9:30前且有抵達嘉義並不難,搭7點的自強號便已綽綽有餘。
從108年10月開始,臺鐵已不再代售林鐵車票,從嘉義車站要買一般林鐵車票的話則在車
站外的一個小窗口購買。若是在網路訂購主題列車車票,林鐵嘉義站、北門站、奮起湖站
、阿里山站以及7-11 ibon皆可付款取票,官網也提供線上刷卡。
林鐵嘉義站的搭乘處位於嘉義車站第一月臺的第10車廂乘車處,也與臺鐵共用剪票口,只
要把車票拿給剪票口的人員看就可以了。
距離列車進站還有一段時間,便看了一下林鐵的介紹看板,也更能感受到林鐵珍貴的文化
價值:
1.世界聞名的三條登山鐵路之一 :經查這個說法似乎是有爭議的,依據「蘇昭旭老師的
全球鐵道視野部落格」的說明:「 世界上根本沒有哪一個國際單位曾經公佈,或有足夠
公信力宣稱世界三大,而且不論就坡度、高度或長度去決定前三名,阿里山森林鐵路都排
不上前三名 」,會有這樣光榮的說法有它的背景故事;但即使這方面可能有些誤會,阿
里山鐵路的重要價值仍是不容小覷的。
2.從海拔30公尺的嘉義運轉至海拔2216公尺的阿里山,最大坡度6.26%,最小曲線半徑40
公尺:
3.火車以推進方式運轉上山。
4.火車以螺旋型環繞獨立山3圈約5公里,爬升200公尺。
5.從第一分道開始以Z字形方式運轉上山(俗稱阿里山碰壁)。
6.鐵路、森林、雲海、日出與晚霞並稱為阿里山五奇。
不久列車便轟隆隆地進站了,沒有進站播音和列車資訊顯示板還真不習慣,但車身的牌子
清楚標示著「主題列車」,列車停妥後也有好幾位工作人員下車指引,加上其他乘客紛紛
走上前來,應當不會搞錯才對。
今天為大家服務、即將「推」我們上山的是噸數28t、編號DL49的柴油機車。車頭拉著5節
黃紅車廂緩緩向乘客迎面駛來,兩顆大圓車燈光芒萬丈直照著前方,彷彿一切已準備就緒
,看起來精神抖擻、朝氣十足。
(延伸閱讀:林鐵處「柴油機車之介紹」)
一上車便感受到這762mm軌距的迷人魅力,三排座椅,通道狹窄,散發著小而溫馨的氣氛
。車廂內也有廁所,導覽員一直推薦大家在車上上廁所,不要下去車站後人擠人,還一直
強調廁所有「提供衛生紙」;但一整天搭下來好像沒看到有人去使用車廂的廁所,不知是
否真的是因為列車太過搖晃的關係,降低大家在車上如廁的意願。
座位上的頭巾設計得滿好看的,上面寫著「阿里山,春櫻。」;而上面畫的車頭也開著斗
大的車燈,好像是不管多厚重的霧氣、多艱鉅的路段,列車都能輕鬆攻破一般。不知過段
時間會換成甚麼樣的頭巾款式呢?
這次的座位剛好在最後面,而車廂內的小角落少不了廣告宣傳,這裡放的是林鐵自家的「
檜來嘉驛」檜木列車文宣,更能引起共鳴。
伴隨著導覽員伍大哥的活力解說與精采開場,火車逐漸駛離嘉義車站,揮別了停放在嘉義
車站的臺鐵阿福號,經過了國華街、文化路、車庫園區、嘉義製材所、嘉義市立博物館、
文化局,穿過忠孝路後抵達了「北門車站」。
林鐵搖搖擺擺穿越嘉義市中心的大馬路,看見許多私人運具都為此而停了下來等候列車通
過,突然有種尊榮的快感,比搭臺鐵還榮耀。
嘉義車站→北門車站(海拔31M)-林鐵旗艦店→→消失的灣橋車站
檜木建造的北門車站是林鐵沿線最大的車站,同時也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市定古蹟,因此這
次的遊程也以「在林鐵旗艦店來場與市定古蹟的浪漫邂逅」等文字包裝北門車站的這段旅
程。
時光迴轉至1899年,日本人發現阿里山上有許多珍貴木材,31萬顆檜木可供砍伐80年,開
始動腦筋該怎麼把木材運下山,因而建造了阿里山林業鐵路。1912年,阿里山鐵路通車,
北門驛開始大量迎來從山上運下來的木材,也因此北門驛附近不乏林業辦公廳舍、貯木池
、製材所、火車修理廠、營林俱樂部等機關,成為阿里山伐木的集散中心。
導覽員解釋著,現在「公佈欄」的位置原本是行李秤重的地方。
在公佈欄下方也有北門站的紀念章,喜好集章的旅人們可別錯過了;另外在售票口外面也
備有感應式酒精噴灑機。
北門車站1998年時曾燒毀一部分,經修復後才有今日的樣貌;後方軌道北側的高聳突出物
,即是由宏都阿里山公司與林務局BOT案而興建的麗星飯店,飯店並規劃與北門車站共構
,月臺也都蓋好了,當年為了蓋飯店還拆了1973年興建的北門新站,但因多年來雙方訴訟
未完,現在飯店和預計要共構的新的北門車站仍屬閒置狀態。
左方的麗星飯店共構新的北門車站及月臺。
北門車站前的共和路直通檜意生活村,百年來因木材而繁榮的歷史片刻一幕幕在此上演。
導覽員特別解說北門車站廣場路燈上「26」標誌的光榮意涵,26指的是1913年由美國LIMA
公司製造的編號SL-26蒸汽機車,雖然已在1976年停駛,但它是第一個被修復完成的蒸汽
機車,是會噴黑煙的那種,也是目前林鐵唯一「尚能生火」的蒸汽機車,目前停放在嘉義
車庫,以其編號標誌置於路燈上作為紀念。
北門車站周遭規劃有「呼喚的地標」、「時空走廊」、「生態藝術牆」等公共藝術,適合
徒步旅行,與檜意生活村、製材所、車庫園區及博物館等地順路同遊,可說是來到嘉義市
必訪的景點。
北門車站→消失的灣橋車站(海拔7.2M)→→竹崎鹿滿
導覽員在車上興致勃勃地說,在嘉義與竹崎車站中間、林鐵7.2公里處,還有一個已經消
失在地平線上的「灣橋車站」。
灣橋村是竹崎鄉的一村,其中村內人口最為稠密集中的聚落就是灣橋。因灣橋車站位於嘉
義和竹崎中間,火車也會在這裡進行補給。
灣橋車站從1912年開始營運,一直到1986年被廢站,站體也跟著消失,然而以前灣橋車站
究竟位在甚麼位置,竟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應該是位在159縣道與嘉125鄉道的路口處
,也就是現在的「灣橋鐵道公園」這個地方;導覽員則認為是在下面這張照片的位置附近
,鐵路邊的低矮白色磁磚牆面應該是當年站體的一部分,而車站本身則是在第三張照片透
天別墅旁的那塊綠地。
但令人疑惑的是灣橋車站1986年廢站,距今不過三十多年的時間,為何對於以前車站在哪
個地方這件事會有不同的說法?
