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貝武聖殿遺留 石滬專碑歷史久遠 - 澎湖
By Emily
at 2008-10-14T18:48
at 2008-10-14T18:4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milelong (smilelong)》之銘言:
: 吉貝武聖殿遺留 石滬專碑歷史久遠
: (記者宋國正報導)觀光旅遊勝地吉貝島,其村民宗教信仰中心的武聖殿,廟內刻有全
: 國首見的石滬專碑,島民說,該碑距今約有二百餘年歷史,立碑時間在清乾隆三十一年間
: ,碑文不僅記錄石滬專屬,並擴及鄰近無人島目斗嶼石滬漁業權,為當地人文歷史記錄,
: 目前廟方特別設立專室保護。
: 由於吉貝嶼的四周潮間帶礁棚地形發達,先民以當地豐富的石材疊石成牆,砌石成滬,
: 利用海水漲落潮差圍魚入滬,創造出最具澎湖特方特色的漁作文化和石滬地,通常石滬分
: 為私有及村里公有,像目斗嶼石滬,就屬於吉貝十五位村民所公有,因此漁獲也是十五人
: 均分,為了避免口說無憑,也在專碑中記載詳細。
這部分有出入~因為目斗嶼石滬材料是用過嶼的,過嶼屬公廟產,因此原有十四份個人
滬份~增加一份給捐作香火錢。
: 根據統計,全世界只有日本、琉球群島、台灣及太平洋部分珊瑚礁群島等少數地區有石
: 滬漁業,澎湖則是石滬最發達的地方,由空中鳥瞰澎湖,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石滬,根據
: 澎湖采風文化學會統計,澎湖石滬總數達五百八十餘個,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吉貝離島,
: 擁有八十八座石滬,因此吉貝島上除石滬專碑外,還設立石滬文化館。
: 另外因石滬有專屬權,雖然散落在潮間帶淺坪,但被視為私有財產,因此擅闖他人石滬
: 捕捉漁獲,將遭到盜賊論處,都在碑文中詳細論述,給予後代子孫漁業權的憑證,現代則
: 採取登記制,可就近向漁政單位申請登記,同時澎湖生態學家洪國雄老師也著作澎湖的石
: 滬專書,提供民眾了解澎湖石滬群分佈及產權問題。
: 記者:宋國正報導 / 2008/10/14 12:00:00
武聖殿保存的石碑文有兩座
一為乾隆31年立碑,吉貝沿岸透過石滬的建造保有領域完整性,加上以往石滬需繳稅,
特立碑昭示吉貝擁有沿岸漁場所有權,外人不可侵占,不過外海仍為所有社群共享。
(立碑起因肇於赤崁人至吉貝沿岸蓋漁寮捕撈~吉貝人不甘納稅仍喪漁權而上訴海防)
另一石碑為前文所述目斗嶼石滬滬份分一為香火錢之證明,為日據時期1904年的保正所立.
直到民國77年偉恩颱風吹垮石滬而終...
兩塊碑文可以問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插曲~也看見早先北海漁業的部分樣貌
(現存於吉貝武聖殿一樓管委會內)
--
不過現在石滬早已喪失原有生產功能
最近文建會補助的石滬工班修理好了原屬於吉貝公廟的"東滬仔"
原意希望公廟重新來制定東滬的使用方式
早先東滬是由村東居民以鄰排序~一鄰一日巡滬之義務
現今公廟主權喪失 當然不可能找人來履行義務
有人建議乾脆一年一千元之類的小租金給人標去做為觀光用
...