不管如何,地方上仍然有著要讓灣橋車站回來的聲音。2014年時灣橋鐵道公園在社區、社
規師和縣府的努力下終於改造完成,整個公園走童趣路線的鐵道主題,也有有心人士提出
捐出附近私人土地重建灣橋車站的願景,現在fb還有一個粉絲專頁叫做「灣橋車站 一定
會回來」,只是更新日期停留在好幾年前了,貼文數量也非常少。
過了灣橋鐵道公園,導覽員嫻熟地要大家注意下面這個路口的半圓型拱門,說裡面進去是
清華山,歷史上知名的「吳鳳」以前就住在那裡,只是一些造神的英雄事蹟並不是真的就
是了。回家看了一下地圖,那附近果然有「紅衣吳鳳騎白馬像」、「吳鳳故居」和「吳鳳
墓」等地標,雖然在我的年代課本上已經讀不到吳鳳神話了,但仍曾從長輩口中聽過此號
人物。
消失的灣橋車站→竹崎鹿滿~車窗外的菸葉田→→鹿麻產車站
隨著列車往鹿滿方向前進,窗外的風景也迎來了一片田園景緻,其中最特別的是「菸葉田
」。
竹崎鹿滿的居民約有四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是客家人,只是語言上被河洛人同化了,客語
在當地並不是通行語言。但菸葉也曾經是當地盛極一時的產業,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
整個地區有八成的居民都有種植菸葉;直到2002年臺灣加入WTO,加上政府開始推行離菸
政策,菸葉產業逐漸式微,許多曾經輝煌的菸樓也慢慢老朽頹敗。
雖然今天主題列車沒有停靠鹿麻產車站(鹿滿車站),但列車行駛到這裡有減速,加上導
覽員即時解說,得以拍到位於車站旁的菸樓。這個菸樓建築樣式屬於「大阪式菸樓」,經
縣府爭取客委會的修復經費,在2014年整修完成,並掛名「鹿滿客家文化菸樓」。
這一片片的菸葉田讓我想起,曾有「菸葉王國」之稱的美濃,至今仍有一些遊客想到美濃
探訪菸葉的蹤跡,聽聞現在美濃已經沒有一塊菸葉田的時候不免失望;沒想到能在林鐵之
旅路過鹿滿的菸葉田,更讓我驚喜地得知原來這裡也有客家人。
(延伸閱讀:客家新聞雜誌「竹崎鹿滿客」約7分鐘的影音報導)
竹崎鹿滿→鹿麻產車站(海拔82M)→→滿竹自行車道
菸樓旁的鹿麻產車站本身也極具日式建築特色,因為是竹崎站與北門站中間的大站,曾經
盛極一時;但1982年阿里山公路通車後,阿里山鐵路營運狀況受到重挫,鹿麻產車站甚至
被列入了「待拆車站名單」當中,聽說是年復一年,早已忘記了要拆這個車站,躲過了拆
除危機;後來鐵道文化與觀光風氣日開,加上在地居民的認同與支持,在各方努力之下,
不僅車站不拆了,更在2004年整建,一掃廢站後的荒蕪樣貌,更保存了當地的珍貴文化。
鹿麻產車站→滿竹自行車道→→火車登山爬坡
滿竹自行車道長2.5公里,於2008年啟用,是全臺唯一沿著高山鐵道闢建的自行車道,因
為林鐵速度慢,不要說汽機車,自行車應該都很容易能夠追趕過小火車;有興趣的人也可
試試看高雄西臨港線自行車道,與輕軌尬車。導覽員帶著感情生動地說著,以前在鐵道邊
追著火車跑的小朋友,四、五十年後成為地方有頭有臉的人物,遂為地方爭取在鐵道旁設
置自行車道,讓現在的孩子與鄉親們也能夠有鐵道的美好回憶與休閒生活。
只是從車上觀察,自行車道路面的狀況好像並不是很好,不曉得實際騎起來的感覺怎麼樣
。
鐵道邊的自行車道上也種植了許多風鈴木,最近剛好是花開的時節,也開出了花團錦簇的
氛圍,與列車共構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滿竹自行車道的招牌背面,以軌道為設計概念。
滿竹自行車道→火車登山爬坡→→木履寮車站
過了竹崎車站,列車準備越過牛稠溪,代表要正式進入精彩的爬坡路段了。
窗外的山巒正等著火車一座一座去征服,導覽員解釋第一座要爬的山是「富山」,鐵路在
這裡繞了180度的半圓;但因為我對當地不了解、回家查網路也查不到這裡的富山,不知
道是我打錯字還是聽錯了。
爬過了富山,第二個精彩180度大彎,則是「佳人山」,因緊鄰嘉115鄉道,也是許多鐵道
迷會駐守拍攝的地點。這種180度彎道的樂趣,就是可以拍攝蜿蜒的車身,在車廂內的乘
客在轉彎過去後也能「回首來時路」,而彎過去之後,更可明顯地感受到列車持續搖搖晃
晃地爬坡。
火車登山爬坡→木履寮車站(海拔324M)→→樟腦寮車站
「木履寮」因早期這裡的居民大都以加工木屐販賣而得名,木履寮車站可說是這趟路程中
最小巧可愛的車站,目前屬招呼站,而海拔標示也隱身在樹叢中,若不仔細看還真的會錯
過。
不知不覺地,列車已經爬過一個又一個的山頭,從竹崎車站過後開始上坡,不到5公里的
路程就已經爬升了近200公尺;往窗外認真一點看,還能看到竹崎市區,如果天氣和空氣
品質良好,還能遠眺嘉義市區甚至海邊。
木履寮車站→樟腦寮車站(海拔543M)→→交力坪車站
樟腦寮當地曾以出產樟腦樹聞名,但導覽員表示之前車站周邊是沒有樟腦樹的,但有一位
用心的站長認為車站名為樟腦寮,應該要種樟樹來呼應這個站名,於是就規劃在車站種植
成排的樟樹,也就是今天看到的樟樹林道。
只不過今天主題列車來到樟腦寮的時間似乎有點「晚分」了,介紹完「獨立山迴旋」、讓
大家拍照不到一分鐘便已蘭舟催發準備往奮起湖邁進,所以並沒有去探訪傳說中的樟樹林
,也沒有靠近車站一步。
樟腦寮車站的特色,在於它是一個「折返式車站」,與林鐵的屏遮那車站是臺灣僅存的兩
座折返式車站,因此軌道呈現X字形。
從樟腦寮車站可以非常清楚而且近距離地看到導覽員口中那個「很可憐、被繞了3圈、打
了11個山洞」的獨立山,同時這裡也是獨立山登山步道的範圍,所以也設立了相關介紹。
獨立山這段可說是林鐵為了翻山越嶺而打造出來的艱鉅工程,鐵路為了提升爬坡的高度,
採用繞圈圈的方式慢慢轉上去,第三圈更以8字形旋繞,所以可以看到樟腦寮車站3次。
聽導覽時前方阿婆在攤位上陳列的商品吸引著我的目光,香腸、愛玉和各種粿,彷彿第四
堂課送來的營養午餐一般,意圖使人分心。雖然最後並沒有在這裡消費,但也燃起了等一
下到了奮起湖要來杯愛玉的渴望。
也因為獨立山這段算是林鐵的經典路段,林鐵粉紅色的紙本時刻表背面還貼心地印了繞獨
立山的路線及隧道的解析圖,這次搭配解說按圖索驥,算是有理解自己到底是如何繞上獨
立山的了,也知道自己繞了第幾圈、經過的是幾號隧道,更能看到山下特定的標的物(如
:樟腦寮車站、停滿車的停車場、跨越山谷的長長水管)每一次都離自己更遠一些而感受
到海拔高度的提升。下面這張照片就明顯看得到火車環繞獨立山的其中一段。
雖然上車的時間有點趕,但或許是離奮起湖便當的距離愈來愈近,大家上車時都開開心心
的,連帶著口罩的列車長也似乎感染了歡樂氣氛而眼帶笑意。
經過了獨立山車站、梨園寮車站,轉了無數個彎,抵達交力坪車站。而這從嘉義到交力坪
的車程中,導覽員可說是從頭講到尾毫無冷場,可以導覽分享的內容與素材可能堪比阿里
山上31萬棵檜木這麼多,一路聽下來真的相當過癮,也吸收許多資訊。在搖晃中,竟也不
知不覺地越過了海拔800公尺熱帶林和暖帶林的交界,定神觀察窗外的樹種,也的確與剛
從竹崎車站上來時不太一樣了。
路上還看到因為不敵大自然威脅而改線的舊軌道。
樟腦寮車站→交力坪車站(海拔997M)→→水社寮車站
交力坪車站是林鐵本線的中間點,里程34.9公里處,此列主題列車並沒有要在交力坪站讓
乘客下車,但因為列車長要在此站進行重要的通券路牌交接任務,也就是要拿到列車通行
運轉的許可證,所以暫停了一下。雖然在車上很難拍到路牌交接的畫面,不過因座位的關
係還是幸運拍到了交力坪車站人員拿到交接的路牌以及列車長取通券的畫面,更多精彩專
業的照片及解說可以回顧林鐵處的歷史貼文。
交力坪在以前也是個非常熱鬧的村落,甚至比奮起湖還要繁榮;但隨著阿里山林廠關閉、
阿里山公路通車,使得交力坪的榮景大不如前,如今只剩下少數的家戶,以及車站旁屹立
不搖的小雜貨店。
交力坪車站海拔997公尺,離1000公尺僅差臨門一腳了,為了能讓大家都親眼看到關鍵的
海拔1000公尺標,導覽員請大家在列車駛離車站後注意左側某個號誌下即是1000公尺標,
車上幸運看到的乘客無不驚聲連連,彷彿了卻了一樁心事、此趟旅程已無憾。
列車繼續忠厚地繞著四大天王山,介紹了一整路的導覽員也終於稍事歇息,要大家欣賞風
景、體會林鐵的魅力,當然也有人不爭氣地睡著了。一片片竹林及茶園從眼前飛過,偶爾
經過較大的轉彎時,轉頭看看在最後面努力推送的機車頭,與後面三節沒有乘客的車廂,
在一座座的山林中不疾不徐地穿梭前行。
交力坪車站→水社寮車站(海拔1186M)→→奮起湖車站
水社寮車站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大概就是這裡的 Ω 形彎道了,Ω 形彎道內庇護著幾戶
民宅以及已遭廢校的龍山國小仁光分校。讓人驚喜的是除了經典彎道外,幾棵櫻花樹正優
雅地綻放在這山城中,與後方民宅及山林相映成趣
水社寮也是許多登山者會出沒的地方,因為周遭就有茄冬風景區、臥龍谷風景區、四大天
王山步道、水水古道及瑞水古道等;近年來更因為附近的蝙蝠洞景觀而設立了「蝙蝠生態
教育解說站」,讓民眾可以在不破壞蝙蝠生活環境的情況下清楚地觀賞蝙蝠生態、瞭解蝙
蝠。
車上乘客與在車站歇息的登山客互相熱情招手,但這列主題列車同樣沒有停靠水社寮車站
;若有興趣拜訪水社寮車站,倒是可以參加4到6月的「初夏﹒旅夢」主題列車,將會有參
觀蝙蝠生態教育解說站的行程。
水社寮蝙蝠洞的由來,是林鐵原本舊路線的33號隧道因天災崩塌,林務局便建了新隧道,
原本的隧道棄置不用,沒想到之後成為蝙蝠安身立命之所,也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有些在
地居民甚至做起了蝙蝠觀光的生意,為了逼迫蝙蝠飛出隧道還會往隧道內丟鞭炮。之後為
了保護蝙蝠生態及安全,林務局便將隧道封起來了,但在隧道內架設攝影機,讓遊客可在
蝙蝠生態教育解說站內觀察生態,達成人類與蝙蝠的雙贏。
水社寮車站→奮起湖車站(海拔1403M)→→梨園寮車站
奮起湖車站與水社寮站距離5.02公里,是阿里山鐵路第二長的站距,奮起湖站是林鐵的大
站,也是林鐵唯一擁有雙月台的車站。而不管是搭乘林鐵的乘客,或是從阿里山公路來的
遊客,奮起湖都是一個重要的觀光景點,老街也發展出在地知名的美食,如便當、愛玉、
涼糕、各式山產等,近年來還流行起甜甜圈和小米麻糬。
奮起湖站的排場與沿途的小站相比就是不一樣,還設有多個置物櫃,售票口也有紀念章,
售票人員還很好心提醒要蓋大力一點,而我因為剛從老街覓食了一圈上來,這一點力氣還
算使得上。與北門車站相同,旁邊一樣有自動感應式的酒精噴灑機,蓋完噴一下剛剛好。
主題列車在這裡停留至14:00,讓大家可以到老街自理午餐,並在13:30時安排一場自由參
加的奮起湖車站導覽,趁著這個空檔,便四處走走覓食。
13:30準時回來參加導覽的人並不多,導覽的內容以奮起湖車庫為主,目前車庫內停放了2
輛蒸汽機車,還有巡道車、獨立山登山鐵道模型等,來到奮起湖別再只是吃便當、吞愛玉
、買甜甜圈,奮起湖車庫就像一座小寶庫般,可以讓人獲得知識上的成長。
以前蒸汽火車會在奮起湖站加水、填煤,下圖右方一根黑色長長的「水鶴」可說是蒸汽火
車的飲水機。
車庫內展示了一盆止滑砂,止滑砂主要是在坡陡或路滑的路段使用的,撒上止滑砂來增加
軌道的摩擦力。
奮起湖是本次主題列車遊程中海拔最高的車站,吃飽喝足後便下山了。推了一整路的機車
在下山時變成了衝鋒陷陣的領頭羊,而車廂內的座位也利用乘客在奮起湖下車吃午餐的時
間旋轉180度調整成下山方向,所以原本在最後面的座位變成了最前面。為了避免沿途風
景讓大家看得無聊,如同導覽員說的:「搭阿里山火車想睡是正常的,沿路什麼梨園寮木
屐寮水社寮,好無聊,就睡著了。」所以以下直接來到梨園寮車站,探訪傳說中的林鐵仙
境。
奮起湖車站→梨園寮車站(海拔905M)→→竹崎車站
梨園寮車站是無人看管的招呼站,也是傳說中的林鐵「秘境車站」,這次來到這裡的重點
就是拍照,因為梨園寮車站一旁就是15號隧道,車站旁的大樹、車站面對著的青綠山壁,
整體構圖起來相當漂亮,若是再加入一列列車,更畫龍點睛。
有些人覺得梨園寮車站在上一次整修的時候似乎有點整修過頭了,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後
來上網查了一下整修前的圖片,確實在感受上或拍照時都會有差別,整修後加上了斜斜的
屋頂,原本灰濛濛長了許多青苔的地面也變成乾淨的單一色,斑駁的地方現在都平整了起
來。整修前後各有風情,就看大家的感覺了,或許整修所除去的是雋永的記憶,才會讓人
對煥然一新的車站感到一絲遺憾吧。
大家在隧道前留下了與列車及梨園寮車站的合影,隨後轉180度再以隧道為背景合照留念
。
梨園寮車站因主題列車的到來劃破了寧靜,人聲與快門聲此起彼落;不消多久,人們隨即
上了車,火車駛入隧道,也將這段短暫的熱鬧塞入黑暗中、帶離梨園寮;梨園寮車站回復
了寧靜,繼續著它與大樹、山壁和隧道的平凡日常。
梨園寮車站→竹崎車站(海拔128M)→→嘉義車站
終於從山上回來了平地,或與是體力消耗加上列車搖搖晃晃的關係,有些乘客還有點暈車
,我雖沒暈車,但心情上也感到鬆了一口氣。
竹崎站因為是林鐵登山的起點,擁有七股道,在以前蒸汽火車的年代足以提供列車在這裡
停靠、把18噸級的車頭換成28噸級的車頭,上山更有力;並把原本在前面拉的車頭調到列
車最尾端變成從後面推,以免上山爬坡發生危險。而為了方便調車,竹崎站還有特殊的「
三角線」設計。
竹崎站和二萬平站都有三角線,因為這兩站分別是剛通車時鐵路登山路段的起點和終點,
需要設置三角線供機車頭調頭轉向。
值得注意的是,竹崎車站的門牌寫著「舊車站」的聚落名,新車站到哪裡去了?為何反而
還在使用舊車站呢?