從公眾義務變為吉屋出租
似乎也不見得好?! 公共化與私有化之間的矛盾解不開
--
: 吉貝武聖殿遺留 石滬專碑歷史久遠
: (記者宋國正報導)觀光旅遊勝地吉貝島,其村民宗教信仰中心的武聖殿,廟內刻有全
: 國首見的石滬專碑,島民說,該碑距今約有二百餘年歷史,立碑時間在清乾隆三十一年間
: ,碑文不僅記錄石滬專屬,並擴及鄰近無人島目斗嶼石滬漁業權,為當地人文歷史記錄,
: 目前廟方特別設立專室保護。
: 由於吉貝嶼的四周潮間帶礁棚地形發達,先民以當地豐富的石材疊石成牆,砌石成滬,
: 利用海水漲落潮差圍魚入滬,創造出最具澎湖特方特色的漁作文化和石滬地,通常石滬分
: 為私有及村里公有,像目斗嶼石滬,就屬於吉貝十五位村民所公有,因此漁獲也是十五人
: 均分,為了避免口說無憑,也在專碑中記載詳細。
這部分有出入~因為目斗嶼石滬材料是用過嶼的,過嶼屬公廟產,因此原有十四份個人
滬份~增加一份給捐作香火錢。
: 根據統計,全世界只有日本、琉球群島、台灣及太平洋部分珊瑚礁群島等少數地區有石
: 滬漁業,澎湖則是石滬最發達的地方,由空中鳥瞰澎湖,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石滬,根據
: 澎湖采風文化學會統計,澎湖石滬總數達五百八十餘個,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吉貝離島,
: 擁有八十八座石滬,因此吉貝島上除石滬專碑外,還設立石滬文化館。
: 另外因石滬有專屬權,雖然散落在潮間帶淺坪,但被視為私有財產,因此擅闖他人石滬
: 捕捉漁獲,將遭到盜賊論處,都在碑文中詳細論述,給予後代子孫漁業權的憑證,現代則
: 採取登記制,可就近向漁政單位申請登記,同時澎湖生態學家洪國雄老師也著作澎湖的石
: 滬專書,提供民眾了解澎湖石滬群分佈及產權問題。
: 記者:宋國正報導 / 2008/10/14 12:00:00
武聖殿保存的石碑文有兩座
一為乾隆31年立碑,吉貝沿岸透過石滬的建造保有領域完整性,加上以往石滬需繳稅,
特立碑昭示吉貝擁有沿岸漁場所有權,外人不可侵占,不過外海仍為所有社群共享。
(立碑起因肇於赤崁人至吉貝沿岸蓋漁寮捕撈~吉貝人不甘納稅仍喪漁權而上訴海防)
另一石碑為前文所述目斗嶼石滬滬份分一為香火錢之證明,為日據時期1904年的保正所立.
直到民國77年偉恩颱風吹垮石滬而終...
兩塊碑文可以問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插曲~也看見早先北海漁業的部分樣貌
(現存於吉貝武聖殿一樓管委會內)
--
不過現在石滬早已喪失原有生產功能
最近文建會補助的石滬工班修理好了原屬於吉貝公廟的"東滬仔"
原意希望公廟重新來制定東滬的使用方式
早先東滬是由村東居民以鄰排序~一鄰一日巡滬之義務
現今公廟主權喪失 當然不可能找人來履行義務
有人建議乾脆一年一千元之類的小租金給人標去做為觀光用
...
從公眾義務變為吉屋出租
似乎也不見得好?! 公共化與私有化之間的矛盾解不開
--
Tags:
澎湖
All Comments
By Frederica
at 2008-10-16T08:30
at 2008-10-16T08:30
By Carol
at 2008-10-17T22:11
at 2008-10-17T22:11
By Selena
at 2008-10-19T11:53
at 2008-10-19T11:53
By Frederica
at 2008-10-21T01:35
at 2008-10-21T01:35
Related Posts
我的第一次澎湖行 Day 4
By Ula
at 2008-10-14T15:39
at 2008-10-14T15:39
我的第一次澎湖行 Day 3
By Thomas
at 2008-10-14T15:36
at 2008-10-14T15:36
我的第一次澎湖行 Day 2
By Tracy
at 2008-10-14T15:31
at 2008-10-14T15:31
我的第一次澎湖行 Day 1
By Freda
at 2008-10-14T15:25
at 2008-10-14T15:25
小島兜風節民宿風車設計大賽的作品欣賞
By Christine
at 2008-10-14T15:18
at 2008-10-14T15:18