原來是這個竹崎「舊車站」因為離竹崎人口聚集的村落稍遠,林鐵1932年為了滿足居民搭
乘的需求,在載運木材的主要業務外,另在竹崎市區增設了「新竹崎車站」,方便民眾通
勤。但當初因應民眾需求而生的新車站,卻也在三十多年後因為公路逐漸發達導致搭乘需
求減少,因而在1977年廢除了新車站。阿里山百年林鐵在沿線留下了許多歷史演變的痕跡
,有些甚至早已融入生活中的一部分,若不是參加主題列車行程,可能還不會知道這舊車
站與新車站所牽連出的歷史脈絡。
十分特別的是,竹崎車站的導覽是由竹崎高中「阿里山青年大使社團」的學生們以每人負
責一部分的方式分工合作所帶領的,而且感覺得出來準備相當充足,或者應該說是長期以
來的累積與學習,以及這份關懷在地的認同和情感;如同社團指導老師說的,他們不是要
訓練一個專業導覽的學生,而是要培養一個想家的孩子。
阿里山青年大使的其中一大任務就是推動爭取阿里山林鐵列入世界遺產,為了這個長遠的
目標,有許多事情是必須長期努力的,而阿里山青年大使就做了非常多面向的工作,包含
辦理多元的活動讓阿里山之美及林鐵的價值能讓更多人認同、親自下鄉蒐集在地故事、與
國際結盟相互交流等,讓人感受到由下而上迸發出的青春活力與用心真誠。
竹崎車站周邊的圍牆上設置了許多彩繪或是介紹阿里山林鐵、阿里山青年大使以及林鐵人
等等的帆布,還有可愛的交接路牌、叫賣奮起湖便當的畫作。
而青年大使未來也將有可能進駐竹崎車站旁的舊林鐵人宿舍作為教育基地,在這個住過一
代又一代林鐵人的空間裡,以竹崎為立足點,持續將阿里山林鐵的美麗與價值感染至外地
、擴大到世界。
竹崎車站→返抵嘉義車站
與竹崎高中的學生們告別後,列車持續向嘉義車站前進,這是返家的方向,而導覽員也在
這段路上說了一長篇會讓人增加對阿里山林鐵認同感與光榮感的言論,雖然車上麥克風系
統品質不是很好,但每句話卻都十分動人;也因此列車雖然到站,雙腳已踏在嘉義車站的
月臺,但心還在山上,頭腦想著要再搭乘4到6月的主題列車,一切總是意猶未竟。
回到嘉義已是17:13,適逢下課下班時間,嘉義車站人潮開始湧現,突然覺得我們剛從林
鐵紅黃車廂下來的這一群人彷彿從雲端回到人間,帶著奮起湖名產、滿載的相機記憶卡、
耗盡的相機電池和或許有些疲累的身軀,回到現實的生活。
乘客都下車後,列車也轟隆隆地駛離月臺,這畫面似曾相識,早上才剛看過,不同的是機
車頭現在亮的不是那兩顆可愛的黃白大燈了,駕駛長也面向另一個方向,乘客不再是紛紛
走向列車,而是一步步拉開與列車的距離,終於彼此沒有了交集,各自返家,只有那船過
水無痕的惆悵與感謝留在心中。
首次參加林鐵主題列車遊程便留下了十分良好了印象,除了沿途美景之外,專業的導覽解
說更是票價的價值所在。不管是想要找尋回憶、朝聖體驗、鐵道旅遊,或純粹只是想搭車
遊玩,都很適合來搭阿里山林鐵的主題列車,用一天的時間,將難忘的風景與故事隨列車
運送滿載而歸,推薦給大家!
--
┌─── ▲◣▂▄▆◤ ──▲◣▂▄▆◤ ──▲◣▂▄▆◤ ──▲◣▂▄▆◤ ──┐
│這讓 ◤ │ ha ◤ │ cool ◤ │ man ◤ │ │
│篇您 ◢● ● \ ◢● ● \ ◢● ● \ ◢● ● \ │
│文覺 人 ︸ _◤ 新 人 ︸ _◤ 溫 人 ︸ _◤ 難 人 ︸ _◤ 生 │
│章得 █◣◥ ◣ 奇 █◣◥ ◣ 馨 █◣◥ ◣ 過 █◣◥ ◣ 氣 │
└─── ◣▲▍ / \── ◣▲▍ / \── ◣▲▍ / \── ◣▲▍ / \ ──┘
--
購票資訊: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題列車票價:1,099元/人
無音樂圖文:https://chaos810126.pixnet.net/blog/post/351850090
最近偶然看到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以下簡稱林鐵處)辦理一系列的主題列
車套裝遊程,包括檜木列車、賞櫻列車或蒸汽火車等主題列車,所以便選擇一個較有興趣
的,也就是今年1月到3月、每週三行駛的「春鳴.啟程」主題列車,在嘉義火車站集合、
最遠到海拔1403公尺的奮起湖,沿途停靠北門、樟腦寮、梨園寮以及竹崎車站,並且有專
業導覽解說。
嘉義車站→→北門車站
從高雄要在集合時間9:30前且有抵達嘉義並不難,搭7點的自強號便已綽綽有餘。
從108年10月開始,臺鐵已不再代售林鐵車票,從嘉義車站要買一般林鐵車票的話則在車
站外的一個小窗口購買。若是在網路訂購主題列車車票,林鐵嘉義站、北門站、奮起湖站
、阿里山站以及7-11 ibon皆可付款取票,官網也提供線上刷卡。
林鐵嘉義站的搭乘處位於嘉義車站第一月臺的第10車廂乘車處,也與臺鐵共用剪票口,只
要把車票拿給剪票口的人員看就可以了。
距離列車進站還有一段時間,便看了一下林鐵的介紹看板,也更能感受到林鐵珍貴的文化
價值:
1.世界聞名的三條登山鐵路之一 :經查這個說法似乎是有爭議的,依據「蘇昭旭老師的
全球鐵道視野部落格」的說明:「 世界上根本沒有哪一個國際單位曾經公佈,或有足夠
公信力宣稱世界三大,而且不論就坡度、高度或長度去決定前三名,阿里山森林鐵路都排
不上前三名 」,會有這樣光榮的說法有它的背景故事;但即使這方面可能有些誤會,阿
里山鐵路的重要價值仍是不容小覷的。
2.從海拔30公尺的嘉義運轉至海拔2216公尺的阿里山,最大坡度6.26%,最小曲線半徑40
公尺:
3.火車以推進方式運轉上山。
4.火車以螺旋型環繞獨立山3圈約5公里,爬升200公尺。
5.從第一分道開始以Z字形方式運轉上山(俗稱阿里山碰壁)。
6.鐵路、森林、雲海、日出與晚霞並稱為阿里山五奇。
不久列車便轟隆隆地進站了,沒有進站播音和列車資訊顯示板還真不習慣,但車身的牌子
清楚標示著「主題列車」,列車停妥後也有好幾位工作人員下車指引,加上其他乘客紛紛
走上前來,應當不會搞錯才對。
今天為大家服務、即將「推」我們上山的是噸數28t、編號DL49的柴油機車。車頭拉著5節
黃紅車廂緩緩向乘客迎面駛來,兩顆大圓車燈光芒萬丈直照著前方,彷彿一切已準備就緒
,看起來精神抖擻、朝氣十足。
(延伸閱讀:林鐵處「柴油機車之介紹」)
一上車便感受到這762mm軌距的迷人魅力,三排座椅,通道狹窄,散發著小而溫馨的氣氛
。車廂內也有廁所,導覽員一直推薦大家在車上上廁所,不要下去車站後人擠人,還一直
強調廁所有「提供衛生紙」;但一整天搭下來好像沒看到有人去使用車廂的廁所,不知是
否真的是因為列車太過搖晃的關係,降低大家在車上如廁的意願。
座位上的頭巾設計得滿好看的,上面寫著「阿里山,春櫻。」;而上面畫的車頭也開著斗
大的車燈,好像是不管多厚重的霧氣、多艱鉅的路段,列車都能輕鬆攻破一般。不知過段
時間會換成甚麼樣的頭巾款式呢?
這次的座位剛好在最後面,而車廂內的小角落少不了廣告宣傳,這裡放的是林鐵自家的「
檜來嘉驛」檜木列車文宣,更能引起共鳴。
伴隨著導覽員伍大哥的活力解說與精采開場,火車逐漸駛離嘉義車站,揮別了停放在嘉義
車站的臺鐵阿福號,經過了國華街、文化路、車庫園區、嘉義製材所、嘉義市立博物館、
文化局,穿過忠孝路後抵達了「北門車站」。
林鐵搖搖擺擺穿越嘉義市中心的大馬路,看見許多私人運具都為此而停了下來等候列車通
過,突然有種尊榮的快感,比搭臺鐵還榮耀。
嘉義車站→北門車站(海拔31M)-林鐵旗艦店→→消失的灣橋車站
檜木建造的北門車站是林鐵沿線最大的車站,同時也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市定古蹟,因此這
次的遊程也以「在林鐵旗艦店來場與市定古蹟的浪漫邂逅」等文字包裝北門車站的這段旅
程。
時光迴轉至1899年,日本人發現阿里山上有許多珍貴木材,31萬顆檜木可供砍伐80年,開
始動腦筋該怎麼把木材運下山,因而建造了阿里山林業鐵路。1912年,阿里山鐵路通車,
北門驛開始大量迎來從山上運下來的木材,也因此北門驛附近不乏林業辦公廳舍、貯木池
、製材所、火車修理廠、營林俱樂部等機關,成為阿里山伐木的集散中心。
導覽員解釋著,現在「公佈欄」的位置原本是行李秤重的地方。
在公佈欄下方也有北門站的紀念章,喜好集章的旅人們可別錯過了;另外在售票口外面也
備有感應式酒精噴灑機。
北門車站1998年時曾燒毀一部分,經修復後才有今日的樣貌;後方軌道北側的高聳突出物
,即是由宏都阿里山公司與林務局BOT案而興建的麗星飯店,飯店並規劃與北門車站共構
,月臺也都蓋好了,當年為了蓋飯店還拆了1973年興建的北門新站,但因多年來雙方訴訟
未完,現在飯店和預計要共構的新的北門車站仍屬閒置狀態。
左方的麗星飯店共構新的北門車站及月臺。
北門車站前的共和路直通檜意生活村,百年來因木材而繁榮的歷史片刻一幕幕在此上演。
導覽員特別解說北門車站廣場路燈上「26」標誌的光榮意涵,26指的是1913年由美國LIMA
公司製造的編號SL-26蒸汽機車,雖然已在1976年停駛,但它是第一個被修復完成的蒸汽
機車,是會噴黑煙的那種,也是目前林鐵唯一「尚能生火」的蒸汽機車,目前停放在嘉義
車庫,以其編號標誌置於路燈上作為紀念。
北門車站周遭規劃有「呼喚的地標」、「時空走廊」、「生態藝術牆」等公共藝術,適合
徒步旅行,與檜意生活村、製材所、車庫園區及博物館等地順路同遊,可說是來到嘉義市
必訪的景點。
北門車站→消失的灣橋車站(海拔7.2M)→→竹崎鹿滿
導覽員在車上興致勃勃地說,在嘉義與竹崎車站中間、林鐵7.2公里處,還有一個已經消
失在地平線上的「灣橋車站」。
灣橋村是竹崎鄉的一村,其中村內人口最為稠密集中的聚落就是灣橋。因灣橋車站位於嘉
義和竹崎中間,火車也會在這裡進行補給。
灣橋車站從1912年開始營運,一直到1986年被廢站,站體也跟著消失,然而以前灣橋車站
究竟位在甚麼位置,竟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應該是位在159縣道與嘉125鄉道的路口處
,也就是現在的「灣橋鐵道公園」這個地方;導覽員則認為是在下面這張照片的位置附近
,鐵路邊的低矮白色磁磚牆面應該是當年站體的一部分,而車站本身則是在第三張照片透
天別墅旁的那塊綠地。
但令人疑惑的是灣橋車站1986年廢站,距今不過三十多年的時間,為何對於以前車站在哪
個地方這件事會有不同的說法?
不管如何,地方上仍然有著要讓灣橋車站回來的聲音。2014年時灣橋鐵道公園在社區、社
規師和縣府的努力下終於改造完成,整個公園走童趣路線的鐵道主題,也有有心人士提出
捐出附近私人土地重建灣橋車站的願景,現在fb還有一個粉絲專頁叫做「灣橋車站 一定
會回來」,只是更新日期停留在好幾年前了,貼文數量也非常少。
過了灣橋鐵道公園,導覽員嫻熟地要大家注意下面這個路口的半圓型拱門,說裡面進去是
清華山,歷史上知名的「吳鳳」以前就住在那裡,只是一些造神的英雄事蹟並不是真的就
是了。回家看了一下地圖,那附近果然有「紅衣吳鳳騎白馬像」、「吳鳳故居」和「吳鳳
墓」等地標,雖然在我的年代課本上已經讀不到吳鳳神話了,但仍曾從長輩口中聽過此號
人物。
消失的灣橋車站→竹崎鹿滿~車窗外的菸葉田→→鹿麻產車站
隨著列車往鹿滿方向前進,窗外的風景也迎來了一片田園景緻,其中最特別的是「菸葉田
」。
竹崎鹿滿的居民約有四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是客家人,只是語言上被河洛人同化了,客語
在當地並不是通行語言。但菸葉也曾經是當地盛極一時的產業,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
整個地區有八成的居民都有種植菸葉;直到2002年臺灣加入WTO,加上政府開始推行離菸
政策,菸葉產業逐漸式微,許多曾經輝煌的菸樓也慢慢老朽頹敗。
雖然今天主題列車沒有停靠鹿麻產車站(鹿滿車站),但列車行駛到這裡有減速,加上導
覽員即時解說,得以拍到位於車站旁的菸樓。這個菸樓建築樣式屬於「大阪式菸樓」,經
縣府爭取客委會的修復經費,在2014年整修完成,並掛名「鹿滿客家文化菸樓」。
這一片片的菸葉田讓我想起,曾有「菸葉王國」之稱的美濃,至今仍有一些遊客想到美濃
探訪菸葉的蹤跡,聽聞現在美濃已經沒有一塊菸葉田的時候不免失望;沒想到能在林鐵之
旅路過鹿滿的菸葉田,更讓我驚喜地得知原來這裡也有客家人。
(延伸閱讀:客家新聞雜誌「竹崎鹿滿客」約7分鐘的影音報導)
竹崎鹿滿→鹿麻產車站(海拔82M)→→滿竹自行車道
菸樓旁的鹿麻產車站本身也極具日式建築特色,因為是竹崎站與北門站中間的大站,曾經
盛極一時;但1982年阿里山公路通車後,阿里山鐵路營運狀況受到重挫,鹿麻產車站甚至
被列入了「待拆車站名單」當中,聽說是年復一年,早已忘記了要拆這個車站,躲過了拆
除危機;後來鐵道文化與觀光風氣日開,加上在地居民的認同與支持,在各方努力之下,
不僅車站不拆了,更在2004年整建,一掃廢站後的荒蕪樣貌,更保存了當地的珍貴文化。
鹿麻產車站→滿竹自行車道→→火車登山爬坡
滿竹自行車道長2.5公里,於2008年啟用,是全臺唯一沿著高山鐵道闢建的自行車道,因
為林鐵速度慢,不要說汽機車,自行車應該都很容易能夠追趕過小火車;有興趣的人也可
試試看高雄西臨港線自行車道,與輕軌尬車。導覽員帶著感情生動地說著,以前在鐵道邊
追著火車跑的小朋友,四、五十年後成為地方有頭有臉的人物,遂為地方爭取在鐵道旁設
置自行車道,讓現在的孩子與鄉親們也能夠有鐵道的美好回憶與休閒生活。
只是從車上觀察,自行車道路面的狀況好像並不是很好,不曉得實際騎起來的感覺怎麼樣
。
鐵道邊的自行車道上也種植了許多風鈴木,最近剛好是花開的時節,也開出了花團錦簇的
氛圍,與列車共構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滿竹自行車道的招牌背面,以軌道為設計概念。
滿竹自行車道→火車登山爬坡→→木履寮車站
過了竹崎車站,列車準備越過牛稠溪,代表要正式進入精彩的爬坡路段了。
窗外的山巒正等著火車一座一座去征服,導覽員解釋第一座要爬的山是「富山」,鐵路在
這裡繞了180度的半圓;但因為我對當地不了解、回家查網路也查不到這裡的富山,不知
道是我打錯字還是聽錯了。
爬過了富山,第二個精彩180度大彎,則是「佳人山」,因緊鄰嘉115鄉道,也是許多鐵道
迷會駐守拍攝的地點。這種180度彎道的樂趣,就是可以拍攝蜿蜒的車身,在車廂內的乘
客在轉彎過去後也能「回首來時路」,而彎過去之後,更可明顯地感受到列車持續搖搖晃
晃地爬坡。
火車登山爬坡→木履寮車站(海拔324M)→→樟腦寮車站
「木履寮」因早期這裡的居民大都以加工木屐販賣而得名,木履寮車站可說是這趟路程中
最小巧可愛的車站,目前屬招呼站,而海拔標示也隱身在樹叢中,若不仔細看還真的會錯
過。
不知不覺地,列車已經爬過一個又一個的山頭,從竹崎車站過後開始上坡,不到5公里的
路程就已經爬升了近200公尺;往窗外認真一點看,還能看到竹崎市區,如果天氣和空氣
品質良好,還能遠眺嘉義市區甚至海邊。
木履寮車站→樟腦寮車站(海拔543M)→→交力坪車站
樟腦寮當地曾以出產樟腦樹聞名,但導覽員表示之前車站周邊是沒有樟腦樹的,但有一位
用心的站長認為車站名為樟腦寮,應該要種樟樹來呼應這個站名,於是就規劃在車站種植
成排的樟樹,也就是今天看到的樟樹林道。
只不過今天主題列車來到樟腦寮的時間似乎有點「晚分」了,介紹完「獨立山迴旋」、讓
大家拍照不到一分鐘便已蘭舟催發準備往奮起湖邁進,所以並沒有去探訪傳說中的樟樹林
,也沒有靠近車站一步。
樟腦寮車站的特色,在於它是一個「折返式車站」,與林鐵的屏遮那車站是臺灣僅存的兩
座折返式車站,因此軌道呈現X字形。
從樟腦寮車站可以非常清楚而且近距離地看到導覽員口中那個「很可憐、被繞了3圈、打
了11個山洞」的獨立山,同時這裡也是獨立山登山步道的範圍,所以也設立了相關介紹。
獨立山這段可說是林鐵為了翻山越嶺而打造出來的艱鉅工程,鐵路為了提升爬坡的高度,
採用繞圈圈的方式慢慢轉上去,第三圈更以8字形旋繞,所以可以看到樟腦寮車站3次。
聽導覽時前方阿婆在攤位上陳列的商品吸引著我的目光,香腸、愛玉和各種粿,彷彿第四
堂課送來的營養午餐一般,意圖使人分心。雖然最後並沒有在這裡消費,但也燃起了等一
下到了奮起湖要來杯愛玉的渴望。
也因為獨立山這段算是林鐵的經典路段,林鐵粉紅色的紙本時刻表背面還貼心地印了繞獨
立山的路線及隧道的解析圖,這次搭配解說按圖索驥,算是有理解自己到底是如何繞上獨
立山的了,也知道自己繞了第幾圈、經過的是幾號隧道,更能看到山下特定的標的物(如
:樟腦寮車站、停滿車的停車場、跨越山谷的長長水管)每一次都離自己更遠一些而感受
到海拔高度的提升。下面這張照片就明顯看得到火車環繞獨立山的其中一段。
雖然上車的時間有點趕,但或許是離奮起湖便當的距離愈來愈近,大家上車時都開開心心
的,連帶著口罩的列車長也似乎感染了歡樂氣氛而眼帶笑意。
經過了獨立山車站、梨園寮車站,轉了無數個彎,抵達交力坪車站。而這從嘉義到交力坪
的車程中,導覽員可說是從頭講到尾毫無冷場,可以導覽分享的內容與素材可能堪比阿里
山上31萬棵檜木這麼多,一路聽下來真的相當過癮,也吸收許多資訊。在搖晃中,竟也不
知不覺地越過了海拔800公尺熱帶林和暖帶林的交界,定神觀察窗外的樹種,也的確與剛
從竹崎車站上來時不太一樣了。
路上還看到因為不敵大自然威脅而改線的舊軌道。
樟腦寮車站→交力坪車站(海拔997M)→→水社寮車站
交力坪車站是林鐵本線的中間點,里程34.9公里處,此列主題列車並沒有要在交力坪站讓
乘客下車,但因為列車長要在此站進行重要的通券路牌交接任務,也就是要拿到列車通行
運轉的許可證,所以暫停了一下。雖然在車上很難拍到路牌交接的畫面,不過因座位的關
係還是幸運拍到了交力坪車站人員拿到交接的路牌以及列車長取通券的畫面,更多精彩專
業的照片及解說可以回顧林鐵處的歷史貼文。
交力坪在以前也是個非常熱鬧的村落,甚至比奮起湖還要繁榮;但隨著阿里山林廠關閉、
阿里山公路通車,使得交力坪的榮景大不如前,如今只剩下少數的家戶,以及車站旁屹立
不搖的小雜貨店。
交力坪車站海拔997公尺,離1000公尺僅差臨門一腳了,為了能讓大家都親眼看到關鍵的
海拔1000公尺標,導覽員請大家在列車駛離車站後注意左側某個號誌下即是1000公尺標,
車上幸運看到的乘客無不驚聲連連,彷彿了卻了一樁心事、此趟旅程已無憾。
列車繼續忠厚地繞著四大天王山,介紹了一整路的導覽員也終於稍事歇息,要大家欣賞風
景、體會林鐵的魅力,當然也有人不爭氣地睡著了。一片片竹林及茶園從眼前飛過,偶爾
經過較大的轉彎時,轉頭看看在最後面努力推送的機車頭,與後面三節沒有乘客的車廂,
在一座座的山林中不疾不徐地穿梭前行。
交力坪車站→水社寮車站(海拔1186M)→→奮起湖車站
水社寮車站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大概就是這裡的 Ω 形彎道了,Ω 形彎道內庇護著幾戶
民宅以及已遭廢校的龍山國小仁光分校。讓人驚喜的是除了經典彎道外,幾棵櫻花樹正優
雅地綻放在這山城中,與後方民宅及山林相映成趣
水社寮也是許多登山者會出沒的地方,因為周遭就有茄冬風景區、臥龍谷風景區、四大天
王山步道、水水古道及瑞水古道等;近年來更因為附近的蝙蝠洞景觀而設立了「蝙蝠生態
教育解說站」,讓民眾可以在不破壞蝙蝠生活環境的情況下清楚地觀賞蝙蝠生態、瞭解蝙
蝠。
車上乘客與在車站歇息的登山客互相熱情招手,但這列主題列車同樣沒有停靠水社寮車站
;若有興趣拜訪水社寮車站,倒是可以參加4到6月的「初夏﹒旅夢」主題列車,將會有參
觀蝙蝠生態教育解說站的行程。
水社寮蝙蝠洞的由來,是林鐵原本舊路線的33號隧道因天災崩塌,林務局便建了新隧道,
原本的隧道棄置不用,沒想到之後成為蝙蝠安身立命之所,也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有些在
地居民甚至做起了蝙蝠觀光的生意,為了逼迫蝙蝠飛出隧道還會往隧道內丟鞭炮。之後為
了保護蝙蝠生態及安全,林務局便將隧道封起來了,但在隧道內架設攝影機,讓遊客可在
蝙蝠生態教育解說站內觀察生態,達成人類與蝙蝠的雙贏。
水社寮車站→奮起湖車站(海拔1403M)→→梨園寮車站
奮起湖車站與水社寮站距離5.02公里,是阿里山鐵路第二長的站距,奮起湖站是林鐵的大
站,也是林鐵唯一擁有雙月台的車站。而不管是搭乘林鐵的乘客,或是從阿里山公路來的
遊客,奮起湖都是一個重要的觀光景點,老街也發展出在地知名的美食,如便當、愛玉、
涼糕、各式山產等,近年來還流行起甜甜圈和小米麻糬。
奮起湖站的排場與沿途的小站相比就是不一樣,還設有多個置物櫃,售票口也有紀念章,
售票人員還很好心提醒要蓋大力一點,而我因為剛從老街覓食了一圈上來,這一點力氣還
算使得上。與北門車站相同,旁邊一樣有自動感應式的酒精噴灑機,蓋完噴一下剛剛好。
主題列車在這裡停留至14:00,讓大家可以到老街自理午餐,並在13:30時安排一場自由參
加的奮起湖車站導覽,趁著這個空檔,便四處走走覓食。
13:30準時回來參加導覽的人並不多,導覽的內容以奮起湖車庫為主,目前車庫內停放了2
輛蒸汽機車,還有巡道車、獨立山登山鐵道模型等,來到奮起湖別再只是吃便當、吞愛玉
、買甜甜圈,奮起湖車庫就像一座小寶庫般,可以讓人獲得知識上的成長。
以前蒸汽火車會在奮起湖站加水、填煤,下圖右方一根黑色長長的「水鶴」可說是蒸汽火
車的飲水機。
車庫內展示了一盆止滑砂,止滑砂主要是在坡陡或路滑的路段使用的,撒上止滑砂來增加
軌道的摩擦力。
奮起湖是本次主題列車遊程中海拔最高的車站,吃飽喝足後便下山了。推了一整路的機車
在下山時變成了衝鋒陷陣的領頭羊,而車廂內的座位也利用乘客在奮起湖下車吃午餐的時
間旋轉180度調整成下山方向,所以原本在最後面的座位變成了最前面。為了避免沿途風
景讓大家看得無聊,如同導覽員說的:「搭阿里山火車想睡是正常的,沿路什麼梨園寮木
屐寮水社寮,好無聊,就睡著了。」所以以下直接來到梨園寮車站,探訪傳說中的林鐵仙
境。
奮起湖車站→梨園寮車站(海拔905M)→→竹崎車站
梨園寮車站是無人看管的招呼站,也是傳說中的林鐵「秘境車站」,這次來到這裡的重點
就是拍照,因為梨園寮車站一旁就是15號隧道,車站旁的大樹、車站面對著的青綠山壁,
整體構圖起來相當漂亮,若是再加入一列列車,更畫龍點睛。
有些人覺得梨園寮車站在上一次整修的時候似乎有點整修過頭了,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後
來上網查了一下整修前的圖片,確實在感受上或拍照時都會有差別,整修後加上了斜斜的
屋頂,原本灰濛濛長了許多青苔的地面也變成乾淨的單一色,斑駁的地方現在都平整了起
來。整修前後各有風情,就看大家的感覺了,或許整修所除去的是雋永的記憶,才會讓人
對煥然一新的車站感到一絲遺憾吧。
大家在隧道前留下了與列車及梨園寮車站的合影,隨後轉180度再以隧道為背景合照留念
。
梨園寮車站因主題列車的到來劃破了寧靜,人聲與快門聲此起彼落;不消多久,人們隨即
上了車,火車駛入隧道,也將這段短暫的熱鬧塞入黑暗中、帶離梨園寮;梨園寮車站回復
了寧靜,繼續著它與大樹、山壁和隧道的平凡日常。
梨園寮車站→竹崎車站(海拔128M)→→嘉義車站
終於從山上回來了平地,或與是體力消耗加上列車搖搖晃晃的關係,有些乘客還有點暈車
,我雖沒暈車,但心情上也感到鬆了一口氣。
竹崎站因為是林鐵登山的起點,擁有七股道,在以前蒸汽火車的年代足以提供列車在這裡
停靠、把18噸級的車頭換成28噸級的車頭,上山更有力;並把原本在前面拉的車頭調到列
車最尾端變成從後面推,以免上山爬坡發生危險。而為了方便調車,竹崎站還有特殊的「
三角線」設計。
竹崎站和二萬平站都有三角線,因為這兩站分別是剛通車時鐵路登山路段的起點和終點,
需要設置三角線供機車頭調頭轉向。
值得注意的是,竹崎車站的門牌寫著「舊車站」的聚落名,新車站到哪裡去了?為何反而
還在使用舊車站呢?
原來是這個竹崎「舊車站」因為離竹崎人口聚集的村落稍遠,林鐵1932年為了滿足居民搭
乘的需求,在載運木材的主要業務外,另在竹崎市區增設了「新竹崎車站」,方便民眾通
勤。但當初因應民眾需求而生的新車站,卻也在三十多年後因為公路逐漸發達導致搭乘需
求減少,因而在1977年廢除了新車站。阿里山百年林鐵在沿線留下了許多歷史演變的痕跡
,有些甚至早已融入生活中的一部分,若不是參加主題列車行程,可能還不會知道這舊車
站與新車站所牽連出的歷史脈絡。
十分特別的是,竹崎車站的導覽是由竹崎高中「阿里山青年大使社團」的學生們以每人負
責一部分的方式分工合作所帶領的,而且感覺得出來準備相當充足,或者應該說是長期以
來的累積與學習,以及這份關懷在地的認同和情感;如同社團指導老師說的,他們不是要
訓練一個專業導覽的學生,而是要培養一個想家的孩子。
阿里山青年大使的其中一大任務就是推動爭取阿里山林鐵列入世界遺產,為了這個長遠的
目標,有許多事情是必須長期努力的,而阿里山青年大使就做了非常多面向的工作,包含
辦理多元的活動讓阿里山之美及林鐵的價值能讓更多人認同、親自下鄉蒐集在地故事、與
國際結盟相互交流等,讓人感受到由下而上迸發出的青春活力與用心真誠。
竹崎車站周邊的圍牆上設置了許多彩繪或是介紹阿里山林鐵、阿里山青年大使以及林鐵人
等等的帆布,還有可愛的交接路牌、叫賣奮起湖便當的畫作。
而青年大使未來也將有可能進駐竹崎車站旁的舊林鐵人宿舍作為教育基地,在這個住過一
代又一代林鐵人的空間裡,以竹崎為立足點,持續將阿里山林鐵的美麗與價值感染至外地
、擴大到世界。
竹崎車站→返抵嘉義車站
與竹崎高中的學生們告別後,列車持續向嘉義車站前進,這是返家的方向,而導覽員也在
這段路上說了一長篇會讓人增加對阿里山林鐵認同感與光榮感的言論,雖然車上麥克風系
統品質不是很好,但每句話卻都十分動人;也因此列車雖然到站,雙腳已踏在嘉義車站的
月臺,但心還在山上,頭腦想著要再搭乘4到6月的主題列車,一切總是意猶未竟。
回到嘉義已是17:13,適逢下課下班時間,嘉義車站人潮開始湧現,突然覺得我們剛從林
鐵紅黃車廂下來的這一群人彷彿從雲端回到人間,帶著奮起湖名產、滿載的相機記憶卡、
耗盡的相機電池和或許有些疲累的身軀,回到現實的生活。
乘客都下車後,列車也轟隆隆地駛離月臺,這畫面似曾相識,早上才剛看過,不同的是機
車頭現在亮的不是那兩顆可愛的黃白大燈了,駕駛長也面向另一個方向,乘客不再是紛紛
走向列車,而是一步步拉開與列車的距離,終於彼此沒有了交集,各自返家,只有那船過
水無痕的惆悵與感謝留在心中。
首次參加林鐵主題列車遊程便留下了十分良好了印象,除了沿途美景之外,專業的導覽解
說更是票價的價值所在。不管是想要找尋回憶、朝聖體驗、鐵道旅遊,或純粹只是想搭車
遊玩,都很適合來搭阿里山林鐵的主題列車,用一天的時間,將難忘的風景與故事隨列車
運送滿載而歸,推薦給大家!
--
┌─── ▲◣▂▄▆◤ ──▲◣▂▄▆◤ ──▲◣▂▄▆◤ ──▲◣▂▄▆◤ ──┐
│這讓 ◤ │ ha ◤ │ cool ◤ │ man ◤ │ │
│篇您 ◢● ● \ ◢● ● \ ◢● ● \ ◢● ● \ │
│文覺 人 ︸ _◤ 新 人 ︸ _◤ 溫 人 ︸ _◤ 難 人 ︸ _◤ 生 │
│章得 █◣◥ ◣ 奇 █◣◥ ◣ 馨 █◣◥ ◣ 過 █◣◥ ◣ 氣 │
└─── ◣▲▍ / \── ◣▲▍ / \── ◣▲▍ / \── ◣▲▍ / \ ──┘
--
All Comments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3-16T12:06
at 2020-03-16T12:06
Related Posts
金華街~金山和平路口 錢包遺失
By Frederica
at 2020-03-15T19:47
at 2020-03-15T19:47
屏東救國團6月搬? 縣府:延至明年初
By Ingrid
at 2020-03-15T19:23
at 2020-03-15T19:23
降價-鳳東路1、2樓店面住家(鳳東兒童公園旁)
By Mason
at 2020-03-15T18:03
at 2020-03-15T18:03
有人要養公園發現的小黑嗎
By Kama
at 2020-03-15T11:44
at 2020-03-15T11:44
東湖樂活公園花況
By Anonymous
at 2020-03-15T11:30
at 2020-03-15T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